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湖北海棠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其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延长,湖北海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先下降后上升,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补偿机制;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可溶性糖外,其他生理指标的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均为第10d,但各指标的启动时间不同,PRO与MDA在0~5d启动,SOD与POD以及可溶性糖在5~10d启动,可溶性蛋白在15~20d启动。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淹胁迫后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初步认为MhWRKY1、MhWRKY40b和MhMYB121基因可能参与了湖北海棠响应淹水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27-163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镉胁迫对大丰30玉米苗期与穗期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枯黄比例以及干物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大丰30玉米生长苗期与穗期对镉胁迫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外源镉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穗期(50~70 d),并在中后期(70~90 d)有所减弱;在玉米生长穗期,当外源镉为1 mg/kg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对玉米造成影响的土壤外源镉临界值小于1 mg/kg;外源镉质量分数与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呈二次曲线回归模型,但高质量分数镉胁迫下细胞膜透性变化量大于MDA含量;苗期7 mg/kg外源镉胁迫下叶片的枯黄比例是对照的3.1倍,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镉胁迫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机制以及丰富玉米重金属污染胁迫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幼苗地上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0、15 d时,4个小白菜品种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都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淹水胁迫抑制了小白菜地上部的生长,但4个小白菜品种在淹水15 d时都没有死亡,说明4个小白菜品种都比较耐淹。淹水5、10和15 d时,4个小白菜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在淹水胁迫下,小白菜的光合作用被抑制,受到了较高程度的伤害。在淹水10和15 d,4个小白菜品种的SOD、POD、CAT、PPO、APX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说明4个小白菜品种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抗淹水胁迫,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淹水胁迫。恢复5 d后,4个小白菜品种的CAT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都比淹水15 d时显著降低,说明小白菜的生理状态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4.
淹水胁迫对观赏向日葵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观赏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淹水胁迫对观赏向日葵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8 d时,观赏向日葵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P0.05),根系明显少于对照。淹水0~8 d时,观赏向日葵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淹水2 d时,观赏向日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8 d时,观赏向日葵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根毛区形成了通气组织。说明淹水胁迫抑制了观赏向日葵的生长,但其对淹水胁迫具有一定耐性,它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抵抗淹水胁迫,另一方面通过根系形成通气组织来适应淹水胁迫。  相似文献   

5.
以台湾玉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淹水时间对苦瓜幼苗生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4 d时,玉华苦瓜幼苗的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8 d后,株高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淹水12 d后,株高、叶片数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玉华苦瓜对涝渍胁迫的抵抗能力有限,生理受到伤害,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以5个不同品种甜瓜('脆禧’‘XL-3’‘哈密绿’‘世纪蜜’‘秀绿’)为材料,研究了半淹水、全淹水及恢复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淹水和全淹水处理3 d后,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和地下鲜重总体低于对照,其中全淹水处理更加显著,经过恢复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与淹水处理相比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在不同淹水条件下均显著提高,半淹水和全淹水恢复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维持在对照的70%—85%和61%—78%。半淹水及恢复处理使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脆禧’‘哈密绿'和'秀绿'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全淹水及恢复处理的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下降。不同淹水胁迫及恢复处理3 d时,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MDA、H202含量、O_2~-产生速率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O_2~-产生速率上升的程度最大。半淹水及恢复处理使5个甜瓜幼苗的SOD、POD、CAT、APX活性、GSH、GSSG、GSH+GSSG含量、GSH/GSSG不同程度增加。全淹水处理后,甜瓜幼苗的SOD、POD、CAT和APX活性、GSSG含量均高于对照,而GSH、GSH+GSSG含量和GSH/GSSG低于对照。综上所述,半淹水和全淹水处理对5个品种甜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全淹水胁迫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经过恢复处理的甜瓜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7.
探讨淹水胁迫下泡桐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为筛选泡桐抗渍品种造林提供指导。试验共3种淹水水平,处理时间为15 d。结果表明:不同淹水条件下不同泡桐幼苗的生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个品种泡桐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生长以及生物量增量都随着淹水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但9502变化不显著。除9502外,其它4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淹水程度加大而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脂膜透性、MDA含量均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也有反应不明显的品种,如9502、苏桐3号。9502对淹水胁迫反应不敏感,受到伤害最小;在泡桐绿化造林中可通过适当的品种选择来抵御渍害。  相似文献   

8.
探讨淹水胁迫下泡桐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为筛选泡桐抗渍品种造林提供指导。试验共3种淹水水平,处理时间为15 d。结果表明:不同淹水条件下不同泡桐幼苗的生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个品种泡桐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生长以及生物量增量都随着淹水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但9502变化不显著。除9502外,其它4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淹水程度加大而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脂膜透性、MDA含量均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也有反应不明显的品种,如9502、苏桐3号。9502对淹水胁迫反应不敏感,受到伤害最小;在泡桐绿化造林中可通过适当的品种选择来抵御渍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及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根长/胚芽长和苗鲜质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以上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其对胚芽的影响更为明显。(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桔梗幼苗叶色逐渐变为暗绿色,叶片卷曲,气孔关闭。(3)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脯氨酸含量略高于对照,其余各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低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但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处理后桔梗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而POD活性均显著下降;质量分数5%PEG-6000处理桔梗幼苗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略有升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高质量分数(≥10%)PEG-6000处理叶片的CAT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PEG-6000处理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根、幼芽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轻度干旱胁迫即能显著抑制幼根生长可能是造成桔梗种子田间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当年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人为控水进行淹水胁迫,设置了对照组CK和水淹组,测定了两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结束后,两树种水淹组幼苗主根长、主(粗)根数、地径、株高和株质量都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乌桕在长期淹水胁迫后各生长指标(株质量除外)比池杉降低的程度更大.两树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到试验结束时,池杉幼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1.28%和35.38%;而乌桕幼苗比对照组降低68.10%和59.19%.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一直低于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NaCl胁迫对嫁接番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NaC l胁迫下,对番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C l胁迫能显著抑制自根苗和嫁接苗的生长,但嫁接苗受抑程度较轻;自根苗在NaC l胁迫前期(2 d和5 d),气孔因素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瞬间光合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在胁迫后期(10 d),非气孔限制成为主导因子,瞬间光合水分利用率显著下降;嫁接苗在胁迫前期,光合作用受抑不明显,胁迫后期,气孔因素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且整个胁迫期WUE变化不明显,表明嫁接苗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远红外热成像的叶温变化与玉米苗期耐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植物可以通过降低叶片气孔蒸腾来达到控制失水和增强抗旱的目的。蒸腾强度的变化会引起植物叶片温度的变化,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研究遭受干旱胁迫时玉米自交系苗期叶温的变化与生物量耐旱系数间的关系,为筛选鉴定玉米耐旱自交系提供依据。【方法】以83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干旱胁迫条件下苗期叶片温度的变化,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强度采用气孔计Li-1600测定,同时测定植株的生物量。【结果】遭受干旱胁迫时,玉米苗期叶片的相对生物量变异幅度为0.271~0.997(生物鲜重)、0.338~0.969(生物干重),叶温变异幅度为 -0.1~+0.5℃,均存在显著变异。耐旱玉米自交系的叶片温度显著上升,而敏感玉米自交系的叶片温度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水条件下叶温的差值即叶温差与相对生物鲜重(0.283*,0.288**,n=83)及相对生物干重(0.239*,0.273**,n=83)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叶温差与叶片气孔导度、蒸腾强度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遭受干旱胁迫时,玉米苗期叶片温度变化可以显著反映玉米苗期的耐旱性,叶温差可以作为玉米苗期耐旱性初步筛选的一个指标,将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运用于玉米耐旱育种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Pb与Cd对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阐明Pb和Cd的生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和Cd对不同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50mg/kg)和Cd(<10 mg/kg)提高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Pb对八棱海棠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而Cd的作用与此相反;重金属Pb和Cd影响苹果幼苗的光合性能,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而低浓度的Cd(<20 mg/kg)提高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结论]Pb和Cd胁迫处理影响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光合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15.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5-4396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的毒害机理,并比较二者耐铅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土壤中添加铅的方法,以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2个常规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铅胁迫对苹果砧木幼苗抗氧化物质和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铅胁迫导致抗坏血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增大。高浓度铅胁迫下八楞海棠比平邑甜茶受到的毒害更严重。[结论]铅胁迫能破坏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平邑甜茶可能比八楞海棠具有较强的耐铅毒害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淹水程度对棉花苗期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棉花遭受涝害胁迫后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种植方式,在避雨棚内对苗期棉株进行淹水;研究不同淹水程度下棉花形态、产物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棉花产量、单株成铃率、单铃重、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都将减少,而衣分没有变化;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各指标将进一步降低,淹水20d后,叶片SPAD值急剧下降,皮棉产量减少了80%以上,基本绝收。综合分析,淹水15d可以认为是棉花苗期适应涝害胁迫的临界时间,在此之前棉花可以通过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补救,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7.
缺锌苹果树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缺锌大田富士苹果树、苹果幼树和苹果树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探讨有机酸影响锌吸收分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盛果期苹果树大田栽培、两年生幼树砂培和平邑甜茶幼苗溶液培养法进行试验。【结果】萌芽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和有机酸浓度呈现高于正常树的趋势,盛花期二者的浓度呈现低于正常树的趋势,生理落果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浓度显著大于正常树。与正常树相比,有机酸浓度小叶病树R0-1.5和R1.5-3中下降,R3-5和R5-15呈现升高的趋势,小叶病树根系锌吸收利用和有机酸代谢运输节奏发生改变,大田和水培试验发现,苹果树根系有机酸的水平与锌水平有关。缺锌导致盆栽幼树吸收根有机酸含量的升高。与pZn2+10.7相比,水培平邑甜茶pZn2+11.3处理1d,根中锌浓度显著下降,根和茎中草酸和苹果酸的浓度升高了1.09-1.35倍,有机酸向根系的分配比例增加,根系锌吸收速率显著增加;处理20d,平邑甜茶植株中的锌浓度和有机酸浓度及叶中有机酸的分配比例均显著下降。【结论】缺锌改变了苹果根系锌吸收和有机酸的代谢运输节奏,促进了有机酸向地下部的分配,有机酸在促进锌吸收分配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 S3307)对小豆( Vigna angularis)根系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为材料,盆栽条件下,苗期预喷施S3307,然后进行连续淹水5 d处理,测定淹水后小豆根系活性氧物质的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及小豆产量。结果表明,幼苗期淹水胁迫引起小豆根系H2O2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提高;淹水胁迫3~5 d导致龙小豆4号单盆产量显著降低4.77%~8.40%,天津红单盆产量显著降低5.59%~9.91%。喷施S3307具有抵御淹水胁迫的作用,能有效增加小豆根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H2O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并降低SOD/CAT比值。喷施S3307使淹水4 d的龙小豆4号产量显著提高2.85%,使天津红产量显著提高5.29%。综上,淹水胁迫下,不同品种小豆根系在活性氧物质积累、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等方面的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喷施S3307能够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小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小豆苗期抵御淹水胁迫的生理机制及提高淹水胁迫下小豆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利用化感物质香豆素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生物防控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0,100,150 mg·L-1等3种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香豆素溶液显著降低了节节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根长的生长。从抑制率(RI)可知,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质量浓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处理对根长的RI值均明显大于苗高,表明香豆素对节节麦幼苗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幼苗生长试验中,仅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0天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第5天时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节节麦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香豆素造成的损伤进行积极修复的结果。而1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5天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较第10天时增加不显著,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香豆素150 mg·L-1溶液处理第15天已超出节节麦的适应承受范围。以上结果显示:150 mg·L-1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途径调节节节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0.15%浓度Na2CO3模拟盐碱胁迫,对转OsCYP2基因水稻吉农大30T3代种子进行芽期与幼苗前期抗盐碱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材料根长与苗高比对照吉农大30低;无论是转基因水稻还是非转基因水稻,其幼苗前期对于盐碱胁迫的危害比芽期更为敏感;在0.15%Na2CO3胁迫下转基因材料与对照材料各项性状测量指标与芽期综合相对碱害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转基因吉农大30幼苗前期综合相对碱害率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显著降低,说明转基因材料在0.15%Na2CO3胁迫下其幼苗受到的伤害少于对照材料,由此推断转基因材料幼苗前期耐盐碱能力高于对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