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羊骨进行酶解,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藤黄球菌为供试菌种,以抑菌性为指标,对7种酶作用下所得酶解产物的抑菌性进行评定,以选出水解最佳用酶。结果表明,在各自最适条件下,胃蛋白酶酶解产物(pH值为3.0,37℃,底物质量浓度0.2kg/L,酶添加浓度2000U/g,作用时间6h)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药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期寻找新型抗菌物质。以6种敏感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根据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对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研究分析。从桐花、秋茄、白莲、木榄、老鼠簕中共分离得到50株真菌,其中16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至少1株实验菌株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0.7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率最高达32%。研究表明,HGC-M3-A,HGC-L3-A和HGC-QJ1-A,HGC-M3-A、HGC-L3-A、HGC-QJ1-A,HGC-TY3-A的发酵粗体物分别对对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HGC-QJ1-A、HGC-QY2-A、HGC-MT3-A、HGC-TY3-A、HGC-LT3-A和HGC-TT22-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强的杀菌效果;HGC-L3-A、HGC-TT22sub>-A1对白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均为25 mg/mL;HGC-MT3-A、HGC-TT22-A1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浓度分别低至为1.56 mg/mL和3.125 mg/mL。红树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3.
从腐败皮蛋水晶肠中分离出4种主要的腐败菌,利用6种防腐剂对腐败菌进行了抑菌试验,挑选出"高效防腐剂"与乳酸链球菌素(Nisin)2种防腐剂效果最佳,其完全抑菌质量分数分别是0.30%和0.03%。复配试验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质量分数为0.02%的Nisin与0.20%的高效防霉剂,可以完全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加入皮蛋水晶肠中质量分数为0.150%和0.015%的Nisin时,可以使保存时间延长4倍。  相似文献   

4.
半夏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常见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菌效果,以得出抑菌谱。分别用75%、95%乙醇对生半夏进行回流提取并用琼脂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测定了半夏提取液对一系列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7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5.24%,而9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2.73%;75%乙醇半夏提取液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5 mg/mL,恶臭假单胞菌12.5 mg/mL,藤黄微球菌1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5 mg/mL,枯草芽孢杆菌10 mg/mL,酿酒酵母10 mg/mL,裂殖酵母20 mg/mL,黑曲霉菌12.5 mg/mL,甜瓜枯萎霉菌25 mg/mL。半夏醇提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玉米须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及固液比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5%,超声温度为55℃,超声时间为40 min,固液比为1∶35,此条件下玉米须中总皂苷提取率为1.803%。玉米须中总皂苷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白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然食品防腐剂有待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鲜与加工》2001,1(2):32
食品防腐剂是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利用天然植物提取防腐剂不仅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今后开发的方向。 1 果胶分解物 果胶一般从水果、蔬菜中提取,其酶分解物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抗菌作用。 2 辛香料提取物 辛香料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采用酒精提取的辛香料提取物,对多种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 琼脂低聚糖 从海藻中提取的琼脂,主要成分是琼脂糖。其酶分解物即为琼脂低聚糖,它具有较强的抑菌和防止淀粉回生老化的作用,在浓度达3.11%时,能有效地减少菌落产生。 4 壳聚糖 壳聚糖又叫甲壳素,是从蟹壳、虾壳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在浓度为0.4%时,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壳聚糖不溶于水,而溶于醋酸、乳酸,在应用时,通常将其溶解于食醋中。 5 溶菌酶 溶菌酶对革兰式阳性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等有较强的溶菌作用。由于食品中的羟基和酸会影响溶菌酶的活性,因此,它一般与酒、植酸、甘氨酸等物质配合使用。 6 鱼精蛋白 这是一种天然抗菌物质,属于简单的球形蛋白质,通常存在鱼体内,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 ℃条件下加热1.5 h仍具有活性,同时抑菌范围和食品防腐范围均较广。浓度为0.1%时,对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胚芽乳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蒜汁的抑菌作用,将大蒜捣碎后,用灭菌蒸馏水配成一定浓度的大蒜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放线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测定大蒜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及室温和高温(121℃)2种不同的温度处理方式下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方式。研究表明,质量分数25%的大蒜汁对放线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室温下放置7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放置2 h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佳,放置3 h对放线菌的抑菌效果最佳,且均为暂时性抑菌;大蒜汁在高温处理后完全失去抑菌作用。因此,经室温处理后的大蒜汁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苜蓿叶为原料,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6种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产物。通过对酶解温度、酶解pH值、底物质量分数来分析酶解液的ACE抑制率。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酶解苜蓿叶蛋白的ACE抑制能力最高,酶解温度在55℃时抑制率为83.26%±0.61%,酶解pH值为7.5时ACE抑制率为64.87%±0.49%,底物质量分数为4%时ACE抑制率为81.18%±0.04%。因此,确定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苜蓿ACE抑制肽的最佳用酶。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性,根据松针粉的结构特点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高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两种酶提取松针多糖的条件(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建立了双酶复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且证实分步加酶法提取的多糖得率较高,即:液料比20∶1(mL/g),酶解温度50℃,pH 6.5,先添加2.5%纤维素酶,酶解时间2 h,后添加1.5%果胶酶,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得到的黑松松针多糖得率达6.17%,远高于单酶提取效果。松针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方法简便,可用于提取黑松松针多糖,为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杂色蛤酶解产物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马尿酸法测定。以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酶筛选,得出对杂色蛤肉酶解效果最佳的酶是木瓜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木瓜蛋白酶酶解杂色蛤肉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0,加酶量1.5%,酶解温度45℃,p H值6.0,酶解时间1.5 h。酶解产物(10 mg/m L)对ACE的抑制率为86.7%,水解度为27.75%。酶解液经超滤,小于6 k Da部分(2 mg/m L)抑制率最高为52.3%,IC50为1.738 mg/m L。  相似文献   

11.
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0.1265、0.1679、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深绿木霉T2发酵液蛋白提取物Tra T2A诱导兰州百合对灰霉病菌产生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Tra T2A测定了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抑菌率和诱导抗病作用,其后用Tra T2A的100倍液喷雾处理兰州百合,48 h后接种灰霉菌,研究其诱导抗病机理。结果表明:10倍、100倍Tra T2A对百合灰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诱导抗病作用,100倍液的抑菌率最小,仅为1.16%,但其诱导抗病效果最大,为84.77%。诱导处理Tra T2A+接种灰霉菌能显著提高兰州百合叶片中GLU、PAL、POD、PPO活性及蜡质含量并促进胼胝质的积累,其中该处理后的POD、PPO活性和蜡质含量在测定时间内均高于处理Tra T2A、接种灰霉菌和CK,GLU活性除第3天外,其余时间也高于其他3个处理。GLU、PAL活性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4.28、2.93 U,比其他3个处理分别高出0.09、0.31、0.46倍和0.31、0.19、0.47倍;POD、PPO活性和蜡质含量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9 U、0.63 U、14.48 mg/g,比其他3个处理分别高出0.04、0.29、0.43倍,0.12、0.32、0.67倍和0.09、0.06、0.99倍;胼胝质积累也均高于其他各处理。说明Tra T2A诱导处理能够激活百合防御体系,使百合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裂蹄木层孔菌不同发酵时间的产物对7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将裂蹄木层孔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不同的处理,分级纯化抑菌活性多糖,比较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发酵时间为20天的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率最高;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醇提物中;醇沉级别为30%(浓度为50 mg/mL)醇提物中的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供试醇沉级别中最高。说明裂蹄木层孔菌含有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成分,具备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宁夏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精油成分、抑菌功能及安全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精油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3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通过cck-8法检测大籽蒿精油对于2种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宁夏大籽蒿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母菊薁(29.61%),樟脑(4.80%)、桉叶油醇(4.32%)、异木香酸甲酯(4.02%);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781 μg/mL,最低杀菌浓度为0.3125 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0195 μg/mL,MBC为0.078125 μg/mL;当精油浓度小于100 μg/mL时对角质细胞(HaCaT)和皮肤成纤维细胞(NHSF)均无毒性。综上,宁夏地区大籽蒿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安全性较高,以上结果为宁夏大籽蒿精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抗菌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抗菌活性,首先利用颗粒涂布平板法分离真菌,通过扩增与比对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初步鉴定分离到的真菌。采用双平板打孔药剂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使用层析法分离目标菌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使用96孔板液体稀释法检测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共分离得到88株真菌,其隶属于57个属、74个分类单元,其中18株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相似性≤97%。其中6株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2株真菌KNFL008和KNFL040抗菌活性较强。经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A(1,3-2-羟基-5-十五烷基苯)、化合物B(麦角固醇)、化合物C(2-氨基-3H-苯氧嗪-3-酮)和化合物D(2-乙酰氨基-3H-苯氧嗪-3-酮)。对化合物A、B、C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为3.13~200 μg/mL。化合物A和D为首次在真菌提取物中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兴安岭凋落物真菌资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巨大口蘑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对巨大口蘑子实体进行提取,再用采用Kirby Baue纸片扩散法测定抑制圈直径,并初步探讨其提取物对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巨大口蘑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可达到9.2 mm,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黑曲霉的抑菌圈为8.4 mm;涂膜保鲜结果表明,4种提取液对番茄储存过程中的失重率、坏果率和感官评分都有所改善,其中乙醇提取液24 d坏果率为30%,而空白对照的坏果率为70%。表明巨大口蘑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为其天然防腐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对强活性的燕麦蛋白ACE(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进行了脱盐处理。结果表明,在10倍柱体积/h的洗脱流速和15℃的洗脱温度下,离子交换处理能脱除肽中81.8%的盐分,同时氮回收率高达89.8%,且脱盐处理对肽的ACE抑制活性影响很小。脱盐处理后的燕麦蛋白ACE抑制肽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6.4%,灰分含量为2.1%。  相似文献   

19.
拟康氏木霉和黑根霉混合发酵对苹果链格孢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菌的生物防治效果,探索开发为新型绿色环保生物防治剂。对2种生防微生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烟台莱阳进行田间实验对发病较为严重的果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多次灌根与喷施处理,测定其防治效果并测定其对苹果叶片SOD、POD等防御相关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可显著提高对病原微生物链格孢菌的抑菌能力。平板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液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达到了66.73%,显著高于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单独发酵液的51.23%、17.28%;田间实验发现,混合发酵液处理后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相对防效达到42.46%;对其叶片防御酶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液处理后,苹果叶片的防御酶SOD、POD、PAL活性均有50%以上的提高。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提高苹果抗病能力,为新型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壳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不同寻常的抑菌活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极其拮抗菌的抑制活性,在研究中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菌302-多粘类芽孢杆菌、199-蜡状芽孢杆菌及桉树白枯病的病原菌76-茄青枯拉尔氏菌、RS-桉树青枯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抑制效果,利用了系列稀释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研究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76-茄青枯拉尔氏菌和RS-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分子量为2200和5万的壳聚糖对青枯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壳聚糖的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最小抑菌浓度在0.05%以上。而这2种分子量的壳聚糖对302-多粘类芽孢杆菌和199-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上述2种病原菌要明显弱很多,最小抑菌浓度在0.1%以上。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探讨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pH在5.5~6.5时,对受试菌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作用效果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