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品系家兔的RAPD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布列塔尼亚配套系(ELCO)进行了遗传分析。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检测到71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片段45条,占63.4%,反映了家兔品种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表明:品种内的遗传相似度大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聚类分析表明:ELCO的D系与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PAPD方法对鸡败血霉形体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通过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OPH-02,OPH-05,OPH-07,OPH-13,OPG-16),对14株鸡败血霉形体(MG)国际标准株和国内分离株进行了DNA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物共产生21种条带,其中有3个条带分别为2个菌株所特有,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在150~4500bp之间,所有菌株均有1条共同条带,以OPH-05扩增产物的多态性最丰富。根据样品DNA所获得的菌株间相似性指数表明,D9603与D9607相似指数最高,S6,K3913和D9604三者相互间相似性指数最低。提示RAPD方法可用于霉形体遗传标记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淮南猪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用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引入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河南地方品种淮南猪4个猪种基因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电泳检测结果发现,其中72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911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462条,占50.7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长白猪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64,遗传关系最近;淮南猪与杜洛克猪、大约克猪遗传距离指数相近,分别为0.0068、0.0069,遗传关系较近;淮南猪与长白猪遗传距离指数为0.0072,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与其他引入品种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猪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猪种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互助猪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随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互助猪两个保护核心群18头个体的遗传变异,用Shannon指数计算了遗传变异在两个保种核心群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结果表明:互助猪两个保护核心群遗传变异有一定差异,分别为49.00%和34.58%。这是由于两个保种群规模不同,导致世代近交增量也不同,同时长期的自群繁育阻碍了基因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5.
试验利用25对引物对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及引入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4个品种猪进行AFLP分析。电泳检测结果发现,25对引物共检测到317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79条,占24.92%。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长白猪与大约克猪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70,遗传关系最近;淮南猪与杜洛克猪、大约克猪遗传距离指数相近,分别为0.0073、0.0075,遗传关系较近;淮南猪与长白猪遗传距离指数为0.0078,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相对于其他引入品种特异性强,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同时也证明了AFLP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猪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猪种鉴别。  相似文献   

6.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是利用含有10个(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根据扩增的某一DNA片段的有无来比较不同基因组DN...  相似文献   

7.
利用RAPD技术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DNA 多态性分子遗传标记(RAPD)对F2 群体进行分析。F2 群体由F 群体(高产紫花苜蓿×高抗黄花苜蓿得到F代)自交获得。应用MAPMAKER/EXP(3.0)与JionMap4.0并结合MapDrawV2.1软件构建四倍体苜蓿的遗传连锁图谱。从19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2个引物,对94个F 个体及F 双亲DNA 样本进行了RAPD 扩增,共获得51个RAPD 标记,构建了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连锁框架图,其中包含8个连锁群,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约为1261.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4.73cM。本图谱为构建饱和的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图谱提供了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开展苜蓿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于卓  云锦凤 《草地学报》1999,7(4):287-29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蒙古冰草、航道冰草及其种间杂种F、BC1代和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1代的基因组DNA差异性。筛选出能检测咯亲本及杂交后代间遗传差宜引物;从DNA分子水平验证出亲本加拿大坡碱草和野大麦两属间经亲本蒙古冰草、航道冰草二种间的亲缘关系远;杂种F1代的RAPD图谱有明显偏母本的倾向,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可用于牧草远缘杂种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9.
牦牛,黑白花牛及其远缘杂种RAPD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80个具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牦牛、黑白花牛及犏牛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有7个引物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特征的条带,其中,F15(CCAGTACTCC,564-125bp)可作为区分牦牛与黑白花牛的重要 的。 试品种相似性指数分析表黑白花牛与犏牛的遗传距离最小(0.5942);黑白花与牦牛的遗传距离最大(0.6456);而犏牛与牦牛的遗传距离居中(0.6410)。群体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10.
应用RAPD技术对中国3品系实验用小型猪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 ,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种属鉴定 ,亲缘关系的划分及多态性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应用于小型猪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 ,尤其是对我国特有的实验用小型猪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贵州小型香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及西双版纳近交系小耳猪由于其近交程度高、遗传性稳定以及良好的实验应用效果 ,已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关注。本实验应用 1 0 0条随机引物对上述 3品系小型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研究 ,旨在筛选具有品系间多态性的RA…  相似文献   

11.
克伦特罗在猪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6头体重47.00±4.57kg(X±S)的健康长白和大白杂交猪,拉丁方设计试验,按4mg/kg静注、肌注和内服克伦特罗,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静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62±0.12h,t1/2β4.87±1.56h,Vd(area)4.48±0.56l/kg,ClB0.63±0.11l/kg/h,AUC6.39±1.27μg/ml.h。肌注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是:t1/2Ka0.22±0.10h,t1/2α0.56±0.21h,t1/2β4.25±1.10h,tmax0.60±0.13h,Cmax1.27±0.35μg/ml,AUC5.48±1.29μg/ml.h,F85.40±4.69%。内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是:t1/2Ka0.28±0.15h,t1/2Ke3.15±0.36h,tmax1.46±0.19h,Cmax0.65±0.13μg/ml,AUC3.93±0.99mg/l.h,F61.02±10.90%。肌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与内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关于猪的理想蛋白模式 (IPP)已有不少研究 ,但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并考虑猪的体重或生长阶段差异的研究很少。本试验拟用Wang&Fuller( 1 989,1 990 )的氨基酸部分扣除后的N平衡试验法研究在实用饲粮条件下 ,两个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 ( 35~ 6 0kg ,6 0~ 90kg)可消化赖 (Dlys)、蛋 胱 (D SAA)、苏 (DThr)、色氨酸 (DTrp)的平衡比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设计 本研究共进行 2个氮平衡试验 ,分别在 35~ 6 0kg和 6 0~ 90kg阶段进行。每阶段均设 6个试验处理 ,分别饲喂 6种不同的饲粮 ,即高蛋白…  相似文献   

13.
环核苷酸(CNT)在豚鼠体内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豚鼠为实验动物,了^3H-cAMP、^3H-cGMP在动物体仙的转运与代谢规律,其示踪动力学模型可用于C=1229.5131e^=0.035lt+52.5227e^-0.0350t-1282.0368^-3.0878t,Ct=1276.4643e^-0.0364t+18.9551e^=0.0363t=1295.4194e^-3.2044t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描述。研究还证明,cAMP、cGMP在动  相似文献   

14.
解剖了5头荣昌公猪的生殖器官,其年龄为1岁左右,体重90公斤。观察和测量了睾丸、附睾、副性腺和尿生殖道等器官。 睾丸平均重为53±13.9克,附睾均重29.8±8.6克,睾丸输出管平均数为14.5±3.8条,输精管平均长46.3±2.3厘米。副性腺平均重量如下:精囊腺102±37.8克,前列腺体部8.5±2.5克,尿道球腺89±15克。尿生殖道骨盆部平均长17.6±1.29厘米。尿生殖道阴茎部均长45.7±2.4厘米。阴茎平均长46.3±2.3厘米。包皮盲囊的平均大小如下:长3.8±0.2厘米、宽5.2±0.55厘米、高3.9±0.6厘米。睾丸动脉均长为110±19厘米。精索淋巴结的出现率为40%,其体积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5.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CP摄入量、CP表现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仔猪内源粪氮排泄量为0.22g/日,内源粪氮占干物质摄入量的比值为2.6g/kg;(4)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5)饲粮CP水平分别与血浆VBN和尿素氮含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CP的真消化率不变,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增加,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增强,血中含氮代谢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6.
伊维菌素驱除香猪体内外寄生虫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进口伊维菌素对刚从贵州引进的20头香猪进行了驱虫试验,以400μ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两周后重复一次,驱虫后8天粪中线虫虫卵转阴率为94.74%,虫卵减少率为100%;驱虫后4周体表血虱及其虫卵全部转阴。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来源的多拉菌素对猪消化道线虫和体表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将自然感染寄生虫的猪,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的药物试验组和不给药物治疗对照组,健康无寄生虫感染的猪作为对照,根据试验前和试验后7、14、28、35 d猪寄生虫数量和临床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显示,海正多拉与辉瑞通灭对猪的体表寄生虫及消化道线虫均有极好的驱杀作用,临床推荐剂量以中剂量组300μg/kg·BW肌肉注射为宜。  相似文献   

18.
饲粮蛋白质水平与早期断奶仔猪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0头28±2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仔猪的CP摄入量、CP表观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4)饲粮CP水平与血浆VB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5)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仔猪结肠、肝、肺和肾组织的病变指数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仔猪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强,腐败产物产量增加,吸收进入体内的腐败产物亦增加;腐败产物的增加使仔猪器官组织的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9.
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与家猪品种的起源进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发现Ag-NOR是研究家畜起源进化的一个良好的细胞遗传学指标。它表型稳定,灵敏性高,能够察觉品种间的微小变异。用生物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x~2独立性检验和遗传距离分析,揭示了中国家猪、欧洲家猪、美洲家猪在起源进化中的相互关系和特点,同时还可对近缘品种加以区分,深化对品种形成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应用部分扣除饲粮氨基酸(AA)的氮平衡试验法研究了大白×长白猪生长阶段(35~60kg)和育肥阶段(60~90kg)的可消化赖(DLys)、蛋 +胱(D -SAA)、苏(DThr)、色氨酸(DTrp)平衡模式。每个阶段各用18头猪进行N平衡试验。每个N平衡试验均设6个处理组 ,即高蛋白基础日粮组(BD)、低蛋白加合成AA对照组(PC)、在PC基础上分别将研究的扣除25 %4种氨基酸的其它4个试验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每重复1头猪。饲粮为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型。所有饲粮等能(3.40McalDE/kg) ,基础饲粮CP与DLys水平相应为161g/kg、5.28g/kg。试验结果表明 ,按单位代谢体重的N沉积与可消化氨基酸摄入量计算 ,大长猪生长阶段DLys、D -SAA、DThr、DTrp的平衡比例为100 :49 :72 :19 ;育肥阶段为100 :34 :64 :23。表明氨基酸平衡模式因猪的体重阶段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