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根摧小明所做的实验及他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回答下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课上,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了"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观察到水沸腾前气泡是图1右所示的形状,沸腾后是图1左所示的形状。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那么,水沸腾时为什么会有气泡?气泡是怎样形成的?气泡里面全部是水蒸气吗?带着这些疑问,小明和同学们又一起踏上了探究之旅。  相似文献   

3.
正一、提出问题在冀人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中,溶解作为一个重要知识概念出现。在进行探究实验材料的选取时,许多老师用泥土作为不溶性材料。那么,泥土可否作为小学溶解实验的材料呢?泥土究竟能溶于水还是不能溶于水呢?二、泥土成分及溶解性分析经初步文献调研可知,泥土即土壤,是地球表面一层疏松的岩石物质,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泥土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由固相物质、液相物质、气  相似文献   

4.
水、温、气、热是黄瓜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保护地栽培所解决的主要是温度问题,即通过日光温室和大棚,为黄瓜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温度环境。可是,棚室内的温度高低差距较大,而黄瓜的需温基本是规律性的,在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黄瓜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出现一些生理性的温度障碍,即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正>一、实验改进的目的“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的学习内容。教材中安排了如下演示实验:“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将此实验前置到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中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发生故障时,总是通过一些症状表现出来的,一般具有可看、可听、可嗅、可触摸、可测量的性质,这些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拖拉机一个或多个系统工作能力下降或丧失时,拖拉机便不能正常工作,即说明该系统作用反常.如不能转弯、制动困难、离合器分不清、液压自卸不能举升等. 拖拉机工作时发出规律的响声是一种正常现象,当拖拉机发出各种异常响声时,即说明声音反常.拖拉机正常工作时,发动机的水、油,的温度,均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而引起过热时,即说明温度反常.  相似文献   

7.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组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计算了主要生命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0℃以上的高温不利于南美斑潜蝇的存活,在33℃时卵仅有16.9%的存活率,而其余虫态均不能存活;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幼虫的存活率最高,蛹的存活率最低。在25℃时,平均产卵量最高,内禀增长率(rm)最大,净增殖率(R0)最高。在15~50℃4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8.
“家庭和物理实验窒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水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用水的成本低.容易加颜色.便于观察,但为什么不用水做温度计呢?同学们,你们用所学的知识能解释吗?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利用该实验可以说明水沸腾的规律。在现行的教材中,人教版和沪科版都是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的,而北师大版和沪粤版则只是在此基础上将烧杯口上的盖子去掉了。但利用上述装置的弊端仍有很多:(1)所需器材多,组装麻烦;(2)为了更好地观察气泡的变化过程,实验时一般采用的是凉水,加之学生分组实验的烧杯容量大,造成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失水,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紧张所表现的症状叫做萎蔫。由于植物在吸收水的同时也在散失水(如蒸腾),当土壤的水势低于某一数值时,这种水的吸收和散失就不能平衡,散失的水分将多于吸收的水分,植物将失去膨压而发生萎蔫。此时若减少水的散失,水分又可达到新的平衡,因此植物膨压恢复,萎蔫现象消失。从光照、干旱、涝渍、温度、土壤、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阐述导致盆栽花木萎蔫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落。  相似文献   

11.
正一、栽培管理技术1、浸种、催芽浸种室内温度保持20℃左右,经常上下搅动,一般每日2-3次。一周后捞出控水催芽,如果种子胚没有萌动现象时,可继续浸种,最晚不能超过15天,催芽不必冲洗药剂。催芽的关键防止伤热,水稻出芽的三要素:温度、水分、氧气,这三者互相协调,温度25℃-30℃,最高不能超过35℃,种子捞出后,装在网袋或者旧的塑料编织袋以利透气,在温室内不用加温,袋内温度自然升高,  相似文献   

12.
发现问题学习氧气的性质.要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的水,硫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我们已经知道,集气瓶里水的作用不是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而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且极易溶于水,所以,水的作用是用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防止其污染空气的,因此水不能用细沙来代替。  相似文献   

13.
使用自行设计的稠油伴水输送实验系统,以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产品配制的模拟稠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冬季低温条件下的稠油伴水输送实验,观察到理想水悬浮分散流和有限段塞水悬浮分散流两种流型.基于两种流型均符合层流理论的假设,采用达西定律,分析了油水混合液表观粘度与流型、含水率、管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80%且管内油水混合液温度远低于稠油凝点时,管内油水混合液呈现稳定的理想水悬浮流型;当含水率低于一定水平时,管内油水混合液的流型由理想水悬浮流型转变为有限段塞水悬浮流型,但段塞长度和间距相对稳定,同样呈现出良好的流动性;管道内径会影响伴水输油时段塞的形成,管道内径越小越易出现段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在9.1℃、13.5℃、16.5℃、及23.6℃实验条件下,落叶松叶蜂实验种群的发育速率,各发育阶段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实验证明在24℃以上该叶蜂一龄幼虫不能成活,蛹不能羽化为成虫;7℃以下对蛹的发育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而高温条件(24.6℃)对雌成虫的产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中常用的酸性防腐剂,但不易溶于水,且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本文用司盘20作为山梨酸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的含量,乳化时间和乳化温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检测其乳化稳定性,粘度和乳化山梨酸在新鲜牛奶体系中抑菌效果.确定实验的最佳乳化参数为:乳化温度60 ℃,乳化时间20 min,乳化剂的含量为95%;该条件下所得乳化山梨酸稳定,在新鲜牛奶中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一、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化学反应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因此描述实验现象,要仔细全面,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获得实验现象的途径有四:眼看、鼻嗅、耳听、手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蓝桉枝叶不同温度水提液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5、15、25、35℃蓝桉枝叶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蓝桉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水提液(0.067g.mL-1)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鲜重、干重起抑制作用,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小,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就温度而言,中高浓度(≥0.022g.mL-1)下水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多重比较显示不同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随浓度降低不同温度水提液间的化感作用差异变小,在低浓度(0.007g.mL-1)时则无显著差异。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升高可使蓝桉降雨淋洗液的化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烤烟烘烤中、直接影响烤烟烘烤质量的温度、湿度仅用一根温度湿度计来观察,这样既不能保证质量,同时费工、费燃料.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基础部王华山副教授研制成功了烤烟房温湿度测报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2206232·3.  相似文献   

19.
《农民致富之友》2009,(5):34-34
4、育雏鹅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温度要适当,温度低多数都是发生压死雏鹅的情况。二是用笼和网育雏,当雏鹅长到一定的时候,容易出现笼眼和网眼别住腿,拔不出来而被压死或踩死。(笼、网眼小的三天左右、大眼一点的五至七天,发生别腿现象。)三是用网育雏鹅和在地面上育雏鹅都要用小栏挡板格成数个小格,每格最好不超过三十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只数,可参照密度办理。四是第三周就可以饲喂秸秆饲料,但是填加量一定要从1%开始填加,而且要求秸秆要粉到细康状。五是放养的要注意不能让大雨拍着雏鹅。六是在室外温度好的时候,尽早让雏鹅下水,第一次下水时,水温不能太低,水温低雏鹅易抽风,一但有抽风的,马上捞出水,放在干燥向阳的地方晒一下就会好的。七是要求饲养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勤看护、在喂食给水上,我们主张槽内不断食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EWB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些应用经验和实例。利用EWB完成了在实验室中用手工方式是很难进行或根本就不能完成的实验 ,如放大器的温度特性实验、改变某个参数对放大器频率特性的实验。给出一个用EWB模拟SPWM交—直—交变换器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