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和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饲养环境差.近几年,在国家"以奖代补"政策的激励下,湖北省的万头猪场、"150养猪模式"、"165养牛模式"和"1235养羊模式"等标准化养殖方式发展迅猛,但总体上,湖北省畜禽养殖仍处于由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农户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仍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同心县畜禽养殖虽然出现了一些规模化生产,但仔细分析发现,养殖业还是以散养为主。长期以来,散养畜禽由于饲养管理粗放,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畜禽生产性能的需求,疾病不断发生,生长速度缓慢,以致出现"幼畜出生(仔禽孵化)多,成活少;存栏数量多,育成少;发病死亡多,效益少"的不良现象,导致农村畜禽养殖户的积极性降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了提高农村散养畜禽高效养殖的几项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1科学管理精心饲养经过调查,农村散养畜禽发生死亡的主要在1月龄以内的幼龄阶段,由于受温度、环境、饲养等因素的影响,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于目前集约化养殖方式来说,生态养殖是让畜禽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按照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地生长,而不是人为地制造生长环境和用促生长剂让其违反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快速生长。故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品质高、口感好。如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配合饲料的散养畜禽,即为生态养殖。但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散养生态畜禽,因其产量低、数量少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对生态畜禽产品的需求,为解决此问题,畜禽集约化生态养殖的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水平日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畜禽饲养管理工作没有进一步提高,依旧象散养时管理粗放,疫病防制管理措施没有全面跟进,尤其是由于饲养管理差等引起的畜禽疾病呈逐渐增多的势态,其中妊娠母猪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乳房水肿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畜禽养殖用地难已经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而畜禽规模养殖用地难的问题尤显突出.调研发现,无论散养、专业户饲养,还是规模饲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地难问题,规模养殖场在选址布局、设施、防疫、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导致用地难问题更为突出.但是,用地难问题在不同畜禽品种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生猪规模养殖用地难问题最为普遍和突出.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虽然在农村畜禽规模化饲养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山区或半山区畜禽饲养仍然是以小规模饲养和散养为主。散养畜禽疫病防控受诸多因素影响,疾病日趋复杂,直接威胁着农村畜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的基本情况1.1部分村级防疫员综合素质低,服务意识差,"人为漏免"的现象时有发生。免疫剂量和免疫密度不达标,畜禽疫病防控落实不到位。1.2农村散养和混养对环境污染普遍存在,小规模饲养污染  相似文献   

7.
预防畜禽养殖场的传染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动物流动性增大,厩舍、环境等污染面也越来越大,由于一些散养户养殖畜禽规模小,防疫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引起畜禽疫病的发生,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饲养业一直是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的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设备简陋,不利于疫病防治。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这种散养模式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开展动物防疫、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最佳途径。最近,全国饲养小区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山东召开,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及山东省畜牧办公室有关权威人士。1.标准化建设须体制创新标准化饲养的组织形式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林下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林下畜禽养殖可以综合利用现代养殖技术与传统散养模式,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养殖业,实现林、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善生态环境。利用黑龙江省巨大的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畜禽放养饲养,放养畜禽可以在林中采食林下野生植物、昆虫等,只需补充相对较少的能量和蛋白性饲料,合理地利用了养殖空间,降低成本。笔者以野家杂交猪为试验动物,研究林下放养与传统圈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养殖现状出现了不少变化,养殖方式由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方式转变,但当前散养户仍占据一定比例,如何做好散养户的畜禽防疫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我们近几年对村级动物防疫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当前村级防疫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频发动物疫病如高热,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着动物健康,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小型养殖户逐渐被淘汰,使我国畜禽养殖从普通的小户型散养模式向高度集约化模式转变.一方面,集约化可以改变"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实现畜禽生产多、快、好、省的基本目标,所以集约化养殖模式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集约化可以对流行病进行集中的预防,将更加有效地控制动物流行病.所以,今后畜禽业的发展方向为智能化、集约化、保证动物福利以及低碳排放等.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如何保持动物的健康、提高畜禽的抗病力,从而减少发病率和降低用药程度逐渐成为畜禽养殖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养殖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养殖规模化、设施标准化、品种良种化、产品无害化的现代养殖方式正在加速。为使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畜牧业监管措施必须也跟着转型。1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的过渡1.1传统散养向规模饲养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养殖业正由散养向规模饲养转变,2003年和2013年主要畜禽饲养情况详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昆明地区"一湖两江"流域范围规模畜禽养殖迁建扶持的指导意见》(昆政发〔2008〕6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昆政发〔2008〕61号)文件以来,东川区不断调整农村养殖结构,畜禽规模养殖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饲养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仍处于广大农户散养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过渡时期,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仍有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将根据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快推进养殖方式转变,畜禽养殖已进入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型期,由于宜昌市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条件限制,当前农村分散养殖仍然占主要地位。散养动物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分布零散、养殖动态变化快等因素,一直是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农村畜禽散养户对新品种的引进、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  相似文献   

15.
周宁县畜禽散养户数量多,做好散养户畜禽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从现阶段周宁县散养户畜禽养殖情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生产实践,该文就散养户畜禽疫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 现阶段农村畜禽的规模化生产状况 现阶段的畜禽养殖,主要存在着三种养殖方式:一是农村小规模散养。这一养殖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正逐步被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所取代。在平原地区,目前有35%的农户已不再饲养畜禽,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将会加速淘汰。二是适度规模的专业户饲养。这一养殖模式是当前我国商品化畜禽养殖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整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龙云  谭聪灵 《兽医导刊》2013,(Z1):57-59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饲养方式由散养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转变。畜禽规模化饲养比重在全区饲养量比重的比率也逐渐增大。为了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现就南川区规模化养殖场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畜禽的疾病发生逐步上升,给农村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畜禽养殖户发展畜禽的信心。本文针对当前农村散养大户的畜禽疾病发生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分析,提出有效的防制对策;强调农村养殖要注重科学选址,标准化建舍图,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畜禽防疫和诊断治疗,确保农村畜禽养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1月9日,河南省召开"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2018年,河南省共有98万散养户实现"退村退院",带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全省已配套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规模养殖场达1.4092万家,占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总数1.5989万家的8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超过预定目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荆门市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原则,大力推进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消除了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