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温室大棚内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适宜的环境能促进植物生长甚至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因此温室大棚环境监测对指导作物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结构及我国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经济可靠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率。对于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状况的详细了解有利于温室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八五九农场为载体,旨在建立一个可以指导水稻生长的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为农场水稻的生产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该系统核心技术和设备为自主开发,整体技术水平高,且成套设备的成本及价格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在专用软件的支持下,可使监测数据定量化,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汪志强  李爱传  衣淑娟  谭峰 《农机化研究》2012,34(8):168-170,174
以胜利农场玉米生产环境为立项依据,建立玉米种节水灌溉与环境监测的系统。系统可对玉米生长环境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并分析制定最优化的灌溉方案。玉米节水灌溉与环境监测系统为胜利农场玉米的生产提供精准可靠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4.
水稻工厂化育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了给水稻工厂化育秧生长管理提供更为迅速、可靠的信息判决依据和决策支持,设计了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生长信息智能模拟采集系统,包括针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的高光谱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和监测水稻生长环境各项参数指标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CO2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土壤水分采集单元、光照强度采集单元)。同时,采用Keil C语言开发系统的工作软件,以AT8 9 S5 2单片机为控制器、LCD1 6 0 2为液晶显示器等设计了系统正常工作的软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太湖莼菜种植环境人工监测费时费力,综合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单片机和太阳能等技术,研究设计了太湖莼菜种植环境监测系统。太湖莼菜种植环境监测系统由太阳能供电,自带的各种传感器时刻监测莼菜种植水田的水位、流量、水温、pH值、水质和病虫害数量等,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种植户手机,使种植户及时收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和管理措施,从而对莼菜种植环境精准控制,保证莼菜生长所需正常条件,实现智能监测和精准种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大多农场玉米地温湿度监测系统普及率较低的实际,研究一套实用性高、成本低的玉米地温湿度监测系统。系统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对玉米生长各阶段土壤温湿环境数据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网络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动态收集、分析和处理,实时掌握研究区生长最佳的土壤温湿条件及变化规律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数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杨靖  林益  李捍东 《农机化研究》2012,34(6):157-160
针对智能监测温室环境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首先,介绍了基于CAN总线和WSNs的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设计了基于nRF9E5,nRF905和MSP430F149的智能节点;最后,给出相应的软件流程。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温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监测,为温室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拖拉机作业环境监测的高精度定位和大数据实时存储,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和云服务平台的拖拉机作业环境监测系统,并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系统运行流程、定位原理和数据存储方法进行了详细设计,有效提高了拖拉机作业环境监测平台的监测效率。设计了基于云存储的拖拉机环境监测视频数据采集系统的4层结构框架,并对4层结构的软件应用进行了拓扑设计,最后对环境信息监测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拖拉机作业环境,环境监测系统可以返回高清的图像信息。对返回的温度数据信息进行了误差统计,结果表明:环境监测信息精度较高,满足了拖拉机作业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
获取水稻的相关生长信息可以动态监控和实时掌握水稻的生长情况,是实现水稻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基础。为此,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集水稻生长过程数据采集、视频信息传输、后台数据分析处理和水稻生长精准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生长信息动态监控系统。根据该系统,对植物工厂中种植的4种水稻作为试验田进行研究,选择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这3种性状作为监测对象,并与人工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该系统可有效监测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数量性状,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稻生产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水稻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南疆地区智能温室大棚的特点,设计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获取环境因子数据并进行相应调整。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环境因子实时监测和无线通信传输,提高温室大棚环境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跃进农场现存的几种主要种植形式,探索近阶段及未来适合跃进农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模式。机直播与人工撒播的对比试验表明,该模式改善了水稻生长的小环境,促进了水稻分蘖生长,提高了水稻成穗率和抗病性,有利于人工清除恶性杂草,提高了水稻单产;穗粒数比撒播方式显著提高是机直播增产的主要原因,可增产5.44%。跃进农场近3年来水稻机直播与机插秧的产量表明,水稻机直播的产量总体要略高于机插秧,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直播形式较容易拿到穗苗,而机插秧形式穗苗不稳定。分析水稻种植环节的8项成本构成,机直播比机插秧可节约成本近20%,选用机直播的种植形式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实践研究表明,在跃进农场机插秧主要优势不在于提高水稻单产,而在于提高了水稻灌浆的整齐度和饱满度,有利于提高水稻种子扩繁质量和纯度,也有利于控制恶性杂草的危害。综上所述,近阶段来说,机直播和机插秧将全面替代人工撒播,机直播为主要推广的水稻机械种植形式,机插秧为辅助的种植形式,主要用于育种;随着水稻穴播机的不断研制成熟,机穴播将成为主要的种植形式,可以解决水稻种子扩繁的需要和种子品质的要求,同时还能实现稳定产量和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培菜生长过程中对光照强度、环境温湿度及营养液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一种微型水培人工气候箱环境监控系统,可用于家庭园艺或餐厅农场.基于STM32F103ZET6控制器,设计了系统相关硬件电路及系统控制程序,主要包括外部环境检测模块、外部环境调节模块、营养液检测模块、营养液调节模块、LCD显示及按键模块及上位机显示界面....  相似文献   

13.
猪舍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已成为养猪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的哺乳母猪舍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King View为开发平台,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对哺乳母猪舍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控,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设计原理。利用King View制作出的环境监控平台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画面精美,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离岸深水网箱群养殖水域环境和鱼群安全日常监测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中式深水网箱群鱼群状态远程监测系统。采用水声多波束探测技术、多路信号处理技术设计了远程探测节点,用于扫描各深水网箱内部空间;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本地监控中心,便于用户集中控制远程探测节点、查看网箱探测结果;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构建了远程、实时的指令和数据传送通道。监测系统样机在福建省泉州市围头深水网箱养殖现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准确及时地反馈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和网箱鱼群状态,减轻养殖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ID和WSN的养殖场管理系统网络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RFID和WSN技术相融合,并将其应用于开发大规模现代化养殖场管理系统中去。其中,RFID技术实现牲畜个体识别与追踪,WSN技术完成牲畜健康状况和养殖场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为养殖场的自动化管理、环境污染、疫情防治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提出了综合的解决办法。为此,深入分析了现有的RFID和WSN技术融合的几种类型以及养殖场管理系统的性能需求,对基于RFID和WSN技术的大规模养殖场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及需要开发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6.
《Agricultural Systems》2006,89(2-3):205-22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dairy farmers perceive their environment (PE), i.e., the external context of their farm, and the uncertainty (PEU) this poses to them. The environment is defined using the STEP concept (society, technology, economy and politics) and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the external farm environment and the strategy farmers choose for their farm is quantifi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the external farm environment on decision-mak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103 Dutch dairy farmers was analyze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is not related to complexity or dynamism, but to the illiberality (i.e., intolerance, hostility) of the external farm environmen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especially illiberal, thus causing high uncertainty. Farmers with high PEU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while low perceived uncertainty results in a process-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farm. A growth strategy is not affected by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The PE and PEU approach is new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shows that the farmer’s view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a key issue for decision-making on farms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uncertainty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arm environment and farm strategies shows that to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farm, farming system boundaries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 of the external farm environment on decision making. Reduction of uncertainty will enhance decision-making because instead of farming within an uncertain context,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can be used.  相似文献   

17.
为了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动微灌控制,根据精细农业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CAN总线和Linux的微灌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数据信息采集模块、嵌入式中央处理模块、灌溉控制模块、CAN总线网络四部分组成,可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辐射强度等信息,并结合作物生长信息,经理论计算,决策所需灌溉水量,利用电磁阀来自动调节控制水量补给,实现作物微灌的自动化,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水利用率。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能够实现准确的信息采集和可靠的分布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