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液涂片为抗原,建立了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的方法,并对伊氏锥虫病马、同群马、健康马、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作了检测。伊氏锥虫病马和无症状同群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3/34)和12%(18/150);25匹健康马血清伊氏锥虫抗体均为阴性;84份非伊氏锥虫病马血清的IFA试验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多数病马发病一周内的血清IFA试验即为阳性。3匹病马血清抗体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病马于治疗后110天,血清IFA试验仍为阳性。本试验表明,IFA试验检测马骡伊氏锥虫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无症状的感染马也能检出,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马传贫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2匹弱毒疫苗免疫马跟踪检测17个月,在接种3周后ELISA检测均呈阳性,其中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持续到接种后10个月,另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可持续到接种后一年.对两匹马的所有不同时期采集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用ELISA检测均为阴性.另选6匹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30个样品,经75℃加热5min处理后,均由阳性转变成阴性.4匹经马传贫病毒辽毒株(LN-EIAV)实验感染马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结果仍为阳性.23匹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自然感染马血清样品,经加热处理后,19匹马血清样品仍为阳性,4匹马血清样品由阳性转变成阴性.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较自然感染马血清抗体耐热性稍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伊氏锥虫表膜抗原的McAb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48匹健康马(骡)、5匹人工接种伊氏锥虫马(骡),9匹先用锥虫弱毒株免疫后用强毒株攻毒马(骡)共278份血清的循环抗原(CA),同时用常规间接ELISA检测了相应的循环抗体(CAb)。结果: 278份血清的CA、CAb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其阳性检出时机不完全吻合;人工接种马(骡)的CA阳性检出率高于CAb,于接虫后经1-2个CA高峰而死,濒死前4/5动物的CA呈现阳性,免疫马(骡)在攻虫前CA即可呈现阳性,多经1-3个CA高峰后逐渐转阴;人工接种马(骡)的CA水玉高于免疫马(骡),二次攻虫后的CA水平高于首次。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哈尔滨市历史上马传贫重实区中的8个乡、2个国营场的马匹以免疫酶斑点试验(DB)与琼脂扩散试验(I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和自然感染马的鉴别。在65匹马(骡)中,斑点试验阳性反应62匹(含骡8匹),阳性反应马3匹;琼脂扩散试验阳性反应3匹,阴性反应62匹。据BD和ID试验结果,DB试验阴性的62  相似文献   

5.
用ELISA检测了接种猪瘟疫苗猪的血清抗体。共计486份猪血样,检测到血清抗体阳性者441份,阳性率为90.74%。同时对其中的111份血清进行了自然强毒血清抗体的检测,检测到强毒抗体阳性4份,阳性率为3.60%。结果表明青海省猪瘟疫苗注射密度较高,但也反映出在青海省猪群中可能存在猪瘟自然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ELISA和IFA检测试剂盒的真实性,选择两种进口MHV抗体ELISA和IFA试剂盒检测26份小鼠血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检测结果显示,26份血清中,13份两种试剂盒检测的结果全为阳性,11份全为阴性,剩余2份分别为ELISA阳性、IFA阴性。评价结果显示,参比IFA,ELISA试剂盒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61%,误诊率为15.38%,漏诊率为0,准确度为92.30%,正确指数为0.846,阳性似然比为650%,阴性似然比为0。结果初步证实,ELISA试剂盒配合IFA试剂盒适用于MHV抗体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注射马传贫弱毒疫苗后的马(骡)50匹,分别进行了体温、血液学、血清抗体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等项目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注苗后马(骡)免疫反应及其动态规律。提出注苗马(骡)在T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前,仍有感染强毒的可能,因此对马(骡)仍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8.
以18匹鼻疽马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主要依据,结合常规补体结合反应(CFT)的检查结果,确定了间接血凝试验(IHA)的判定标准,即血清凝集1:800或以上呈现“++”为阳性,1:400呈现“++”为疑似,1:200以下凝集为阴性反应。进而为比较固相补体结合反应(SP—CFT)与IHA检测鼻疽的敏感性,以CFT作对照,对内蒙和吉林两省(区)的1244匹马骤血清进行了检测,CFT、SP—CFT和IHA的阳性率依次为10.8%、16.8%和7.3%,阴性率为84.8%、71.2%和85.4%。用这三种血清学反应检查供作对照的20匹健康马血清及14匹其它6种传染病血清,均未出现影响结果判定的类属反应。1244匹马骡血清中鼻疽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的血清540匹份,三种血清学反应阳性率依次为15.9%、30.9%和3.2%,阴性率依次为77.4%、44.8%和35.9%。由上可见,在三种血清学反应中,不论对大面积的鼻疽疫区,还是对鼻疽菌素试验阳性(M~+)马群的检疫,SP—CFT均表现了最高的敏感性,至于IHA的检出率,则较SP—CFT低,但可用于鼻疽的早期诊断,以弥补在此期间补体结合性抗体尚未出现,补体结合反应不能检出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东莞市采集的809份犬血清进行检测,采用SYNBIOTIC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体阳性数265份,抗体阳性率32.76%,其中检测免疫狂犬病多联苗的血清493份,抗体阳性数55份,抗体阳性率11.16%,检测免疫狂犬病单价疫苗的血清316份,抗体阳性数210份,抗体阳性率66.46%.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测定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与传贫病马琼脂扩散沉淀抗体(沉淀抗体)及补体结合反应抗体(补反抗体)活性的耐热曲线。证明免疫马的抗体较传贫病马的耐热性差。64℃水浴15分钟后,免疫马血清沉淀抗体完全丧失反应活性,而传贫病马血清一般多能保持阳性反应。用65℃水浴15分钟处理琼扩阳性反应血清,结果传贫病马血清142份中的128份仍为琼扩阳性,传贫病马注苗后的血清5份均呈琼扩阳性;免疫马血清37份则全部转为阴性反应。65℃水浴15分钟后,免疫马血清补反抗体完全丧失反应活性,而传贫病马血清仍可呈阳性反应。用65℃水浴15分钟处理补反阳性血清,结果传贫病马血清40份、强毒接种马血清2份的补反仍保持阳性;免疫马血清42份则均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1.
经东方鲎试剂检测,在X结肠炎马(10匹)或骡(5匹)的血清及血中“X原虫”的裂解物内均含有内毒素,且阳性稀释倍数均在10倍以上;在健康带“X原虫”马(3匹)或骡(3匹)血中未检测到内毒素,虽然在有的健康带“X原虫”马或骡血中“X原虫”的裂解物内检测到内毒素,但经10倍稀释后即变为阴性。由此可见,经东方鲎试乳检测,血中“X原虫”的裂解物稀释10倍以上为阳性,同时血清检测也为阳性的马或骡,即为X结肠炎患畜。  相似文献   

12.
1980年自本所临床健康马群分得一株马细胞巨化病毒(0229株),以此毒株制成补体结合反应(简称补结)抗原,对国内9个省(区)19个马场、部队的3087份马、骡、驴血清作了补结抗体调查。结果:马血清的阳性反应率为74.70%,骡、驴血清的阳性反应率为64.75%。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家畜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河北省家畜弓形虫病进行了检测,共检测猪血清1300份,其中阳性血清464份,阳性率达35.699/5;绵羊血清222份,阳性57份,阳性率25.68%;山羊血清100份,阳性10份,阳性率10.00%;牛血清30份,阳性8份,阳性率26.67%;马血清43份,阳性1份,阳性率2.33%;骡血清28份,阳性1份,阳性率3.57%;驴血清33份,阳性2份。阳性率6.06%。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马传贫弱毒疫苗后,农业部已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扩大试验。据此,我们从1977年至1981年分三个阶段对东北三省的××个单位的6,383匹马、骡、驴注射了马传贫疫苗,最早的已连续注射了5年,累计注射9,281匹次,并观察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间接ELISA法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法检测20份人工感染鸡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100%,康复期鸡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3%,人工接种弱毒疫苗65d和170d鸡群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70%。经反复试验,确定了诊断抗原的制备方法和间接ELISA检测鸡痘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即抗原包被浓度10.8μg/孔,待测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牛羊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效果与安全性,在重庆市武隆县开展了该疫苗的有关试验。抽检的20份牛血清样品中,亚洲I型口蹄疫抗体阳性20份,阴性0份,抗体阳性率达100%;抽检的20份羊血清样品中,亚洲I型口蹄疫抗体阳性18份,阴性2份,抗体阳性率90%。血清抗体阳性率是反应疫苗免疫后群体抗体状态的一个重要数据,群体血清抗体阳性率越高,维持时间越长,说明疫苗免疫效果越好,本次试验结果就说明该疫苗免疫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检测了接种猪瘟疫苗后的猪血样697份,检测血清抗体阳性637份,阳性率为91.39%.同时对851份血清进行了自然强毒血清抗体的检测,检出阳性76份,阳性率为8.93%.表明青海省猪瘟疫苗注射密度较高,同时反映出在青海省猪群中存在猪瘟自然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IFA、ELISA和HI等血清学方法对来自广西各地的84份恒河猴血清分别作了猴艾滋病病毒、猴麻疹病毒、猴B病毒及猴痘病毒的抗体检测。在84份血清中未检测到D型逆转录病毒(猴艾滋病毒)的抗体;猴痘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21.4%;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猴仅在新来猴群中出现,其阳性率为23.3%;9.5%的猴子同时出现两种病毒抗体阳性;各地区猴群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确定用1:2.5~1:3补体与1:2鼻疽血清等量混合后,滴加于含1:5鼻疽抗原致敏红细胞的琼脂糖凝胶反应盘的相应孔中,置于4℃或15~29℃下感4~12h,可以产生直径在8.1mm以上的溶血环。对健马及马传贫等6种传染病马血清做检测,则不引起溶血反应。以31匹M~+马血清的CFT结果和扑杀10匹鼻疽马血清的CFT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做依据,确定了固相溶血试验(S_p—HLT)的判定标准,即溶血环直径在6.0~7.0mm的为阴性,7.1~3.0mm的为疑似,8.1mm以上的为阳性。以此标准检测了411匹马(来自鼻疽疫区的368匹.鼻疽清净区健马43匹)。结果,疫区马血清CFT阳性率为5.2%,Sp—HLT阳性率为7.6%;43匹健马血清的CFT和Sp—HLT均为阴性。Sp—HLT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检出率较CFT略高,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考虑并非假阳性。由此认为,用Sp—HLT代替CFT进行鼻疽检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鼻疽固相补体结合反应的条件进行了筛选,建立了术式。通过对417匹马来因点眼阳性马骡血清抗体检测证明,建立的固相补反的敏感性高,其阳性反应占29.5%,疑似反应占23%,阴性反应占47.5%;而常规补体结合反应则分别为14.7%、3.8%、81.5%。对10匹其它传染病血清和20匹马来因点眼呈阴性的健康马血清检测结果,除类鼻疽血清外,均呈阴性反应,证明固相补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