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叶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又称印度枣、滇刺枣、西西枣、缅枣、麻荷、台湾青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我国台湾、云南、海南、福建、广东、四川、广西等地均有栽培.其果实营养丰富,素有"热带小苹果"之美称,鲜果生食风味独特、清脆爽口.  相似文献   

2.
菜豆炭疽病是由菜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Sacc.et Magn.)Br.et Cav.(豆刺盘孢)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世界各国菜豆产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理论研究,以滇刺枣为砧木嫁接中国红枣,获得愈伤组织形成快、接口平滑、亲合力好、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的中国红枣具有树体生长速度快、早实、丰产和果实品质好的良好效果.该技术,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滇刺枣资源发展枣产业,对推动其规模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湾青枣综合设施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青枣Zizyphus mauritiana学名为滇刺枣,别名毛叶枣、南枣、缅枣、印度枣等,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由滇刺枣经过改良选育的新兴果树品种。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hm2[1]。潮汕地区有着适宜台湾青枣生长的自然条件,且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很适合台湾青枣商品化生产。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明确近年在福建新发生的李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李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66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ACT、TUB2、CHS-1、GAPDH及ITS)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归属于刺盘孢属的6个种,包括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59个菌株、喀斯特刺盘孢(C.karstii)2个菌株、普洛柏刺盘孢(C.plurivorum)2个菌株、暹罗刺盘孢(C.siamense)1个菌株、无锡刺盘孢(C.wuxiense)1个菌株和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1个菌株,其中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为笔者鉴定出的1个新种。分离鉴定的6种刺盘孢的代表菌株,有伤接种结果显示它们均可使李叶片和果实致病,但其致病力明显不同,它们对桃、梨、柑橘和猕猴桃的致病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引起福建李叶斑病的病原菌有果生刺盘孢、喀斯特刺盘孢、普洛柏刺盘孢、暹罗刺盘孢、无锡刺盘孢和李刺盘孢6种,其中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为优势种,占刺分离获得的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的89.4%。不同刺盘孢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又名酸 枣、缅枣、印度枣、西西果、麻荷(傣语),属鼠李科枣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大部分热区均有野生种类分布。果实成熟主要在水果淡季12月-3月份,可作为调节淡季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主要果树之一,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重要野生热带果树树种。 1.分布与生境 滇刺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台湾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怒江、金沙江、元江、澜沧江、盈江等沿江流域及其他低热河峪、海拔在1800m以下的热区均有分布。 滇刺枣为阳性树种,…  相似文献   

7.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innaeus)为鼠李科枣属植物,也叫印度枣、台湾枣、滇刺枣、西西枣等,是一种速生早实、优质丰产的果树。近年来,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相继引种大果型优良品种,如台湾青枣品系的高朗1号等。福建省各地,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采集枣树的树皮、枣股、枣刺、枣吊、落叶、落枣等越冬组织,在室内分离镜检,确定了枣缩果病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在本地引起枣缩果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中的细交链孢菌和聚生小穴壳菌,其中细交链孢菌主要越冬场所为落叶(分离率〉90%),枣刺、枣吊和落果也为重要越冬场所(分离率10%~80%),树皮、枣股上不是主要越冬场所(分离率〈10%)。  相似文献   

9.
毛叶枣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砧木的选择和培育毛叶枣实生苗变异大,因此常采用无性繁殖。野生滇刺枣是毛叶枣理想的砧木,也可采用本砧。选择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采种,果实要充分成熟(果面红色或浅黄色),收集堆放腐烂后除去果肉,清洗种核,自然风干后贮藏备用。滇刺枣种子具有坚硬的种壳,播种...  相似文献   

10.
在柑桔、梨、葡萄、枣、荔枝等果树上寄生危害的瘿螨国内已有不少记述,意大利、日本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报导了桃瘿螨Aculus—fockeui(Nal et Tro),但我国尚未见有同类报导。1990年我们在调查中首次发现四川桃区有一种瘿螨发生危害,初步鉴定属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刺瘿螨属(Aculus),而该种不同于国外报导的(Acu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