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抗新城疫病毒藏药复方的组分药,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藏菖蒲、红景天、灵芝菌柄、灵芝菌盖、决明子、天冬、龙胆、降香、乳香、仁青芒觉、二十五味松石丸和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煎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以3种方式(先加藏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藏药、藏药和病毒感作后同时加)加入到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体系中,72h后用MTT法测定各藏药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藏药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浓度有一定关系。藏菖蒲、灵芝菌盖和降香在3种加药方式中均呈现显著效果,可作为抗NDV藏药复方的组分药。  相似文献   

2.
8种中药成分体外抗犬细小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8种中药成分黄芪多糖(APS),白术多糖(RAPS),黄芩多糖(BSPS),金银花多糖(FLPS),栀子苷(CS),苦参生物碱(SFA),黄芪皂苷(AS)和金银花黄酮(FLF)体外对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分别将8种中药成分通过先加中药再接病毒、病毒和中药感作后加入和先接种病毒再加中药3种加药方式加入到培养24h的F81细胞中,于病毒接种后72h用MTT法测定F81细胞活性以评价各中药成分对F81细胞抵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在第1种加药方式下,APS、RAPS、BSPS、FLPS抗CPV作用较强;在第2种加药方式下CS的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在第3种加药方式下CS、SFA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结果表明,8种中药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F81细胞抵抗病毒感染,部分中药成分的抗病毒作用与加药方式有关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药成分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和抵抗病毒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 5种浓度的含当归多糖 (CAPS)、黄芪多糖 (APS)、板蓝根多糖 (IRPS)、淫羊藿多糖 (EPS)、蜂胶多糖 (PPS)、淫羊藿黄酮 (EF)、蜂胶黄酮 (PF)、黄芪黄酮 (AF)、黄芪皂甙 (AS)和人参皂甙 (GS) 1 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到已培养 48h、 1 2h前接种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单层中 ,于病毒接种后 72h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细胞的活性 ,以评价各中药成分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和抗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EF、PPS和PF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CAPS、IRPS和GS显著抑制细胞生长 ,EF、GS、PPS、AF、PF、APS和EPS 7种中药成分显著抑制病毒感染 ;部分中药成分的作用各有所长 ,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10种中药成分对CEF的增殖和抵抗NDV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分别将5种浓度的黄芪多糖(APS)、当归多糖(CAPS)、淫羊藿多糖(EPS)、板蓝根多糖(IRPS)、蜂胶多糖(PPS)、黄芪黄酮(AF)、淫羊藿黄酮(EF)、蜂胶黄酮(PF)、黄芪皂甙(AS)和人参皂甙(GS)10种中药成分加入到培养2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再培养12h后接种新城疫病毒(NDV),于病毒接种后72h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活性以评价各中药成分对细胞增殖及其抵抗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中药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细胞增殖和抵抗病毒感染,前者以AF、APS、IRPS、PF、和GS的作用较强,后者以GS和IRPS的作用较强,部分中药成分在两方面作用中各有所长,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药成分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甙、人参皂甙等 1 0种中药成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以 3种顺序加入到培养 2 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即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观察细胞病变的程度 ,以评价它们对IBDV感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和中药与病毒同时加入时 ,多数中药成分处理组在病毒接种后 72h的细胞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表明多数中药能抑制病毒感染细胞 ,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葫芦多糖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 活性,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葫芦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及红外光谱对葫芦多糖进行检测,MTT法测定各级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定为78.125 μg/mL,以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葫芦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葫芦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均具有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NDV的阻断作用。70%、80%梯度醇沉的葫芦多糖(LSP70、LSP80)及总多糖(LSPt),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0.41%、44.54%、61.85%,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4.74%、58.76%和59.38%,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其中LSP80组最高达37.14%,其余各组均低于25%。综上可知,70%、80%梯度醇沉的葫芦多糖及葫芦总多糖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4种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种浓度的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牛膝多糖(ARPS)和山药多糖(CYPS)分别加入到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培养48 h时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将3种浓度的APS、IRPS、ARPS和CYPS分别加入到培养的淋巴细胞中培养24 h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4种多糖均能提高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且4种多糖效果相当,这可能是多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明鱼腥草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三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都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鱼腥草提取液和新城疫病毒同时注入鸡胚时,鱼腥草原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于新城疫病毒接种后注入鸡胚时,2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先于新城疫病毒注入鸡胚时,4倍和8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米糠凝集素的特性和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米糠凝集素能凝集鸡红细胞,促进新城疫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对热有一定的稳定性,耐酸碱;在体外,用米糠凝集素与新城疫病毒作用或用米糠凝集素预处理Vero细胞,均能抑制新城疫病毒在细胞上病变的形成。提示,米糠凝集素具有直接抗新城疫病毒和预防新城疫病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提取率。并将提取的多糖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用于测定其体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MTT法检测预先加多糖、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和多糖与病毒同时加入3种不同方法对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初步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为新型抗新城疫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抗新城疫病毒藏药复方的组分药,将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的藏菖蒲、红景天、灵芝菌柄、灵芝菌盖、决明子、天冬、龙胆、降香、乳香、仁青芒觉、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煎液和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以3种方式(先加藏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藏药、藏药和病毒感作后同时加)加入到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各藏药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藏药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藏菖蒲、灵芝菌盖和降香在3种加药方式中均呈现显著效果,可作为抗NDV藏药复方的组分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牛皮消多糖(CAP)对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皮消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牛皮消多糖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测定牛皮消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为625 μg/mL,选择安全浓度范围内的(39.06~625 μg/mL)5种浓度的各级多糖,用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牛皮消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显示,先接病毒后加多糖组和多糖与病毒感作后加药组CAP50、CAP30、CAPt、CAP80和CAP70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能力,两组各级多糖抑制率分别为131.23%、110.12%、108.15%、100.24%、93.07%和61.76%、43.73%、44.51%、29.02%、37.45%;先加多糖后接病毒组CAP50、CAP30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作用(P<0.05),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可达到15.82%、8.33%,其余各组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NDV无抑制作用。各组中药牛皮消多糖均有较好的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其阻断作用。CAP50及CAP30的抗NDV活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材料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45日龄雏鸵鸟为试验动物,分正常组和攻毒组,利用RIA技术和TUNEL技术,探讨新城疫病毒(NDV)对雏鸵鸟HPA轴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鸵鸟感染NDV,HPA轴内细胞凋亡数量在病毒感染期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NDV能诱导雏鸵鸟HPA轴系统发生细胞凋亡;在病毒接种后1d,肾上腺内可检测到大量凋亡细胞,接种5d后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之后凋亡呈下降趋势,肾上腺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雏鸵鸟HPA轴对ND病变的适应和调节。雏鸵鸟感染NDV,血清ACTH水平于NDV接种后1d开始上升,至5d达到峰值(P〈0.01),之后有所下降,渐趋于正常;血清Cor水平于病毒接种后1d开始下降,至7d有所回升,9d渐趋于正常水平,表明NDV接种后雏鸵鸟血清ACTH和Cor水平的变化与其HPA轴功能的损伤及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些不同类型的病毒能感染同一宿主细胞不同部位,并产生各自特征性病变和独立复制的原理^⑴,笔者将鸡新城疫(ND)、支气管炎(IB)、法氏囊病(IBD)三株弱毒以不同的接种剂量、接种比较和接种程序,成功地共同感染鸡全胚细胞(CE),达到了在同一宿主细胞上同时增殖三株弱毒的目的。三联细胞毒中三株弱毒的半数感染价:新城疫病毒(NDV)鸡胚半数感染价(EID50)为10^7.23/0.1ml,细数半数感  相似文献   

15.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的信鸽饲养场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利用电镜负染技术观察到典型的新城疫病毒粒子。生物学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具有较强的毒力,最小致死量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68.4小时,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375,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1.34,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能引起细胞病变。动物回归试验证明,分离株能致2月龄鸽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N99株对新城疫病毒(NDV)增殖的干扰作用,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BV标准株M41和地方株HN99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按不同接种顺序同胚增殖,利用病毒血凝试验(HA)测定NDV的效价,观察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从而为检测IBV地方株HN99提供方法,也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株HN99对NDV的干扰作用与其浓度和接种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17.
鸽I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分离的对鸽有致病性的4株禽副粘病毒通过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100 ̄450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新城疫病毒(NDV)和鸽I型副粘病毒(PPMV-1)阳性血情所抑制;接种1月龄乳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并有死亡,接种1月龄SPF鸡不发病;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CPE);对高温敏感,在5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Marc-145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来评价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活性提取物成分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先加药物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物、病毒和药物感作后同时加入),初步探讨中药活性提取物的抗病毒机制。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体外对PRRSV具有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连翘、黄芪水提物和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均具有明显的阻断和抑制作用,为筛选抗PRRSV中药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7种中药多糖:川明参多糖(CPS),川牛膝多糖(RCPS),杜仲多糖(EOPS),川白芷多糖(ADPS),川麦冬多糖(OJPS),川黄柏多糖(PCPS),川佛手多糖(CMPS)体外对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分别将7种中药多糖通过先加多糖再接种病毒、病毒和多糖感作后加入和先接种病毒再加多糖3种加药方式加入到培养24h的F81细胞中,在病毒接种后72h通过MTT法测定F81细胞的活性以评价各中药多糖对F81细胞抵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种加药方式下,CPS、RCPS、EOPS、ADPS抗CPV作用较强;在第2种加药方式下0JPS、PCPS、CMPS的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在第3种加药方式下RCPS、ADPS、PCPS抗病毒作用最为显著。结果提示,7种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感染F81细胞,部分中药多糖的抗病毒作用与加药方式有关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健  单虎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4):157-160
作者根据山东省家禽养殖分布及新城疫病发报道进行病样采集,通过病毒分离培养、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电镜观察、病毒的最小致死剂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测定初步判定和描述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的生物学特性,以RT-PCR试验进行最终鉴定,共分离到60株毒株,按照兽医微生物资源描述规范的框架和数据录入要求,完成病毒资源标准化整合,并录入中国兽医微生物资源信息网的数据库,建立了山东省新城疫病毒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