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朝霞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00-16202,16231
应用条件价值法的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随机面对面调查民众。利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评估西安市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结果表明,西安市农民和市民的平均最大支付意愿分别为133.99和143.74元/(年.户)。所评估的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约为2.826 1×108元。影响西安市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标值、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总收入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影响城乡居民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支付意愿的因素对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维护耕地保护微观主体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根据在辽宁葫芦岛市调研的155个有效样本数据,结合CVM理论,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模型从城乡居民支付意愿视角对影响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和对耕地利用外部性的认可程度;影响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和家庭年农业收入;城乡居民的共同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耕地非市场价值纳入资源配置决策提供实证支持,在河南省偃师县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县城居民问卷100份,农村居民问卷150份,利用条件价值法研究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及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偃师县耕地非市场价值为53 988.73万元,单价为1.03万元/hm2;有71.87%的县城居民和75.35%的农村居民愿意为耕地非市场价值付费,支付意愿分别为238.83元/(户.年)和115.08元/(户.年);家庭年收入水平、对耕地的感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湛江市区居民的问卷调查,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湛江特呈岛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市民对特呈岛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特呈岛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为21.07元/人,基于广东省范围内总人口基数的特呈岛旅游资源价值为22.6亿元。受访对象的收入水平、特呈岛旅游满意度与支付意愿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是影响公众支付意愿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唐建  易乐庆  彭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86-18789
以重庆市为例,采用双边界二分式CVM的logistic模型,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和农民受偿意愿2个角度考察耕地的社会价值。研究发现,WTP和WTA法下,耕地的社会价值巨大,且呈增长态势;城镇总体支付意愿和农民总体受偿意愿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需政府采取农业补贴等形式解决耕地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和意愿价值评估法,对三门湾资源环境的非使用价值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分三门湾环境现状、三门湾环境保护和调访者基本情况3大部分,随机选取沿岸居民、企业员工、政府官员、学校教师等,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94份。结果显示,三门湾资源环境个人平均支付意愿(WTP)为89.25元/(人.年)。以2006年当地人口统计数为总体进行估算,三门湾资源环境非使用价值为4 632.36万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 501.47万元/年,遗产价值为1 389.7万元/年,选择价值为741.19万元/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支付意愿与居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意愿支付率与意愿支付额的影响因素不同,意愿支付率与当地经济收入组成有关,研究中象山县为最高,意愿支付额则更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宁海县在本研究中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综合价值的测算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利用综合价值的角度出发,将耕地资源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部分,并采用收益还原法、市场替代法等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测算。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价值占河南省耕地资源价值的比重最大,为73%,经济价值为18%,生态价值为9%。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价值的测算,为河南省构建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和补偿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构成与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区域耕地栅格空间经济价值、社会承载价值和生态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研究探讨福建省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并开展区域耕地资源价值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分别占全省耕地资源价值的35.73%、53.99%和10.28%,耕地资源高、中、低价值区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资源总面积的4.29%、38.14%和57.57%.可见:全省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在耕地价值中占有较高比重,而生态价值的比重则相对较小;全省大部分耕地资源的价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中国亚洲象存在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了我国居民对于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存在价值的支付意愿(WP),进而对中国亚洲象总体存在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54.7%的人愿意为了亚洲象的存在而支付一定资金,人均支付意愿为1 16.31元/a,评估得出我国亚洲象总的存在价值为5.71×1010元/a。通过对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发现,支付意愿同被调查者对亚洲象的了解程度、经济收入状况以及支付态度成正相关。利用建立的Logit和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支付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支付态度受被调查者的收入、对亚洲象了解程度和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和意愿价值评估法,对三门湾资源环境的非使用价值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分三门湾环境现状、三门湾环境保护和调访者基本情况3大部分,随机选取沿岸居民、企业员工、政府官员、学校教师等,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94份。结果显示,三门湾资源环境个人平均支付意愿(WTP)为89.25元/(人.年)。以2006年当地人口统计数为总体进行估算,三门湾资源环境非使用价值为4 632.36万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 501.47万元/年,遗产价值为1 389.7万元/年,选择价值为741.19万元/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支付意愿与居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意愿支付率与意愿支付额的影响因素不同,意愿支付率与当地经济收入组成有关,研究中象山县为最高,意愿支付额则更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宁海县在本研究中为最高。  相似文献   

11.
胡和兵  贾莉  胡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71-7573
运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池州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73.6%的居民家庭对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有正的支付意愿 池州市居民对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91.65~260.04元/(年.户),池州城市水源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为1161.97×104~1576.62×104元/年。通过对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年龄、收入、环境态度是影响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农民和社会两个视角分析耕地资源的效用,依据价值源于效用的经济学观点,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接着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替代法和比较分析法量化了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最后,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栖霞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3 244 663.38元/hm2,其中,社会和生态价值达2 912 216.57元/hm2,占总价值的89.75%。可见,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和农地市场客观缺陷,当前近90%的耕地价值没能显化。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进行定量评价。运用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构建双边界二分式CVM数据分析模型,应用生存分析中的参数回归模型建立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立具有距离变量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变量的支付意愿函数,验证支付意愿具有"距离衰减性"。研究采用以面访调查为主、网上调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得出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的人均支付意愿为134.582元/a,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价值为33.412亿元/a。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4次全国和地方性展会调研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无人驾驶电动施药直升机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农户人均支付意愿为3.65万元;农户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耕地规模、政府是否将无人电动施药直升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保险公司是否对无人电动施药直升机外实施意外保险等因素对农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耕地规模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比家庭收入和年龄要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边际效应大于初中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韶关、梅州、江门、佛山4市的城镇居民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城镇居民愿意支付耕地保护补偿款,其平均意愿支付价格为每年138.85元/户,且男性居民的支付意愿比女性强烈;文化程度越高,其支付意愿越大,但60岁以上曾经是农民的城镇居民支付意愿最大;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越大,支付意愿越小。影响城镇居民耕地保护补偿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食物支出占比、对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的态度、是否曾经是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年期、性别、耕地变化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的认知、耕地保护作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损失评价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中最大的不足和缺陷,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损失。耕地资源流失、非农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是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构成、体系、方法等科学问题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这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定量评价与模拟,以期为耕地保护、耕地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运用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构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主要通过修正不同农作物的收益差异权重指数,运用收益还原法计算经济价值;耕地资源社会价值主要运用等效替代法计算,其中采用城镇养老保险金修正参数代替基本保障价值,用农民农业生产效益参数代替农民就业工资水平,用区域粮食供需差额参数代替社会稳定价值;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在修正单位耕地面积生态当量因子的基础上,考虑生态服务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与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相关关系,运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计算。【结果】(1)评价模型客观地还原了耕地资源货币化价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可以实现不同区域耕地价值的评价与模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2)实证研究表明,四川省耕地资源保护价值为122.85万元/hm2,其中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占5.74%、64.17%、30.09%。(3)以2010年为基准年,四川省耕地资源保护价值为82 555.20亿元,是四川省当年GDP的4.8倍,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量为436.12亿元,为当年GDP的2.5%。【结论】(1)耕地(保护)非农化利益主体的微观响应表明,中央政府不能被排除在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之外,其应该承担耕地保护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提供给耕地保护者,地方政府和非农用地企业要承担耕地非农化损失全部价值补偿。(2)耕地资源价值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性,建立耕地价值评价和修正体系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3)该评价方法和结果可用于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损失评价实践,研究结果为中央政府应承担耕地保护基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具体补偿标准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耕地补偿机制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改变传统耕地保护模式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评价生态系统非使用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三江平原湿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湿地资源,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通过支付卡式调查问卷,调查得出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人均支付意愿为64.57元.年-1,并计算出其每年产生的非使用价值为24.749亿元。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受访者的社会属性对支付意愿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补偿进行研究。[方法]在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上,以福建省滨海防护林为研究主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的公众支付意愿及其影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者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部分受访者愿意为沿海防护林支付费用,即有66.67%的公众愿意为防护林支付费用,平均支付费用为44.01元/(人·a)。对受访者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对支付意愿影响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受访者对防护林功能的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P=0.003、P=0.002)和人均月收入(P=0.000)呈极显著相关,支付意愿影响敏感性强,而职业和性别对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按人均支付意愿计算,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约为9.07亿元/a,生态效益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福建省滨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3):154-157
古建筑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等价值,全面评估其真实价值有利于保护古建筑。以龙山县某古建筑为例,调查民众对该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支付意愿,采用条件价值法测算古建筑的价值。结果表明,68.45%受访者对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有支付意愿;受访者对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平均支付意愿额度为13.812元;基于条件价值法测算得到古建筑的价值比成本法测算的价值高14.78%。因此,条件价值法是评估古建筑价值的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地生态价值是农地总价值测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化农地资源生态价值,对制定农地保护、征地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用CVM法对其农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运用SPSS专业软件,对影响被调查者支付意愿的自变量进行了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地方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受其自身的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及家庭收入的影响较为强烈;兵团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受其自身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及家庭收入的影响,据调查数据可测算,兵团和地方的被调查者对艾比湖流域农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结论]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居民已经意识到农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