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收集的猪COCs置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μmol/L)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MAG)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46 h,统计成熟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卵母细胞ROS表达水平;对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于胚胎培养液内体外培养48,120 h,分别统计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并用Hochest荧光染色检测囊胚总细胞数;结合成熟率及IVF胚胎发育囊胚率选定最佳添加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MAG,以0μmol/L MAG为对照组,体外培养46 h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成熟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MAG处理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MAG添加均可降低猪卵母细胞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0.3,0.6μmol/L组差异显著(P<0.05),1.2μmol/L组差异极显著(P<0.01)。0.3μmol/L添加组显著提高了猪体外受精囊胚率(P<0.05),但不同MAG添加组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猪卵巢后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探索褪黑素对卵母细胞体成熟的最佳浓度,为远距离运输卵巢最适温度和时间条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本实验将卵巢分别在4、17、25、37℃保温杯内保存0、4、8、10 h,筛出最适温度与时间后,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5、10-7、10-9 mol/L浓度褪黑素,体外成熟44 h,采用孤雌激活的方式发育为胚胎,统计极体排出率、卵裂率、囊胚率。结果显示:卵巢37℃保存10 h,4℃保存4 h后卵母细胞均未达到MII期;与37℃和4℃相比,17℃、25℃保存卵巢后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P<0.01);卵巢在2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差异,囊胚率高于17℃(P<0.01),且25℃保存卵巢8 h与4 h囊胚率无显著差异;25℃保存8 h后培养液中添加褪黑素,发现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不受损伤,添加10-7 mol/L褪黑素对卵母细胞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3.
牦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易承受较高的氧化应激水平,而褪黑素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广谱抗氧化剂,可直接清除ROS从而减少细胞氧化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褪黑素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本试验以牦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在体外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0~(-7)、10~(-9)、10~(-11) M的褪黑素,探索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体外成熟的影响,并检测成熟后卵母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线粒体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9 )M浓度的褪黑素能有效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P0.05),缓解氧化应激(P0.05),显著降低早期凋亡水平(P0.05),并恢复线粒体的完整性(P0.05)。综上所述,成熟液中添加褪黑素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阶段对减少细胞氧化应激和保护细胞免受凋亡引起的细胞死亡中起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牦牛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熟液中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后期发育潜力的影响。试验中,0 mol/L为对照组,猪卵母细胞在不同MT浓度(0、10~(-6)、10~(-9)、10~(-12)mol/L)的成熟液中培养42 h后,通过猪卵母细胞存活率、极体率、卵子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胞质内线粒体和脂肪颗粒成熟分布状态等质量指标的评价,探讨成熟液中褪黑素(MT)最佳添加量,再通过孤雌胚体外发育潜力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成熟培养体系。结果表明:4组卵子存活率和极体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单个卵子中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卵子内脂肪颗粒和线粒体成熟分布等质量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孤雌激活后10~(-6)mol/L和10~(-9) mol/L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证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9)mol/L~10~(-6)mol/L的MT,可显著提高卵子成熟质量及后期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im)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后续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旨在为体外成熟培养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鼠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im(0、10、20、50 μmol/L),成熟培养12 h后统计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PBI)排出率,筛选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Lim的最适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的Lim,以0 μmol/L Lim为对照组,成熟培养12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母细胞抗氧化及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将最适Lim组及对照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 h后进行体外受精,于体外受精24 h和3.5 d分别统计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并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染色分别检测囊胚总细胞数及囊胚内凋亡细胞比率。【结果】与0 μmol/L Lim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PBI排出率显著升高(P<0.05),后续试验均用20 μmol/L Lim进行处理。与对照组组相比,20 μmol/L Lim组小鼠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MM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GPx3、CAT和Prdx3)、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总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囊胚内细胞凋亡比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20 μmol/L Lim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增加MMP水平提高小鼠卵母细胞质量,从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多精受精的影响。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1 nmol/L褪黑素或1 nmol/L褪黑素+1 nmol/L Luzindole作为试验组,不添加褪黑素及Luzindole作为对照组,检测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多精受精率,并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及与多精受精相关的细胞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组间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褪黑素组的猪卵母细胞多精受精发生率较其他2组降低(P<0.05),囊胚形成率提高(P<0.05),同时猪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及高尔基体的正常分布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结果证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 nmol/L褪黑素可显著改善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抑制多精受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β-巯基乙醇(β-ME)、亚硫磺酸(HTAU)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发育(IVC)效果的影响,实验采集牛卵巢采用切割法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处于不同浓度EGF、β-ME培养液成熟培养24 h后孤雌激活,研究其在不同胚胎培养液中的后续发育,以期筛选出最好的牛卵母细胞IVM-IVC条件。结果表明:添加25、50、100 ng/mL EGF组的成熟率、卵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0 ng/mL EGF组的成熟率、卵裂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0、100、500μmol/L的β-ME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没有促进作用;50 ng/mL EGF与50、100μmol/Lβ-ME组合并无协同作用;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EGF对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无显著影响;而添加100μmol/Lβ-ME组的囊胚率、囊胚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成熟液中添加50 ng/mL EGF和100μmol/Lβ-ME、胚胎培养液中添加0.5 mmol/L HTAU孤雌胚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美洛托宁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试验采集健康母猪卵巢中的卵母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猪卵母细胞MT受体表达情况;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美洛托宁(0,1×10~(-5),1×10~(-6),1×10~(-7) mol/L),筛选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根据最佳美洛托宁添加浓度,成熟液中分别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MT受体激动剂、 MT受体颉颃剂和1×10~(-6) mol/L MT受体颉颃剂+1×10~(-6) mol/L美洛托宁,检测美洛托宁及其受体激动剂和颉颃剂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收集添加1×10~(-6) mol/L的美洛托宁24 h处理组、空白对照组、MT受体颉颃剂处理组、美洛托宁和MT受体颉颃剂组母猪卵母细胞复合物,利用试剂盒检测卵母细胞cAMP和cGMP含量。结果表明:当美洛托宁浓度为1×10~(-6)mol/L时,猪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6.26%和31.4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美洛托宁和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两组细胞极体排出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10~(-6)mol/L MT受体激动剂和1×10~(-6)mol/L美洛托宁的分裂率分别为75.16%和75.33%,囊胚率分别为30.04%和30.3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1×10~(-6)mol/L的美洛托宁可以显著降低cAMP的含量和显著升高cGMP的含量(P0.05)。说明美洛托宁通过与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cAMP合成,提高cGMP含量,进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4,(6):991-994
本研究旨在对比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重构胚发育的影响。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或重构胚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的必需氨基酸或1%非必需氨基酸或同时添加2种氨基酸,无氨基酸组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囊胚率。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非必需氨基酸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为83.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在重构胚培养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非必需氨基酸组的囊胚率最高为20.3%(P<0.05),另外2组的囊胚率下降(P<0.05)。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添加2类氨基酸均能提高成熟率,但只有非必需氨基酸能够促进重构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外源性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进行以下试验:1)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水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褪黑素的两种受体MT1和MT2的表达情况。2)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0、10-9、10-8、10^(-7 )mol·L-1),观察褪黑素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随后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3)根据褪黑素最优浓度,成熟液中添加不同处理组合:未处理组、褪黑素(10^(-8 )mol·L^(-1 )MT)、褪黑素受体拮抗剂(10^(-8 )mol·L^(-1 )LZU)、褪黑素受体激动剂(10^(-8 )mol·L^(-1 )IIK7)、同时添加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和褪黑素(10^(-8 )mol·L^(-1 )LZU+10^(-8 )mol·L^(-1 )MT),处理卵母细胞24h后,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并对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ELISA Kit检测,同时,成熟后的卵母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受精,并统计其分裂率和囊胚率。结果显示:1)在水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均发现有褪黑素受体MT1和MT2;2)褪黑素处理的各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0 mol·L-1组(P<0.05)。随后,各组受精后的分裂率也显著高于0mol·L^(-1 )MT组(P<0.05),而且10-8和10^(-7 )mol·L^(-1 )MT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0mol·L^(-1 )MT组(P<0.05);3)褪黑素受体拮抗剂(10^(-8 )mol·L^(-1 )LZU)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胚胎分裂率和囊胚率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褪黑素受体激动剂(10^(-8 )mol·L^(-1 )IIK7)组的水牛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胚胎分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但与褪黑素组(10^(-8 )mol·L^(-1 )MT)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和褪黑素(10^(-8 )mol·L^(-1 )LZU+10^(-8 )mol·L^(-1 )MT)组的水牛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分裂率和囊胚率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褪黑素处理组的卵母细胞内cAMP的含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而cGM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综上表明,褪黑素通过与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MT1和MT2结合,从而抑制了cAMP合成,提高cGMP含量,进而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研究半胱胺对4~8周龄哈萨克羔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胱胺(0、50、100、200μmol/L),统计卵母细胞卵裂率、囊胚率、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及卵裂和胚泡率,并用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100μmol/L半胱胺可提高羔羊卵母细胞卵裂率、囊胚率、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胚泡率(P<0.05),添加100μmol/L半胱胺可提高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和滋养层细胞数(P<0.05)。可见,100μmol/L半胱胺可显著改善羔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精和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草胺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为研究体内乙草胺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将收集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置于含有不同浓度(0(对照组)、10、50、100、130、200 μmol/L)乙草胺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14 h,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进行体外受精后,统计体外受精胚胎的囊胚率,筛选出适宜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乙草胺浓度。将COCs在对照组和筛选出的适宜浓度的乙草胺组成熟培养液中培养14 h后,利用DCFH-DA检测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利用CellTrackerTM蓝色染料检测卵母细胞谷胱甘肽(GSH)水平;利用JC-1染色法检测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母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体外受精胚胎的囊胚细胞总数,用Fluorescein-dUTP染色法检测囊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130、200 μmol/L乙草胺组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显著降低(P<0.05),100和130 μmol/L乙草胺组体外受精胚胎的囊胚率显著降低(P<0.05),200 μmol/L乙草胺组体外受精胚胎未发育到囊胚期,因此选择100和130 μmol/L乙草胺进行后续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在100和130 μmol/L乙草胺组中,卵母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水平及MMP显著降低(P<0.05),卵母细胞中促凋亡基因Caspase-9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抗凋亡基因BaxBcl-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100和130 μmol/L乙草胺组囊胚细胞总数显著降低(P<0.05),囊胚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5)。【结论】乙草胺通过提高卵母细胞内ROS及促进卵母细胞凋亡降低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影响卵母细胞受精后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E-64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在体外成熟基础液中分别添加0,1,5,10μmol/L的E-64。结果表明:与0μmol/L E-64相比,1μmol/L的E-64能显著提高绵羊卵母细胞囊胚率(P0.05),5,10μmol/L的E-64能极显著提高其囊胚率(P0.01),但各浓度E-64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在成熟液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E-64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试验采用在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64进行体外培养44 h后统计成熟率,计算卵母细胞的成熟率,确定最佳浓度为10μmol/L。将10μmol/L组、未添加组的卵母细胞进行固定、染色,鉴定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果表明:在猪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的E-64,成熟率和核成熟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并能显著提高猪孤雌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M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没食子酸(0、10、30、50、100μmol/L),成熟22~24h后,统计卵丘扩展情况及卵母细胞成熟率;同时,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正常体外受精(IVF),统计早期胚胎的分裂率、囊胚率、囊胚卵裂球数及卵裂球细胞凋亡率。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浓度,使卵母细胞在含该浓度没食子酸的成熟液中成熟24h后,检测其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ROS)和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结果显示,M液中添加30μmol/L没食子酸组卵丘扩展分值和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μmol/L)(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进行后续胚胎培养,其中10和30μmol/L组的分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μmol/L组(P0.05),50和100μmol/L组分裂率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囊胚率统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30和100μmol/L能够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P0.05),10和50μmol/L浓度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0、100μmol/L没食子酸均能显著提高IVF胚胎的早期囊胚卵裂球数(P0.05);但囊胚卵裂球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卵母细胞内活性氧和总谷胱甘肽含量检测时,发现30μmol/L没食子酸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P0.05),且显著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适量的没食子酸能有效降低卵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进而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的质量及其后续IVF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对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在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测定了猪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等。结果表明:在无糖CR-1液中猪卵母细胞能够成熟,在成熟液中添加10 mmol/L葡萄糖有助于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说明无糖CR-1液可以用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糖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胚胎培养液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胎牛血清(FBS)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将卵母细胞成熟培养42h后构建克隆胚,进行电融合激活,再使用6-DMAP(2mmol/L)进行化学辅助激活,然后移入NCSU-23培养基培养,激活后第2天添加0,10,20,30ng/mLEGF,7d后检查囊胚率、囊胚细胞数;激活后第0,2,4,6天添加10%FBS,7d后检查囊胚率、囊胚细胞数。结果表明:2~4细胞阶段添加EGF,添加20ng/mLEGF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及其他处理,而囊胚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第4天添加FBS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其他处理组,而囊胚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添加20ng/mL的EGF能促进猪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率,在第4天添加FBS更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培养液中添加虾青素(AX)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3~25 g的ICR系雌性小鼠,利用超数排卵,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1 h后将受精卵随机分组、分别移入浓度为0、5、10、25、50μmol/L的虾青素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发育培养,在培养24和96 h后分别观察并统计各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培养至96 h后,对囊胚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囊胚细胞数差异;提取各组囊胚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胚胎的TGF-β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添加10μmol/L虾青素能够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且显著提高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显著提高囊胚的细胞数(P0.05);极显著提高TGF-β基因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添加10μmol/L虾青素有利于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可用于改善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环境;TGF-β和Bcl-2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h和冷应激18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分别使用新鲜、冷冻和超声波断尾精子以及在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胰岛素对猪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显微受精(ICSI)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使用冷冻解冻精子与新鲜精子相比对猪卵母细胞ICSI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精子断尾与否对猪卵母细胞ICSI后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3)在胚胎培养液中添加5 mg/L胰岛素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猪ICSI胚胎的囊胚发育率(18.22% vs 3.6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