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30日龄,体重(26±2.6)kg犊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犊牛,每组公母各半,Ⅰ、Ⅱ组分别饲喂高蛋白含量代乳粉、高脂肪代乳粉,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母乳喂养。结果表明:饲喂代乳粉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增重和日增重(P0.05);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没有显著影响(P0.05);犊牦牛早期断奶能显著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P0.05),缩短牦牛生产周期,显著提升代乳粉饲喂阶段的经济效益(P0.05)。综合分析,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无论在犊牛生产性能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的20头饲喂完初乳(7天)的荷斯坦奶牛公犊。将犊牛按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犊牛10头,其中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2组间犊牛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参照NRC(2001)给出的小白牛肉饲养标准计算犊牛的全乳、代乳粉饲喂量。2.试验日粮。全乳使用试验所在牛场生产的鲜牛奶。代乳粉为市售犊牛代乳粉。全乳饲喂时,将牛奶加热38℃,即刻饲喂;代乳粉饲喂时,用38℃温水按7∶1的比例将代乳粉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调和乳)。犊牛代乳粉原料成分主要包括奶粉、乳清粉、大豆浓缩蛋白、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他营养成分(由北京农大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饲养管理。犊牛全部饲养在围栏里,每天3次定时饲喂牛奶或代乳粉。4周龄以前定时让犊牛出去晒太阳。及时清扫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犊牛舍的环境干净、卫生,预防疾病。犊牛出现腹泻及时治疗。全乳奶与调和乳均用奶桶进行饲喂。4.屠宰试验。宰前12小时禁食,  相似文献   

3.
<正>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的20头饲喂完初乳(7天)的荷斯坦奶牛公犊。将犊牛按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犊牛10头,其中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2组间犊牛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参照NRC(2001)给出的小白牛肉饲养标准计算犊牛的全乳、代乳粉饲喂量。2.试验日粮。全乳使用试验所在牛场生产的鲜牛奶。代乳粉为市售犊牛代乳粉。全乳饲喂时,将牛奶加热38℃,即刻饲喂;代乳粉饲喂时,用38℃温水按7∶1的比例将代乳粉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调和乳)。犊牛代乳粉原料成分主要包括奶粉、乳清粉、大豆浓缩蛋白、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他营养成分(由北京农大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饲养管理。犊牛全部饲养在围栏里,每天3次定时饲喂牛奶或代乳粉。4周龄以前定时让犊牛出去晒太阳。及时清扫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犊牛舍的环境干净、卫生,预防疾病。犊牛出现腹泻及时治疗。全乳奶与调和乳均用奶桶进行饲喂。4.屠宰试验。宰前12小时禁食,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早期奶牛公犊生长性能、健康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0头(30±8)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哺乳期荷斯坦奶牛公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两组饲喂相同代乳粉和犊牛开食料,试验组在代乳粉中添加5 g/(头·d)的地顶孢霉培养物,测定每组哺乳期奶牛公犊采食量、生长性能并进行健康评分,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公犊的平均日增重和开食料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犊牛各体尺指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日均收入、日均毛盈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公犊体温及眼睛、耳朵、粪便健康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血清中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添加5 g/(头·d)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哺乳期奶牛公犊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奶牛公犊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旨在评价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培育成本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5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饲喂A品牌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B品牌代乳粉,对照组饲喂牛场产鲜牛奶;测定各组实验犊牛的出生体重、1月龄体重和50日龄断奶体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犊牛培育成本。结果表明,各组犊牛的出生体重和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50日龄断奶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12、2.86 kg,且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14、0.07 kg,且试验1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平均每头犊牛分别比对照组节约饲养成本198.8、222.0元。综上提示,使用代乳粉能够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粉增强剂对饲喂奶粉犊牛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28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奶粉,试验组饲喂90%奶粉+10%奶粉增强剂。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在6~8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对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0~10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体高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期试验组公犊的体高变化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公犊、母犊10周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体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2.25,发热率比为1:4.5。综上可知,在奶粉中添加奶粉增强剂可提高犊牛日增重,改善犊牛体尺,降低犊牛哺乳期的腹泻和发热情况。  相似文献   

8.
不同蛋白来源的代乳粉代替全乳饲喂犊牛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是将16头8~12日龄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犊牛。A组饲喂以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的代乳粉,B组饲喂以大豆浓缩蛋白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的代乳粉,C组饲喂牛奶。试验期为51d。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豆浓缩蛋白加玉米蛋白为蛋白源的代乳粉组的日增重优于其它2组,它们的日增重分别是:A组为450.98g,B组为579.74g,C组为510.29g。在试验期间,3组的犊牛的血清钙、磷、铁、总蛋白、血糖、尿素氮和甘油三酯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2组代乳粉组都比牛奶组饲养成本低,B组最低。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9):15-19
为了对比水牛奶与代乳粉对水牛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犊牛16头,根据犊牛出生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8头)和试验组(8头),以克服出生时对各组产生的差异。对照组饲喂水牛奶,试验组饲喂能量水平实测值为20.35 MJ/kg的代乳粉。饲养试验从水牛犊牛7日龄之后计起,持续90 d,饲养试验期间水牛犊牛自由采食精料及饲草。饲养试验结束时,即从水牛犊牛的90日龄起从饲养试验的水牛犊牛中每组选出4头开始为期8天的消化代谢试验,消化代谢的前5天为适应期,后3天为粪尿样采集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两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51 kg/d、0.34 kg/d,水牛奶组与代乳粉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水牛奶组的总能和总氮摄入也显著高于代乳粉组(P0.05);水牛奶组和代乳粉组犊牛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水牛奶组对氮的利用效率高于代乳粉组;水牛奶组的90日龄体重、胸围、腹围、胸宽和胸深显著高于代乳粉组(P0.05)。由此可知,提高饲粮的能量水平有利于水牛犊牛的能量代谢、氮代谢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哺乳期饲喂开食料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30.79±3.43 kg)]相近的健康1月龄公牦牛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预试期30 d,正试期165 d。第1~100天,对照组牦牛犊牛饲喂代乳粉和苜蓿干草,试验组牦牛犊牛饲喂代乳粉、苜蓿干草和开食料,2组牦牛犊牛饲喂等量的代乳粉,且2组干物质饲喂量相同;第101~165天,2组牦牛犊牛均停止饲喂代乳粉,改为饲喂等量的精粗组合饲粮。结果表明:1)在第1~100天,试验组牦牛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01~165天,试验组牦牛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牦牛犊牛的回肠淋巴集结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胰蛋白酶、回肠糜蛋白酶和盲肠α-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十二指肠糜蛋白酶以及结肠内的α-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荷斯坦母犊生长性能、消化水平、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70±5) kg、日龄(50±5) d的48头荷斯坦母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犊牛饲喂开食料和代乳粉,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代乳粉中添加5、10、15 g/(头·d) LBP。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饲喂10 g/(头·d)LBP可以显著提高犊牛体重及平均日增重(P<0.05);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对日粮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磷(P)的消化水平(P<0.05);10、1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P<0.05);10、1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喂LBP可以通过提高犊牛消化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达到提高生长性能的目的,且饲喂10 g/(头·d) LBP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组织切片观察,研究代乳粉对犊牛生长性能与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共分3个试验.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新生犊牛20头,按照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10头、对照组10头.试验组犊牛自出生第6天起开始训练采食代乳粉,6~20d为过渡期,自21日龄起全部饲喂代乳粉;对照组全部饲喂鲜牛乳,试验期共60 d.结果显示,犊牛采食代乳粉后,自出生到60d断奶,每头犊牛可节约鲜奶315 kg;体增重、日增重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试验第40天开始,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P<0.05)或有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13.16%;犊牛采食代乳粉可促进小肠、食管及各胃室增重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奶牛场规模化的发展,犊牛小群饲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为了探索犊牛小群自动化饲喂站的使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试验通过引进荷兰犊牛饲喂站,选择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母犊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哺乳期(4~70日龄)饲喂553 L液体代乳粉,对照组饲喂471 L液体代乳粉,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45,60,75,90日龄的体重和不同阶段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犊牛饲喂站同时增加代乳粉的饲喂量对犊牛的生长指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早期和断奶后8周消化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头犊牛,试验1、2组犊牛分别饲喂Na型和N1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各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余下4头犊牛继续饲养,8周后屠宰,称胴体重。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瘤网胃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早期皱胃pH显著下降(P0.05);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十二指肠长度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回肠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此外,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还可显著降低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食糜的pH(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有抗奶的营养平衡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头,公母各半。对照(CON)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NE)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代乳粉(MR)组饲喂代乳粉。犊牛自70日龄断奶,试验期98 d。结果发现:(1)生长性能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出生~70日龄阶段ADG、DMI、胸围变化率(P0.05)和出生~70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体高变化率(P0.05),代乳粉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71~98日龄阶段ADG(P0.05),在犊牛出生~70日龄、71~98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MR组犊牛DMI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CON组、NE组、MR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86.1.1.86。(2)血清指标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42、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NE组犊牛98日龄血清MDA含量(P0.05);代乳粉显著降低了MR组犊牛42日龄血清T-AOC(P0.05),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抗奶中添加营养增强剂可改善犊牛体尺,增强犊牛抗氧化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7.
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头3日龄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期用鲜奶饲喂,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通过6个月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在0~2个月体重显著(P<0.05)低于Ⅰ组,3~6个月体重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P<0.05)低于Ⅰ组,分别比Ⅰ组低9.3%,6.4%,8.4%;但Ⅱ组饲料成本比Ⅰ组减少994元/头,降低34%,毛利比Ⅰ组多664元/头,提高62%;两组肉质均能满足市场要求。试验表明: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犊牛可保证生长增重和肉品质量,在小白牛肉的规模化生产中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择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I组、Ⅱ组和Ⅲ组),每组10头,研究了饲喂不同脂肪和蛋白质水平代乳粉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不同处理代乳粉的营养水平分别为:试验I组,EE13%、CP22%;Ⅱ组,EE16%、CP24%;Ⅲ组,EE19%、CP26%。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的日增重随着代乳粉营养水平的升高逐渐提高,试验Ⅱ组和Ⅲ组的日增重分别比试验I组提高了35.45%和37.63%(P〈(1.05).试验Ⅱ组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饲喂高营养水平代乳粉具有降低犊牛腹泻的趋势;不同试验处理对犊牛开食料采食量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饲喂不同营养水平代乳粉对犊牛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代乳粉的适宜营养水平为EE16%、CP24%。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β-内酰胺类药物有抗奶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日龄、体重(42.64kg±1.16kg)相近的公犊牛1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牛奶,试验组饲喂有抗奶,犊牛6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d。试验第10、20、30、40和50天分别采集正常牛奶和有抗奶,测定乳成分、大肠杆菌数和乳中抗生素含量。试验第30、60、90和180天逐头空腹称重,测量体尺,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第7、15、30、60、90和180天于晨饲前对公犊牛空腹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牛场有抗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量为268.65μg/L,且有抗奶的乳蛋白含量、体细胞数(SCC)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牛奶(P0.05);(2)饲喂有抗奶显著降低公犊牛第30天时的体重和试验60d内的ADG(P0.05),显著降低公犊牛第90天时的体长及第60和90天时的胸围(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公犊牛IgA在第30、60和90天时显著升高(P0.05),IgM在第7天时显著升高(P0.05),IgG在第30和60天时显著升高(P0.05);IL-2和TNF-α在第15和30天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喂有抗奶明显降低犊牛哺乳前期日增重,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断奶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幼龄犊牛在刚出生时消化蛋白质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难以消化非乳蛋白,年龄稍大的犊牛才能逐步消化非乳蛋白.研究目的是研制适合早期断奶犊牛饲喂的代乳粉,符合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不添加抗生素,且降低犊牛培育成本.试验将24头出生体质量相近的荷斯坦公犊牛按出生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3组犊牛1~3日龄饲喂初乳,对照组4~40日龄饲喂全乳,试验A组饲喂2阶段代乳粉,即4~21日龄饲喂一号代乳粉,蛋白全部为乳源蛋白;22~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用小麦水解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部分乳源蛋白.试验B组4~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测定3组犊牛出生质量、出生体尺、40日龄体质量和体尺,记录犊牛腹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取2阶段代乳粉饲喂的试验A组,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良好,与饲喂全乳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