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将颗粒型的增氧剂“粒粒氧”和普通粉状的增氧剂在池塘水体中进行增氧效果试验,以了解同一性质的两种不同剂型的增氧剂对水体增氧效果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在增氧剂加入池塘后,普通粉状的增氧剂仅对水体表层有增氧效果,且在试验后20分钟达到最大值,对底层养殖水体几乎没有增氧效果;颗粒型增氧剂“粒粒氧”对水面的增氧效果与粉状的增氧剂接近,并能维持4小时之久。这表明颗粒型增氧剂“粒粒氧”具有缓释的功能,其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射流式增氧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射流式增氧机性能,采用SC/T 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标准,通过清水试验和养殖池塘试验,研究了射流式增氧机在清水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以及实际养殖池塘中上下水层溶解氧变化.结果表明:射流式增氧机对于下层水体具有良好的增氧效果,能使1.5 m水深处溶氧值提高31.0%;利用产生的水流搅拌水体...  相似文献   

5.
以盐碱池塘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叶轮+底增的复合增氧方式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下盐碱池塘水体pH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复合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的影响。试验包括室内和野外试验两部分,室内试验为通气量和叶绿素a浓度交互作用下对室内普通水体pH的影响,野外试验为复合增氧和传统叶轮单一增氧方式对盐碱池塘水体p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显示,通气可以显著降低水体pH值(P<0.05),且降低值(ΔpH)随通气量增大而增大。野外试验结果显示,开机时,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合增氧池塘pH均显著低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复合增氧池塘DO和CO2浓度均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不开机时阴天和雨天条件下两者差异亦显著(P<0.05)。整个养殖期复合增氧池塘DO显著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而pH值下降及CO2浓度上升较明显,且均在第45天后低于和高于单一叶轮池塘(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复合增氧与单一叶轮增氧方式下叶绿素a浓度与水体pH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13和0.738。以上结果表明,复合增氧方式能够增加水-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盐碱池塘水体DO和CO2浓度,降低池塘水体pH值。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生态系统可分为自成熟期和人工维持期。在养殖容量提高的情况下,养殖生物呼吸需氧量在不断增加,缺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成有害物质,影响养殖生产。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工程机制为:通过上下水层交换、平衡营养元素等方法,强化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转化规模,提升初级生产力;形成生态增氧为主、机械增氧为辅的高效增氧机制。以中国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养殖池塘生态机制、水体溶氧理论、增氧机作用机理、不同类型增氧机的机械性能等,提出了大宗淡水鱼混养池塘及几种典型单养池塘增氧机配置方式,从而为池塘养殖系统增氧机的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温跃层"及溶解氧的"日较差"和"水层差",而底层增氧可有效打破池塘水体的"温跃层"和溶解氧的"水层差",减小温度变化及底层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胁迫,而且使溶解氧、NH3-N和NO2--N浓度以及pH保持在河蟹正常生长所要求的范围,促进幼蟹的蜕壳,提高个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  相似文献   

8.
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性能和池塘应用效果,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增氧性能的试验和不同水深对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并在池塘中进行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机等增氧机更强的增氧能力,但不同配置的机型,增氧能力随配套功率和曝气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动力效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增加曝气管布置深度可以提高增氧性能,安装深度从2 m增加到4 m,增氧能力增加285%,动力效率增加207%,与其它养殖池塘机械增氧设备相比,池塘水体越深,微孔曝气式增气机的增氧优势越明显。目前,池塘采用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配置方式不具优势,需要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9.
一种池塘养殖溶氧调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池塘高密度养殖存在的缺氧风险问题,设计了池塘溶氧调控系统.根据池塘夜间需氧模型,确定鲤科混养鱼类池塘溶氧安全浓度在3 mg/L以上,增氧时间高于6.2 h/(m2·W·d),增氧时滞为0.2~1.0h.池塘溶氧调控系统由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和增氧设备组成,系统对水体溶氧的分辨率为±0.2%,可以有效调控池塘溶氧设备.试验运行发现,池塘溶氧调控系统比传统增氧方式约可节省运行时间33.4%,试验池塘的饲料系数降低了21.6%.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蒋宏斌 《科学养鱼》2012,(10):83-84
底层微孔增氧又称底充式增氧、底部微孔增氧、底层微孔曝气增氧等,这里我们统一称"底层微孔增氧"。底层微孔增氧装置已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获得了国家农机补贴,在全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底层微孔增氧是一种新型水体立体增氧技术,其利用管道将空气输送到池塘底层增氧装置,通过曝气增加水体的上下、左右流动,达到池塘底层水体温度与中上层水体相近,同时通过调整气泡的大小和运动,提高了空气与水接触面,增加了水体溶氧量,达  相似文献   

11.
深水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1.1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空气的溶解。1.2人为施加增氧剂,增氧机增氧。2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措施2.1水平变化及对策处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特定池塘,即使水面一般不大,但由于池塘表面上所受的风力风向及生物因素的影响,池塘溶氧水平分布的—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养殖池塘中使用微孔增氧和叶轮增氧的增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孔增氧和叶轮增氧在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随着水深的不断加大而递减,但微孔增氧池塘水质状况好于叶轮增氧,微孔增氧底层增氧效应亦优于叶轮增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孔增氧与普通增氧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养殖长吻鱼危的对比试验,分析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池塘养殖长吻鱼危的效益。结果表明:体质量约50.0 g的长吻鱼危,在普通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147.4、210.2、376.5 g;在池塘微孔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212.3、323.4、501.0 g。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生长率比普通增氧模式高38.7%,且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对长吻鱼危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最终成活率方面,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成活率比普通增氧模式下提高了27.9%。  相似文献   

14.
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液态氧能使养殖水体持续维持较高的溶解氧(DO)含量(充气压力0.15 MPa,DO≥7.0 mg/L),且分布均匀,无DO分层现象.成本分析表明,液态氧增氧的成本略低于动力增氧.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结了最近2~3年越冬池塘的发病情况,特别是越冬鱼池大批鲤鱼死亡、而鲢鳙却很少死亡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越冬池适当利用增氧剂和机械增氧相结合的方法对解决越冬鲤鱼大批死亡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比较越冬鲤鱼大批死亡的越冬池,我们看到这些池塘多存在着换水不便、池塘水质老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增氧机是池塘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增氧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2014年,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在土默特左旗2814项目区进行了微孔增氧、叶轮式增氧、涌浪式增氧3种增氧设备增氧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4口面积均为10亩、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作为试验池塘。2.1号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号、3号池塘配备2.2千瓦微孔增氧设备一套(每个池塘14个盘),4号池塘配备2.2千瓦涌浪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7.
水体溶氧量直接影响着水产动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因此,保证水体充足的溶氧水平才能保证养殖动物最佳限度利用饲料,充分生长.选择合理的增氧机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渔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注水、原池循环增氧,还是传统增氧机、化学增氧剂等增氧措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缺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孔增氧与普通增氧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养殖长吻鱼危的对比试验,分析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池塘养殖长吻鱼危的效益。结果表明:体质量约50.0 g的长吻鱼危,在普通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147.4、210.2、376.5 g;在池塘微孔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212.3、323.4、501.0 g。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生长率比普通增氧模式高38.7%,且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对长吻鱼危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最终成活率方面,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成活率比普通增氧模式下提高了27.9%。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白对虾池塘高密度养殖要求水体高溶解氧,现阶段我国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以机械增氧为主,液态氧增氧在池塘养殖中使用尚少,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在2017年进行液态氧辅助增氧方式进行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应用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位于电白区南海街道办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每口池塘水面面积在4.0~4.5亩,呈四方形或圆  相似文献   

20.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项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产量、降低能耗和饲料成本、增加效益的效果。该技术符合"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将成为设施渔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气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新的池塘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