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是以回肠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肠道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回肠炎"、"猪坏死性肠炎"、"猪腺瘤病"等,其病原菌为一种弯曲或直的杆菌,临床特征为患猪排焦黑色粪便(沥青样)或血痢、脱水及生长缓慢。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一起,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陕西省汉中市某种猪场2016年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维吉尼霉素抗接种球虫疫苗肉鸡试验诱发坏死性肠炎的效果
  接种弱毒球虫疫苗可以增加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攻击肉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和/或盐霉素30天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伊朗德黑兰大学的B.Shojadoost等首先评估了弱毒球虫疫苗对试验诱发坏死性肠炎的作用,并评估了维尼吉霉素在预防该病上的效果。然后研究了维尼吉霉素、盐霉素或两者是否有助于缓解坏死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第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接种双倍剂量弱毒球虫疫苗导致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攻击肉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但维吉尼霉素预防了死亡并改善了接种疫苗肉鸡的生长性能。第二项研究表明,添加维吉尼霉素30天在预防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诱发的坏死性肠炎上有效。虽然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抗坏死性肠炎短期效果明显,但还不令人满意。该研究进一步证实,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可以预防坏死性肠炎,对家禽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Parish首次报道了家禽的坏死性肠炎,并用病原魏氏梭菌复制出了本病。以后世界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类似的病例报道,我国一些养鸡地区,先后都报道过多起鸡坏死性肠炎。本病又称梭状芽胞杆菌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菌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或小肠细菌生长过度症(SIBO)。病死禽以肝肿大,肠道出血,肠黏膜有麸皮样坏死灶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的抗菌活性被广泛关注,其抗菌谱窄,对许多革兰阳性菌(尤其是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治疗畜禽坏死性肠炎具有良好疗效。相对于其他治疗畜禽坏死性肠炎的药物,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同时,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从动物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目前,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和控制鸡、猪、牛等动物梭菌性肠炎。该综述对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的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安全性以及在畜禽疾病上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为开发其新用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这些细菌不仅  相似文献   

6.
前言猪的肠腺瘤综合征,是以回肠、盲肠粘膜部腺瘤样增生为主征的肠道疾病。肠腺瘤综合征包括增生性出血性肠炎,肠腺瘤病,限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等,其病原菌据认为是痰弯曲杆菌粘膜亚种(Campylobacter Sputorum Subsp.mucosalis)。分离出本菌的仅有中泽氏等从茨城县屠宰场的PHE病猪  相似文献   

7.
畜禽新疾病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增生性肠炎(PPE). 本病是由森氏细胞内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坏死性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部性肠炎、回肠末端炎、肠腺瘤.本病在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国内已在1997年发现.本病主发于6~8周龄的仔猪,粪便稀软、呈黑色,皮肤苍白、消瘦、生长迟缓、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8.
鸡坏死性肠炎的防制StephenA.著崔水保摘译杨圣典校1坏死性肠炎的症状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鸡坏死性肠炎。此后,世界大多数家禽生产国都有报道。早期的工作者用魏氏梭状芽胞杆菌(现在叫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小鸡复制此病。该病呈散发性,主要发生于肉...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NE)是家禽中最重要的肠道疫病之一,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人工复制鸡坏死性肠炎病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药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通常受实验动物、感染菌株、诱导病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难以成功复制病例。鉴于此,现综述了影响鸡坏死性肠炎病例成功复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攻毒使用的实验动物、菌株毒素、菌株培养条件、诱导病因等,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改善人工复制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的严重程度,分析了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的病变评分系统,以期为鸡坏死性肠炎的实验室研究及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腹泻病中,死亡率高的是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必须掌握该病的特性、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慢性细菌病,感染猪可出现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粘膜坏死等症状。猪坏死杆菌病临床上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4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感染坏死杆菌的临床表现,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即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与消毒,对猪坏死杆菌病的治疗建议根据具体的发病类型,采用局部配合全身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腹泻病中,死亡率高的是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必须掌握该病的特性、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亦称坏死杆菌)引起的猪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肠炎4型,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仔猪和育肥猪多感染。1发病情况2015年5月19日,陕西省武功县一养猪场到我院反映10 d前场内15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患病仔猪不时蹭食槽、栏杆,身上不少地方或全身长着硬  相似文献   

14.
正坏死性肠炎主要危害雏鸡,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鸡肠道发生炎症,甚至坏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致死率较高,对育成鸡和产蛋鸡均能产生危害。2016年夏季我区一养殖户饲养的乌骨鸡发生坏死性肠炎,经笔者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基本情况我区养殖户饲养乌骨鸡存栏2400只,32日龄。部分鸡突然出现大批鸡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明显,羽毛忪乱,翅膀下垂无力,倒地不起,两腿行走无力。粪便呈现黄、绿、黑色稀  相似文献   

15.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杆菌(Clastridium Perfringens,C.P)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多发生于2~8周龄,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本病最早Parish(1961)发现与英国,目前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斯里兰卡、日本及我国等世界各地均有大批发生或零散发生。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本病列为肉食鸡的重要疾病之一,并给予高度重视。 1 病因 关于鸡坏死性肠炎,许多研究者都报道过野外病例  相似文献   

16.
鸡的坏死性肠炎又称为肠毒血病,是由魏氏梭杆菌引起的毒性传染病。 1病原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水、土壤、  相似文献   

17.
正以往,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可  相似文献   

18.
正以往,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  相似文献   

19.
猪坏死性皮炎是猪坏死杆菌病的一种多见的临床病型(此外还有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等病型),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创伤性传染病。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坏死性炎症变化,也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当病理过程全身化时,常以脓毒败血症的形式使患猪死亡。本病常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病程虽取慢性经过,但传染性较强。病初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 of swine.IPPS)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xioo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疾病,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