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韩芳  王志勇  王晓清 《水产学报》2012,36(6):879-883
食物过敏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由食物中的蛋白质引起。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PM)是食用虾蟹等甲壳动物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物质。研究从日本囊对虾肌肉组织中克隆了TPM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和蛋白质纯化,并进一步制备了相应的抗体。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原肌球蛋白在日本囊对虾组织中普遍表达,并且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鳃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对虾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脱敏食品开发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蟹类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肌球蛋白是甲壳类动物的主要过敏原之一。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分别克隆得到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原肌球蛋白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三个基因的序列长度均为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残基,三者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三种蟹的原肌球蛋白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甲壳类动物的原肌球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锯缘青蟹的原肌球蛋白基因与pGEX-4T-3载体连接后,经IPTG诱导得到分子量约为61 kDa的融合表达蛋白。通过与甲壳类过敏患者血清的免疫印迹反应,证实融合表达的原肌球蛋白具有过敏原性,表明原肌球蛋白是蟹类的主要过敏原之一。该融合蛋白有望用于甲壳类食物过敏诊断试剂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蛋白分为Glycinin、α-conglycinin、β-conglycinin和γ-conglycinin 4种球蛋白,以Glycinin和β-conglycinin的免疫原性最强。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的种类和组成,介绍了水生动物对大豆抗原蛋白的过敏反应以及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制研究概况,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鱼虾贝类的主要过敏原分子免疫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沅  李荔  刘志刚 《水产科学》2008,27(3):154-156
鱼虾贝类是常见的水产类食物过敏原,其过敏原大部分为热稳定、水溶性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0~70 kD[1-2],其中鱼类的主要过敏原是小清蛋白(Parvalbumin),分子量约12 kD,是一种钙结合蛋白;虾、贝类的主要过敏原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分子量约40 kD[3],现将鱼虾贝类过敏原的分子免疫学特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基因并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提取斑马鱼总RNA,采用RT-PCR克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的全长基因,根据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连入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通过IPTG诱导得到重组斑马鱼原肌球蛋白。重组蛋白经Ni 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Western-blot检测。获得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了斑马鱼原肌球蛋白基因,经免疫学鉴定发现其具有过敏原性。  相似文献   

6.
以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OmpU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 Protean软件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对OmpU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mpU的抗原表位,并以此设计多表位疫苗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拟态弧菌OmpU至少含有9个B细胞表位,其中第24~31、56~66、93~111、123~129、183~198、253~258和275~287共7个区段的平均抗原指数较高.使用AAY接头以epitope5-epitope7-epitope2-epitope6-epitope3-epitope4-epitopel排列方式串联的多表位序列最接近原蛋白构象,各表位间相对独立,抗原性参数也较好,可作为研制多表位疫苗的候选分子序列.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2,(3):84
<正>猪注射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的直接原因是疫苗中存在异种动物异原蛋白。疫苗中的毒株是在特定细胞内繁殖后采集而得,由于条件限制未能将毒株和细胞培养物碎片、残片彻底分离,使得细胞培养物碎片、残片中的蛋白质、细胞体有可能成为异源性蛋白质,随疫苗注射入猪体后,发生抗原抗体的标志性反应,导致猪发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OmpU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Protean软件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对OmpU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mpU的抗原表位,并以此设计多表位疫苗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拟态弧菌OmpU至少含有9个B细胞表位,其中第24~31、56~66、93~111、123~129、 183~198、253~258和275~287共7个区段的平均抗原指数较高。使用AAY接头以epitope5-epitope7-epitope2-epitope6-epitope3-epitope4-epitope1排列方式串联的多表位序列最接近原蛋白构象,各表位间相对独立,抗原性参数也较好,可作为研制多表位疫苗的候选分子序列。  相似文献   

9.
李凤霞 《海洋与渔业》2009,(1):17-18,16
免疫技术是一种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作为水产生产大国,我国的水产质量安全备受国内外关注。免疫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免疫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主要应用如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水产品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微量活性物质、致敏原的检验及对转基因水产品的鉴别。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免疫技术在其它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肌肉组织的蛋白为切入点,探索海洋经济软体类主要可食部位的化学特性与差异,并对软体类副肌球蛋白的分布特点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对象为商品活体经济软体类,包括菲律宾蛤仔、毛蚶、脉红螺、皱纹盘鲍及长蛸5个种类。首先,对可食部位化学组成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5种软体动物间一般化学组成差别不大,肌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且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均较高,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然后,对肌肉组织蛋白组分及各组分含量分布进行分析与比较,SDS-PAGE分析表明,5种软体动物肌肉中均含有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及原肌球蛋白等重要组分;同时在菲律宾蛤仔、毛蚶及皱纹盘鲍的肌肉中含有分子量高于200 ku的未知蛋白聚合物。基于质谱分析鉴定并结合分子量进一步计算,确定该蛋白聚合物为副肌球蛋白聚合体。综上可知,不同软体类肌肉蛋白组分分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副肌球蛋白,因此,副肌球蛋白及其聚合体的分布特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口虾蛄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免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肌球蛋白(TM)是甲壳类动物的主要过敏原,其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本研究以口虾蛄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TM是否是其主要过敏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利用过敏患者血清通过免疫印迹法确定口虾蛄的主要过敏原分子量约为36ku。通过制备丙酮粉、等电点沉淀、硫酸铵盐析及加热等方法纯化了该主要过敏原。采用抗中华绒螯蟹TM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学性质分析表明该蛋白为TM。抑制性免疫印迹和抑制性ELISA实验表明口虾蛄TM与凡纳滨对虾和锯缘青蟹等甲壳类动物的TM具有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但与贝类动物杂色蛤的免疫交叉性较低。通过ELISA方法对甲壳类动物的T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口虾蛄肌肉中TM的含量约只有凡纳滨对虾TM含量的1/45,但仍具有一定的致敏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与2011年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月~10月,全国30个省(表1)99种,(表2)水产养殖品种中发生了94种疾病和近50宗的不明病因的疾病(表3)。鱼类、虾类、蟹类、两栖类、爬行类、贝类、藻类、棘皮动物类、腔肠动物等发生了10种病毒性、58种细菌性、24种寄生虫性等疾病,并以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为重。发病率高的可超过80%,平均发病率超过28%、死亡率超过7.8%,由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在130亿元~150亿元。  相似文献   

13.
虾夷扇贝横纹肌和平滑肌的蛋白分布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扬  张晴  周晏琳  刘慧慧  郑尧  田元勇  刘俊荣 《水产学报》2017,41(11):1798-1805
为探讨虾夷扇贝闭壳肌中横纹肌(ST)和平滑肌(SM)蛋白分布特征及理化性质差异。对肌肉组织进行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组织形态,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通过盐溶性和Ca~(2+)-ATPase对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横纹闭壳肌的肌纤维更粗,肌细胞间更致密;Myorod蛋白仅存在于平滑闭壳肌中,在横纹闭壳肌中不存在;副肌球蛋白在平滑闭壳肌中含量为31%,横纹肌中仅为11%。2种肌肉盐溶曲线也完全不同,在0.05~1.0 mol/L盐浓度范围内平滑肌的溶解性呈S型曲线上升,而横纹肌呈直线型上升,这种差异可能与副肌球蛋白含量有关。此外,平滑肌和横纹肌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30°C,活化能分别为23.4和11.3 k J/mo L。  相似文献   

14.
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是大豆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限制大豆蛋白源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鱼类配合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含量过高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消化酶活力下降、肠道受损甚至死亡。文章概述了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鱼类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理提供参考,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豆蛋白源、节约鱼粉蛋白、优化鱼类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虾类的过敏原及其过敏原性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食物过敏这一食源性疾病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生产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欧洲约有2%~2.5%的人受到食物过敏疾病的困扰,婴幼儿的发病率更高,达到4%~6%,儿童约为2%~3%,成年人食物过敏者比例相对较低,但仍有1%~2%。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八大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我国虽然还没有类似的调查,但有关食用虾蟹等引起过敏的报道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洪年发 《内陆水产》2003,28(5):38-40
种苗是渔业生产的基础,建立和完善水产原(良)种生产,保存原种,选育良种,防止种质退化和混杂,保障名特优养殖种苗的供给,是渔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我国为提高水产原(良)种生产水平,1991年以来,国家有计划地开展了现代化的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到2002年3月止,全国已有19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成并验收,其他则处于不同的建设阶段。它们建设起点较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示范作用和社会效益明显,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形象工程。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要求达到生态环境优良、系统和整体技术先进、功能分区明确、池塘整齐联…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原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与重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相近物种的同类基因设计引物,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组织中克隆获得原肌球蛋白基因(TPMS),长度为901bp,其中包含长度为85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原肌球蛋白分子量为32.8kDa;RT—PCR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在心、肝胰腺、胃、鳃、肠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在鳃中表达量最低;将原肌球蛋白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TPMS—pET30a,转化受体菌株BL21(DE3)并利用IPTG诱导后能够大量表达,蛋白分子量为38.2kDa;经优化,IPTG的最适诱导浓度为0.05mmol/L,最适诱导时间为4h;经过亲和纯化后,能够得到纯度90%以上的重组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殷淑芳报道)为了加强全国水产原良种场管理,提高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农业部渔业局于2004年7月28日至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通报了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复查情况,开展了水产原良种场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了新的淡水养殖品种褐首鲶(云斑(鱼回))和沟鲶(斑点叉尾(鱼回)).1986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将这一引进成果转让给湖北省野芷湖水产良种场开发,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这两种鲶鱼属杂食性,对食物中动物蛋白含量要求不高,可以植物蛋白为主,而且生长快、肉质好,并具有在低温下(零度)越冬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鱿鱼的营养与加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鳅鱼是目前远洋渔业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品种之一。就鱼的经济价值高,可食部分占sob以上,比一般鱼类高出约20%,几种远洋鱿鱼,如日本海鱿鱼、新西兰鳅鱼和阿根廷鱿鱼,其一般成分(干基含量)大约为:粗蛋白占18—20%,粗脂肪占1.62-2.0%,粗灰分占1.5-1.7%。一、鱿鱼的主要成分及其营养价值1蛋白质鱿鱼的肌白蛋白和肌浆蛋白比暗鱼多,而肌球蛋白和球蛋白相对较少(见表1)。鱿鱼的肌原纤维蛋白较其他水产动物高,而肌浆蛋白较低视表2)。一般肌原纤维蛋白为盐溶性,肌浆蛋白为水溶性,而基质蛋白由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构成。幼鱼与解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