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岐  窦宪民 《农业机械》2012,(24):154-155
本文研究了用普通回流方法和微波方法提取测定红薯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和区别。以红薯叶中的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讨论提取料液比、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功率440W和提取时间6min。并与传统甲醇回流提取法对照,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和提取效果令人满意,便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以水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提取的方法,从枸杞中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加入显色剂后,以相应试剂作空白,用分光光度法对所提取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枸杞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料液比、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总黄酮微波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每个因素的最佳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功率462W和提取时间4min,并与传统水回流法对照,经F-检验法检验,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表明:微波法提取枸杞中的总黄酮,产率较高,时间较短,提取时间由传统回流的2h缩短为4min,且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作为提取枸杞中总黄酮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亦可借鉴于其他中草药中有效成份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酸沉pH值对大豆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蛋白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提取大豆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88W、提取pH值11.5、料液比1:30g/mL、微波提取时间300s、蛋白质酸沉pH值4,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65.3%,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1%。  相似文献   

4.
以榴莲皮为原料,在传统果胶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冻融循环的方法破坏植物细胞壁,在微波辅助下利用盐酸加快组织水解,提取榴莲皮中的果胶。以果胶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榴莲皮中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时间5min、盐酸浓度0.4mol/L和料液比1:30,此时提取率达到14.35%。该工艺省时高效,同时可以减少醇沉时所需要的乙醇用量,得到的产品纯度高、色泽好。  相似文献   

5.
对溶剂法、微波法提取洋葱多糖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时间5h和温度70℃;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功率250W和时间80s;本试验中2种提取方法对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为: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明鸣  孙月娥 《农业机械》2011,(32):47-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杏仁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8、微波提取功率为500W和提取时间为140s,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47.08%。各因素对大扁杏杏仁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粒径>功率>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微波对菜籽粕固体物料的灭菌效果,本文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菜籽粕料液比和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以细菌致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菜籽粕对高温的耐受程度优化微波灭菌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时间和料液比对细菌致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泡时间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微波功率的影响最大,微波时间次之,料液比的影响最小。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菜籽粕无需浸泡,直接以料液比1:2,在微波功率800W下辐照3min,即可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故而采用微波辐照是菜籽粕物料灭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乃馨 《农业机械》2011,(29):58-6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微波辅助提取迷迭香挥发油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三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3mL/g、提取时间125s和微波功率500W,此时得率达到最大值4.05%。  相似文献   

9.
对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理想提取工艺为选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5min、提取温度60℃和料液比为1:7g/mL。该条件下测得丝瓜籽油提取率为20.74%。与常规溶剂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具有省时、高效和节能等优点,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松籽壳中含有相当成分的棕色素。研究松籽壳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松籽壳为主要原料,水为提取溶剂,利用微波辐照的方法提取棕色素,选择不同的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松籽壳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考察了光照、温度和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g/mL、微波功率80%和微波提取时间160s,该条件下色素得率为3.3%,色值为9.35。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超声波功率100 W,温度60℃,超声时间20 min,连续提取2次。此条件下发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7.369%,证明超声波方法可以快速、大量提取发菜多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高乳化活性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以豆粕为原始材料,采用微波辅助SPI磷酸化改性,以SPI质量分数、三聚磷酸钠(STP)添加量、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4个试验条件为影响因子,以乳化活性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法,建立微波辅助SPI磷酸化对乳化活性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出制备高乳化活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适工艺条件为:SPI质量分数10%、STP添加量16%、微波功率480W、微波时间4 min;所得模型拟合度高,试验误差小,可将该模型应用于对微波辅助磷酸化SPI的乳化活性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最适工艺条件下,改性后SPI的乳化活性为66.8,乳化稳定性为29.80 min,分别较原粉提高了134.4%和61.6%.  相似文献   

13.
张圣燕 《农业工程》2015,5(5):65-71
采用微波法提取冬枣叶中总黄酮,研究了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冬枣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方程。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度70 ℃、微波时间6 min、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60∶1、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760%,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3.757%符合良好。对提取的总黄酮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冬枣叶总黄酮对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提取时间16 min,微波功率202 W,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0.953%±0.015%。此外,与传统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提高木棉花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款可实现甘薯施肥、起垄、镇压和收获作业的起垄收获多功能机,并阐述了整机和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在粘重土壤区试验考核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顺畅,起垄主要指标为:土垄垄形一致性为97%,土壤容重变化率为27%,邻接垄垄距合格率为90%;收获主要指标为:明薯率为97%,漏挖率为0.3%,伤薯率为1%,破皮率为1.5%。  相似文献   

16.
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在食品加工及工业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具有对气候适应能力较强、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和稳定高产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失,给甘薯的种植和收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加之我国甘薯移栽、收获机械发展的并不是很成熟,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过程耗时耗力,因此市场对于优质高效的甘薯生产机械的需求十分迫切。在研究国内外甘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地分析甘薯种植及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微波发出功率多采用时间间断式控制,磁控管的发射功率恒定,通过改变磁控管的通断时间实现微波平均输出功率的调节,这种方式不能改变微波的瞬间功率,微波功率输出控制不精确,对物料品质影响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微波耦合干燥装置,通过改变磁控管高压回路的电容,使磁控管高压回路的阻抗发生改变,以达到微波发出功率的线性可调。以马铃薯为试验研究对象,在热风温度为60°C、电容值魏0、0.25、0.33、0.5、1!F)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微波耦合的干燥效率明显优于单一热风干燥,速度快、能耗低。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是一种快速,高效和节能的干燥方式,在农产品和食品干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桦褐孔菌菌核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了桦褐孔菌样品中的多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多酚的提取条件,测定了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优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0、微波功率400 W、超声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240 s,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为2.943%。该方法提取的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9.03 μ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2.03 mg/mL。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快速的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甘薯秧回收机功耗,提高甘薯秧回收率,利用CFX软件求解计算抛送装置内气固两相流,仿真对比分析不同输送弯管结构时抛送装置内两相流分布规律,以确定输送管合理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输送弯管的上壁面三段弧度结合方案、单一曲率半径收缩过渡、适当的风机入口开度有助于提高抛送装置性能。以弯管弧度、收缩曲线曲率半径、入口开度为试验因素,以回收机抛送装置比功耗、甘薯秧回收率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仿真优化试验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输送弯管上壁面弧度采用三段弧组合R1026 mm+R513 mm+R256 mm,收缩曲线曲率半径为850 mm,风机入口开度为216 mm时,抛送装置比功耗、甘薯秧回收率分别为660 m2/s2、93.23%。对比试验表明抛送装置优化改进后比功耗降低9.71%,甘薯秧回收率提高1.04%,证明薯秧回收机输送弯管仿真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Amim]Cl离子液体介质中,以稀硫酸作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加热进行玉米秸秆水解糖化的试验,研究了离子液体的体积、硫酸的质量分数和微波参数(时间、功率、温度)等因素对水解糖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微波辐射加热的条件下,随着离子液体用量、硫酸的质量分数和微波参数的变化,还原糖收率都有增加的趋势。水解糖化的较优条件为微波辐射温度90℃、微波辐射功率600W、微波辐射时间60min、硫酸质量分数为10.0%,还原糖收率达21.87%,较常规加热条件下的16.72%高。该研究旨在为利用废弃的玉米秸秆探寻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