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鸡TLR4基因表达水平与沙门氏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鸡TLR4(toll like receptor 4)基因表达在调控鸡沙门氏菌感染中的作用,80只3日龄SPF鸡按随机分为2组,处理组经口注射鸡白痢沙门氏菌悬液108 CFU/mL 0.50 mL,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每个处理组分别在感染后1、3、7和14 d随机取8只鸡处死,迅速取脾脏样品用于RNA提取。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TLR4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4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LR4基因高表达,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感染后3和7 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鸡沙门氏菌感染后,TLR4基因mRNA表达上调,TLR4基因在沙门氏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对北京油鸡脂肪沉积及脂蛋白酯酶(LPL)基因mRNA表达影响。试验以3周龄北京油鸡公鸡为研究对象,将480只公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个代谢能水平的日粮(12.122、12.540、12.958和13.376 MJ/kg),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期为10周。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代谢能水平对鸡体脂沉积各项指标和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影响极显著,随日粮代谢能水平提高,各项体脂沉积指标极显著上升,胸肌和腿肌IMF、皮脂重和皮脂率在ME3达到峰值,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ME2组达到峰值(P<0.01)。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腹脂率、皮脂重和皮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提示,日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北京油鸡体脂沉积和LPL基因mRNA表达;LPL基因表达影响北京油鸡体脂沉积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containing 1,NOD1)在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血液中NOD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变化.试验分为3组,鸡白痢沙门氏菌组、肠炎沙门氏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1、3、5、7 d检测NO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的1~7 d,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表达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的波浪形变化,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NOD1 mRNA的水平,在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的3和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5、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均可促进鸡血液中NOD1基因的表达,NOD1基因可能参与了机体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点眼将IBDV感染4周龄SPF鸡,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PF鸡腔上囊单核细胞(BBMC)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感染后不同阶段TLR3/4/15 mRNA表达动态变化,探讨IBDV感染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后1 d BBMC中TLR3、15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感染后5 d TLR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15 d TLR3/4/15的mRNA表达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PBMC中,感染后1 d TLR3、4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1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感染后5d和15 d,TLR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IBDV感染早期上调了腔上囊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TLR3/4/15的mRNA表达水平,增强了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 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 (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β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RT-PCR特异性好,对鸡IFN-β mRNA的扩增效率为94.18%,线性范围为10-8~10-3,相关系数为0.992,最低能检出48拷贝/反应。AIV在感染CEF后6、12 h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24 h开始诱导IFN-β mRNA表达,30 h时IFN-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vNDV在感染CEF后的24 h内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30 h时则显著诱导 IFN-β 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5N1和ND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黑酵母β-1,3/1,6-葡聚糖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诱导Caco-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Caco-2细胞,分成4个组:对照组(A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组(B组)、β-1,3/1,6-葡聚糖组(C组)和β-1,3/1,6-葡聚糖+肠炎沙门氏菌共培养组(D组)。C、D组用黑酵母β-1,3/1,6-葡聚糖(50μg/mL)预处理24 h,然后B、D组各孔接种1×108CFU/mL肠炎沙门氏菌处理3 h。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和β-1,3/1,6-葡聚糖均极显著地上调了IL-1β、TNF-α、IL-8和IL-10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1),但对TG F-β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组相比,添加β-1,3/1,6-葡聚糖可显著地下调肠炎沙门氏菌诱导Caco-2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8和TNF-α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并且显著上调IL-10、TGF-β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知,黑酵母β-1,3/1,6-葡聚糖能抑制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仔猪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2头断奶仔猪,分成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组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采血,测定血浆中与应激相关激素的含量;采血后屠宰仔猪,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测定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包括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LPS刺激导致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显著上升(P<0.05)。2)LPS刺激导致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LR4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y D88在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下丘脑中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IRAK1在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TRAF6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F-κB在垂体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LPS刺激激活了HPA轴,诱导了HPA轴的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中国地方三黄鸡为实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生长和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攻毒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 CFU肠炎沙门氏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d1和d3(即3日龄和5日龄)记录雏鸡体重和采集脾脏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雏鸡脾脏样品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日龄时对照组雏鸡体重与出雏重相比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发生增重停滞,而攻毒组雏鸡体重显著低于出雏重(P=0.018)和3日龄对照组体重(P=0.026);攻毒后d3,对照组体重极显著高于0日龄体重(P=0.000),并且与攻毒组鸡的体重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而此时攻毒组鸡的体重亦增加并超过0日龄体重(P=0.051)。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后,雏鸡脾脏中TLR4(P=0.023)和TLR15(P=0.000)m RNA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其中TLR15 m RNA表达的上调持续至5日龄(P=0.000);肠炎沙门氏菌对雏鸡体重、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0),且雏鸡体重和脾脏TLR4 m RNA表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471,P=0.000)。综上所述,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的体重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脾脏中上调的TLR4和TLR15 m RNA表达参与了三黄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探讨柠檬酸、Ca2+及二者联合对小鼠肝脏潜在毒性。将体重(20±2)g的昆明系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柠檬酸低、中、高剂量组,Ca2+低、中、高剂量组,柠檬酸联合Ca2+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经腹腔注射途径作相应处理,0.2 mL/只,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2次,第2次注射7 d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中GOT和GPT的活性。结果显示,各组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GPT活性相比,钙高剂量组GPT活性升高51.66%,差异显著(P<0.05);钙中剂量组GPT活性升高42.63%,差异显著(P<0.05);联合高剂量组GPT活性升高35.32%,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Ca2+能引起肝脏细胞损伤,与柠檬酸联合后,降低了其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感染大肠杆菌白羽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回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将60只60日龄白羽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分3笼饲养,每笼分别饲养7、7、6只),分别记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2组每羽腹腔注射2 mL大肠杆菌菌液,观察鸡只反应,待出现明显腹泻症状时开始给药。复方中药组按照100 g/L(以生药量计算)饮水给药,连用3 d,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不给药。结果显示,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鸡只接种后均出现腹泻症状,给药第3天,复方中药组粪便分数恢复到与健康对照组相似水平;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组可显著改善鸡只体重下降(P<0.05),显著降低鸡只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P<0.05),显著下调回肠炎性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基因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回肠抑炎因子IL-10和TGF-β基因mRNA表达(P<0.05)。综上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能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白羽鸡体重下降和肝肾损伤,并通过抑制肠道促炎因子分泌,以及促进抑炎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1.
《草业学报》2009,18(3):103-109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tNHX1基因导入菊苣中,共获得42株卡那霉素(Kan)抗性再生植株。经过PCR 检测、Southern杂交和RT-PCR 检测表明,AtNHX1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菊苣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正常转录。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诱发的愈伤组织进行耐盐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施加梯度NaCl胁迫后,植株叶片K 和Na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比野生型积累更多的Na 和K ,维持较高的K/Na ;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AtNHX1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在提高菊苣耐盐性的同时减轻了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从鸡脾脏中提取总 RNA,以总RNA为模板,5’-ATC TAG AGG TAC CGG ATC C-(T)15-3’为反转录引物,采用TaKaRa AMV反转录酶合成First-strand cDNA (fcDNA)。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鸡的BF2基因胞外区序列,设计了含EcoRⅠ和 HindⅢ 酶切位点的2对引物,分别扩增鸡BF2的胞外区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插入到含LacZ基因的原核克隆载体pGEM-T Easy中,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经EcoRⅠ和Hind Ⅲ双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再把所克隆的片段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p2X vector,构建重组质粒p2X/BF2(1-5)。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TB1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了5类鸡BF2的胞外区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克隆并可溶性表达了5类BF2胞外区蛋白质分子,全长约807~819 bp,编码约269~273个氨基酸。采用淀粉树脂柱亲和层析和DEAE凝胶过滤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的表达产物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BF2的胞外区在体外构建MHC Ⅰ类分子结合筛选抗原表位肽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讨刺糖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肝组织TNF-α和TLR4表达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将4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组、刺糖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以500mL/L酒精造模,空白对照组(15mL/kg生理盐水)、刺糖高、中、低(600、300、150mg/kg)、水飞蓟宾(300mg/kg)灌胃,每日药物处理后用500mL/L酒精(10mL/kg)灌胃2次(分别为药物处理后2h和药物处理后10h),连续3d,末次灌胃酒精12h后,取肝脏提取mRNA,制备肝脏标本进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NF-α和TLR4mRNA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肝脏中TNF-α和TLR4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各刺糖给药组均抑制酒精引起的TNF-α和TLR4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增强。刺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改善酒精所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可推出刺糖对酒精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TLR4基因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模拟运输应激对大鼠肺脏组织TLR4和NF-kB p50 mRNA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生脉饮的调控作用,本文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给中药组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生脉饮7 d,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将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每日置于35℃、60r/min的水平摇床摇晃2 h,连续3 d,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摇晃、高温、拥挤等因素,构建大鼠运输应激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肺组织TLR4和NF-kB p5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kB p50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且对照组和中药组NF-kB p50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黄芪生脉饮可通过降低大鼠肺脏组织中TLR4 mRNA的表达、增强NF-kB p50 mRNA表达来达到抑制TLR4-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控制下游的炎性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抑制运输应激大鼠肺组织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慢性应激对产蛋鸡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48只158日龄如皋黄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含15%酒精),试验组注射4 mg/kg的皮质酮,连续注射7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对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以及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皮质酮处理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重以及肝脏和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P<0.01),显著促进了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胆固醇降解基因CYP7A1的蛋白表达、CYP27A1和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皮质酮处理后亦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皮质酮通过上调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基因SREBP2和HMGCR以及转运基因LDLR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造成产蛋鸡肝脏中胆固醇累积。  相似文献   

16.
将15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2组,100只作为攻毒组,50只作为对照组。攻毒组腹腔注射2 000PFU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细胞毒0.2mL;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病毒稀释液。2组鸡严格隔离,在相同条件的负压隔离器中饲养。攻毒后60d,屠宰所有存活鸡。在对照组中取4个正常鸡的脾脏(HS);在攻毒组中取4个感染MDV后产生肿瘤鸡的脾脏(TS)及4个感染MDV后未产生肿瘤并表现为健康鸡的脾脏(ANS),并对TNFSF13B和ST18基因在这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基因TNFSF13B和ST18的表达在产生肿瘤鸡的脾脏中都是显著性下调的。MDV通过抑制宿主TNFSF13B基因的表达来抑制B细胞分化、成熟进而对宿主免疫系统进行抑制;同时MDV通过下调肿瘤抑制基因ST18的表达,促使机体肿瘤发生。在对MDV有明显抵抗能力的鸡(ANS组)中,TNFSF13B和ST18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健康鸡基本一致,表明这2个基因在MDV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33-437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感染主要引起鸡的病毒性关节炎和免疫抑制等,造成养禽业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本试验中,将ARV S1133毒株经足垫注射,接种7日龄SPF鸡,感染后1、3、5、7、14、21、28和35d采集鸡关节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3、TLR5、TLR7、TLR15和TLR21在关节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探讨ARV感染对鸡关节中上述TLRs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RV可引起,尤其感染早期鸡只出现足垫肿胀的症状,并且关节中这些TLRs在感染后3d显著上调并达到峰值(P<0.05或P<0.01),随后表达量开始下调,在感染后14d表达量显著下调到最低值(P<0.05或P<0.01),然后直至试验结束,恢复至与对照组基本持平。以上结果提示TLR3、TLR5、TLR7、TLR15和TLR21可能参与了ARV感染对鸡关节的炎症过程,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禽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体内条件下研究了甘氨酸对奶山羊乳腺炎性应答的调节及其信号通路的变化。选用15只泌乳期经产健康萨能奶山羊,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模型组和3个甘氨酸干预组,每组3只,饲养管理程序一致。对照组奶山羊不注射LPS和甘氨酸,以1 mL生理盐水取代;LPS模型组奶山羊于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分别注射1 mL LPS溶液(4μg/乳区);3个甘氨酸干预组奶山羊分别按照1、5、25 g/(只·d)的剂量,于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分别注射0.5 mL甘氨酸,连续注射5 d,第6天在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注射1 mL LPS(4μg/乳区)。各组奶山羊在注射LPS或生理盐水24 h后屠宰取乳腺组织样。制作乳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用于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Toll样受体(TLR)2、TLR4、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注射LPS 24 h后,3个甘氨酸干预组试验羊体温降至39.5℃以下。与LPS模型组相比,3个甘氨酸干预组炎性细胞侵润明显减少,乳腺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IL-1β、IL-8和CO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只有中剂量甘氨酸干预显著下调了IL-6、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只有中剂量甘氨酸干预显著下调了TLR2、TLR9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MyD88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低、高剂量甘氨酸干预还显著下调了TRIF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高、中、低剂量甘氨酸干预均显著下调了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可知:1)甘氨酸通过下调TLR4及其下游关键信号分子MyD88和TRIF基因的表达,抑制转录因子NF-κB p65磷酸化,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COX-2的分泌。2)本研究初步阐明了甘氨酸通过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激活或活性,阻止其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阻碍炎症反应过程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TLR3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将30只6周龄ICR雌鼠随机分成两组(感染组和对照组),腹腔接种PCV2b/YJ株,在接种后第7 d、14 d、21 d、28 d和35 d采集小鼠外周血及脾组织。以临床观察、脾组织PCV2基因拷贝、小鼠血清抗体效价、IL-10和TNF-α的mRNA水平等指标评估感染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组织TLR3、TRIF、IFN-β、Mx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CV2感染期间感染组小鼠无可见的临床症状,第7 d至35 d感染组小鼠脾组织PCV2基因拷贝数呈逐渐降低趋势,PCV2的IPMA血清抗体在感染后第7 d转阳、35 d达到最高,IL-10 mRNA在感染后第14 d起升高、维持高水平;TNF-αmRNA在感染后第21 d和28 d升高。在感染后第7 d和14 d感染组小鼠TLR3、TRIF mRNA和TLR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FN-βmRNA在感染后第7 d具有显著升高过程;Mx1 mRNA在感染后第14 d时有上调过程。本实验在建立PCV2b/YJ亚临床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基础上,体内实验表明PCV2感染小鼠激活了TLR3信号通路。本研究为利用敲除小鼠模型阐明TLR3参与PCV2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在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中对TLR4及下游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京红1号蛋鸡按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采集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75、50、0μg/mL(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药复方多糖共培养16、24、32、48h收集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TLR4、MyD88、TNAF-6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多糖能显著增强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TLR4、MyD88、TNAF-6mRNA的表达量(P0.05);中、低剂量组AA基因型鸡TLR4、MyD88、TNAF-6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高剂量组(培养16h时TLR4基因除外),高剂量组BB基因型TLR4、MyD88、TNAF-6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剂量组(培养32和48h时TLR4基因除外)),低剂量组BC基因型TLR4、MyD88、TNAF-6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剂量组(培养16h时TLR4基因除外)。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多糖发挥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是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TLR4结合,激活下游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免疫,且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最适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