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乐至县的桑树品种,一直以湖桑、油桑为主,品种单一。为推广更新适于我县特点的桑树优良品种,1994年在回澜、龙门等进行了湘7920、实钴11—6等桑品种的多地点、多台位的品比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砧木为实生荆桑,树龄两年,1994年1月嫁接。以间作桑品种园繁殖。对照桑品种为现行品种湖桑32、油桑。进行不同地点、不  相似文献   

2.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会东县地处四川省攀西优质蚕桑产业基地核心区,为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特点,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改变当地桑树品种单一,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现状。会东县在地处金沙江畔的鲁吉乡热水村建立桑树品种比较园,引进10个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经过比较试验,云桑1号、南1号、川桑98-1、丰田5号等桑树品种在当地表现较好,可逐步替代湖桑、油桑、充桑等老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桑园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积温4700~5200℃,平均相对湿度75%~78%,年降雨量900~1700mm。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古老蚕区之一,加上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桑树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性状复杂的格局。 1 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概况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调查我省桑树种质资源共有120多份,根据其自然分布大致分为: 1.1 大别山区:代表桑品种有佛堂瓦桑、金寨藤桑、压桑、瓦桑、圆叶皮桑、大花叶皮桑、小花叶皮桑、潜山黄皮、逆水千曲、九龙桑等。 1.2 沿江江南地区:代表桑品种有竹青桑、青阳青桑、青阳麻桑、所村红芽、红星青皮等。 1.3 皖南山区:代表桑品种有竹叶青、绩溪大叶早生、绩溪小叶早生、紫藤桑、新大叶瓣、小叶瓣、摘桑  相似文献   

5.
<正>代表性成果在桑树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利用方面,率先开展了桑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选育出杂交桑新品种"塘10x伦109";创建了桑树多倍体诱导与多倍体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多倍体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2号"、"粤桑10号"和"粤桑11号";开展了果桑品种和加工专用型品种选育技  相似文献   

6.
铃木繁实 《江苏蚕业》1990,(1):64-65,21
<正> 容易发生桑瘿蚊的条件桑瘿蚊喜欢比较凉爽的气候,改良鼠返和耐雪等桑品种容易发生。在春夏季节降水量多、温度偏低的年份为害较严重,同时桑树生长不良,使饲育量减少。桑瘿蚊的发生,除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桑树栽培管理状况的影响。即在杂草丛生或草生栽培的桑园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7.
在32—35℃变温条件下,测定了7个桑树品种对桑红叶螨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明显影响桑红叶螨的存活率、生殖率。7个桑树品种对红叶螨的抗性强弱依次是:嘉陵16号最强,其次是油桑、嘉陵新9号、嘉陵9号、小官桑、桐乡青,而新一之濑抗性最弱。在螨害严重的蚕区推广抗性强的桑品种嘉陵16号、油桑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更适宜用作动物饲料。合理的桑条收获方式是:根据饲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结合桑树的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根据桑树品种及栽植地气候环境条件,按照用树与养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每年的收获次数。  相似文献   

9.
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桑树多元化利用的方式,将桑树品种分为专用桑和兼用桑,前者可分为饲料桑、食用桑和功能桑,后者可分为果叶兼用桑和多功能桑;提出了桑树多元化利用名词构建的思路,讨论了"栽桑必须养蚕"的阶段性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湛江地区是广东老蚕区之一,桑树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桑树分布于河滩砂地或丘陵地带,經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擇而形成了豐富的桑树品种資原,如高州有油桑、糠桑及三叉桑……,化州亦有糠桑、油桑……等,但过去反动政府对蚕桑生产毫不重視,对各地的优良桑树地方品种从沒有进行系統整  相似文献   

12.
雷扶生 《广西蚕业》2004,41(Z1):38-40
回顾我站40年来在桑树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研究推广应用杂交实生桑优良组合(简称杂交桑)及其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改变过去广西以种植钦州荆桑地方品种为主的低产桑园的落后面貌,使广西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进而促进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首先在桑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桑树良种化方面做出很大成绩。20世纪60、70年代,广西栽培的桑品种主要是广西的地方品种,如钦州、灵山的钦州荆桑;合浦的常乐桑、浦北的六万山桑;恭城、平乐的沙油桑等,其中栽培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钦州荆桑。这些地方品种大多是自然杂交实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陕西南北不同自然区气候特征和多年桑树品种栽植的表现和新推广良种桑的特性,提出了以秦巴山地、关中渭北、陕北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发展蚕桑的桑树品种选择的对象;根据蚕种生产用桑的特性和春伐区对桑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选栽桑品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4年春季的晚霜给桑园造成冻害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桑树的冻害程度与桑品种、树龄、剪梢时间、剪梢(留条)长 度、施肥品种、植被覆盖和地势条件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提出防止和减轻晚霜对桑树冻害的措施:正确选用桑品种;加强桑园丰产方建 设;科学合理翦梢;推行配方施肥;推广桑田覆草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吴江市的桑树品种一直以湖桑32号为主,实践证明,桑品种的限制已成为我市蚕桑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推广产量、质量和主要抗性优于湖桑32号的替代品种,从1999年开始我们引进了农桑12、14号等多对新品种,建立品比园区,进行筛选试验。2002年春蚕期开展了生物鉴定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的选育目的在过去的 30多年中 ,我国主栽桑树配套品种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和湖桑 197四大良种的推广 ,对提高蚕茧的产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计算 ,良种在亩桑效益中的贡献率2 4 %。但由于这四大良种桑叶产量形成高峰在 5月2 0日以后 ,因此春蚕饲养迟 ,而浙江省的杭、嘉、湖等蚕桑主产区的发种在 4月底 5月初 ,这样春蚕饲养到后期常遇高温多湿不良气候为害 ,使蚕茧的产质量受到影响 ;夏秋季多高温、干旱 ,桑树停止生长早 ,叶质老化 ,桑蓟马、红蜘蛛等生产上防治非常困难的暴发性害虫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我省栽桑历史悠久,由于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桑品种发生了不少变异,在产量、质量、抗逆性方面,有很大差异,这就给我们选拔优良桑树品种提供良好条件。选拔当地桑品种,方法简便,群众易掌握,短期内即可收到成效,当地优良桑品种适应性强,在当地繁殖、推广,实现地区桑树良种化是育种捷径之一。一、选拔优良桑树品种总的目标 (1) 丰产性能好:必需具备生长势旺、发条数多、枝条长、节间密、发芽率高、叶  相似文献   

18.
桑树品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桑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的研究成效,资源搜集、分类、生物学性状、细胞学、桑叶化学成分和饲料效率等鉴定;中国、日本、苏联、印度等国家应用各种育种法育成的新桑品种。以及桑树品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蚕学会于三月十八日到二十七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共收到一百三十七篇论文,其中有关桑树品种选育、栽培及病虫害方面的计三十六篇;家蚕饲育方法与机具研究方面的计十八篇;家蚕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方面的计三十二篇;家蚕病理生理及生化方面的计二十三篇;柞蚕品种选育及病虫害方面的十四篇;蓖麻蚕品种选育、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十四篇。论文报告中不少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如桑树品种选育方面,通过地方品种的选拔、整理,提出了可推广运用的丰产品种有白条桑、黑油桑,抗细菌病品种湖桑13号等;桑苗繁殖方面,提出了桑树袋接法成活率的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