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羊黑疫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毒血症,其主要特征是肝实质发生坏死,主要感染对象为山羊和绵羊。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羊黑疫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疾病诊断,提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可造成养羊户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年1月,博乐市某牧场部分羊只出现了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剖解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黑疫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入冬以来、阿拉善左旗境内相继发生了多起B型诺维氏梭菌病,其中,以吉兰太镇沙拉布鲁都嘎查周某和徐某2家养羊场发生的羊黑疫最为严重。2家共饲养绵羊305只,发生羊黑疫死亡90只。经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病理解剖检查、实验室化验等,最后确诊为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相似文献   

4.
一起羊黑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入冬以来、阿拉善左旗境内相继发生了多起B型诺维氏梭菌病(羊黑疫、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其中以吉兰太镇沙拉布鲁都嘎查的周某和徐某2家发生羊黑疫最严重.2家共饲养绵羊305只,发生羊黑疫死亡90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化验等,最后确诊为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1 流行病学 周某、徐某2家是阿拉善左旗吉兰太镇沙拉布鲁都嘎查牧民,2家依湖而居,以种植养畜为生.放牧方式为放牧舍饲相结合.农闭舍饲、农忙放养.农田用的水是机井水,家畜饮用的是湖水.草料是自产,羊依法接种了五号病疫苗.2011年入冬以来,2家饲养的绵羊相继发生死亡.发病后请当地兽医诊断,兽医认为是肝片吸虫病.用氯氢碘柳胺钠驱虫治疗,同时预防接种了羊三联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羊黑疫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毒血症,又被称为传染性坏死性肝炎。对羊黑疫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羊黑疫又名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病。特征是肝实质的坏死病状,病原是B型诺维氏梭菌,因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使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羊黑疫之名由此而来,本病主要在春夏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的地区,而在冬季高山上发生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7.
正羊黑疫,又称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引起绵羊和山羊急性死亡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B型诺维氏梭菌。羊黑疫一般临床表现为突然死亡或突然发病到死亡在数小时之内,一般不超过24 h,死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静脉充血发黑,皮肤呈黑色外观,故名"羊黑疫"。1发病情况2017年7月10日,梨树县蔡家镇某种羊场的226只绵羊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  相似文献   

8.
羊黑疫又称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特征是肝实质形成坏死病灶。绵羊、山羊均可发生。2007年8月下旬-10月下旬,切吉乡乔夫旦村四户牧户绵山羊发病死亡42只,其中绵羊23只,山羊18只。现地调查,发病羊群放牧地区多为沼泽低洼地带,有多量的锥实螺。  相似文献   

9.
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本病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特征,多发生于春夏.2004年7月我市兴宾区兽医站门诊部接诊到病例,一农户饲养的山羊发生该病,共死亡山羊23只.  相似文献   

10.
羊黑疫,又称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梭菌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该病的临诊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皮肤发黑、肝脏实质发生坏死病灶[1].2021年5月,南宁市辖区内某山羊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山羊急性死亡病例,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发病情况调查、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羊黑疫是羊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毒血症,以肝脏的坏死为特征,故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因病死羊皮下血管充血,以致皮肤发黑,俗称黑疫。  相似文献   

12.
绵羊梭菌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和羊黑疫等一些由梭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极其类似,一般统称为羊梭菌性疫病.这类疫病都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3.
羊黑疫也被叫做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于感染B型诺维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毒血症,主要特征是肝实质发生坏死.病羊临床上表现出皮下血管明显充血,造成皮肤发黑,由此得名.该病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出现暴发,往往是绵羊和山羊容易感染,其中以2?4岁的羊易感性最高.由于该病呈急性发病,加之病死率高,会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羊黑疫病报告郭玉良(江苏省沛县兽医站21600)1993年8~10月间,我县鹿楼乡山、绵羊发生一种以急性死亡,死后皮肤发紫和肝脏的表面有明显的坏死灶为主要待征的疫病,初步诊断为羊黑疫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概况该乡共饲养山、绵羊36142头,其中山羊2...  相似文献   

15.
羊黑疫又名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病。特征是肝实质的坏死病状,病原是B型诺维氏梭菌。1流行特点诺维氏梭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本菌严格厌氧,可形成芽胞,不产生荚膜,具有周身鞭毛,能运  相似文献   

16.
绵羊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病由D型溶血性梭状芽孢杆菌引起,该菌是一种严格厌气菌,不易培养,不稳定,可溶解绵羊的红细胞。该病特征是血红蛋白尿和肝脏坏死,尸僵不全。剖检时,血凝不良,皮下黄染,血液透明度增加,腹水增多呈透明红色液体。以秋末冬初多见,主要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有肝片吸虫寄生的地方和羊黑疫病常发地区更易发生。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主要是驱除绵羊体内的肝片吸虫,杀灭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同时注射羊黑疫疫苗。  相似文献   

17.
正绵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中包括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突然发病,病程短而快,常不显示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且死亡率极高等特点。临床上把这类羊的疾病统称为羊梭菌性疾病。1病原羊梭菌主要由诺维氏梭菌(羊黑疫)、腐败梭菌(羊快疫)、产气荚膜梭菌(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感染所致,这些  相似文献   

18.
羊黑疫是羊梭菌类传染病的一种急性急性致死性毒血性传染病。主要病变是因肝片吸虫寄生引起肝脏坏死形成坏死灶。在羊黑疫的诊断上要与羊梭菌类传染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9.
羊黑疫又称坏死性传染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特征性病变为肝脏实质性坏死灶。2003年秋末冬初在我们地区两县巴里坤县及伊吾县均有该病发生,共死羊只60多只,且有蔓延趋势,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羊黑疫也叫传染性坏死肝炎,是由水肿梭菌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致死性毒血症。此病只侵害青年和成年羊,羔羊很少感染发病。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7~10月份),死亡率很高。症状:患羊病症重急,从发病到死亡仅2h左右,有的深夜发病,次晨即死于圈内。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