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确定柞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试验将柞蚕蛹作为材料,利用水提取法提取柞蚕蛹多糖,并用滤纸片法检测柞蚕蛹多糖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柞蚕蛹多糖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时间3.16 h,温度75℃,进行3次重复试验,所得柞蚕蛹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38%。柞蚕蛹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柞蚕蛹|多糖|提取|响应面|抑菌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柞蚕卵、幼虫、蛹、蛾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柞蚕蛹粉、蚕蛹皮、蚕蛹复合氨基酸和柞蚕雄蛾粉、雄蛾油、雄蛾酒的药用功能,以及蚕蛹皮中的几丁质和壳聚糖在医学材料方面的用途,并对柞蚕资源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柞蚕蛹油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锐  何德硕 《蚕业科学》1991,17(4):227-230
经试验提出压榨法和浸提法提取柞蚕蛹油的工艺。制得的柞蚕蛹油经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82.09%,维生素E413.9—451.7ug/ml。动物试验观察发现,蛹油组试验动物皮肤角化层变薄,生发层、颗粒层细胞增生活跃,真皮层细胞和胶原纤维代谢良好。羟脯氨酸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组中雌雄性小白鼠分别高于对照组21.9倍和99.3倍,家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12倍和34倍。证明柞蚕蛹油具有明显的润肤作用啊  相似文献   

4.
蚕蛹皮提取壳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近几年来,蚕蛹的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关于蛹皮的研究未见报道。一般把蛹皮作饲料或扔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我们用蛹皮提取壳聚糖获得成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本研究选用大连市瓦房店松树镇的新鲜柞蚕蛹、挤去里面的蛋白质后的蛹皮为原料。实验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如果大批量生产,蛹皮不需任何处理,所用药品均可采用工业纯度标准。  相似文献   

5.
柞蚕蛹烹饪时较难入味,试验发现柞蚕蛹咀嚼食用吐皮干重较人工脱皮干重增加4.49%,说明人工脱皮相对于咀嚼食用而言蛹体干物质损失更少。本文介绍了人工脱皮蛹的烹饪方法,提出机械化脱皮问题。  相似文献   

6.
柞蚕蛹是一种优质、天然的蛋白源,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农业等领域.本文综述了柞蚕蛹的营养价值,综述了柞蚕蛹深加工技术,包括蛹蛋白多肽、蚕蛹油脂、蛹虫草、免疫活性物质、生物防治方面应用,综述了柞蚕蛹生物学活性研究,展望了柞蚕蛹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柞蚕蛹、幼虫、蛾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柞蚕蛹、幼虫、蛾产品速冻工艺的改进,较好的保持了柞蚕蛹、幼虫、蛾特有的品质质量,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中易出现的变形、变黑、变味等问题,使柞蚕产品达到常年不间断供应;同时,还介绍了柞蚕食品的感官等级、理化、微生物等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效利用柞蚕蛹开发药用保健品的目的,采用石油醚浸提法从柞蚕蛹中提取蛹油,并用尿素包合法进一步提纯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含量较高,蛹油提纯后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75.22%提高到90.89%。以wister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摄食柞蚕蛹油及提纯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结果显示柞蚕蛹油及其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均具有较好的血脂调节作用,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具有可行性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柞蚕资源(柞蚕的4个变态期——蛾、卵、幼虫、蛹及蛹油、蛹皮、柞树、废丝等)在医药、食品、化工、饲料、农林业生防等方面综合利用最新研究进展及新产品开发状况和目前柞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我国柞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柞蚕蛹茶肠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柞蚕蛹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合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其滋味鲜美、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柞蚕蛹的吃法很多,可以煮、炸、烧、烤、涮。本试验是用柞蚕鲜蛹蛋白替代茶肠中的部分精肉生产柞蚕蛹茶肠。经一系列加工,生产出的柞蚕蛹茶肠,口感好,具有独特的蛹香味,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其加工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方蚕业》2020,(2):6-13
研究柞蚕蛹多肽制备工艺及改善风味,采用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6种蛋白酶酶解柞蚕蛹蛋白制备柞蚕蛹多肽,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两种最适酶类酶解工艺,采取灭酶时向酶解液中添加柠檬酸改善柞蚕蛹多肽风味。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制备柞蚕蛹多肽效果较好,二者水解度分别为19.60%和19.97%,多肽含量分别为11.30%和13.50%。最佳制备工艺为:液料比20∶1,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52℃、pH 7.0,酶添加量2%(双酶比为1∶1),所制备的酶解液在4℃下透析48 h脱盐,过滤后真空干燥,制得柞蚕蛹多肽粉。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柞蚕蛹多肽时可选择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此外柠檬酸添加量为0.5%时可改善柞蚕蛹多肽的风味,同时不影响原有的鲜味。  相似文献   

12.
郑启凯  刘金波  陈思  刘限 《北方蚕业》2011,32(4):34-36,39
柞蚕血淋巴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小对柞蚕丝产量有一定影响,并对柞蚕蛹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25℃;少量的苯基硫脲对其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不同化合物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在相同浓度下,氯化钙和氯化镁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他化合物(EDTA,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等)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柞蚕蛹在非产区的人工规模培育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好柞蚕蛹的运输前提下,运用家蚕蛹虫草成熟的培育技术,完全可以在非产区实现规模培育,而且,在培育工艺方面,主要是培育容器和培育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柞蚕肠道致病菌、灭活的柞蚕病毒和微粒子孢子以及柞蚕自身物质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的试验.并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D31)的诱导活性进行了比较;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上述诱导源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了鉴定和比较,初步表明:1.柞蚕致病菌、灭活的柞蚕病毒和微粒子孢子以及柞蚕自身物质均能诱导柞蚕滞育蛹产生抗菌物质,但其活性差异显著,2.上述诱导源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不同组份的相对量和活性在体内持续的时间有明显差异,3.同一诱导源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的不同组份不是同时产生的.也不是同时消失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柞蚕蛹在北方已形成一种绿色昆虫食品,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黄色柞蚕蛹以其色美味鲜更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与黑色蛹相比,黄色蛹市场价格每公斤要高于黑色蛹2.00元,按每把剪子(注:指单人放养量,下同)产1000kg秋柞蚕蛹计算,每把剪子可增收2000元.我国柞蚕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秋蚕蛹3万t左右,如果按形成1/2黄色蛹的价格计算,每年可多收益3000万元.因此,有必要对柞蚕蛹色的形成做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指导蚕农进行生产操作,提高经济收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开发柞蚕的可利用价值,对柞蚕幼虫、嫩蛹(神仙蛹)及滞育蛹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以滞育蛹最高,分别为59.2g/100g和12.1g/100g;总糖和粗多糖含量则以嫩蛹最高,分别为3.0g/100g和5.4g/100g,其中,嫩蛹的粗多糖比柞蚕幼虫高58.8%,比滞育蛹高74.2%;氨基酸总量嫩蛹最高为44.94g/100g,而且其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高于柞蚕幼虫和滞育蛹,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0.68%和12.84%。柞蚕嫩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昆虫食品,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将经过0、30、60、90、120和150℃有效积温(以下称积温)处理的柞蚕蛹用于培育蚕蛹虫草,通过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组成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力,考察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对培育蚕蛹虫草的生长性状与营养保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蛹感受积温不超过90℃时,蛹虫草菌对柞蚕蛹的感染速度较快,僵蛹率在92%以上,生产蚕蛹虫草总鲜质量及子实体的数量、长度等产量指标显著高于感受积温120℃、150℃的柞蚕蛹生产的蚕蛹虫草(P0.05);柞蚕蛹感受积温在0~120℃之间,随着积温增加,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也有增加趋势,当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又降低,比最高组(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05%)减少了28.73%;柞蚕蛹感受积温6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最高,质量比达到1.15 mg/g;随着柞蚕蛹感受积温的增加,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多糖含量与SOD酶活力逐渐降低,柞蚕蛹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酸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13.23%)。试验结果提示,利用柞蚕滞育蛹或轻度发育蛹可以高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蚕蛹虫草。  相似文献   

19.
柞蚕蛹生产溶菌酶是开发我国溶菌酶的新资源,是柞蚕蛹综合利用深加工的新产品,将成为生物工程产业化的突破口。柞蚕蛹生产溶菌酶的技术已申请专利并已公开。在此基础上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制药厂及辽宁生物技术中心作技术交流,协作进行中试,取得的结果基本上符合要求。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柞蚕蛹系丹东市收购的柞蚕茧,已冷藏8个月。用半机械的切茧机旋转刀具削茧取蛹。  相似文献   

20.
柞蚕蛹多肽溶液对小鼠免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柞蚕蛹多肽溶液进行了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柞蚕蛹多肽溶液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和外周血WBC数;明显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IL-2的能力,说明柞蚕蛹多肽溶液具有免疫活性,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具有临床应用于治疗易疲劳和免疫力低下等症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