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对卵泡的生长和排卵十分必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阻滞在减数分裂I前期,卵母细胞中高浓度cAMP抑制减数分裂恢复。LH峰后,卵母细胞内cAMP水解,恢复减数分裂。卵母细胞成熟后,孕激素受体(PGR)、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卵母细胞排卵。本文综述了LH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和排卵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排卵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卵丘细胞位于卵母细胞外周,作为一种特殊的颗粒细胞,参与卵母细胞发育、卵泡发育与闭锁以及胚胎的生存和发育等重要生殖生理过程。为探求BMP15通过调控卵丘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卵母细胞生长及成熟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体外添加BMP15,利用RNA干扰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检测了添加BMP15后,猪卵丘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通路基因的m 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猪BMP15由卵母细胞特异性分泌,可抑制猪卵丘细胞凋亡,同时也可促进FAT1基因的表达;沉默FAT1基因后,BCL2/BAX比率下降,进而影响猪卵丘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主要探讨了促性腺激素(FSH LH)和17-β-雌二醇(E_2)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以及卵丘细胞群状态与卵核成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SH LH对猪卵母细胞的卵丘扩展和核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7-β-雌二醇不影响卵丘细胞群的扩展,但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卵丘扩展的A、B、C级卵母细胞,其核发育到中期Ⅱ的比例分别为93.75%、83.58%、63.64%,卵丘未扩展的卵母细胞,其核发育到中期Ⅱ阶段的比例极低.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6):170-173
为研究BMP-6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MP-6在猪排卵前卵泡卵母细胞、颗粒细胞以及卵泡液中的表达;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5、25及50 ng/mL BMP-6蛋白,观察其对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排卵前卵泡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以及卵泡液中均存在BMP-6蛋白,体外添加不同浓度的BMP-6蛋白均能明显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说明BMP-6在猪卵泡发育及猪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EGF mRNA在猪各级卵泡内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猪大卵泡,中卵泡和小卵泡中,以及各级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EGF的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大卵泡,中卵泡和小卵泡中都有EGF的mRNA表达,但看不出明显的强弱变化,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也有表达,且从小卵泡到中卵泡到大卵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卵母细胞比颗粒细胞表达强烈。进一步证实EGF在猪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根据直径将猪卵泡分为2组:G1组(4~7 mm)和G2组(2~4 mm),对2组卵泡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发育潜能进行了比较,利用相对定量PCR检测了卵丘细胞中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及Pgr的表达水平,应用绝对定量PCR检测了成熟培养前后卵母细胞线粒体拷贝数,并利用5,5'-二巯基-2-硝基苯酸(DTNB)酶循环法检测了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卵母细胞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显示,G1组和G2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5.06%和68.19%,G1和G2组排出第一极体的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分别为51.47%和29.44%,2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率和孤雌发育率上均差异显著(P<0.05)。G1组卵丘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的扩展程度明显高于G2组,G1组卵母细胞对应的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Ptx31、Pgr的表达水平高于G2组(Has2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0、24 h除外);G1组卵母细胞线粒体数、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G2组。以上结果表明,大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和发育潜力优于小卵泡来源的卵母细胞,这可能与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卵丘扩展程度、卵丘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激活情况、卵胞质内谷胱甘肽含量和线粒体拷贝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猪大、中、小卵泡颗粒细胞中FSH受体(FSHR)mRNA的表达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受体表达差异及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中颗粒细胞都有FSHR mRNA表达,大卵泡的颗粒细胞与小、中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中、小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小卵泡与大、中卵泡比较,卵丘细胞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猪不同大小卵泡颗粒细胞FSHR mRNA的表达量与其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呈相关性,进一步证实FSHR在猪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卵丘细胞的影响。在成熟培养液不变的情况下添加10μg/L和100μg/L的GM-CSF,对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分别培养12、24、48 h,运用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卵丘细胞活性。收集培养48 h的COC,观察卵丘细胞扩展情况,统计卵母细胞极体排出率。结果显示,GM-CSF对卵母细胞极体排出率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3~4级卵丘细胞的扩散。100μg/L的GM-CSF作用48 h,能够极显著提高卵丘细胞的细胞活性(P0.01)。研究表明,100μg/L的GM-CSF可促进COC中3~4级卵丘细胞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在猪不同大小卵泡的分布与表达,分离直径小于3 mm、3~5 mm及大于5 mm健康完整有腔卵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结合共聚焦成像等方法,对各组卵泡中GPER的分布及相对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PER在猪不同大小卵泡的颗粒细胞、膜细胞、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质膜及胞质中均有分布,以大于5 mm卵泡组颗粒细胞分布最多、着色最深;GPER相对表达量随着卵泡的发育而逐渐升高。GPER在猪不同大小卵泡的分布和表达量变化与卵泡的发育过程大体一致,提示其可能介导了雌激素调节猪卵泡发育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外源激素促卵泡激素(FSH)对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分离并体外培养了绵羊卵丘颗粒细胞,然后使用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了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而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FSH对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卵丘颗粒细胞从卵丘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上分离24 h之后,能够观察到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开始贴壁,传代之后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FSHR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结果证明分离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表达FSHR。培养基中添加FSH后,在培养前4 d,高浓度(100 ng/mL)和低浓度(10 ng/mL)的FSH均能促进卵丘颗粒细胞的增殖,但在培养6 d之后,高浓度的FSH对卵丘颗粒细胞的增殖存在抑制作用。说明外源激素FSH在不同浓度下对卵母颗粒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牛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牛卵泡内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为材料,探讨了牛卵丘细胞包裹程度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和孤雌胚胎(PAEs)发育的影响。试验1,将COCs随机分为2组,在开展IVM前,将其中一组COCs的卵丘细胞机械吹打去除成为机械裸卵(DOs),研究卵丘细胞层存在与否对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排出第一极体)和孤雌激活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2,根据COCs卵丘细胞包裹层数将COCs分为3组,即卵丘细胞层少(1~4层)的COCs为A组、卵丘细胞层多(5层以上)的COCs为B组及包裹5层以上卵丘细胞且附带卵泡壁颗粒细胞层(FSP)的COCs为C组,研究卵丘细胞层包裹程度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核成熟和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卵丘细胞的存在更有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胚胎发育;COCs中卵丘细胞包裹层数对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包裹卵丘细胞层数多且附带FSP的卵母细胞,其PAEs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包裹卵丘细胞少的卵母细胞PAEs。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及其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NPR)在水牛卵泡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水牛卵巢中利钠肽家族主要成员A型、B型、C型利钠肽(ANP、BNP、CNP)及其Ⅰ型、Ⅱ型受体(NPR1、NPR2)的mRNA表达情况,然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水牛卵泡中CNP及NPR2蛋白进行定位,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CNP及NPR2的mRNA表达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卵巢主要表达CNP及NPR2,且在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其中,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NPR2主要在卵丘细胞中表达;颗粒细胞上CN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P<0.05),而卵丘细胞上NP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5)。综上所述,在利钠肽主要家族成员和受体中,CNP和NPR2在水牛卵巢中呈现强表达,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而NPR2主要在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兔卵巢中的表达模式,揭示其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卵泡发育以及黄体化等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测定BMP-4mRNA在兔卵巢中的表达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P-4mRNA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BMP-4 mRNA在各级非闭锁卵泡均有低水平表达,在闭锁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近成熟卵泡中有极强或较强的表达。兔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有BMP-4 mRNA的微量表达,但是与0 h相比较,成熟培养4、8、24 h卵母细胞中BMP-4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而16 h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与0、4、8、24 h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此推测,兔BMP-4在卵巢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微量表达可能起黄体化抑制因子作用,并且与BMP-15相互关联对卵丘扩展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可能高活力的BMP-4以卵母细胞的自分泌方式参与了兔卵巢卵泡的闭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somatotropin,STH)对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的卵丘细胞扩展、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TH能够促进卵丘细胞扩展,抑制卵丘细胞凋亡,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卵丘细胞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添加浓度及脱卵丘细胞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通过在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15、20、30、40 ng/mL)的EGF来研究其对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在培养开始后的不同时间(18、24、38、44 h)进行脱卵丘细胞处理来研究不同时间脱卵丘处理对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培养基中添加10 ng/mL EGF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 <0.05).共培组和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成熟率均低于44 h,但差异不显著(P >0.05);共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 h(P <0.05);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与44 h无显著差异(P >0.05),但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 h后脱卵丘细胞(P <0.05).添加10 ng/mL 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较好;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可提高孤雌胚胎早期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研究甘氨酸对卵丘细胞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的影响,优化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体系。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6 mmol/L甘氨酸,体外培养至44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测量卵丘细胞扩散直径,结合流式细胞术与qPCR检测卵丘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检测成熟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GSH)、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PF)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水平及细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甘氨酸能显著提高卵丘细胞扩散直径,减少卵丘细胞的总凋亡率,并能显著提高卵丘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甘氨酸能显著增加成熟卵母细胞中的GSH、MPF和MAPK水平以及成熟相关基因BMP15、GDF9、CyclinB1、CDK1、C-MOS的mRNA表达。综上可知,甘氨酸可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降低卵丘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成熟过程中添加牛血清和猪卵泡液对猪卵母细胞核成熟、卵丘细胞扩散及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体在含FSH和LH的以下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2 3~ 2 4h :(1)对照组-改良TCM - 199+0 .1%PVA ;(2 )试验组 1-改良TCM - 199+10 %新生牛血清 ;(3)试验组 2 -改良TCM - 199+10 %猪卵泡液 ,再移至无FSH和LH的不同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2 3~ 34h。试验 1中 ,卵母细胞在 4 6~ 4 8h成熟培养后 ,观察卵丘细胞扩散情况 ,并对卵母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 ,鉴定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 :试验 2中 ,对在不同处理组的成熟液中成熟培养 4 6~ 4 8h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 ,再培养 8d。受精后第 2天检查分裂率、第 6天检查桑椹胚 /囊胚率、第 8天检查囊胚率。 4 6~ 4 8h成熟培养后试验组 1和试验组 2的大部分卵母细胞 -卵丘细胞复合体的卵丘细胞完全扩散 ,而对照组的卵丘细胞只有 5 0 %扩散。试验组 1和试验组 2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分别为 39.9% (77/ 193)和 4 4 .3% (93/ 2 10 ) ,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率 4 8.1% (99/ 2 0 6 )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卵母细胞分裂率试验组 1(5 0 .0± 1.8) %和试验组 2 (49.9± 2 .6 ) %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分裂率 (49.0± 2  相似文献   

18.
旨在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揭示NAC对不同直径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的影响,解析其对氧化还原平衡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收集猪卵巢上大腔(4~6 mm)、中腔(2~4 mm)、小腔(1~2 mm)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以上3种卵泡来源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均分别添加0、1、2、4 mmol·L-1浓度的NAC处理,评价卵丘扩展指数、第一极体排出率等成熟指标,检测卵母细胞中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C处理对大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卵丘扩展指数和ROS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对大、中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无显著作用(P>0.05);而适量浓度的NAC(2 mmol·L-1)处理可显著提高中、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卵丘扩展指数(P<0.05),降低ROS水平(P<0.05),提升小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同时,NAC处理对大、中腔卵泡来源卵母细胞中的GSH含量和抗氧化基因SOD、CAT...  相似文献   

19.
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猪COCs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长激素对猪COCs体外成熟过程中卵丘细胞扩展、卵丘细胞凋亡、卵母成熟及孤雌激活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激素(STH)能够促进卵丘细胞扩展,抑制卵丘细胞凋亡,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激活后卵裂呈现双重效应。在猪COCs培养液中添加0.15μg/mL STH成熟率(73.83%±1.80%)和卵裂率(64.76%±2.84%)显著高于对照组(mNCSU-23+PMSG(10IU/mL)+hCG(10 IU/mL))及添加0.01、0.05、0.1、2μg/mL STH组(P<0.05),在本实验中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0.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表皮上生长家族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细胞的衰老以及诱导肿瘤的发生。在动物卵巢卵泡的研究中发现,EGF可以有效地抑制卵泡细胞的凋亡、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卵母细胞的成熟,因此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认识EGF基因对各级卵泡的调节作用,文章拟从EGF基因的结构、对卵泡发育的作用机理等角度进行阐述,为研究EGF基因参与调控动物卵泡发育过程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