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但有的鱼病症状相似,常因误诊而错失治疗良机,影响生产。现将几种常见易混淆鱼病异同点简介如下: 一、出血病与肠炎病都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病症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三种类型。其中“肠炎”型仅表现肠道、脂肪等组织呈点状或块状充血,不发炎,而且肠道有弹性,通常水温25℃以上流行。而肠炎病是经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则鳍  相似文献   

2.
草鱼三大病并发的防治方法王志迁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种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未端腐烂。防治方法如...  相似文献   

3.
一、细菌性疾病(一)主要疾病。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紫、红色、肠空  相似文献   

4.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血斑,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颚、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苍白,肠道发炎。每年5~9月,这种病在各地流行,  相似文献   

5.
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南方大口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且生长迅速,因而深得养殖户的青睐。南方大口鲶抗病力强,在野生情况下很少生病,但在人工池塘精养条件下,易出现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及一些寄生虫鱼病和营养性鱼病。1.出血病症状: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眼眶出血,眼球突出,鳍末端稍腐烂,鳃丝粘液增多,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发炎,肠内食物减少或无食物,部分病鱼肝、脾等内脏点状出血。此病一般发生在3-~cm鱼种阶段,流行于5-m月,发病水温24-28℃,发病后大批死亡。防治方法:强氯精0…  相似文献   

6.
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体色发黑 ,游动缓慢 ,对外界的剌激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 ,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 ,可见肠壁充血发炎 ,肠腔内无食物。区别 :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 ,肠腔内粘液较少 ,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 ,肠腔内粘液较多 ,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鱼蚤病与细菌性烂鳃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 ,鳃丝肿胀 ,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区别 :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鱼蚤病 ;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 ,可通过镜检 ,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腭、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  相似文献   

9.
易忽视的草鱼出血病之“肠炎”型1993年8月以来,白洋淀地区当年草鱼种暴发鱼病,一般诊断为细菌性烂鳃、肠炎病,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死鱼数量仍持续增加。为此,笔者对几尾鱼进行了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正常,轻微烂鳃,肛门微红。解剖鱼体,有轻微腹水...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二道河乡三站村试验搞四个5×5×2.5网箱,投放鲤鱼种932公斤,平均每箱236公斤。鱼入箱后不久,发生水霉病,用孔雀石绿等消毒药物浸洗,仍不见好转,并且继续大量死亡。后仔细检查,解剖鱼体,发现是暴发性出血病。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进行防治,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方法总结如下:一、鱼病症状从鱼体表来看,背鳍、腹鳍充血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眼球突出、发白,鳃盖出现红色血丝,鳃丝暗红色,肿胀,附有粘液,腹部显著肿大,全身竖鳞、浮肿。从病鱼解剖来看,肠道和肾充血发炎,肠粘膜脱落,肠内有脓状物,无食…  相似文献   

11.
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对外界的剌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区别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鳋病与细菌性烂鳃病共同症状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区别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鳋病;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可通过镜检,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断为中华鳋病,反之则为细菌性…  相似文献   

12.
草鱼易感染“三病”,即烂鳃、肠炎、出血病。在这三种病中,目前对烂鳃、肠炎病已有较好的防治方法,而出血病因为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鱼病,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刚开始摸索,研究得不深。尤其是对“三病”并发症,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开展对草鱼烂鳃、肠炎、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对培育优质的大规格草鱼种、提高其成活率、提高其成鱼养殖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把我所二年来对草鱼“三病”的防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细菌性烂鳃又称"乌头瘟"。本病是最重要的常见病之一,且常与肠炎、赤皮病并发,使病情复杂化,成为通常所说的"草鱼三病"。病鱼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变黑,尤其头部乌黑,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在病变  相似文献   

14.
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因此搞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由细菌引起的鱼病1.烂鳃病(1)症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体色黑,又称“乌头瘟”,病鱼鳃丝腐烂并充血,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不规则透明小窗  相似文献   

15.
鱼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机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诊断,是治好鱼病的关键所在。我们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病诊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在野外没有诊断设备情况下,能及时、较准确鉴别鱼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希望对养鱼生产有所帮助。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1.一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  相似文献   

16.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鳃部疾病是危害最严重鱼病之一。因而,对鱼类鳃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是否及时地对症下药,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多年诊治鱼病的实践,对鱼类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诊治作一小结。 一、两种鳃病的共同特征 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并且鳃丝均会出现缺损、糜烂、充血、水肿等症状,病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无规律地沉浮。特别是放养的鱼类还没有长至商品鱼规格,在初夏会频繁出现浮头现象,开动增氧机后鱼仍不下水。 二、两种鳃病的区别 (一)由寄生虫…  相似文献   

17.
<正>鱼鳃霉病是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丝引起的疾病,鱼鳃霉菌的生物学分类为水霉目、水霉科、鳃霉菌属。鳃霉病主要危害罗非鱼、草鱼、青鱼、鲤鱼、黄颡鱼、鲇鱼、鳙等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鳃霉病的临床诊断存在许多误区,有的水产技术人员把普通细菌性烂鳃病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烂鳃症状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鳃丝部位寄生的水霉菌  相似文献   

18.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是严重危害草鱼的常见病。引起这几种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季节气候与水温。为了掌握南宁市池塘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发生流行的规律,我们于1966、1967、1971、1974、1975、1979等年对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的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的发生流行进行了观察记录,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肠炎病是由细菌侵入草鱼肠道引起的,表现为头部乌黑,肛门红肿,轻压鱼腹,可见有黄色粘液流出。解剖观察肠道,有发炎充血现象,病情严重的鱼,整个肠管紫红色。曾采用“畜用止泻散”对草鱼肠炎病进  相似文献   

20.
赖勤  喻海石 《内陆水产》2002,27(4):40-41
近几年来,我省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治病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鱼病流行严重。现将我省常见的几种金鱼疾病的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烂鳃病1.1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曲挠杆菌。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有时鳃丝末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发病季节终年可发生,以春末夏初(4~10月)为多见。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