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探索半夏在内江地区种植的最佳光照条件,为半夏在内江地区大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以半夏的块茎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遮阴处理(0%、50%、65%、80%),测定叶绿素含量、产量、总酸含量、蛋白含量等指标,观察其对半夏倒苗期、田间农艺性状、产量、繁殖系数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当遮阴率为50 %时,平均珠芽数、叶宽与株高,叶片数和分株数,叶绿素含量,半夏块茎的产量均达到最大,产量为3629 kg/hm~2;遮阴率65%时可获得较高的繁殖率,繁殖系数为9.50;所有处理下琥珀酸含量均高于药典,65%和80%的遮阴条件下,所得块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44和4.49,远高于未遮阴,说明遮阴能有效改善半夏细胞的保水能力,从而延缓半夏倒苗现象的出现。因此,内江地区种植半夏在50%的遮阴条件下田间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产量达到最佳,为内江地区大面积推广大田种植半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弱光涝渍复合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生育时期弱光涝渍复合胁迫影响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用DH605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生育时期遮阴、淹水以及遮阴+淹水处理,即分别为三叶期淹水(V3-W)、拔节期淹水(V6-W)、开花期淹水(VT-W);三叶期遮阴(V3-S)、拔节期遮阴(V6-S)、开花期遮阴(VT-S);三叶期遮阴淹水(V3-S-W)、拔节期遮阴淹水(V6-S-W)、开花期遮阴淹水(VT-S-W),并以自然光和常规水分处理为对照(CK),以模拟不同生育时期的寡照、涝渍及其复合胁迫,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遮阴淹水复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遮阴淹水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下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小幅上升,其中V3-S-W、V6-S-W和VT-S-W处理的Pn较CK分别下降43.7%、41.1%和35.1%,且遮阴淹水复合处理后夏玉米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大于遮阴、淹水等单一胁迫。遮阴淹水复合处理引发夏玉米光合性能降低,导致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能力及向籽粒分配比例的下降并最终导致产量降低。从2018年和2019年的产量平均值来看,V3-S-W、V6-S-W和VT-S-W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降低32.5%、28.3%和24.7%。与单一遮阴和淹水处理相比,V3-S-W处理的产量较V3-S和V3-W处理分别降低26.3%和13.1%;V6-S-W处理的产量较V6-S和V6-W处理分别下降14.9%和6.2%;VT-S-W处理的产量较VT-S和VT-W处理分别降低2.9%和15.0%。【结论】遮阴淹水复合处理导致夏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光合性能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夏玉米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受阻,最终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三叶期遮阴淹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下降幅度的影响最大,拔节期次之,花期的影响较小。同时,遮阴淹水复合处理造成的光合特性及产量下降程度高于任一单处理。  相似文献   

3.
遮阴条件下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遮阴条件下滴灌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日变化特征。【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新冬40号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光和遮阴50%两个光照处理下分别设置450×10~4(M1)、525×10~4(M2)、600×10~4(M3)、675×10~4(M4)和750×10~4株/hm~2(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遮阴明显降低了滴灌冬小麦的LAI,但与自然光相比,遮阴处理下SPAD值略有提高。遮阴导致各密度处理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升高;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明显降低,其降幅依次为4.14%~11.44%、5.76%~9.05%、7.15~22.47%和16.12%~33.54%。【结论】在50%遮阴条件下,M2处理(525×10~4株/hm~2)各项生理指标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为5250.26 kg/hm~2,可供大田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海姆维斯蒂栒子(Cotonester hjelmqvistii Flinck and Turcz)进行遮阴处理,对其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了测定,探讨其耐阴能力.结果表明,全光照处理下MDA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层(透光率17.5%)与三层(透光率8.0%)遮阴处理,与一层(透光率45.7%)遮阴处理差异不显著.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脯氨酸(Pro)含量依次显著下降;一层遮阴处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全光照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遮阴处理.各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全光照与一层遮阳网遮阴处理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两层及三层遮阴处理.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形态观察认为,海姆维斯蒂枸子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但也有一定的耐阴性,在一层遮阴处理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间作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75%)和重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30%)2个处理,以大田条件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构成指标、淀粉含量及组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结果】轻度遮阴条件下间作冬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升高;谷蛋白/醇溶蛋白、氨基酸含量降低。重度遮阴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降低,淀粉相对含量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对照无显著差异;醇溶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氨基酸评分提高。【结论】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树阴移动营造的轻度遮阴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籽粒淀粉品质提高;重度遮阴条件下籽粒产量大幅降低,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由于雾霾等气溶胶污染导致的太阳辐射强度降低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矿质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大田遮阴试验,分析小麦的产量以及小麦籽粒、颖壳和不同生育时期穗部的矿质金属元素浓度。结果表明:遮阴显著降低了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在遮阴率为19%和45%的处理水平下,减产率分别达到40.6%和48.2%;遮阴使小麦成熟籽粒中Zn、Fe、Mg、Ca含量增加,颖壳中Ca、Mg、Mn、Cu、Fe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太阳辐射强度降低,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虽然增加了小麦的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但部分重金属元素如Mn、Cu、Zn含量升高可能会危害食品安全,因此气溶胶污染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影响须要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7.
节水抗旱稻是一类新型的杂交水稻,兼具水稻的高产、旱稻的广适性特点,是应用于旱地间作的优选作物。为了探明不同密度椰林自然遮阴对间作节水抗旱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3个遮阴处理[分别为椰林株行距4 m×8 m(15%遮阴度)、椰林株行距4 m×6 m(25%遮阴度)、椰林株行距4 m×4 m(35%遮阴度)],以大田单作节水抗旱稻为对照(0%遮阴度),分析林下节水抗旱稻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差异。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椰林遮阴度的增加,节水抗旱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先显著降低后略增再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先显著降低后略增。当林下遮阴度高于25%时,节水抗旱稻的光合作用受到较大胁迫。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椰林遮阴度的增加,节水抗旱稻的产量显著减少,但在25%遮阴度内,产量可达4 983 kg/hm2以上。研究发现,在椰林间作节水抗旱稻模式中,当林下遮阴度不高于25%时,水稻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产量达标,因此推荐间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异形玉叶金花大田秋季扦插育苗技术,包括秋季单膜硬枝扦插育苗、秋季双膜+遮阴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单层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差,出现苗木冬季冻死现象,扦插成活情况差;异形玉叶金花大田秋季双膜+遮阴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的成活率为57.00%~74.08%;在秋季大田扦插育苗中,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及遮阴网,是成功育苗的关键.最后提出大田秋季扦插育苗技术要点,为异形玉叶金花扦插育苗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L>CK>S,生育后期不同处理DH605的籽粒占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差异显著,S、CK和L平均分别为22.92%、48.49%和51.80%。与CK相比,遮阴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减小,同时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相对增加;增光则使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提高,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增加。【结论】花粒期遮阴通过降低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降低夏玉米产量;花粒期增光则通过增加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遮阴对泰山黄精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分别为R1(不遮阴全光照,CK,)、R2(遮阴20%,1层遮阳网)、R3(遮阴40%,2层遮阳网)、R4(遮阴60%,3层遮阳网)、R5(遮阴80%,4层遮阳网),在黄精盛花期对不同处理进行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R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主栽培马铃薯品种会-2和合作88为材料,进行盆栽比较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马铃薯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SPAD值和产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强而降低。两种马铃薯品种水分胁迫处理结果存在差异。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强,会-2品种光合生理指标、叶面积下降程度较合作88品种小,但合作88品种产量下降程度较会-2品种小。  相似文献   

12.
高产玉米田土壤呼吸强度及其与碳、氮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培育土壤与平产土壤(常规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呼吸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碳、氮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培育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增加;底物诱导呼吸强度则在高产、平产土壤上变化规律不明显,当葡萄糖浓度低于50 mg/kg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高产及平产土壤呼吸强度均迅速提高;呼吸商在不同地区高产、平产土壤的变化差异不同,呼吸商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及碳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反映了土壤呼吸强度与土壤碳氮营养的相互调节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适量施用有机物质既可以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提高土壤呼吸强度,提高微生物活性及其功能,改善土壤碳氮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蜜梨为试材,研究了3种树形内外部位的光分布对蜜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树形不同部位相对光强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由外向内依次递减;小冠自由纺锤形各部位的平均相对光强明显高于中冠分层开心形和大冠疏散改造形,由此导致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品质量差异明显;分层形和疏散形的产量集中分布在树冠的外层和次外层,显著高于次内层和内层.与之相比较,纺锤形各部位间的产量相对较平衡.3种树形优质果率依次为纺锤形72.4%、分层形65.7%和疏散改造形62.6%.  相似文献   

14.
以产量水平分别为300004、5000和60000 kg/hm2的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树冠不同区位产量分布和品质特征及其与微域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分布在树冠第2层和第3层的次外层区位;着色指数基本呈上层区位>下层区位、外围区位>中部区位>内膛区位的变化规律;产量30000 kg/hm2的树冠第1层、第2层和第3层各区位从外围向内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小;产量60000 kg/hm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光照强度呈上层区位>下层区位、外围区位>中部区位>内膛区位的变化规律;果实数量和产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30000 kg/hm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显著正相关;光照强度与着色指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遮光试验的结果表明:试验中所使用的瓜尔豆品系对光强的反映敏感,当光强降低至自然光强的的50%和25%时,其产量分别降至43.79%和35.08%。光照减弱,植株的伸长生长加快,茎粗降低,节间伸长,茎粗/株高的值降低;叶片变薄,叶面积前期减小、后期增大,叶片干物质含量下降;瓜尔豆的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荚数、种子千粒重等降低,使瓜尔豆子的单株产量和总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13年生的板栗‘3113’为试验对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修剪强度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板栗光合特性、比叶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板栗的净光合速率与比叶质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X_2N_1组合较高。(2)X_3N_0、X_2N_1、X_1N_2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均较高,比叶质量均较低。(3)X_2N_1组合的比叶质量最低,净光合速率、产量和净收益最高。板栗树体需氮量随修剪强度的增强而降低,修剪与施氮量之间具有协同性;从光合特性、产量及净收益等指标综合考虑,X_2N_1组合是当地修剪与施肥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光强减弱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海拔条件下光强减弱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开展大田试验,并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光强减弱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减弱后烤烟生育进程推迟,烤烟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指数增加,株高和节间距增加,茎粗降低,根颈部直径、最大侧根直径降低,直径≥2 mm侧根数减少;随着光强减弱,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减少,干物质在经济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下降;随着光强减弱,烟叶总产量下降,中上等烟比例下降。光强减弱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计算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等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以神府东胜煤田为研究背景,将未经人为扰动撂荒地作为自然侵蚀本底值的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原地面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地面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形式有3种,平缓型、单峰型和多峰型.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关系均呈幂函数相关,径流流速和流深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相关,径流量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水稻颖花伤流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茎基伤流量、穗颈伤流量与产量库及群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颖花穗颈伤流量与粒叶比、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量关系密切,颖花茎基伤流量与实粒数/cm^2(叶)、粒重/cm^2(叶)关系密切。颖花伤流量可作为水稻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关系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法,选用3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研究了光照度、施肥量和品种3因素互作对叶片和叶柄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施肥量及品种对不结球白菜硝酸盐含量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叶片和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产量明显增加,相关系数分别达-0.574、-0.314和0.508;同时,还发现若适当增加施肥量,能明显提高产量,但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积累也增多.施肥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433.硝酸盐积累和产量增加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