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露对活品虾夷扇贝闭壳肌SOD酶活性及其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活品贝类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胁迫代谢的关系,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研究对象,将采捕后的活品扇贝分为3组,进行冷却及室温干藏处理,其中冷却干藏温度为4℃,分充氧包装组(CDo)和充气包装组(CDa),常温环境温度20℃为充气包装组(ADa),对3个处理组进行跟踪观察,并每日采样直至扇贝死亡。探究其闭壳肌粗酶提取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规律及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缺氧和高温导致扇贝加速死亡,冷却充氧包装组(CDo)在第6天全部死亡,冷却充气包装组(CDa)在第4天全部死亡,而常温充气包装组(ADa)则在第2天就全部死亡;冷却干露贮藏期间,闭壳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出现轻微下降,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卵清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4000)条带附近的蛋白组分出现降解;扇贝闭壳肌中SOD活性与胁迫出现应答关联,常温组(ADa)SOD活性高于冷却组(CDo、CDa),充气组CDa又高于充氧组CDo,干露期间所有处理组的SOD活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扇贝闭壳肌中SOD同样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热温度为60℃,其p H稳定范围为中性,Cu~(2+)、Zn~(2+)、Fe~(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柠檬酸和H_2O_2等对SOD活性有抑制作用,低浓度Mn~(2+)对SOD活性有促进作用,高浓度Mn~(2+)则有抑制作用。初步研究表明,干露与活品虾夷扇贝中SOD活性有一定相关性,温度、缺氧等胁迫均引起虾夷扇贝闭壳肌中SOD活性应答,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捕后虾夷扇贝闭壳肌免疫因子与活品品质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对象,研究了其闭壳肌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等4个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基于活品虾夷扇贝的商品流通链分别进行湿藏和干藏处理,捕后贮藏分为离水至甲板、运输船中转、港口卸货、基地缓冲池和净化等5个关键环节,共设10个采样点。结果表明:虾夷扇贝闭壳肌中表现出ACP及SOD活力,CAT活力很低,LSZ则未检出活力;在捕后106 h内,ACP活力呈现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SOD活力则呈先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二者与虾夷扇贝所受胁迫强度均有相关性。研究表明,闭壳肌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ACP及SOD可以作为活品扇贝的胁迫应答因子及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贝类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对象,研究了其闭壳肌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等4个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基于活品虾夷扇贝的商品流通链分别进行湿藏和干藏处理,捕后贮藏分为离水至甲板、运输船中转、港口卸货、基地缓冲池和净化等5个关键环节,共设10个采样点。结果表明:虾夷扇贝闭壳肌中表现出ACP及SOD活力,CAT活力很低,LSZ则未检出活力;在捕后106 h内,ACP活力呈现出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SOD活力则呈先升高再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二者与虾夷扇贝所受胁迫强度均有相关性。研究表明,闭壳肌中非特异性免疫因子ACP及SOD可以作为活品扇贝的胁迫应答因子及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际低氧对不同抗性牡丹植株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胡红"为试材,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两牡丹品种呼吸代谢应答机制及差异。结果表明,胁迫前期根系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降低;丙酮酸脱羧酶(PDC),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前期升高,后期降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乳酸、乙醇、乙醛及丙酮酸含量显著增加。根PDC、ADH和LDH活性最大值时,"洛阳红","胡红"根PDC、ADH和LDH活性分别比各自对照增加103.1%,76.3%;125.6%,91.3%;238.6%,157.7%。乳酸,乙醛及丙酮酸含量分别比各自对照增加151.1%,119.6%;284.8%,421.5%;75.8%,105.6%。表明根际低氧胁迫时"洛阳红"比"胡红"具备更完善的无氧呼吸代谢调节机制,更耐低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易逝期贝类活品品质变化机制,以壳长(11.01±0.31)cm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其湿藏条件下的代谢特征,试验设活品虾夷扇贝对照组(A)和湿藏组(C),并对虾夷扇贝闭壳肌的pH、糖原及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捕后湿藏的虾夷扇贝闭壳肌pH和糖原水平变化不大;经多元统计分析,品质易逝期湿藏36 h的虾夷扇贝闭壳肌中共检测出7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酪胺(tyra-mine)、脯氨酰谷氨酸(prolyl-glutamate)、二磷酸腺苷葡萄糖(ADP-glucose)、尿苷5′-二磷酸(UDP)、3-磷酸丝氨酸(3-phosphoserine)和柠檬酸(citrate);通路分析显示,三羧酸循环(TCA cycle)是最易受影响的代谢通路.研究表明,品质易逝期湿藏36 h条件下的活品虾夷扇贝与初始扇贝相比,传统理化指标变化不大,但其代谢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可较为灵敏、全面地反映活品虾夷扇贝湿藏期间的实时状态.  相似文献   

6.
涝渍对桃、李幼苗根系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李伟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27-130
为了探讨涝渍胁迫对桃和李根部代谢的影响,以1年生索瑞斯李扦插苗和毛桃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在持续淹水胁迫下,其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持续淹水8d中,二者根系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则先升后降,但李苗LDH活性达最大值时间比桃苗早,达到峰值后李苗下降较慢而桃苗下降迅速;桃苗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而李苗呈升-降-升的双峰曲线,桃苗POD活性峰值比李苗高,而李苗POD保持较高活性持续时间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降-升-降趋势,二者淹水前CAT活性很高;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7.
厌氧胁迫下薏苡和玉米中代谢物质和酶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胁迫下薏苡(Coix lacryma jobiL.)和玉米(zea mayL.)几种代谢物质和酶类的变化。厌氧胁迫后二者根系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丙酮酸含量都表现为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都表现为上升,薏苡游离氨基酸增幅高于玉米;玉米的ADH和LDH变化幅度较大。结果表明,在厌氧耐受过程中关键的代谢物质可能是游离氨基酸而不是可溶性糖;ADH和LDH受到厌氧诱导,其厌氧胁迫前的活性高低可能是耐涝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下菘蓝中乙醇脱氢酶(ADH)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菘蓝抗涝害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NAD还原法测定淹水胁迫下菘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淹水胁迫下乙醇脱氢酶活性被诱导,淹水处理不同时间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  相似文献   

9.
低氧胁迫下西瓜接穗与葫芦砧木形态及生理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低氧胁迫对西瓜和葫芦砧木抗氧化酶及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西瓜和葫芦砧木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两者的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葫芦砧木的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西瓜,丙二醛(MDA)含量高于西瓜,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受低氧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适度干旱条件下,苹果果实中海藻糖和脱落酸对果实品质提升所起的生理作用。以7~8a生的盆栽嘎啦Gala/M26苹果树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学测定法,测定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60%~65%、50%~55%)和果心注射脱落酸(ABA)[0(蒸馏水)和1mmol/L]的果实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和海藻糖质量分数,内源ABA质量分数,海藻糖代谢相关酶[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TPP)和海藻糖酶(TRE)]活性。结果显示,干旱处理和ABA处理均使果实内源ABA质量分数增加,有利于果实内糖分的积累,促进TPS和TPP活性,但抑制海藻糖酶的活性。适度干旱条件下所产生的ABA影响海藻糖代谢途径的改变,促进海藻糖的积累,有利于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王冰寒  吴少伟  黎祖福  张以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27-4029,4040
[目的]研究花鳗鲡8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分布的生理意义。[方法]对花鳗鲡7种组织或器官(心脏、肝脏、肌肉、肾脏、鳃、眼、鳍)中8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花鳗鲡的EST、MDH、LDH、POD、SDH、SOD、ADH 7种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EST在肝脏中活性最强;MDH在心脏、肝脏中染色较深;LDH在心脏和鳍中含量最高;POD在肾脏中活性最强;SOD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含量最高;ADH在肝脏中含量最高。[结论]除ME外,花鳗鲡的7中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且不同组织中酶的活性大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Cd胁迫对苦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苦瓜为材料,进行砂培研究Cd胁迫对苦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促使苦瓜叶片O2.-、H2O2产生速率增大,启动膜脂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伤害;Cd胁迫促使叶片游离脯氨酸(Pro)积累,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同时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当Cd2+含量为20 mg.L-1时,DR活性最高,Cd2+含量为80 mg.L-1时,GR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番茄苗期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的活性变化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的果糖和葡萄 糖含量,降低蔗糖的含量。短期盐胁迫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 化酶mRNA水平提高,处理后期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下降;蔗糖合成酶和蔗 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盐胁迫主要通过调节转化酶表达与活 性变化来影响番茄苗期的蔗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缺磷水稻根系保护酶活性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为水稻高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培法,研究缺磷24 h和48 h对水稻幼苗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缺磷处理下红良优166和Ⅱ优3027的总根长度和活性氧含量增加.2)红良优16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持续上升,在缺磷48 h时达最高;Ⅱ优3027的SOD活性在缺磷48 h时最高,POD和CAT活性在缺磷24 h时最高,随后下降.因此,缺磷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诱发氧化胁迫产生,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即是对缺磷胁迫的一种应答.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鲁麦15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NaC1胁迫和等渗PEG处理,比较2种处理对小麦根部和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在相同盐度胁迫下,耐盐品种APX活性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盐敏感品种,小麦的耐盐性与APX活性呈正相关;NaCl胁迫下两种小麦APX活性增加幅度均明显大于 等渗PEG处理,说明Na+效应在提高小麦APX活性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表达AtCpNifS基因烟草的淹水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超表达拟南芥半胱氨酸脱硫酶基因(Cysteine desulfurase gene of Arabidopsis,AtCpNifS)烟草(Nicotianatabacum Linn.)和野生型烟草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淹水处理.结果表明,淹水处理的转基因和野生型烟草叶绿素质量比均减少,但转基因烟草的减少量小于野生型.淹水10 d,转基因烟草的根系活力有一定程度上升,淹水20 d则下降;淹水后野生型烟草根系活力一直呈下降状态;另一方面,淹水后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均明显增加,转基因烟草的增加量较野生型烟草大.尤其是在淹水胁迫下转基因烟草表现的ADH酶活性明显增强的效应提示:超表达AtCpNifS基因对改善厌氧代谢可能有一定作用,说明转基因烟草表现出一定的淹水耐受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铝离子对土壤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物——蚯蚓的毒性作用,研究了人工土壤中氯化铝污染胁迫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铝对蚯蚓CAT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且酶活随着染毒时间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对后2种酶则有抑制作用,其中对SOD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染毒时间对受铝毒胁迫的蚯蚓的SOD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8.
以6周龄拟南芥生态型Columbia-4为材料,在0(CK)、5、10、15、20、25、30、35 mmol.L-1草酸(OA)胁迫48 h后,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探讨OA胁迫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活性氧代谢及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K,PAL活性极显著地升高;SOD活性也受到诱导,在20 mmol.L-1OA胁迫下,SOD活性最高;CAT和POD的活性与CK相比,受到抑制,在20 mmol.L-1OA胁迫下,二者被抑制的程度最高,并且POD活性较CAT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大;MDA含量与O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279x+1.6567,R2=0.9222***),表明OA浓度越高,对拟南芥细胞的伤害越大.可见,OA有可能通过抑制CAT和POD的活性,导致H2O2等活性氧自由基的累积和膜脂过氧化作用,最终引起对拟南芥叶片的毒害.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1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0、50、200、600 μmol·kg-1)胁迫下AM真菌对葡萄次生代谢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未接种苗木,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葡萄根系菌根的侵染率和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接种AM真菌能缓解葡萄幼苗在镉胁迫下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猪体内囊尾蚴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半定量观察猪体内囊尾蚴发育过程中乳酸脱氢酶 (L DH)、琥珀酸脱氢酶 (SDH)、谷氨酸脱氢酶 (GDH)、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6 -磷酸葡萄糖酶 (G6 Pase)、黄嘌呤氧化酶 (XOD)、脂酶 (F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虫体发育 SDH,FE,ACP,AKP,ATPase活性升高 ,L DH,GDH,XOD无明显变化 ,未显示 G6 Pase活性。结果揭示随虫体生长发育糖类与脂类分解产生能量的代谢通路及物质转运途径增强 ,乳酸酵解、氨基酸分解、核苷酸分解途径无明显变化 ,虫体可能不具有糖异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