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为了明晰种子萌发期干旱耐受性与种子相关性状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六种高寒草甸杂类草植物种子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萌发率变化,以及种子大小、萌发率和系统发育距离与萌发干旱耐受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呈降低趋势;较低浓度PEG对半抱茎葶苈(Draba subamplexicaulis)、尼泊尔蝇子草(Silene nepalensis)、蓬子菜(Galium verum)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PEG对六种杂类草种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大小与萌发干旱耐受性正相关,即随着种子大小的增加,种子萌发阶段的抗旱性增加;而萌发率和系统发育距离与萌发干旱耐受性无相关性。综上,可以优先考虑大种子物种作为退化草地恢复中抗旱物种。  相似文献   

2.
六种裸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6种裸燕麦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测定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与胚芽长度及其比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低浓度PEG(5%)可促进裸燕麦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当PEG浓度达到15%时,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持续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且不同品种间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表现出明显差异。依此确定了6个裸燕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五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Cd胁迫、盐胁迫及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午夜’(Poa pratensis‘Midnight’)品种为材料,在Cd(2mg·L~(-1)),NaCl(50 mmol·L~(-1)),PEG(15%)3种处理下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5-ALA(0,5,25,50,100mg·L~(-1)),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胁迫下较低浓度(5,25mg·L~(-1))5-ALA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等指标,而较高浓度(50,100mg·L~(-1))的5-ALA起抑制作用。综合比较4种不同浓度的5-ALA发现,25mg·L~(-1)对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优,其Cd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67%;NaCl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22.67%,23.67%;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5.33%,10.67%。25mg·L~(-1) 5-ALA对NaCl,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显著,分别提高了6.5和3.8μg·g-1,对于Cd胁迫,可溶性蛋白含量虽有提升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e)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箱测定法,研究白三叶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幼苗长、幼苗鲜重和幼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不同质量浓度白三叶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均为0.02 g/mL浓度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弱,0.08 g/mL浓度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相同质量浓度下,白三叶3个部位化感的综合效应依次为:叶>根>茎。总体来看,白三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多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即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对白三叶化感响应的敏感性要强于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三种禾草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蒸馏水及浓度为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处理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长、胚根/胚芽比值,以研究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PEG浓度为5%时,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相对发芽率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垂穗披碱草和梭罗草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对胚根/胚芽比值和苗长均有影响,梭罗草受影响小。因此这三种牧草在萌发期抗旱性依次为:梭罗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6.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床实验设计,设置PEG6000 0(CK)、25 g/L、50 g/L、75 g/L、100 g/L、125 g/L、150g/L、200 g/L、250 g/L、300g/L 10个干旱胁迫处理,NaCl 0(CK)、50 mmol/L 2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红砂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低于75 g/L时萌发率随PEG6000浓度升高有上升的趋势,但高于125 g/L时萌发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直至0;种子能够萌发的最高PEG6000浓度为200 g/L。干旱胁迫对种子胚芽生长有抑制作用,但轻度干旱可促进初生根生长。PEG6000浓度高于100时可以显著延缓种子的初始发芽时间,降低种子的发芽势。NaCl处理对红砂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发指数、萌发势、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NaHCO_3胁迫下外源硅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巴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在NaHCO_3(50 mmol/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外源硅(0、0.5、1.0、1.5、2.0 mmol/L)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CO_3胁迫下,施加1.5 mmol/L硅,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苗长及胚根长。此外,在该浓度下幼苗的株高增加值、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及脯氨酸(Pro)含量达到峰值,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分析表明,添加1.5 mmol/L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缓解NaHCO_3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增强幼苗在NaHCO_3胁迫下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EG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赤霉素浸种处理:0,100,200,300,400 mg/L,浸种后分别在0%,5%,10%,15%,20% 5个浓度PEG胁迫下进行萌发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丙二醛,电导率和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和100 mg/L赤霉素浸种后种子的电导率显著高于(P≤0.05)其他3个浓度,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P≤0.05)其他3个浓度。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PEG浓度高于15%时,种子发芽率和根,芽长有明显下降。在5%和10%PEG胁迫时,1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发芽势提高了47.06%、37.33%,发芽率提高了19.46%、16.95%。在5%,10%PEG胁迫时,2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根长分别提高了53.26%、30.12%,芽长提高了79.87%、50.75%,随着PEG胁迫增大,赤霉素缓解PEG胁迫抑制根芽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PEG胁迫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比根长更强,而且经赤霉素浸种后幼苗的根冠比明显变小。综上所述,促进高羊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缓解干旱胁迫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00~200 mg/L。  相似文献   

9.
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1和Na2 SO4这2种单盐溶液处理8个野生早熟禾(PoaL.)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早熟禾种质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 mmol·L-1 NaC1促进波伐早熟禾(P.poophagorum)种子的萌发和草地早熟禾(兴隆山)(P.pratensis)、草地早熟禾(天祝)、硬质早熟禾(P.sphondylodes)胚芽的生长;25 mmol.L-1 Na2SO4促进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天祝)、小药早熟禾(Poa micrandra)、硬质早熟禾、波伐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甘南)种子的萌发,及小药早熟禾胚芽的生长.2种盐胁迫均抑制胚根的生长,且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大于胚芽;NaC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Na2 SO4.6个指标中,胚根长的平均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最小,作为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值和耐盐极限值比较可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小药早熟禾>波伐早熟禾>硬质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兴隆山>草地早熟禾(肃南)>草地早熟禾(天祝)>草地早熟禾(甘南)>草地早熟禾(渭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5种多年生禾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分别以0,-0.05,-0.15,-0.30,-0.49 MPa PEG-6000溶液作渗透介质,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5种禾草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根长和干重等6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渗透势降低,5种禾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干重均呈现降低趋势,但各草种的不同指标响应不一致,未发现高渗透势介质对发芽有促进作用,但一定范围的渗透势对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幼苗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3种禾草幼苗的根则有抑制作用。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禾草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同德老芒麦>青海草地早熟禾>短芒披碱草>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  相似文献   

11.
采用-0.1,-0.3,-0.5和-0.7 MPa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在萌发期分别处理8份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质和2个商用品种21 d,并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等7个鉴定指标,并以其相对值作为评价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供试的10份种质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同时,对各鉴定指标在草地早熟禾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于草地早熟禾萌发期抗旱性研究的适宜PEG-6000浓度为-0.1~-0.3 MPa,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率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大,且与抗旱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作为草地早熟禾种质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10份种质材料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秦州 > 西和 > 陇西 > 安定 > 渭源 > 天祝 > 榆中 > MidnightⅡ > 清水 > Baron;聚类分析可把供试材料按抗旱性强弱分为三类,其中清水和Baron属于干旱敏感种质;安定、渭源和MidnightⅡ等属于中等抗旱种质;秦州、西和和陇西属于抗旱种质,可作为抗旱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对铅(Pb)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铅胁迫(Pb2+浓度为0,100,200,300,400,500,600 mg·L-1)下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显示:萌发期,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芽苗的芽长先升高后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的根长和苗重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幼苗期,叶绿素含量在Pb2+浓度小于200 mg·L-1时无明显变化,在Pb2+浓度大于400 mg·L-1时显著低于对照;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均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自由基均随着Pb2+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小于200 mg·L-1的铅胁迫可促进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大于300 mg·L-1则显著抑制;苗期在Pb2+浓度小于400 mg·L-1时草地早熟禾可通过激活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增加Pro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和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以适应Pb2+胁迫,大于400 mg·L-1时则影响其正常生长,可见土壤中铅浓度小于300 mg·L-1的铅污染地区可种植草地早熟禾绿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高温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温干旱胁迫对1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品种都表现出生长速度减缓、叶色变浅、叶宽减小,伤害表现显著,且分蘖能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处理与对照恢复时期的伤害比率的测定可知,高温、干旱双因子胁迫作用较之干旱单因子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6种高寒牧区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在高寒地区种植多年的6种禾本科牧草,对其进行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试验。用PEG模拟水分胁迫及连续干旱法来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及种子幼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此来综合评价六种禾本科牧草的抗旱性强弱。种子萌发期研究结果表明,5%的PEG浓度有效促进种子萌发,高PEG浓度显著抑制种子发芽率。经连续干旱胁迫法处理的苗期牧草,测定其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四项生理指标。对两个时期隶属值综合分析可知,六种牧草的抗旱性强弱为:草原看麦娘(Alopecurus pratensis) >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 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 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 大颖草(Roegneria grandiglumis) > 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相似文献   

15.
几种引进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及抗旱生理指标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马祎  王彩云 《草业科学》2001,18(2):57-61
对6个草种的22个品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武汉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比较与评价,初步认为草地早熟禾与高羊茅生长表现较好。在此基础上,对4种草坪草进行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草地早熟禾对镉胁迫的反应及积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草地早熟禾对镉(Cd)胁迫的反应及积累特性。结果表明,Cd浓度小于1mg/kg时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影响不大,大于5mg/kg时抑制草地早熟禾生长,Cd浓度小于5mg/kg时草地早熟禾的绿期延长。随着Cd浓度增大,草地早熟禾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升高。Cd在草地早熟禾体内的分布为根系>地上部分,随着Cd浓度增大,草地早熟禾根系和地上部分Cd含量逐渐升高,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逐渐降低;Cd浓度为20mg/kg时草地早熟禾中Cd积累量最大,为3.98mg/m2。综合分析草地早熟禾的生长、生态、生理变化及富集能力表明,草地早熟禾适用于浓度小于1mg/kg的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以成熟种子和胚轴为外植体诱导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比较草地早熟禾四个品种的愈伤诱导情况和不同6-BA浓度、愈伤年龄等因素对愈伤组织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种子的出愈率与胚性愈伤诱导率均高于胚轴;MS 2,4—D(2mg/L) 6-BA(0.1mg/L)培养基为草地早熟禾Mardona品种较为合适的愈伤培养基,其诱导率为58.3%;MS BA(3mg/L) KT(0.2mg/L)为较为适合的分化培养基,再生率高达70%;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草地早熟禾分化能力能够继续保持。选择致密、易碎、生长迅速的愈伤继代能够保持草地早熟禾的胚性,可以为遗传转化提供长期良好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材,对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SnRK1b亚家族OSK4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不同组织部位以及干旱、氮素、磷素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草地早熟禾OSK4基因包含典型的 STKc_AMPK_alpha,UBA_SnRK1_plant,AMP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