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设计了两种成熟度、三种包装方式,对比研究成熟度和包装对程序降温贮藏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哪一种成熟度和包装方式更有利于枇杷的冷藏保鲜。  相似文献   

2.
在枇杷冷藏保鲜中,为防止果实在低温下发生冷害,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贮藏期,采用程序降温和直接降温两种温度控制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避免枇杷采摘、运输及保存过程中受到碰撞、振动及挤压等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枇杷的受损率,结合枇杷力学特性,采用感压胶片试验分析枇杷跌落高度、果实质量及碰撞表面材料与损伤因子(枇杷碰撞面积、损伤比例及损伤应力等)的关系。枇杷碰撞试验表明:枇杷跌落受损程度与跌落高度、果实质量呈正相关;枇杷撞击能量较大时(E0.147J,即枇杷质量在60~70g且跌落高度为0.3~0.5m时),以泡沫板作为枇杷采收集果装置材料效果最佳;枇杷最大安全跌落高度为0.4m,并以此作为枇杷采收装置集果装置的设计参考,建议采摘头与集果装置的垂直距离应不大于0.4m。枇杷果实的跌落损伤因子及碰撞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可为枇杷采收装置的优化设计及储存搬运防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室温湿度控制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温室降温技术及设备 温室的降温方法主要有通风降温、遮荫降温、蒸发降温和制冷降温等。1.1 通风降温 通风降温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自然通风就是打开天窗、侧窗等放出室内热气,补充室外冷气。强制通风就是利用风机,形成室内外空气压差,实现室内外热冷空气的交换。强制通风的风机一般安装在大棚的侧墙上(围护材料)上,有人工控制排风和微机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改善农副产品的干燥条件,提高产品品质,充分利用当地充足的太阳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太阳能干燥晾房,并对无核白葡萄进行干制试验。1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与预处理。本实验选用新疆哈密  相似文献   

6.
1温室降温技术及设备 温室的降温方法主要有通风降温、遮荫降温、蒸发降温和制冷降温等.1.1通风降温通风降温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自然通风就是打开天窗、侧窗等放出室内热气,补充室外冷气.强制通风就是利用风机,形成室内外空气压差,实现室内外热冷空气的交换.强制通风的风机一般安装在大棚的侧墙上(围护材料)上,有人工控制排风和微机自动控制排风两种.这两种方法降温程度有限,只能达到或接近室外温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华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在3种基本降温原理(通风、蒸发和防辐射)的基础上,设计了几种降温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温室降温程序的主导因子和辅助因子,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温室降温运行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灌溉用的PY系列单咀摇臂式喷头(以下简称喷头)。技术要求 1.PY系列单咀摇臂式喷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2.喷头性能指标应符合NJ176—79《单咀摇臂式喷头型式与基本参数》的规定。 3.主要零件的材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允许用机械性能不低于规定的其它材料制造。  相似文献   

9.
根据枇杷对生长环境和水分的敏感性以及枇杷的生长特点,主要针对重庆地区的特殊地形,对枇杷进行灌溉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分别采用沟渠灌溉、管道灌溉、喷灌3种形式,对重庆丘陵山地规模化枇杷果园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最佳的灌溉方式对园区枇杷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灌有利于改善枇杷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是适合重庆地区规模化枇杷园的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FFS(农民田间学校)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1984年提出,在全世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1仁寿县飞跃枇杷FFS建设现状遵循FFS规则开展"五个一"(一组、一员、一批、一田、一栏)建设。1)学校设置。以仁寿县文宫镇飞跃村两委会议室为教室、学员的枇杷园为课堂,依据枇杷生长季,在学员参与下制订课程表,定期开展培训。选聘县果树站高级农艺师任指导专家,村主任为校长,镇农技站站长为副校长,  相似文献   

11.
用沼液喂育肥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崇存  王文  王洁 《中国沼气》2003,21(1):42-42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腐植质、蛋白质 ,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和矿物质 ,据有关材料介绍 ,沼液用作添加剂喂猪效果很好 ,但山东省文登市以前未曾尝试过 ,为此 ,该市能源办立足本市的实际情况 ,对使用沼液喂猪进行了试验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们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 2 0 0 1年 11月 30日至 2 0 0 2年 6月 8日在该市宋村镇金西村“四位一体”冬暖式塑料大棚内进行。1 2 试验材料(1)利用“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池水压箱中的中层较清沼液。其主要成分为 :有机质 2 3% ,腐植质 0 8% ,全氮 0 0 6 % ,全磷 (P2 …  相似文献   

12.
一种轻型枇杷采摘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枇杷的采摘条件,提高其采摘效率,通过分析枇杷的栽培生长环境,设计了一种简易且不伤果的枇杷采摘器具,并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样机制作与试验验证。该采摘器由可充电式锂电池给直流电机提供电源,通过两级齿轮减速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偏心轮凸轮机构,实现动刀片的往复运动,从而将枇杷等类似水果从茎部剪断,落入下方的收集网袋进行收集。试验表明:该枇杷采摘器容易操作、安全舒适、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可以实现不同高度和不同大小枇杷的采摘,大大缓解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俗称“青粉病”、“谷王”、“丰年果” ,是由一种属子囊菌的真菌侵染引起 ,此病害不仅能造成一定的水稻产量损失 ,而且会引起稻米品质变劣 ,使经济价值降低。有关稻曲病的问题 ,我地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 ,因而对它的研究较少。近年来 ,随着品种更新 ,导致稻曲病的发生愈来愈重 ,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此 ,我们结合栽培试验 ,就氮肥的施用对稻曲病的发生问题进行试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为 9516 ,5月 2 1日播种 ,6月 2 7日移栽 ,密度为 2 14万穴 /6 6 7m2 。1 2 试验处理本试验共设置穗肥用量 (促花肥 保花肥 )为11…  相似文献   

14.
以6年生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果实发育阶段水分胁迫处理对枇杷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下降,水分利用率(WUE)提高。不同水分处理的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随水分胁迫加剧而提高。水分胁迫导致果实单果重和果实含水率显著下降。该研究为攀西干旱河谷枇杷果实发育阶段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7个草莓品种在成都地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红颜、章姬、丰香、黔莓、甜查理、京藏香、新屯1号,其中丰香为对照品种。供试种苗均达4叶1心,颜色深绿,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危害,根系发达,根茎粗均达1 cm以上。1.2试验时间与地点2014年8月25日~9月6日在成都市久森农业公司草莓基地定植。1.3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高厢垄作双模栽培技术,90 cm开厢,沟宽沟深分别为30 cm,厢面宽60 cm,厢面铺设滴灌设备,在10  相似文献   

16.
<正> 序言 本国际标准规定农用拖拉机的试验程序。本部分的内容涉及到重心位置。本国际标准的其他各部分内容如下。 第1部分:功率试验。 第2部分:液压功率和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第1条目的和意义 1·1 制定本标准有下列三个目的: 1·1·1 为确定各种具有均匀喷洒半径的喷头性能参数,对喷头试验资料(压力、流量和喷洒半径)的收集,规定一个共同的测试程序。 1·1·2 为确定喷头性能参数,统一试验资料的分析方法。 1·1·3 为了便于对喷头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判别。 1·2 各项喷头性能参数应能邦助灌  相似文献   

18.
以徐州地区历史负荷及气温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大负荷比较法估算降温负荷大小,给出降温负荷在地区负荷中的占比。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降温负荷同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三种气温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对降温负荷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日最低气温,最次为日最高气温,并给出日平均气温位于25℃以下、22~28℃、28~30℃、30℃以上四个不同区间时,温度每升高1℃降温负荷的增加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连栋塑料温室喷雾降温及外遮荫降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解决夏季温室高温、高湿问题,在温室喷雾水膜降温的基础上,直接在内遮荫幕上做喷雾降温试验,并与外遮荫降温系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内遮荫幕系统可使室内气温比外界低1℃左右;采用在内遮荫幕上喷雾降温,室内气温比室外可低2°~3℃;采用外遮荫降温系统可使室内温度比室外低3°~4℃。  相似文献   

20.
播种技术是苜蓿建植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试验选用中苜1号、草原3号、新疆大叶、金黄后四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4)的正交设计处理,对品种、播量、行距、播种深度以及留茬高度诸因子,利用SPSS17.0软件的One-WayANOVA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及GLM程序进行两因子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苜1号和草原3号苜蓿适宜本地区推广,并且播种量15~25kg/hm2,播种行距20~30cm,播种深度小于4cm为宜,留茬以5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