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站牛"育肥即拴系饲养,就是指采取拴系圈养的管理方法,在短时间内使肉牛达到育肥的目的。(一)"站牛育肥"的特点拴系饲养适合架子牛育肥,入栏时按其大小,强弱,定好槽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控制每头牛的采食量,可以个别照顾,减少互相争斗、爬跨现象。我国河北、东北、山东、河南等地,一般多在10-1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拴系式饲养与散栏式饲养方式对肉牛增重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220 kg左右)、月龄相同(9月龄)、健康无病的16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牛。肉牛拴系式饲养为对照组;散养管理为试验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84 d,分前、中、后3期,每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拴系组相比,散养组肉牛采食量及日增重都有所提高,料重比降低,但未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试验后期散栏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明显高于拴系组。  相似文献   

3.
选择1~2.5岁左右的架子牛,进行一段强度肥育,又称后期集中肥育。根据肉牛的饲养标准和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当地饲料资源为主,充分利用工农业加工副产品以降低饲养成本。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采用短期舍饲育肥方法,应采用限制运动"站牛"的饲养方式,根据牛的年龄体况,全期约需要100~200 d。育肥牛采用舍饲短绳拴系、定槽饲喂的方法,加强日常管理,搞好防疫灭病工作,适时出栏,达到预期育肥目的,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秸秆处理方式饲料配方对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52头体重相近(550.0±51.0)kg的杂交肉用公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C组、D组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配方饲料,依次对应为黄贮+玉米组、黄贮+精料组、微生物青贮剂发酵黄贮+精料组、全株青贮+精料组,并根据饲料配方比例调整,将育肥试验分为29 d前期与32 d后期,即全期61 d。结果显示:试验前期以A组传统饲料配方增重效果最好,B组配方成本最低、利润最高;试验后期以D组育肥性能最佳,C组次之,均优于对照组与B组;全期综合分析,B组、C组、D组饲养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平均利润明显高于其他组。该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养肉牛在所获利润上处于明显优势,使用微生物青贮剂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黄贮的育肥性能,这为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入提供了候选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日粮组成对肉牛营养代谢情况的影响,选择更有利于肉牛生长发育所需的日粮组成。本试验将60头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的F1代肉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配方,经过180 d的饲喂周期,采集血浆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显示,B组血浆中的BHBA、Glu、TBIL和TC的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血钙含量、GSH、SOD和BUN含量则远高于A组(p<0.05)。结果表明,B组所用饲粮中的营养搭配更为全面,适合育肥肉牛的生长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复合碱性阳离子免疫增强剂——巴罗顿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6头体重相近、健康的7月龄西杂牛公牛开展育肥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将16头公牛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试验组,每天在A、B、C、D组日粮中分别添加巴罗顿0、15、25、35 g/头,饲喂50 d,分别测定牛只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计算日增重。试验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巴罗顿有提高肉牛日增重的趋势,但是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将超敏蛋白复合酶添加于肉牛生产中的母牛繁育和肉牛育肥环节,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试验选择平均怀孕45 d左右的同批次怀孕母牛28头,随机均分为试验A1组和对照A2组,选择育肥青年牛78头,随机均分为试验B1组和对照B2组。对照A2组和B2组按照原来的饲料配方饲喂,试验A1组和B1组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精饲料1‰的超敏蛋白复合酶进行饲喂。[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怀孕母牛的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产活仔数多1头,出生均重差为7.58 kg, 60日龄断奶均重差为12.55 kg;育肥青年牛的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增重大幅提升,育肥期平均增重差为84 kg。[结论]超敏蛋白复合酶在肉牛生产的母牛繁育、青年牛育肥方面均表现出卓越成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直线育肥、架子牛育肥模式对科尔沁肉牛育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开展本试验研究,以期为农牧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8月龄250~350 kg体重体型均等的科尔沁肉牛30头散栏饲养10个月出栏,10~12月龄350~400 kg的架子牛30头栓系饲养8个月出栏。出栏后分别测定两组试验牛的出栏体重,根据试验数据,同时考虑投入固定成本、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等各种因素,进一步计算分析两组牛的经济效益。[结果]组1毛利率高于栓系饲养模式,组1比组2盈亏平衡点更低。[结论]直线育肥和架子牛育肥模式各有利弊。直线育肥模式利润高但养殖周期较长,架子牛育肥模式利润低但养殖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育肥公牛肢蹄病的影响。选择52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头,各组饲养模式分别为公牛散养、公牛拴系、阉牛散养、阉牛拴系。结果表明,公牛肢蹄病发病率比阉牛低15.38个百分点;散养肢蹄病发病率比拴系低23.08个百分点;随着体重的增加,肢蹄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阉牛拴系最早发病,且体重在600kg时发病率最高,而公牛散养组没有发病,其余三组均有发病。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日粮配合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西门达尔杂种肉牛在育肥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精饲料搭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2种不同粗饲料进行饲喂,实施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青贮玉米秸秆优于饲喂氨化麦草秸秆。同时,采用3种不同日粮配方进行试验,日粮配方2日增重和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研究在种公牛日粮中加入饲用微生物胡萝卜素制剂对生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血清和精液中胡萝卜素、维生素 A 含量的影响.试验按相似原则,并考虑精液的数量和质量将牛分成两组,每组22头,在典型的牛舍内拴系饲养,按全苏畜牧研究所的标准饲喂。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两种不同育肥方式对西门塔尔杂交肉牛周岁出栏的效果,选择5~6月龄20头西门塔尔牛作为试验牛,随机分成A、B两组,在相同的日粮和不同舍饲方式条件下,经过150 d的强度育肥,进行日增重对比试验,在不同舍饲方式育肥条件下,两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但饲草料的喂量A组比B组多,差异显著,经济效益两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棕榈粕渣发酵饲料对肉牛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棕榈粕渣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4头夏洛莱牛与当地黄牛的杂交育成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Ⅰ、Ⅱ、Ⅲ组与对照组4个组。在育肥期(14~16月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精料补充料和基础粗饲料(100%玉米秸秆),试验组Ⅰ、Ⅱ、Ⅲ组试验牛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和分别用10%、20%、30%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玉米秸秆的粗饲料,拴系饲养,进行饲养试验。经过分析肉牛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经济效益,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在育肥期,以棕榈粕渣发酵饲料替代部分(10%、20%、30%)玉米秸秆作为肉牛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育肥效果;育肥过程中对照组及试验组杂交牛存活率均为100%,健康状况良好;各组盈利排序为试验组Ⅲ >试验组Ⅱ >试验组Ⅰ >对照组。[结论]含有棕榈粕渣发酵饲料的肉牛粗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将20头24月龄威宁黄牛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试验组1按牛体重的1%饲喂精料;试验组2按牛体重的1.5%饲喂精料,2组酒糟、草料任意采食,研究不同精料添加水平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1平均日增体重1.13kg,每天每头牛可获纯利润6.39元;试验组2平均日增体重1.06kg,每天每头牛可获纯利润1.62元。因此,育肥肉牛按其体重的1%添加精料较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筛选原料来源广泛、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进行育肥肉牛日粮配制。[方法]选择年龄18~24月龄、体重250~300kg健康的西门达尔杂种肉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Ⅱ组,每组15头;试验Ⅰ组、Ⅱ组粗饲料分别为青贮玉米秸秆、氨化麦秸,自由采食。试验Ⅰ组随机分为A、B、C三个组,试验Ⅱ组随机分为D、E、F三个组,每组平均5头,依次分别饲喂混合精料配方1、配方2和配方3,育肥牛在同舍以组为单位分栏饲喂90天后。[结果]显示:试验Ⅰ组日增重比试验Ⅱ组高13.98%(P0.05)、饲料报酬高9.55%;其中试验Ⅰ组中B组的日增重1.34kg,分别比A、C、D、E、F组提高13.56%(P0.05)、16.52%(P0.0541.05%(P0.01)、11.67%(P0.05)和25.23%(P0.01),饲料报酬3.77:1,分别比C、D、E、F组提高9.16%、9.59%、5.28%和11.29%。试验Ⅱ组中E组的平均日增重为1.20kg、饲料报酬为3.98:1,同组育肥效果最好;头均纯收入试验Ⅰ组高于试验Ⅱ组295.2元,试验Ⅰ组B组效益最好,试验Ⅱ组E组效益最好。[结论]肉牛育肥生产中,在日粮精料相同情况下,日粮中饲喂青贮玉米秸秆育肥效果显著好于饲喂氨化麦秸;但选用青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时,选用B组混合精料配方育肥效果最好;选用氨化麦秸为粗饲料时,选用E组混合精料配方育肥效果最好。两个粮配方在定西及类似地区均有取材方便、价格较低的特点,值得在肉牛育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牛业科学》2011,37(6):109-112
试验一(“赐力健”肉牛添加剂使用效果试验报告) 1试验牛选择西门塔尔1~2周岁体重250kg左右健康公牛和母牛各六头,参照性别年龄和体重分为两组,随机定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牛体重没有统计学上差别。两组牛饲喂在同一厩舍,相邻的饲槽,全天拴系,所以饲养管理条件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7.
肉牛舍饲快速育肥是选择1~2岁的优良肉用品种牛,如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草原红牛或用上述品种牛杂交的一代牛,体重为270~300公斤,进行暖舍饲养,采用单槽拴喂方式,不放牧,以利快速育肥。育肥期105天,日增重1.57~1.889公斤,出栏体重可达480~580公斤以上。下面介绍几种快速育肥方法。 1.酒糟育肥法:育肥分3个阶段。各期牛日粮组成如下:①育肥前期(30天)。日粮配方:玉米面2.5公斤,酒糟20公斤,干草5公斤,生长素30克,尿素50克,食盐50克。②育肥中期(30天)。日粮配方:玉米面4公斤,酒糟20公斤,干草4公斤,生长素33克,尿素50克,食盐50  相似文献   

18.
选择体重480 kg左右西门塔尔杂种公牛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生物促生长添加剂。经过60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7.35%(0.05);(2)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牛增加纯收入238.71元,经济效益提高14.57%。小结:根据本次试验结果,肉牛日粮中应用生物促生长添加剂对提高其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本地牛三元杂交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试验1组为完全舍饲育肥,每日饲喂2次,自由采食;试验2组为放牧加补饲精料育肥;试验3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均为最优,试验2组次之,试验3组最低。笔者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贵州山区牧草资源条件,建议肉牛在6—9月份牧草丰盛时采用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方式,其余月份采用完全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天然牧场育肥肉牛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提高肉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肉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日增重达0.8~1.2kg,每头牛增重100~14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600元左右。现将肉牛放牧育肥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