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聚壳聚糖对小麦幼苗抗干旱胁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小麦品种皖麦46号和旱选10号为材料,用低聚壳聚糖(CTS)处理小麦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CTS能明显促进小麦出苗、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干旱胁迫7d内,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bD)活性增强,而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这说明CTS处理对调节干旱逆境下小麦的生理生化过程、增强小麦抗旱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一、症状及发生原因1.红叶苗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土壤紧实时,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幼苗代谢缓慢,叶片因叶绿素减少而发红。品种间有差异。温度回升后多能缓解。2.黄叶苗(1)症状幼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叶片细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2)原因影响玉米生长的障碍因素均会造成幼苗生长不良。如种子不饱满,禾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  相似文献   

3.
甘蔗试管苗瓶内生根与瓶外生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和有根试管苗为材料,对其移栽苗圃后成活率、分蘖率、株高、根系生长情况及两种试管苗生根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长势和移栽成活率及苗的质量;瓶外直接生根则有利于降低甘蔗组培的生产成本,提高组培苗的产量和缩短苗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 黄叶苗 麦叶黄化的原因:一是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跑墒透风的麦田。其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俗称“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上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8千克。二是土壤板结。由于缺墒少气,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管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出苗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一、黄叶苗1.麦叶黄化的原因。1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2缺氮。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3土壤  相似文献   

6.
制定贵州产白及的质量分级标准,为贵州产白及组培瓶苗销售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以通过组培方法获得的白及组培瓶苗为试验材料,对白及组培瓶苗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制定白及组培瓶苗质量分级初级标准,并以移栽存活率为考察指标对该标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白及组培瓶苗分级标准为I级苗假鳞茎直径≥7mm,株高≥8cm;II级苗假鳞茎直径≥5.5mm,株高≥4cm;III级苗假鳞茎直径≥4mm,株高≥4cm;I级苗、II级苗、III级苗和等外苗的存活率分别为91.67%、68.33%、56.67%和34.34%;各等级白及组培瓶苗在培养过程中相对叶绿素先下降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都趋于稳定,等级之间差异较小;炼苗培养90d后,I级苗的出芽率(70%)和单株的新芽数(1~2个/株)明显高于II级苗和III级苗,且根系发达。白及组培瓶苗质量越好,越容易适应外界生长条件,炼苗移栽后存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黄叶苗麦叶黄化的原因:一是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一般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15千克。二是缺氮。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亩用尿素7~8千克,或碳铵20~25千克,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大花蕙兰组培壮苗生根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大花蕙兰“梦维娜斯”品种,其组培瓶苗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2mg/L+肌醇100mg/L+水解酪蛋白1g/L+5%椰子汁+0.2%活性碳+3%糖;并在光照强度2500LX条件下培养壮苗生根效果最好,瓶苗茎粗叶壮、根系发达,出瓶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以早香17,早香17/C57,C57为试验材料,对一次成苗和多级成苗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1)籼型品种的花药绿苗率,一次成苗的较多级成苗的高,粳型品种则相反,籼粳杂交后代因培养基的不同而异:(2)3种基因型一次成苗的瓶绿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的,,在相同的培养规模下,一次成苗可提高1.49倍;(3)一次成苗培养的绿苗生长快壮,根系发达,鲜重增加,素质明显高于多级成苗的;(4)一次成苗可大大  相似文献   

10.
提高甘蔗组培瓶苗根系的素质,增加假植成活率和提高假植苗的质量。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探讨不同生根粉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200 mg/L浓度范围内的生根粉对甘蔗组培 瓶苗生根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生根粉浓度为100mg/L时瓶苗根素质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生长表现最好,瓶苗表现根系多、根粗长袁假植苗表现苗高大粗壮、叶色浓绿、新长白色粗根多,适合大田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河北杨组培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组培技术繁殖河北杨优系时,试管苗在生产应用上因田间移栽程序多,故成活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组培生根苗为原始材料,对炼苗方法、不同基质、根部消毒处理、移栽苗质量、相对湿度和维持时间等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环境下,闭瓶锻炼7d后开瓶炼苗3d,基质为河沙:锯末:炉渣=3:1:1,用0.3%高锰酸钾蘸根,组培苗根系≥6cm,并用多菌灵对基质消毒,空气相对湿度85%~95%维持30d,为最优的移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早香17、早香17/C_(57)、C_(57)为试验材料.对一次成苗和多级成苗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1)籼型品种的花药绿苗率,一次成苗的较多级成苗的高,粳型品种则相反.籼粳杂交后代因培养基的不同而异;(2)3种基因型一次成苗的瓶绿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的,在相同的培养规模下,一次成苗可提高1.49倍;(3)一次成苗所培养的绿苗生长快壮,根系发达,鲜重增加,素质明显高于多级成苗的;(4)一次成苗可大大简化培养程序.降低培养成本,加快成苗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烤烟根系分泌物对连作障碍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烤烟连作障碍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收集烤烟根系分泌物,研究了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烟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烟苗总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和根系相对电导率上升,根际和叶的p H值降低;除叶片POD活性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外,其它POD、SOD和CAT活性均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幼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增加。【结论】烤烟根系分泌物中存在自毒物质,会对烤烟产生自毒作用,且这种自毒物质的逐年积累可能是造成烤烟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防治,笔者现将异色苗发生症状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黄叶苗(一)土壤干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1.症状。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2.防治措施。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碳铵15 kg。(二)缺氮1.症状。幼苗细弱呈直立状,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过氧化钙缓解冬油菜苗期渍害(渍水)胁迫的效应,以常规冬油菜品种沣油958(FY958)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施用量的过氧化钙(0、0.7、1.2、1.7、2.2、2.7 g/kg)处理,研究渍水条件下,不同的过氧化钙施用量对油菜幼苗存活率、叶片抗氧化酶和根系发酵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胁迫严重影响了油菜生长,造成油菜幼苗的存活率、鲜质量和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施用过氧化钙可明显缓解渍水胁迫对油菜的影响。与渍水条件下未施用过氧化钙的植株相比,施用过氧化钙后,油菜幼苗的鲜质量和叶片SPAD值显著提高,幅度分别为85.4%~108.0%和24.3%~43.0%;叶片抗氧化酶与根系发酵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增幅为66.7%~316.7%。并且,随着过氧化钙施用量的增加,其改善渍水胁迫的效果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渍水胁迫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适宜的过氧化钙施用量(1.7~2.7 g/kg)能降低根系无氧呼吸,减轻过氧化胁迫对油菜的影响,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从而提高叶片碳水化合物合成能力,进而恢复油菜...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1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碳铵15kg。2土壤缺氮造成的弱苗。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667m2用尿素7-8kg,或碳铵20-25kg,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黄瓜品种‘绿霸春4号’和耐低氧能力较弱的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施用EBR对黄瓜幼苗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通气条件下正常栽培,EBR处理显著促进两黄瓜品种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总糖的积累,但对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低氧胁迫下,耐低氧能力不同的两品种幼苗根系淀粉、葡萄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TP依赖的磷酸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低氧条件下,EBR处理进一步提高了两品种根系中蔗糖和果糖含量及主要的糖酵解代谢酶活性,对叶片中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氧胁迫下,外源EBR通过促进碳水化合物从叶片向根系的分配及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提高,增强黄瓜植株耐低氧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矿质营养水平对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建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水培营养体系,对不同矿质浓度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油茶幼苗叶片数、叶片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的亏缺或过量均明显影响油茶苗植株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其中K(-)处理对水培油茶苗生长的影响最大,显著降低了叶片SPAD值以及生物量;P营养不平衡对根系生长影响最明显,显著降低了根冠比(2106%)和根系占比(1740%);矿质元素Mn和Zn主要影响油茶苗枝干和叶片干物质的积累,Mn(-)处理的油茶苗枝干生物量占比为2123%,Zn(-)处理的油茶苗叶片生物量占比为3658%,均为最低;此外,大量元素N,P,K的亏缺或过量不仅影响油茶苗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还影响其对微量元素Mg,Zn,Mn和B的吸收,微量元素Mn和Zn的亏缺显著抑制了水培油茶苗对N,P,K的吸收。在油茶苗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Mn,Zn的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耐盐特性差异,并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滨梅品种,从而为滨梅耐盐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种源滨梅组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组培和水培条件下,以0,100,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观察测定不同种源滨梅叶片盐害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对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叶片中Na+、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5种不同来源滨梅幼苗材料盐胁迫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耐盐性强度表现为MIMA1NYNJMA2,其中MA2可耐受200mmol/L NaCl,MI可耐受100mmol/L NaCl;组培条件下40d和水培条件下15d后,200mmol/L NaCl胁迫下NY、NJ、MA2所受盐害强度达到3级,MI、MA1所受盐害强度达到4级。【结论】不同浓度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耐盐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一致,滨梅组培试管苗可直接用于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耐盐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1.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俗称“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