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放养秋柞蚕,能够达到优质、高产、省工的目的。本文根据蛟河市的生产实际,对秋柞蚕放养的技术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韩冰 《北方蚕业》2022,43(1):45-47
放养秋柞蚕可为翌年春蚕生产提供优质种茧。辽宁省秋柞蚕放养期为7月末至9月底,影响秋柞蚕放养的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秋柞蚕放养方法,真正做到良叶饱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柞蚕业是内蒙古特色和支柱产业,是精准扶贫的优质项目,但柞蚕种保护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柞蚕种保护是柞蚕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保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柞蚕生产,为此,本文从柞蚕种茧保护时期、柞蚕种暖种时期、柞蚕卵保护时期3个阶段分析了内蒙古柞蚕区柞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在保种中各相关环境因子的影响,并提出了保种技术面临的困难,以期人们思考并找到更加完善的高寒地区保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凤城县改变过去柞蚕春秋两期放养,进行柞蚕“二化一放”试放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高产、优质的大面积丰收,为1960年实现柞蚕生产继续大跃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9年凤城县的柞蚕生产,由于贯彻了“大力发  相似文献   

5.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高寒地区(主要为二化一放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杂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质量11.24kg,茧层量1.28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25kg,分剐比对照种提高8.91%、18.52%和39.87%;茧丝长1246.42m,解舒丝长656.46m,分别比对照种长165.21m和177.70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5龄幼虫能抵御突变低温(3~8℃)等特点。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杂一号200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秋柞蚕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柞蚕放养是指二化性地区秋季放养第2次柞蚕或早秋柞蚕。春季饲养的柞蚕于6月中旬营茧、化蛹及羽化制种后.所产的卵在22℃温度下经10d左右的保护便继续孵化。秋柞蚕放养的目的是生产缫丝原料茧(丝茧)及食用茧,繁种单位还要为明年春柞蚕生产繁育一定数量的种茧。  相似文献   

7.
自然条件下高寒地区只能放养一次柞蚕,分期生产、分批上市已经使柞蚕生产步入了高效发展轨道,许多新手及外埠蚕民也加入了本地养蚕行列,但是过早或过晚养蚕都容易遭受霜冻和缺乏适熟叶而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柞蚕生产,是高寒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养蚕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过去32年有关气象资料、蚕事活动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从蚕场建设,种茧保护,放养管理,技术指导,制种生产等方面,全面总结了阿荣旗柞蚕高产、稳产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柞蚕在不同地区的化性变化,可将我国柞蚕生产地区分成一化性柞蚕区、二化性柞蚕区.一化性柞蚕区在自然条件下只饲养春柞蚕,其目的主要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丝茧(大茧),同时还要为明年春柞蚕生产准备种茧.二化性柞蚕区饲养春柞蚕完全是为秋柞蚕准备蚕种;不适应供应秋蚕用种的冷凉地区,可饲养晚春蚕,生产的鲜茧供食用蛹市场.因各柞蚕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所以饲养时期、饲养方法等都有明显的区别,下面将春柞蚕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柞蚕母种放养应加强几点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闰克忠 《蚕学通讯》2001,21(4):45-45
我场承担着柞蚕母种 ,原原种 ,原种的繁育任务 ,在繁育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纯”为基础 ,以“壮”为核心 ,保证各级蚕种质量。母种是繁育其它各级柞蚕种的根与脉 ,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各级柞蚕种的质量。因而母种放养更应“严”字当头 ,加强以下措施。第一 ,对每个品系建立自己的放养档案。适时 ,准确地记载每个单蛾蚕的各种情况。第二 ,收蚁前 ,对蚁场进行有效整理 :除草、清除垃圾、灭虫、捆柞或拐柞。杜绝柞墩之间有枝条和枝叶相连。第三 ,母种是单蛾 (单区 )对应牌号收蚁 ,放养。在收蚁、移蚕、采茧过程中 ,要及时、迅速、准确、有序 ,…  相似文献   

11.
经三年对WL525、WL414、四季绿、猎人河、山税等8种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高寒山区的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高寒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经三年对WL525、WL414、四季绿、猎人河、山税等8种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高寒山区的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高寒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3.
种茧是柞蚕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有了数量充足的优质种茧,才能发展柞蚕生产。春用种茧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春柞蚕种卵的生产,还直接影响到幼虫生命力,并影响到秋柞蚕生产及一化性地区翌年的春柞蚕生产。因此,准备好优质种茧,才能为下一季的种茧生产和原料茧生产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冬牧70黑麦是一年生优质、高产草、料兼用型优良牧草,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越冬性、返青早、生长快、容易栽培、营养价值高和适口性好等特点.可以在早春和晚秋延长青绿饲料供给期,是高海拔地区进行青绿饲料生产的优良牧草之一.1997年至1998年我们在皇城地区进行了为期2年的冬牧70黑麦引种栽培试验,旨在为皇城地区或同类高寒地区进行栽培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毛纺工业对羊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70~100支的羊毛看好,市场价格昂贵.为满足毛纺工业的需求,细毛羊生产经营者必须生产优质羊毛.为获得高产优质羊毛,不仅要加强品种改良选育力度,而且还要对优质毛品系细毛羊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从1996年进行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的育种研究,经过多年的育种工作,已初具规模,现就高寒牧区如何提高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的饲养管理技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17.
陈振禄 《中国蚕业》2004,25(3):37-38
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与劣可直接影响养蚕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掌握好购种以及蚕种运输保护等技术措施,对提高养蚕农户的经济效益,推动柞蚕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宁安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在多年的购种工作中,按购种技术要求严把质量关,为养蚕农户购得优质种茧获得连续丰产丰收.我们在多年的购种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并总结归纳出选购柞蚕种茧以及种茧运输保护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雷伍群  郑淑平  张德森 《北方蚕业》2010,31(1):34-34,36
河南柞蚕区一化二放生产中,柞蚕种质量难以保障,秋蚕放养不集中,饲料质量差,病虫害严重。提出了秋蚕放养技术及药物防治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蚕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河南省的柞蚕生产和种茧繁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在河南省迅速传播。分析了河南省在柞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镜检设备简陋,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熟练的镜检人员不足,柞蚕微粒子病控制不力;预知调查难以贯彻执行,柞蚕微粒子病防治难度加大;制种时重目选轻镜选,重数量轻质量等。制种期目选、镜选和养蚕期技术操作充分结合起来,采取了严格淘汰柞蚕微粒子带毒率超标的种茧、严格目选蚕蛾、严格显微镜检种、提高放养技术等贯穿柞蚕整个世代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柞蚕微粒子带毒率逐年下降,原种种茧柞蚕微粒子带毒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为河南省柞蚕生产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柞蚕业发展史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6世纪前后,山东农民创造了一整套柞蚕放养方法。17世纪后期或18世纪初,这套柞蚕放养技术和柞蚕种茧传到辽东半岛和河南省。18世纪中叶前后,更传到陕、川、黔、皖等省。然各地柞蚕业的蓬勃发展则在19世纪后期,海禁大开以后,柞丝绸出口日增,刺激了柞蚕生产。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柞蚕业突趋衰落;抗战期间,山东、河南的柞蚕业更陷绝境,但贵卅的柞蚕业却有较大进步。30年代,我国蚕业科学工作者开始把近代科学运用到柞蚕放养上来,改进了我国柞蚕放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