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5):441-447
以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没97A,保持系珍汕97B,恢复系明恢63和两个F1杂种为对象分析了一体DNA间的多生,用6个线粒体DNA探针对5种来源的线粒体DNA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用CoxⅡ、atpA、26s rRNA为探针进行杂交时,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之间具有相同的杂交结果,用而CoxI、CoxⅡ、atp6和630bpmDNA片段为探针杂交时,不育系相可育系之间出现了不同的杂交带,表  相似文献   

2.
应用花药培养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配制广亲和品种02428、轮回422与籼粳恢复系杂种F1,翌年对广亲和品种与籼粳恢复系杂种F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二倍体花粉再生植株。以粳不育系寒丰A,籼不育系珍汕97A、籼粳测验种南京11、南特、Bailla、秋光为母本与花粉再生植株测交,鉴定筛选广亲和恢复系。结果表明在籼恢和广亲和品种杂交F1的花培后代中,对寒丰A和珍汕97A具有强恢复力的花粉再生植株分别占36.67%和64.676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植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育系(母本)珍汕97A,马协A和恢复系(父本)明恢63、“118”以及由它们配成的3个杂交组合汕优63、马协63、马协118的F1和F2代,其种子植酸含量,结果表现出杂种一代种子植酸含量受母本遗传控制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珍汕97A及V20A为材料,相应的保持系为对照,通过辐照后种子发芽率、苗高、根长及根数等试验,初步比较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发育芽率与苗高的反应上,保持系均比不育系敏感;而在根长和根数上,保持系与不育系也存在差异,且珍汕97A与V20A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我们建立了一套提取纯化水稻线粒体DNA的方法轻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发现线粒体DNA的HindⅢ酶切电泳带型存在显著差异,而叶绿体DNA没有差异。细胞质类型为野败型的珍汕97A,V20A、常菲22A的线粒体DNA BamHI酶切电泳后的带型没有差异。属不同细胞质类型的珍汕97不育系和六千辛不育系的线粒体DNA EcoRI BamHI酶切电泳带型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特征。此结果提示,利用线粒体DNA酶切电泳带型可以对水稻不育系的细胞质源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7.
对用籼型恢复系与粳型广亲和系02428杂交选育出的5个农艺性状较好的新的籼型恢复系进行了恢复力和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测5个株系对粤泰A恢复力正常,其中4个对珍汕97A和协青早A育性恢复度在80%以上;与常规粳稻品种杂交的F1亲和力亦较好;92024和92025能分别使粳型不育系泗稻8号A育性恢复到74.7%和77.3%。新育成的籼型广亲和恢复系与不同类型的不育系配组,都能选育出产量水平高于对照种汕优63的组合。为利用籼型广亲和系选育三系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组合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交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协青早A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高达23%~24%,而恢复系密阳46和明恢63的AAC仅9%~11%.杂交稻的食用大米由F2籽粒组成,其AAC变幅达4%~25%,平均值约为16%~19%.用粘度速测仪(RapidVisco-Analyzer,RVA)测定了上述组合及部分亲本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珍汕97A和协青早A的崩解值分别为60.2和40.6RVU,消减值分别为48.6和72.3RVU;恢复系密阳46和明恢63的崩解值较大,分别为113.7和96.6RVU,消减值较小,仅为-20.2和-58.0RVU.其所配杂交稻汕优10号和汕优63食用稻米的RVA谱特征值介于双亲平均值和不育系之间.恢复系“中413”的AAC和协青早A相仿,因此所配组合协优413各项特征与不育系更为相似.不育系和保持系的AAC和RVA谱特征相似,表明不育细胞质对二性状无明显影响.汕优10号和汕优63二组合中高AAC对低AAC表现为1对显性基因遗传,而协优46遗传行为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D奇宝A和D宝A新不育系,是通过复立改良龙特甫B、珍汕97B、红突31B、D297B转育而成的,具有比珍汕97A异交率高,抗性好,米质优,配合力强的特点,实践再次证明,通过复交改良保持系,是培育新不育系和配组选育杂交稻新组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电镜观察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与雄性正常的栽培稻Gambiaka和以它们为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以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恢复系F#-1、保持系×恢复系F#-1等12份水稻材料的旗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⑴两种类型的质供体育成的不育系都表现出部分线粒体内嵴发育不完全,内部出现很大的空洞;部分叶绿体不同基粒间的片层排列方向不一致,呈现一定程度的杂乱。这两种异常现象可能与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相联系。⑵当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其F#-1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全部从不育系的异常现象恢复正常,并且更为发达,基本上类似保持系×恢复系F#-1的线粒体和叶绿体。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少的质供体野败与片层数多的核供体珍汕97B两者的质与核共处了23代之久的W-珍汕97A,其片层数仍然与质供体野败相近。但是,当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其F#-1的片层数却比不育系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1.
水稻标记不育系标-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带有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pgl基因,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的光-温敏型核不育水稻M2S为供体(父本),以优质早灿保持系中红B为母本杂交,再用其F1为母本同珍汕97B杂交获得三交种,F2选择带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的高结实率、综合性状好的材料作为保持系选材加代到F4,F4株系分单株与珍汕97A测交选择能保持完全不育的保持系,进一步回交,从而得到株叶型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性状优良的带有明显淡绿叶标记性状的不育系-标-1A。标-1A与中413、明恢63配组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标-1A无论是在不育系敏种、杂交稻制种还是在大田生产上,在苗期就能很容易分辨出真伪种,从而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不育系与可育系浆片和花丝结构的比较王忠,顾蕴洁,高煜珠(江苏农学院农学系)//作物学报,1994,20(1):13~17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育系珍汕97A与保持系珍汕97B的浆片和花丝的超微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开颖前浆片和花丝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两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mt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T型和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RAPD扩增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不育系和其保持系间mtDNA的RAPD扩增产物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两种保持系间的扩增产物则无明显不同,说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可能与mtDNA的变异有关,同时,在两种不育体系的RAPD扩增产物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暗示这两种不育体系产生不育的机理可能不尽完全相同,而各具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夜公(Y)、饶平野生稻(CW)、野败(WA)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6964A、二九矮4A和珍汕97A分别与恢复系T45配制9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细胞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单株有效穗、穗长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夜公和饶平野生稻两种细胞质明显地优于野败,但受不育系及核质互作所制约。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因此,在选育优良细胞质的同时,必须选育分蘖强、穗数多、可恢性好的大穗不育系,才较易配制强优组合。本文还讨论了夜公和饶平野生稻细胞质的利用以及不育系的可恢性问题,指出同质异核不育系的可恢性可能有本质差异,是水稻三系育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保持系陕2B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波里马A、保持系波里B,进行核质置换,再与3个不同品质的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不育核质效应对杂种F1的影响,比较陕2A和波里马A核质效应的异同。结果表明:杂种F1的农艺性状是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以加性效应为主;雄性不育的核质效果对杂种F1有重要影响;雄性不育细胞核的遗传效应极显著地大于细胞质;陕2A的细胞核和核质遗传效应极显著地优于波里马A,细胞质遗传效应在一些农艺性状上也显著优于波里马A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不育核质效应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保持系陕2B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波里马A,保持皮里B,进行核质置换,再与3个不同品质的恢复系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不育核质效应对杂种F1的影响,比较陕2A和波里马A核质交的异同,结果表明,杂种F1的农艺性状是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以加性效应为主,雄性不育的核质效果对杂种F1有重要影响;雄性不育细胞核的遗传效应极显著地大于细胞质;陕2A的细胞核和核质遗传效应极显  相似文献   

17.
对T型和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RAPD扩增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不育系和其保持系间mtDNA的RAPD扩增产物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两种保持系间的扩增产物则无明显不同,说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可能与mtDNA的变异有关;同时,在两种不育体系的RAPD扩增产物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暗示这两种不育体系产生不育的机理可能不尽完全相同,而各具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粤泰A(HL)与珍汕97A(WA)育种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1995年通过在南京等地的试验,对红莲型(HL)CMS水稻粤泰A和野败型(WA)CMS水稻珍汕97A的育种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在1994年高温年份8月14日以后,粤泰A的花粉可育率和套袋自交结实率均与珍汕97A无显著差异;(2)粤泰A在春季播种至抽穗天数比珍汕97A长20±2天,这样粤泰A的利用可缩短播差期,减少田间操作用工;(3)粤泰A在柱头外露率、异交结实率和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性状上均显著高于珍汕97A,制种产量比珍汕97A高38.1~61.9%;(4)粤泰A千粒重低于珍汕97A,但其米粒细长,垩白米率比珍汕97A低82%。以粤泰A与恢复系R938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不仅产量水平明显高于汕优63,而且品质和抗白叶枯病性状也显著优于汕优63。粤泰A在育种中的应用,对于改变目前杂交稻细胞质源单一化以及提高杂交稻米品质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恢复系以及其杂种F1为材料,用ISSR、SRAP、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它们的线粒体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153个SRAP引物组合中139个组合扩增出了多态性,9个组合扩增出不育系特有而保持系、恢复系、F1均缺失的片段,3个组合扩增出不育系特异缺失的片段。(2)92个ISSR引物中45个扩增出了多态性,筛选到了6个不育系特有而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均缺失的片段。(3)288个RAPD引物中281个扩增出了多态性,4个引物扩增出不育系特有的片段,3个引物扩增出不育系特异缺失的片段。在对线粒体DNA进行分析时,SRAP比ISSR多态性好,比RAPD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表现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协青早A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高达23% ̄24%,而恢复系密阳46和明恢63的AAC仅9% ̄11%。杂交稻的食用大米由F2籽粒组成,其AAC变帱达4% ̄25%,平均值约为16% ̄19%。用粘度速测仪(Rapid Visco-Analyzer,RVA)测定了上述组合及部分亲本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珍汕97A协青早A的崩解值分别为60.2和40.6RV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