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症状 产前、产后卧地不起症多发生于产3仔以上母羊,病羊极度消瘦,食欲大减或不食,卧地不起,有的羊只在人的扶助下才能站立片刻,但多不能运步。瘤胃蠕动音弱或全无,脉搏100~110次/分,呼吸随心跳加快,体温一般正常,但初期发生抽搐时体温稍有升高,后体温下降。经试用钙剂、强心、补液等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静脉血颜色加深,有脱水和酸中毒现象。中后期,病羊呈嗜睡样,对外界刺激反射性降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症"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1.病畜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2—43℃,卧地不起,精神沉郁,全身肌肉高度痉挛,张口呼吸,鸣叫,前肢扒后肢蹬,或坐地如犬原地转圈,口腔有大量腺体液从嘴角向外流出,视力反应消失,或角弓反张精神失常,知觉全无等。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天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及躺卧不起综合症。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我地区广大养猪户中 ,暴发弓形虫病 ,常可引起整个猪群发病 ,死亡率可高达 60 %以上 ,经用磺胺类药物配合其增效剂联合应用 ,有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高达 40 .5~42 .0℃ ,稽留 7~ 1 0天 ,精神委顿 ,减食或不食。粪干而带有黏液 ;离乳小猪多拉稀 ,粪呈水样 ,无恶臭。稍后呈现呼吸困难 ,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呼吸 ,有时有咳嗽和呕吐 ;流水样或黏液鼻液 ;末期耳翼、鼻盘、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瘀斑。最后呼吸极度困难 ,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 ,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孕猪往往发生流产或死胎。…  相似文献   

6.
<正>绵羊在贩运过程中由于长途运输而引起的精神不振,全身颤抖,卧多立少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等一系列症状,都可称之为运输应激反应。若不及时进行处治或处治不当,可引起病羊死亡。笔者在2013年7~8月份间,通过对某养殖区几户养殖户所贩运羊只的救治,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现介绍如下。1症状病羊表现精神不振,个别出现全身肌肉震颤,食欲减退或废绝,卧多立少,有的卧地不起,呼吸和脉搏正常或稍快,个别羊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7.
赵春霖  石峰 《兽医导刊》2016,(16):146-146
牛卧地不起是奶牛临近分娩和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临床综合症。双丰镇奶牛场多见于分娩后3~24h内发生,病牛多表现体温、呼吸、脉搏正常,且表现精神、食欲都正常。长时间呈正卧或侧卧姿势,驱赶时表现后肢无力,不能正常站起。  相似文献   

8.
1993年7月我们采用剖腹手术疗法抢救妊娠海狸鼠1例,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 发病经过 我县林业局特种动物养殖场有1只黄灰色妊娠海猩鼠,1岁半,体重5.6kg。1993年7月25日上午前来就诊,经临床检查初步诊断为疑似巴氏杆菌病,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肌肉注射治疗,下午18∶00饲养员喂料,发现该鼠卧地不起,立即前来报告,求诊。2 临床检查 患鼠精神不振,体温38.1℃,卧地不起,呼吸困难,触驱其走两步、又卧地;触诊妊娠鼠腹部有胎儿蠕动感觉;妊娠鼠的阴道有少量粘液,腹痛而呻吟,有产仔象征。但该鼠已无力产仔,催产也不能使仔鼠产…  相似文献   

9.
马产后瘫痪病,俗称趴窝病。病马多在产后十几天内发生腰腿疼痛,甚至卧地不起。但亦有少数母马在妊娠后期(产前1~2个月内)即发生腰腿疼痛,轻者产后可自然消失,重者多在产后腰腿瘫痪卧地不起。本病在我国东北地区历年均有发生,其残死率可高达总发病数的20%左右。但尚缺乏比较理想的防治办法。为此,我们曾于1981~1982年对本病的诊疗进行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是一种乳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产后 12~ 72h。而产后厌食症也常发生于这段时间。两者有相似的症状 ,在临床上也有并发的可能。1 生产瘫痪  病畜产后不安 ,继而精神沉郁 ,流口水 ,感觉迟钝或丧失 ,肌肉震颤 ,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头颈弯向胸腹一侧、强行拉直松手后又返回原侧 ,体躯呈“S”状 ,反刍减少或消失。瘤胃蠕动减弱 ,一般体温正常或偏低。2 奶牛产后厌食症  一般认为是由分娩应激引起的 ,如果奶牛孕期精料过多或营养不全 ,缺乏运动都可引起本病的发生。症状为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 ,能站立 ,但不安并…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某猪场一批保育猪共1 0 7头 ,每头重约 2 0~ 40千克 ,均先后发生严重腹泻 ,继而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 ,饮食废绝 ,卧地不起 ,最后衰竭死亡。这次疫情持续达一个月 ,所有保育猪均发病 ,发病率 1 0 0 % ;死亡猪97头 ,死亡率 90 6 5%。病猪应用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 ,都未能有理想疗效。2 临床症状病猪突然腹泻 ,严重的呈水样喷射状 ,有的粪中带有粘液和脱落的粘膜。病猪体温升高至40 6~ 41 8℃ ,精神沉郁 ,食欲大减。有些病猪出现肌肉震颤、卧地四肢划动如游泳状等神经症状。在病的中后期…  相似文献   

12.
<正>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便秘疝,中兽医称结症,是马属动物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所致的一种腹痛病。1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呈犬坐姿势,或起卧或滚转,回顾腹部,口腔稍干或干燥,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减少或停止,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肠段内有秘结的粪块。  相似文献   

13.
母牛后肢麻痹,以后肢痿软无力,针刺反应迟钝或消失,牛只卧地不起为其特征。笔者以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本证12例,痊愈11例,死亡1例,疗效达92%。病例 1982年4月,郸城县高小庙村一头3岁黑母牛(带有一头3月龄的黄母犊),突然发生后肢麻痹,经数人多方治疗无效,邀我诊治。检查:体温正常,有食欲,中等膘情,卧地不起,后肢用针刺不知伸屈;用绳吊起,后肢像假肢一样丝毫不知用力。治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1-3d内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的特征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沉郁,治疗不及时病牛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d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92%.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2004年2月我站陆续接治了7只临产前一周左右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绵羊,既有初产的,也有经产的。畜主介绍:病羊在站立时后肢开始出现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不稳,从开始卧地起立困难,到后来长久卧地不起,曾以为风湿,治疗不见好转,但病羊食欲一直正常。2临床检查用小木棒击打时,后肢膝部以下疼痛反应消失,皮肤温度降低,但无全身症状,临床诊断为产前截瘫。3治疗与护理3.1对卧地不起的用酒精热敷:将95%的酒精预先在水浴中加热到50℃,然后用泡浸热酒精的棉花包在两后膝以下,并用纱布覆盖包扎,并定时更换。3.2补钙疗法。对开始…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钙血症,其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产后1~3d发病,体温低于正常,心跳加快,卧地后知觉消失,昏睡,便秘,局部或全身出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局部肌肉缺血『生坏死。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共治疗218例,治愈201例,治愈率92%。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站陆续接治了7只临产前一周左右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绵羊,既有初产的,也有经产的。畜主介绍:病羊在站立时后肢开始出现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不稳,从开始卧地起立困难,到后来长久卧地不起,曾以为风湿,治疗不见好转,但病羊食欲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9.
奶牛低磷酸盐血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州部分县市散发奶牛低磷酸盐血症的病例 ,常因确诊不及时或诊断错误而误治 ,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特点 发病奶牛多在每年的 3~ 1 0月份 ,尤其是在冬春两季气候恶劣变化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患病奶牛中以妊娠后期或产奶量较高的多发 ;饲养管理不善或饲料搭配不当的多发 ;空怀母牛或产奶量低的少发 ;体弱多病的奶牛有时也发生 ,2 临床症状2 .1 骨软症型 患牛精神不振 ,食欲减损或废绝 ,体温一般正常 ,病牛日渐消瘦 ,腰脊板硬 ,四肢关节肿胀变形 ,四肢疼痛 ,跛行明显 ,颤抖 ,经常卧地 ,起卧困难 ,严重时卧地不起 ,…  相似文献   

20.
产后截瘫是母畜产后后躯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 ,但其他指标正常的一种产科多发病 ,奶牛、耕牛都较易发生。2 0 0 3年 4月 18日 ,在吉林省龙井市某乡的 2 .5岁本地黄牛初产一雄性犊牛。产前 3d发现母牛卧地后不愿起立 ,产后 2d发生卧地不起。乡兽医站兽医在发病 1d后肌注氢化可的松、风湿灵注射液 ,每日 1次 ,连用 3d,无效。主诉 :病牛生产过程较慢 ,产出犊牛后胎衣正常 ,除不能站立外 ,食欲、排粪、排尿均正常 ,犊牛日哺乳 2次。1 临床症状及诊断 病牛营养差 ,卧地不起 ;前肩、后臀部共有 4处出现较严重褥疮、水肿 ;两前肢腕部关节磨损严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