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播大白菜是一种反季节栽培方式,许多技术难题尚需解决。影响春大白菜生产发展的主导原因是未熟抽薹、病虫严重。获取春大白菜优质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选用优良新品种、选择适宜播种期、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姚秋菊 《长江蔬菜》2016,(19):14-17
大白菜在河南各地广泛栽培,生产上品种繁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春播和出口大白菜以进口品种为主。按照播期介绍了河南省春播、夏播、秋早熟、秋中晚熟品种及其应用情况,同时,提出了河南省大白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河南省大白菜产业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3.
导读:春播大白菜属于反季节栽培,易出现抽薹开花、结球松软、病虫害蔓延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大白菜产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春播大白菜地膜+小拱棚+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不但病虫害发生轻,产量高,而且比往年提早10天左右上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初,旅大农科所结球白菜春播栽培试验成功,其结果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全国一些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曾相继开展秋菜春播栽培试验。我省西北农学院、陕西省蔬菜研究所、西安市农科所也都曾搞过大白菜春播试验,均获得成功。但因采收期虫害严重,部分早期抽薹,从而导致产品商品性差,故迄今已经20多年,生产上却应用得不多。 1963年作者深入陕北,进行蔬菜品种资源搜集调查工作,发现榆林、延安主要秋菜(大白菜、胡萝卜)早已有春播的习惯,如夏白菜栽培面积广,历史悠久,适合当地群众的食用习惯和需要,是陕北人民的主菜;夏胡萝卜在延安市郊也有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7,(1):39-41
针对豫北地区春季气候特点,进行7个春播大白菜品种(组合)2月1日、2月10日和2月20日3个播期栽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育苗、小拱棚定植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播期对春播大白菜的生长影响较大,球叶数、短缩茎长度、病害情况及产量均有明显差异;并且随着播期的延后,球叶数呈递增趋势、短缩茎呈递减趋势、软腐病越来越重;其中在2月10日播种时大白菜产量最高,每667 m~2可达3 794.49 kg。  相似文献   

6.
余阳俊  陈广  徐家炳 《蔬菜》2001,(5):25-27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春大白菜面积日渐扩大。针对多数引进品种不抗病毒病的问题,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近年育成并推广了抗病毒病春大白菜品种京春王、京春早等,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国内春大白菜的栽培和育种历史较短,春播晚抽薹品种的缺乏导致春大白菜栽培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春大白菜栽培对播种期要求非常严格,播种过早出于低温春化易引起先期抽薹使生产蒙受经济损失,播种太迟则在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导致包球不实或叶球腐烂。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的差异应选择不同的播种期。为此,作者自1996年以来进行了北京春露地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白菜产业模式的变革使春播及高寒地区的大白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和品种本身等原因,未熟抽薹成为影响此类大白菜生产的一种主要危害。产业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是品种在新的栽培环境下的花期调控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干旱或其他环境条件引起的水分亏缺会导致早花。抗旱性涉及转录、激素信号传导和染色质修饰的整体重编程,但如何通过多种通路协调这些调节反应仍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反季节春夏及早秋栽培,生产周期50~60天,其产品上市时间是蔬菜供应淡季,经济效益高.2003年笔者引进春播品种豫新5号、夏播品种豫园50、早秋品种豫新3号进行反季节栽培,均获得较高效益.现总结其主要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早春适合大白菜栽培的温和天气时间很短,因此在栽培上容易出现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种子萌发及苗期易受低温影响,使大白菜过早通过春化而未熟抽薹;第二,结球期受高温和长日照的影响,难以形成较紧实的叶球;第三,从莲座期开始易发生干心病.解决的关键是:利用温室保温育苗解决春化问题;利用大棚栽培使大白菜生育期提前,从而使大白菜的包心期避开高温和长日照;通过叶面喷施钙、锰肥防治大白菜干心病.下面就几个突出的技术问题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菜农采用一定的设施条件,可以实现大白菜的周年栽培,全年上市,种植效益明显提高。1品种选择大白菜喜温暖凉爽的气候,耐寒性、耐热性弱,根据栽培季节,主要分为春季耐抽薹品种,夏季耐热  相似文献   

11.
<正>1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大白菜,苗期气温低,结球期气温高,与大白菜本身的栽培特性恰好相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生长期短、并且冬性强的早熟品种,在苗期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不易通过春化阶段抽薹。春白菜抽薹将影响质量、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2栽培技术2.1怎样防止春化抽薹:大白菜属二年生作物,当年早春播种通过种子处理和苗期处理,使它通过春化阶段,当年开花结籽的为一年生,第一年秋季栽培冬贮后,第二年春天用菜根繁种子的属二年生。因此,栽培春白菜就要避免它通过春化阶段抽薹。大白菜  相似文献   

12.
陈玲 《长江蔬菜》1992,(3):26-27
大白菜春播生长期极短,可在5~6月上市。内江市东兴区菜农从事大白菜春播已有近10年的历史,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最高亩产可达3085公斤。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一、清选品种,适时育苗大白菜春播必须选用生育期短(45~65天)、包心早、结球率高、抽薹迟、耐热、抗病的品种,如北京小杂55号、北京小杂56号、虞城82--4、太原55、南京小包头、郑州黑叶、胶  相似文献   

13.
春播大白菜具有省工节本、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深受生产和消费者的青睐。大面积生产春大白菜的关键技术有五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大白菜的颜色、外观及风味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微型大白菜 (娃娃菜 )因个体娇小、生长期短、质地脆嫩、风味佳良,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厚爱。目前,娃娃菜产品已广泛出现于超市货架、宾馆饭店的餐桌及礼品蔬菜包装箱中。云南是我国娃娃菜的主要产区,借助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可以周年生产。市场上销售的娃娃菜产品主要是春播品种,由于春季和夏季气候反差太大,目前的春播品种因其耐热性和抗病毒病能力较差而不能春夏兼用,还需要有夏播娃娃菜专用品种。针对市场需求,近两年来,笔者对娃娃菜的品种及栽培方式、密度…  相似文献   

15.
曹利民 《中国园艺文摘》2012,(12):119-119,174
分析姚安县气候特点,提出春播大白菜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实现周年供应,冬春大白菜可利用冬闲田种植,具有占地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但如果品种、播种期选择不当,或栽培管理尤其是温度管理不合理,极易造成大白菜未熟抽薹而失去商品价值,给生产者带来较大损失。为此,笔者总结了南方地区冬春大白菜的成功栽培经验,主要包括选择适宜品种,严格控制育苗温度,实施综合配套技术等措施,并结合项目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使冬春大白菜供应时间控制在3月中旬~4 月中旬,此期大白菜价格较高,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4 高效模式 4.1 大棚春大白菜—丝瓜—秋冬青蒜高效栽培模式 该模式由江苏如皋市当地老菜农探索出来并沿用多年,春大白菜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双棚保温栽植,4月下旬5月上旬采收,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好,一般每667 m2春大白菜产量4500 kg,产值9000元,纯收入6200元;丝瓜于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夏播大白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从产地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栽培方式、播种期、遮阴育苗、定植、网棚调温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关键环节,总结夏播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和在不同地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现在的类型丰富的很多种群,而不同的大白菜种群则都具有很强的栽培区域性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和栽培环境)。有很多品种在育种地表现优良而在异地各  相似文献   

20.
李国保 《蔬菜》2016,(6):66-67
为充分发挥龙陵县典型高海拔冷凉地区气候优势及交通便利条件,从栽培地块、品种选择、大田整理及大白菜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大白菜与玉米间种技术,为高海拔冷凉山区大白菜,玉米春季间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