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体细胞含量与牛奶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随着我国奶牛业和乳品工业的发展.牛奶和乳制品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优质的乳制品是以优质的原料乳为基础的.没有优质的原料乳.就不可能生产好的乳制品。体细胞含量(SCC)是衡量原料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牛奶质量的好坏.而且可以推测奶牛场的饲养管理状况及奶牛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陇县是一个以奶畜产业为主导的畜牧大县,全县现有3户乳品加工企业,年鲜奶加工20万t,2005年全县奶牛存栏4.2万头,其中良种奶牛20419头,改良奶牛22061头,年生产鲜奶10.1万t,畜牧业产值3.57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3%,人均牧业产值806元,目前已形成了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养殖场户为基础,畜牧兽医执法服务体系为支撑,奶畜协会做协调的较为完善的乳品生产加工基地。但是,受全国奶牛产业下滑、饲料价格上浮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奶牛养殖户效益下降,出现了大多数奶农增产不增效,养牛不赚钱的不利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奶畜户的养殖积极性,给全县奶畜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针对全县第3胎次泌乳母牛从奶牛13粮结构,泌乳量指标两方面着手,进行抽样调查,目的在于寻找当地奶牛不同日粮结构与泌乳指标的潜在关系,从日粮结构调整的角度寻找制约奶牛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因素,解决奶牛饲养增产不增效的实际问题,为当地奶牛规范化饲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萍  寒烟 《饲料广角》2003,(19):44-45
奶牛业是目前我国畜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世界人均乳品消费量为每年93.64kg以上,而我国不足9kg,仅为世界水平的10%,中国乳品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使奶牛业快速产业化,形成产业链:面向全国的乳制品销售市场——乳制品  相似文献   

4.
加强企业管理实现奶牛业和乳品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益张家口乳品厂(075131)陈康霖,曹守山通过实践我们在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中逐步摸索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路子。一、奶牛业高产、优质、高效益1982年我们开始饲养良种黑白花奶牛,当年存栏50头,其中成母牛18头...  相似文献   

5.
夏冬 《中国乳业》2003,(6):34-35
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简单的定义是:来自健康奶牛的乳房,鲜奶感官正常.营养成分均衡,其它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微生物指数低,无抗、无药物残留,不掺假的自然乳。优质原料奶对乳制品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乳制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得到了乳制品企业的高度重视。但生产优质原料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它直接贯穿奶牛生产的整个始终.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地区奶业现状、问题及对策○乌鲁木齐市奶牛协会(830011)陆东林朱建忠杨捷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有150万人。具有悠久的养牛和乳品加工历史。各民族素有饮奶的习惯,乳制品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7.
黄岩的奶牛业发展之路十分曲折,奶牛饲养始于50年代,至1976年,全县饲养奶牛只有30头,随着政府逐渐重视奶牛业,银行对养牛户发放贴息贷款,并给予一定数量的饲料补助,兴办了一个小型的乳品加工厂,奶牛业取得了大发展,至83年,全县奶牛已发展到1500多头,但由于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生产的半成品炼乳销售受阻,牛奶的销售渠道也随之受阻。至90年代中后期,形势急转直下,奶牛业从高峰跌至低谷,出现了卖牛、杀牛现象。到1997年,全区奶牛只有310头,奶牛饲养徘徊不前。99年后,随着国家七部委“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启动,本地乳品加工企业开始收购鲜奶,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具有饲养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站(厅)应运而生。成为生产、收集、短暂贮存原料奶的第一车间,它是联系奶农和乳品企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特定的阶段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对奶站(厅)的管理,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有效保证原料奶品质,  相似文献   

9.
1当前奶牛业生产状况近几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业发展较快,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奶牛的产业化格局已初具雏型。到1997底,石家庄市有乳品加工企业11家,年实际加工鲜奶7.9万吨;饲养荷斯坦奶牛2.9万头,其中成母牛17914头,头年均产奶量为59...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大幅增加,奶牛养殖小区(托牛所)的数量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对促进奶牛业发展。提高奶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牛奶质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牛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小区自身的经济利益。养殖小区.作为乳品企业的第一车间.牛奶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提高牛奶质量势在必行。我们在保定农垦总公司徐水奶牛场的长期实践当中.总结出一套提高牛奶质量的十项措施,并且在河北新天香乳业所属奶牛养殖小区的推广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奶牛小区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金华市素有“南方奶牛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奶牛3万余头,乳制品加工企业30多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的氛围。但由于长期以来,金华奶牛业以粗放、散户饲养方式为主,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和乳品质量的提升。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近几年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积极探索奶牛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范颖 《中国乳业》2002,(5):13-14
大连奶业经历了一个“喝奶难”、“有奶喝”发展到“喝优质奶”的过程。1978年,全市奶牛存栏5321头,生产牛奶12669吨,全市仅有一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鲜奶5840吨。1988年奶牛存栏11578头,生产牛奶33728吨,全市有2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奶16787吨。2001年全市奶牛存栏(含改良奶牛)1.73万头,奶类产量6.5万吨,加工上市商品奶4.7万吨。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品上市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49%、92%和1.79倍。同时开展了“奶牛单产7吨工程”达标竞赛…  相似文献   

13.
从产业链上看,奶牛养殖产业链条由粮食种植、饲料加工、育种中心、奶牛养殖、奶站及乳品加工组成.奶牛养殖者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比较重要,但受乳品加工企业的控制,在双方谈判时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4.
姚梅  刘玉满 《中国奶牛》2011,(19):12-15
奶业产业链是一个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上游包括奶牛养殖或生鲜奶生产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奶牛良种培育、饲料加工、牧草和饲料种植、兽医兽药、挤奶设备制造等行业;中游包括生鲜奶的收集及配送、乳品加工及相关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等行业;下游包括乳品经销、批发、配送、零售等行业。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的奶牛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611130)周世朗,伍善志以色列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高温,土地贫瘠,饲料缺乏,发展奶牛业的条件很差。但是他们的奶牛业很发达,现有奶牛10.5万头,年牛(羊)奶总产量达10亿千克,牛奶头均单产在全世...  相似文献   

16.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安徽省淮南乳品公司(淮南市232035)樊阳明程正年(执笔)梅学林陈贵章安徽省淮南乳品公司是集农、牧、工、贸一体化并以奶牛业与乳制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联合体。历经40多年的发展,现存栏奶牛2800头,日加工鲜奶40...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产业中发展最迅猛的是乳品产业,乳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推动乳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除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扩大的拉动因素外,一大批乳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建立和扩张,乳品加工能力迅速膨胀所导致的奶源抢购大战,再加上各级政府的鼎力扶持,养殖奶畜的致富效应对农户产生的内力扩张和推动,使乳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奶业生产和乳品加工成为部分区域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上半年,内蒙古奶业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好于同期水平。奶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乳品企业,继2009年度扭亏为盈后,2010年又开了好头,持续快速发展;奶业产业链的基础环境在2010年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较快上涨的推动下,混合饲料价格迅速上涨,奶牛饲养效益不佳,大部分奶农亏损运行,加之自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进口奶粉和乳清粉数量节节攀升,奶农的生产越来越困难;奶业产业链的终端环节乳制品消费市场需求仍然呈现旺盛趋势,带动了大中小乳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阴县卖奶牛"潮"的直接原因是饲料大幅涨价,奶农不堪重负,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传统奶牛业生产经营与市场经济发展理念的大碰撞,需要一个奶牛业生产经营结构的大调整,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饲养高产奶牛,广辟饲料来源,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实现规范经营,根本出路是在政府支持下推广"奶联社"模式,使奶牛业走上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乳制品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技术,基本上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奶牛饲养、奶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奶源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原料奶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决定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应当把奶源质量和安全的管控放在首要位置,将其作为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主要有奶牛养殖模式及环境、饲料等七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