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为了解郑州市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本研究用犬细小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犬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河南农大附属动物医院接诊的427例具有腹泻、呕吐、粪便带血等症状的患犬作病原检测,从而了解郑州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犬源牛犬细小病毒(CBoV)和犬圆环病毒(CCV)的二联PCR检测方法,并对两种病毒病当前的流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分别将已发表的CBoV和CCV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选择高同源区段,应用Primer Primier 5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70 bp...  相似文献   

3.
犬圆环病毒(DogCV)是圆环病毒科新发现的圆环病毒,旨在建立犬圆环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用PCR方法克隆犬圆环病毒ORF2基因保守区域,构建标准阳性质粒pClon007-ORF2。以标准阳性质粒pClon007-ORF2为模板对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 Ct值与标准品在4.67×10~9 copies/μL~4.67×10~3 copies/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斜率为-3.445。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4.67×10~1copies/μL。该方法对狂犬病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腺病毒2型等犬常见病原的检测均无交叉反应;所有稀释度标准品模板均在83.35℃出现窄的特异性熔解峰。临床样品检测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犬圆环病毒的阳性检测率为12.50%(4/32)。  相似文献   

4.
张磊  倪宁 《动物保健》2006,(3):40-41
近些年,养犬的人数不断增加,而犬得病的机率也增加了数倍。犬病中最常见也最需要预防的就是传染病,犬的传染病一般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等,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犬细小病毒。一、病原犬细小病毒(CanineParrovirus,CPV)在分类上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可常时  相似文献   

5.
金淮  徐汉坤 《畜牧与兽医》1990,22(3):108-111
<正> 犬细小病毒(CPV)是引起犬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和幼犬心肌炎的主要病原。1977年首次由Eugster和Nairn从患腹泻的病犬粪便中分离出病毒,随后许多国家陆续报道。1980年秋以来,在我国警犬中发生疑似本病的流行,对养犬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警(军)犬事业的发展。1982年开始使用国外引进疫苗,但仍未控制流行。为查清病原,确定病性,以便提供有效地诊断和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制备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检测及诊断犬细小病毒及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5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抗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PV—F1株后包被于玻璃纤维膜作为金标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包被羊抗小鼠IgG二抗和抗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PV—B6株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将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金标垫和样品垫分别粘贴于背衬板上制成犬细小病毒抗原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特异性试验及与血凝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进口产品的总符合率为98%。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发犬细小病毒检测试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犬细小病毒(CPV)病原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CPV基因序列,在保守的VP2基因内部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CPV的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犬瘟热病毒(CDV)、犬冠状病毒(CCoV)、犬腺病毒(CAV)、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出0.1 ng的病毒核酸,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0倍。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CPV,将为CP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作犬业》2012,(7):66-6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检查、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的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病的鉴定及其流行学调查、诊断和监测。其中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PCR检测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的病原诊断。2试剂和材料2.1FK81细胞(猫肾细胞)。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技术和血凝试验是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腺病毒快速而简便的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大部分相符,但各具特色。电镜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显示目标病毒的生长发育、粒子的完整性以及有无非目标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污染情况,这对于动物病毒疫苗种毒质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1病原 犬细小病毒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ovirus,CPV)该病毒粒子细小,直径为20μm,无囊膜,单股DNA。对新生组织细胞有亲和力,可以在犬肾细胞及猫肾细胞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1.
1病原 犬细小病毒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ovirus,CPV)该病毒粒子细小,直径为20μm,无囊膜,单股DNA。对新生组织细胞有亲和力,可以在犬肾细胞及猫肾细胞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3种犬细小病毒感染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应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PCR方法对120份具有腹泻/呕吐症状的患犬粪便样本进行了犬细小病毒检测。结果显示,3种方法检测阳性份数分别为60,49,68。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与血凝/血凝抑制(HA/HI)试验相比较,敏感性、特异性及总符合率分别为100.0%,84.5%,90.8%;与PCR法相比较,敏感性、特异性及总符合率分别为85.3%,96.2%,90.0%。从试验结果看,HA/HI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适合临床推广;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在正确操作下结果可靠,是临床诊断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90例细小病毒患犬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总结了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的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及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病犬进行诊断和治疗,诊断率和治愈率都达到了90%以上。结果表明,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及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成功分离了1株犬细小病毒,采用PCR、理化特性检验、HA及HI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编码区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取临床患出血性肠炎幼犬粪便经无菌处理后同步接种F81猫肾细胞分离病毒,盲传至第4代开始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该病毒可凝集猪的红细胞,血凝效价为28,可被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中和而产生血凝抑制现象;病毒效价为105.5TCID50/m L;毒株对氯仿和胰酶不敏感,且耐酸耐热。经病毒理化特性试验及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血凝抑制鉴定其为犬细小病毒,通过PCR检测及编码区全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序列比较,证实所分离毒株为CPV-2a亚型,并将其命名为CPV-QD12株,与2013年分离自中国江苏省的CPV-2a型犬细小毒株CPV-JS2及2011年分离自中国广西的CPV-2a型毒株CPV-JQ686671.1的编码区核苷酸相似性为99.6%,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可为诊断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命清 《兽医导刊》2016,(6):148-14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频繁呕吐、剧烈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特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根治,从生产实践和临床治疗来看,细小病毒感染是犬科动物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是动物细小病毒的典型代表.文章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 (CPV)引起的以剧烈呕吐和腹泻及白细胞明显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本病作为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危害极其严重。1 病原与流行情况该病的病原为犬细小病毒 (CPV) ,属犬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可在犬、狼、狐狸等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PCR方法为标准,以临床收集的213份粪便样本为检测对象,对3家商品化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与PCR方法相比较,3家产品各自的敏感性分别为71.7%,66.4%和72.2%;相对应的特异性分别为96%,97%和96%。3家检测卡彼此之间的符合率分别为96.7%、99.5%和95.8%。以PCR方法和其中两种检测卡对同一窝5只感染犬细小病毒的幼犬的临床病征与CPV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估,结果显示,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卡的阴性检测结果与病犬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呈正相关,而PCR方法在动物临床病征消失后仍可检出病毒。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现状进行调查,为本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用犬细小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2008年门诊的具有腹泻、呕吐、粪便带血等体征的189只患犬作病原检测,对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兼有发热、咳嗽体征的16例病犬同时作犬瘟热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共137只,发病年龄从1个月~15岁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6月龄以下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占65.7%。流行季节差异不大,以春季病例略多,占27.0%。犬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混合感染的有12例,占8.8%。对在疫苗接种免疫保护期内的4只患犬进行检测,3只犬细小病毒阳性。结论:①免疫力尚未建立是幼犬发病的主要原因;②不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加强免疫是成年犬发病的主要原因;③在部分发病幼犬中存在犬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的混合感染;④老龄动物对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可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且便中带血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犬类的危害性极大,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期接种疫苗。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引起食欲不振、慢性腹泻、胃肠道出血等症状,主要预防措施是给犬按时驱虫和保持环境卫生。现就一例犬细小病毒与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为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南京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基因型分布情况,采集南京市某宠物医院2012—2019年犬细小病毒病患犬粪便43份作为检测病料,通过PCR扩增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测序,分析CPV基因型。结果显示,43份病料皆扩增出目的片段,经测序后使用MegAlign软件与GenBank中犬细小病毒已知基因型对比分析,其中New-CPV-2a基因型为26株,占60.5%;New-CPV-2b基因型为9株,占20.9%;CPV-2c基因型为8株,占18.6%。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近年来犬细小病毒基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以New-CPV-2a为优势基因型,同时存在New-CPV-2b和CPV-2c基因型。本研究为南京地区预防和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