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国成 《淡水渔业》1994,24(2):27-29
加州鲈养殖技术总结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广州510222)加州鲈是大口黑鲈的俗称。其适应性强,既可在池塘中混养,也可与其他家鱼混养,还适宜在网箱等小水体中高密度饲养。在广东,开始是在成鱼塘中混养,近年来以池塘主养为多,虽然每年养殖面积约6000公顷,但...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州鲈的养殖现状和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原产于北美洲,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游钓鱼类,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我国台湾引进广东省,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州鲈的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万吨以上,其中,广东省是加州鲈的主养地区,  相似文献   

3.
二、池塘套养 大鳍鳢的适应性强,对生存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在主养鳗鱼、鲟鱼、加州鲈、甲鱼及鲢、鳙鱼等养殖品种中套养。  相似文献   

4.
加州鲈(Micropterussalmoides),学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范围较广的肉食性鱼类。我国台湾省于70年代引进,广东也于1983年引进加州鲈鱼苗,并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经试养,加州鲈可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或单养,也可在清水塘中精养。近年来,由于市场原因,鱼价一路走低,加州鲈在广东顺德、南海等地一度卖到9元/千克,许多养殖户亏本,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只有努力提高单产,以量取胜,…  相似文献   

5.
河蟹与加州鲈池塘混养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养殖模式,而近年来加州鲈在池塘里大多采用单养或主养,放养量一一般在1500~2500尾/亩,在广东甚至达到8000~10000尾/亩,出塘规格达400~700克/尾,但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养殖塘口水质差、病害多发,对外部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
加州鲈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及水质生物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池塘内采用网隔技术建立主养加州鲈兼养河蚌和菱、藕、虾的内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生态养殖系统(试验池)内水体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比单养加州鲈(对照池)水体显著降低(P<0.01),而溶氧量和透明度等有较大提高;且加州鲈生长加快和抗病能力增强。生态试验池同时生产出鱼、虾、贝和水生经济植物等产品,单位面积平均经济效益比单养对照池提高65.84%,投入产出比提高15.44%,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宝应县不少养殖户引进加州鲈进行池塘养殖,虽然引进加州鲈养殖时间不长,但因放养密度较高等多种原因,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病害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病毒造成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笔者分享一例加州鲈虹彩病毒病害的诊治与防控过程,希望加州鲈养殖户能够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大陆加州鲈苗种最早于1983从台湾省引进,在广东试养成功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加州鲈的养殖。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加州鲈种质出现了种质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慢、抗逆性差。鉴于此,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加州鲈原种,开展了加州鲈新品种选育。为了推广示范加州鲈新品系养殖,2019年5-10月,在公司进行主养加州鲈、套养黄  相似文献   

9.
加州鲈主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学名为大口黑鲈。近年来,每年在顺德区的养殖面积有4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超过6万t,约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顺德人1984年引进大口黑鲈在池塘养殖成功,1985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在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现在不少农户养殖加州鲈都达到了亩产2500kg以上的水平。加州鲈是顺德优质水产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未开始,池塘养殖加州鲈发生的病害越来越复杂,病情越来越严重,医治难度也越来越犬,逐步成为加州鲈养殖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高产养殖技术吕梅良,顾志华(江苏省吴县市水产局)加州鲈具适应性强、性情温驯、生长迅速、病虫害少、容易捕捞、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我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我们在本市黄桥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加州鲈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当年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现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西省南城县2口试验池塘开展了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试验.通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特别是碱度调节、水质调控、增氧机的控制等方面综合管理,达到了高产高效养殖效果.其中1#塘单位面积加州鲈产量达到2098 kg/667 m2,2#池塘也达到了1619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江西省南城县2口试验池塘开展了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试验.通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特别是碱度调节、水质调控、增氧机的控制等方面综合管理,达到了高产高效养殖效果.其中1#塘单位面积加州鲈产量达到2098 kg/667 m2,2#池塘也达到了1619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并对两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其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的总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除苯丙氨酸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前三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ASS和CS评分结果,池塘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半胱氨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EAA的ASS和CS均大于池塘养殖加州鲈,且数值均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较之池塘养殖加州鲈的营养品质更好,更加符合人类膳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加州鲈精养模式的探讨1994—1995年笔者以混养、单养等多种方式对加州妒进行饲养,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精养模式,现将其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精养加州鲈的池塘宜选在交通便利而又相对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宜为2—3亩,水深在1.5米至2米,塘埂需完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山区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于1997年从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了彭泽鲫。1997年3月引进彭泽鲫亲本,当年4月繁殖出鱼苗;1998年进行了池塘主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22...  相似文献   

16.
对加州鲈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性腺发育、胚胎发育、稚幼鱼发育及其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技术的研究、观察作了初步描述.研究表明:加州鲈1龄性成熟,当年苗在池塘中养殖150~180天,平均体重在250克左右.池塘单养一般每公顷产2250公斤,混养37.5公斤.  相似文献   

17.
浅谈池塘混养加州鲈鱼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鲈、大口黑鲈、淡水石斑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温,病害少,肉质鲜美,利润较饲养常规鱼类丰厚,市场供不应求,且多种水域、多种方式均能养殖,单养混养都能高产,因而养殖越来越普及。池塘混养加州鲈鱼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池塘条...  相似文献   

18.
加州鲈正名为大口黑鲈,因原产美国,故称美洲鲈或加州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1983年从国外引进我国深圳市和东莞市试养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目前,江苏省养殖加州鲈成鱼多以混养为主,产量一般只有30kg/亩左右,效益不理想。池塘精养加州鲈,只要饵料鱼充足,则精养加州鲈的经济效益就较明显,亩效益可达4000元以上。现将加州鲈池塘精养技术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的准备工作选择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面积5亩~8亩、池深1.5m~2.0m、淤泥厚度不超过20cm、东西走向、长方形的池塘为宜。在鱼种下塘前,首先用生石灰药塘,用量100kg/亩~150kg/亩,15天后才可进水,准备放养鱼种。二、鱼种放养放养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优质鱼种是…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学名大口黑鲈,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故称加州鲈。1984年首次引入我国广东省,现已取得繁殖、养殖成功。90年代该品种养殖区域逐渐向北推移,目前已成为江浙一带的池塘主养品种。该鱼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呈蒜瓣肉,可与鳜鱼媲美,市场售价也与鳜鱼相近。为改善我地区的淡水养殖品种结构,改变单一主养鲤鱼的现状,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由浙江省引进加州鲈鱼夏花4300尾,先后进行了池溏鱼种培育,越冬保种和成鱼放养试验,现将两年来的试养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