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以来,辽宁省东部地区应用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的细管冷冻精夜开展了辽东山区中低产绒山羊的改良工作.目前,辽东山区改良羊已占绒山羊总数的20%以上,非常有必要通过后裔外貌鉴定和产绒量、体重等生产性能测定对育种中心种公羊的种用价值进行评定,并根据BLUP法估测的育种值进行改良效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的陕北白绒山羊辅助育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北白绒山羊多性状选择育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以动物模型BLUP法为核心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为依托,在Windows XP平台下利用ASP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陕北白绒山羊辅助育种管理系统-ABMS.该系统能实时地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域种羊场的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并能方便地导入和导出选择性状的育种数据.ABMS在陕北白绒山羊种羊场实际应用中体现了技术先进、易于操作、网络化管理等特点,其推广和应用对实现种羊场育种工作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BLUP法又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该方法在同一个方程组中兼顾固定的环境效应和遗传效应,还能把随机的遗传效应考虑在内。LAMS育种方案(Look ahead mate selection)可提前预测后代遗传优势。2009~2011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新品系选育扩繁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为使选育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实际育种值及育种效果的预测,项目组系统研究了在选育中应用BLUP法进行选种及应用LAMS法进行选配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陕北白绒山羊多性状选择育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以动物模型BLUP法为核心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为依托,在Windows XP平台下利用ASP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陕北白绒山羊辅助育种管理系统-ABMS。该系统能实时地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域种羊场的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并能方便地导入和导出选择性状的育种数据。ABMS在陕北白绒山羊种羊场实际应用中体现了技术先进、易于操作、网络化管理等特点,其推广和应用对实现种羊场育种工作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场1989-1998年共10个年度3 981只个体的抓绒量和体重的单性状育种值,以及这两个性状的综合育种值.在模型中考虑的固定效应有年龄效应和性别-群体-年度效应、随机效应有个体的加性效应和个体永久性环境效应.比较育种值选择与表型值选择的结果表明:①公羔依据断乳重选择与依据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较大;②育成母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③育成公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④种公羊依据抓绒量和体重的表型值选择结果分别与依据各自性状育种值选择结果的秩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应用个体表型值选种存在准确性较差的缺点;动物模型BLUP法适合用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选种.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选择种公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性状BLUP法应用于上海奶牛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早在70年代初由美国Henderson教授创立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在家畜育种界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在80年代初,我国学者纷纷开展了对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我国学者北京农业大学的张沅、张勤以及贵州农学院的俞渭江等不仅全面研究了BLUP法在我国奶牛育种中的应用,还设计编制了BLUP计算程序。 另外,由于现代奶牛育种工作的发展,尤其对于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多年来在BLUP法方面的研究和奶畜育种实践,应用高级可编译的TRU BASIC语言,研制了一套实用于现代家畜育种的BLUP & VCCE软件包,该软件包括了目前BLUP和VCCE所涉及的所有模型,可以满足国内育种界同行应用BLUP法的要求。该软件可以在国内现有的所有微机上运行,包括IBM/PC、XT、AT、286、386等微机。  相似文献   

8.
蒋明  陈斌 《养猪》2013,(6):44-47
文章介绍了BLUP法的基本原理、生产上的常规应用和群体继代选育的概念、传统的选育步骤,以及二者的优缺点对比,总结了BLUP法在群体继代选育中的应用情况,期待为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的7个联合育种场内的1748只辽宁绒山羊进行后裔测定,主要测定项目为绒密度、毛色、绒型等外貌鉴定与产绒量、体重等性状。并以后裔测定的外貌评分、产绒量、体重等性状成绩为基础数据,应用BLUP方法,对种公羊进行产绒量、体重等性状的育种值估测,从而对种公羊的种用价值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中国绒山羊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三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的生产。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建议、配种建议、淘汰建议、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预产期、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1396"型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