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控制好环境,切断传播途径 鸡场周围应建立自然隔离带.在场区之间、场区周围广泛植树、设置围墙,防止疫病的流行。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生产区根据规模及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各小区的排布不能在同一风向上。各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净道”供人员、饲料、蛋车通过,“污道”专门走粪车或运送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6,(4):17-19
(一)小区的设计 1.选址.(1)肉鸡养殖小区应远离居住区,距主要交通干道500米以上,距次要公路200米以上,距铁路1500米以上.(2)小区内要求通电、通水.(3)生产区与外界隔离.(4)区内净道与污道要分开,不能交叉.(5)利于排污,不影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奶牛养殖小区发展迅速,但从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兽医卫生及防疫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看,有很大差距。现从利于防疫灭病角度,并结合奶牛养殖小区规划设计和兽医卫生及防疫制度现状谈一谈奶牛养殖小区兽医卫生和防疫制度的建立方法和内容。1小区选址和规划设计时的卫生防疫要求1.1奶牛养殖小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周围500米内无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畜禽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和村庄、居民生活区。1.2奶牛养殖小区内建筑布局应分设养殖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和养殖生产区应处…  相似文献   

4.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5.
一蛋鸡养殖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布局不合理 区内布局混乱,生活区与生产区相连;舍间距过小、舍内通风不畅;净、污道没有分开,各养殖单元之间没有用围栏隔离开;多数小区没有粪便、污水排放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6.
<正>1羊场选址1.1科学选址肉羊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的地方,避开山坳和谷地,以防养殖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羊场地形要开阔。羊场的规划、设计及建筑物的建造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质等情况确定。肉羊生产区与人员生活区分隔开,生活区不能在生产区的下风口。1.2合理投资肉羊场的修建必须适应集约化、程序化的生产工艺要求,而且应节省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7.
1 现状 1.1 猪舍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一些地区在进行生态养猪小区的选址时,不注意养猪小区对环境的影响,也没很好地注重区内的生产、防疫布局。小区内规划也不够严谨和科学,有的小区养猪户猪舍距离不够,靠得太近,没有隔离措施:猪场污水排放不集中;生产区与生活区安排不尽合理,给生产管理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8.
<正>1种猪场结构布局种猪场规划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相关要求。种猪场生产区位置独立,与主要交通干道、生活区、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诊疗场所及其他动物养殖场分开且有效隔离。隔离观察区、粪污处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宜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生产区和生活区、健康猪和发病猪、净道和污道应有效隔离。净道与污道如部分交叉须有严格的消毒制度。粪污处理区、无害化处理区及出猪台应与生产区保持50 m以上距离。  相似文献   

9.
<正>1选好场址,合理布局猪场选址很重要,一般要建造在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排水通畅的地方,距离公路、河道、居民区1km以外。猪场周围应建有围墙,有利于与外界隔绝。各生理状态的猪群(公猪、母猪、仔猪、育成猪、肥育猪)须分饲。粪污发酵处理场应设在围墙之外。生产区应与生活区、管理区分开。2建立防疫制度,防病传入本猪场的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消毒环节,如淋浴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10.
1科学饲养,提高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地饲养和管理是预防和减少猪病发生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合理规范养殖场及养殖小区。新建场所选址要远离生活区、生产区、污染区和道路等,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区要分开,并设有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