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优良鲜食枣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优良鲜食枣质量标准、感官质量标准、测试质量标准和综合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鲜食枣优良品种90个.按照区域或省份统计比较各区域的鲜食枣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含北京)、山东,陕西、山西2个区域的鲜枣品种规膜最大,并且著名的品种也较多;新疆、宁夏、甘肃的优良鲜食枣品种少,但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河南鲜食枣规模化生产的品种不多;辽宁省的优良鲜食枣品种最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播期对鲜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筛选出综合评价较好的播期,本试验以鲜食玉米品种华泰五谷902为材料,研究早春不同播期(3月2日、3月10日、3月25日)下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果穗特征,并筛选11个性状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播期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的株高及茎粗随播期延后而增大,地上干物质的积累也表现出随播期延后而增加的趋势;播期延后条件下,玉米的秃尖长度得到显著限制,且籽粒干重得到显著提高。对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可得,最晚播期(3月25日)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0.583),表明早春的晚播有利于改善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 鲜食玉米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糯玉米品种中以白色的糯性品质最好,如四川农科院培育的鲜食玉米渝糯1号,而黑、紫、红、彩色的品种品质相对要差些.目前,适宜于我省中北部地区栽培的白色糯玉米有渝糯1号;黑色糯玉米有中糯1号,中华黑珍珠、意大利黑玉米等;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鲜食大枣的商品果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有远见的生产者也不失时机抓住了发展鲜食大枣项目。目前国内现阶段推广的鲜食大枣品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有的品种丰产而不丰收,有的品种即使丰收了,但果肉内在品质低劣,口感不佳,最终到消费人群中而不受欢迎。还有些品种品质及口感都好,但果实抗病性不好。针对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鲜食玉米作为人们喜爱的营养、保健、休闲食品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以鲜果穗供应市场,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虽逐年扩大,但投入产出比却有所下降,种植户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为探索研究鲜食玉米最佳栽培模式,2005年我县开展了鲜食玉米不同播期的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鲜食糯玉米生产发展很快,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也较高,而定西市鲜食糯玉米种植规模小,但品种却多样化。为调整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鲜食糯玉米,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  相似文献   

9.
王强  陈丽华 《新农业》2010,(1):18-18
<正>近几年,鲜食糯玉米在海城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较好。为探讨鲜食糯玉米科学栽培法并使产品提早上市,我们进行了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钼肥对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日本青(A1)、抚鲜3号(A2)、辽鲜1号(A3)、沈鲜3号(A4)、台292(A5)等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R6至R7期测定四种不同施钼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指标,考察施钼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钼增加了鲜食大豆的三粒荚数、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及鲜荚产量,但降低标准荚数,对鲜食大豆鲜荚的长、宽影响不大;施钼提高鲜食大豆蛋白质含量,而对脂肪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同时表明鲜食大豆的适口性是由品质性状决定,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硬度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 鲜食玉米品种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其栽培主要抓好以下七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结构发生变化,近十多年来我国枣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在鲜食枣开发和利用方面发展快,鲜食枣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果品之一。目前市场上优质鲜食枣果供不应求,而北京的许多优质鲜食枣品种都没有有效地被挖掘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施硒肥对鲜食玉米硒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叶面硒肥不同喷施方法对鲜食玉米硒富集量的影响,在不同硒肥浓度、喷施次数、喷施时期、喷施时间条件下,测定了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结果显明:硒肥浓度与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在抽雄期和采收前7 d叶面喷施硒肥的鲜食玉米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高于大喇叭口期(P<0.05);鲜食玉米中硒的富集量随着叶面喷施硒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晴天下午叶面喷施硒肥比早上喷施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旱地鲜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鲜食玉米营养丰富,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近几年,通渭县已有零星栽培,由于种植不规范、串粉问题突出,果穗品质差、效益低。针对这一问题,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7年开始,经过3 a试验示范,摸索出了旱地秋覆膜鲜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栽培技术,鲜食玉米  相似文献   

15.
姜闯 《农技服务》2002,(12):21-21
<正> 盆枣1号是江苏省国营泗洪县五里江农场果树研究所 1998年选育成功的适宜盆景栽培,观赏与鲜食为一体的珍稀鲜食大枣优良品种。 1、果实性状 果实长柱形,平均果重28克左右,果核细长,果皮紫红色,不裂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几年储鲜、包装和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鲜食甘薯种植逐年扩大,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已成为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而精选品种、育足壮苗、确保适时早栽是实现鲜食甘薯丰产丰收的基础。今年的鲜食甘薯生产上要早建炕、建火炕,火炕率争取达70%以上,具体技术应主要抓好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8.
<正>1研究进展与技术创新传统的罐藏黄桃风味偏酸,而鲜食黄肉桃融合了水蜜桃的甜香风味与制罐桃的不溶质特性,甜酸可口,软硬适度,且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及维生素C、抗自由基等),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鲜食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质、大果为主要目标,以黄肉桃种质弗雷德里克、西尾巨黄、锦绣、锦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武汉市栽种的紫薯新品种,对近几年引进的8个紫薯品种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含对照)中,渝紫263鲜薯产量最高,达2 686.53 kg/667 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6.23%,其余品种鲜薯产量均低于对照。渝紫263食味一般,香味淡、纤维含量高而粗,不适宜在武汉市做鲜食用种,可做加工型用种。紫美和济黑1号食味较好,干薯率高,适宜在武汉市做加工和鲜食用种;亲紫、鄂薯8号和海南1号干薯率略低,但食味较好,香气浓,纤维含量低,适宜在武汉市作鲜食用种;京薯6号和紫罗兰的鲜薯、干薯产量不高,食味较差,不适宜在武汉市栽种。  相似文献   

20.
以1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尝评分与淀粉黏度性状中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品质成份相关性不显著。基于不同品种综合品质性状表现,筛选出综合食味品质优良的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1号、苏玉糯1502和苏科糯12,可作为鲜食和速冻加工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