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瘤胃pH、消化酶活性、原虫数量的日动态变化规律及原虫种类。试验选择3头体重为(500±30) kg、泌乳胎次为2~4、健康状况良好、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干乳期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瘤胃液供体,分别采集采食前后各时间点瘤胃液。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随时间变化,瘤胃pH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即在奶牛采食前瘤胃pH较高,采食后随饲粮进入瘤胃,瘤胃pH迅速降低,然后随瘤胃中饲粮的减少,瘤胃pH逐渐恢复至采食前水平,且采食前后瘤胃pH差异显著(P0.05)。2)5种瘤胃消化酶在采食前活性维持相对较低水平,采食后酶活性升高,其中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活性上升的速度快,果胶酶、纤维酶活性上升速度慢,最终这5种酶活性逐渐恢复至原来水平,后3种酶活性很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除淀粉酶、木聚糖酶活性在第2次采食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外,采食前后5种酶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3)随时间变化,原虫数量整体呈凹凸形式变化,即原虫数量在采食前较高,采食后随着饲粮进入瘤胃,瘤胃内容物被稀释,导致原虫数量降低,然后随食糜的排空,逐渐恢复甚至高于原来水平,但采食前后原虫数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4)对原虫进行形态学鉴别,观察到了厚毛属(Dasytricha)、内毛属(Entodinium)、鞘甲属(Elytroplastron)、单甲属(Eremplastron)、前毛属(Epidinium)、后毛属(Metadinium) 6个属12种原虫,其中内毛属的种类最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反刍动物在采食饲粮前后瘤胃消化酶活性、微生物菌群日变化规律及原虫种类提供调控瘤胃功能和原虫形态学鉴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探讨日粮中添加黑沙蒿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黑沙蒿在绒山羊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处理组中黑沙蒿占底物配比为0(对照组)、1%(试验1组)、2%(试验2组)、3%(试验3组)和4.5%(试验4组),分别在体外培养3、6、9、12、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黑沙蒿可显著提高3 h和6 h体外培养液的pH值(P=0.035、P=0.005),显著提高所有时间点体外培养液的NH_3-N浓度(P0.05);显著提高6、9、24 h体外培养液中BCP(菌体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6、12 h和24 h体外培养液中的原虫数量(P0.05),显著提高所有时间点的产气量(P0.05)。由此可见,添加不同水平的黑沙蒿可抑制原虫的繁殖,促进体外瘤胃发酵。综合各指标可知,在各处理组中,以添加3%黑沙蒿的试验3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醋酸棉酚后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瘤胃液代谢指标、水解酶活性的变化,探究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只3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13±4.70)kg的健康哈萨克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为2期,每期25 d。所有羊只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粉状精料,每只羊每天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50%,小麦秸秆及苜蓿为体重的1.00%,玉米青贮为体重的0.05%(干物质基础),混合饲喂,自由饮水;在此基础上,试验Ⅰ期试验组饲粮每天每只添加600 mg醋酸棉酚,试验Ⅱ期饲粮每天每只添加1 200 mg醋酸棉酚。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pH及细菌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前(即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6.0、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期各时间点试验组绵羊瘤胃原虫总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3.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期,饲喂后6.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12.0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醋酸棉酚后瘤胃液中棉酚的浓度在饲喂后1.5、3.0 h最高。综上,醋酸棉酚在初期摄入后显著降低绵羊瘤胃原虫数量;醋酸棉酚通过抑制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降低瘤胃液中戊酸、异戊酸及异丁酸的浓度而对瘤胃内蛋白质消化代谢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摄入醋酸棉酚6.0 h后;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整体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用鱼粉和豆粕制备活性肽的适宜条件,并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水解鱼粉和豆粕制得的4种活性肽为氮源、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为能源,采用体外法研究了不同来源的肽氮对瘤胃细菌和原虫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瘤胃中蛋白酶和纤维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水解鱼粉和豆粕制备活性肽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7℃,时间20 h,pH分别为2和7。来源于动物性饲料的混合肽对促进瘤胃微生物生长优于来源于植物性饲料的混合肽;分子量小于3 000 u的鱼粉肽和豆粕肽对瘤胃细菌和原虫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提高瘤胃中蛋白酶活性,而对纤维酶活性无作用。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添加果寡糖和糖萜素对中华鳖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选用2龄平均体重150 g左右的中华幼鳖,共54只,按2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随机分成9组,每组各接受一种处理.果寡糖(FOS)和糖萜素(SHP)对胃、胰脏、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而对中、后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在胃、前肠和胰脏组织中第9处理组(FOS=1000 mg/kg,SHP=1000 mg/kg)蛋白酶活力最高,第1处理组(FOS=200 mg/kg,SHP=200 mg/kg)最低,第9处理组比第1处理组分别提高4.51%、6.53%和4.37%.FOS和SHP对胰脏、前肠组织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而对胃、中肠和后肠组织中脂肪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添加剂水平的增加,中肠、后肠组织脂肪酶活力也在提高.FOS和SHP对胰脏、后肠组织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而对前、中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FOS和SHP在第3水平时中华鳖的各项指标最好,FOS和SHP适宜添加量为1000 m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银杏叶-辣木叶发酵物(简称CLGM)对异育银鲫生长发育、消化功能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300尾健康的异育银鲫鱼苗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其他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10%、15%的CLG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测定鱼体生长性能,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各组异育银鲫的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肝体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5%添加组和10%添加组增重率较对照组高,其中10%添加组的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2)各试验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脂肪酶活性均较对照组高,其中10%添加组和15%添加组与对照组及5%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3)各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提高,其中10%添加组和15%添加组提高显著(P0.05)。说明在饲料中添加CLGM能提高鱼的平均增重率,可以有效地替代部分鱼粉作为饲料蛋白原料,满足鱼的正常生长需求;同时还能增强其消化能力和肝脏抗氧化能力,适宜添加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菌体蛋白及纤维素酶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低菌发酵秸秆)和试验Ⅱ组(高菌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菌体蛋白浓度在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在6~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水杨苷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后,有利于维持瘤胃功能的健康,提高瘤胃内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蛋白水平、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 mis bleeker)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红鱼粉为饲料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和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的半精制饲料,研究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0%、40.5%、54.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等能和不同EAA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研究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呈显著增强(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71.26U/mgPr,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和46.62%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5.04U/mgPr和35.68U/mgPr,显著高于31.04%和35.51%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都随着豆粕替代量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豆粕替代量为40.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为133.0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7.0%大豆蛋白替代组的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为31.34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量的提高而增强(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不受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选取120只体重相近[(18.39±1.25) kg]且发育健康的2~3月龄藏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分别饲喂0(对照组)、15%(试验Ⅰ组)、18%(试验Ⅱ组)和21%(试验Ⅲ组)棕榈粕替代精料补充料中玉米,研究不同比例棕榈粕饲粮对藏母羊复胃形态发育与瘤胃内容物抗氧化能力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预饲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对照组的瘤胃角质层厚度与网胃乳头长度、肌层厚度、中央肌层厚度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瘤胃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Ⅰ组的瘤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3组(P <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的瘤胃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0.05)。3)对照组的瘤胃α-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 <0.05),且对照组的瘤胃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小于其他3组(P <0.05)。综上,以15%棕榈粕替代精料中玉米能明显促进高原型藏羊复胃形态发育,并有效提高瘤胃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将5只体重(55.6±3.2)kg、2~3岁、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按5×5拉丁方设计,在饲喂相同日粮条件下,在5期试验中分别添喂0、150、300、450和600 mg/kg多聚甲醛,测定瘤胃液pH,氨态氮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内纤维素酶、外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并进行原虫、细菌显微镜分类和真菌PCR计数,以研究不同添加剂量多聚甲醛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喂150、300、450和600 mg/kg多聚甲醛,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增加2.3%(P0.05)、22.1%(P0.01)、7.5%(P0.01)和-6.6%(P0.01);瘤胃液原虫总数分别减少14.2%、62.5%、72.6%和85.3%(P0.01);而细菌总数分别增加35.8%、93.8%、-6.8%和-24.2%(P0.01);真菌拷贝数分别增加2.0%(P0.05)、5.4%(P0.05)、14.3%(P0.01)和26.8%(P0.01);氨态氮分别降低9.0%、12.0%、14.9%和20.9%(P0.01);挥发性脂肪酸分别提高2.4%(P0.05)、-0.3%(P0.05)、-1.3%(P0.05)和-10.3%(P0.01);内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6.5%、22.4%、-10.2%和-19.2%(P0.01);外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3.4%(P0.05)、17.5%(P0.01)、-18.0%(P0.01)和-25.7%(P0.01);纤维二糖酶活性分别提高8.3%、23.7%、-24.9%和-31.8%(P0.01);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2.8%、8.6%、16.0%和23.3%(P0.01);果胶酶活性分别降低11.8%、12.1%、11.2%和11.1%(P0.01);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10.9%、30.4%、49.6%和56.2%(P0.01);而木聚糖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合试验结果,多聚甲醛添喂剂量为300 mg/kg时,绵羊的自由采食量最高,此时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而细菌总数最多、纤维素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活性干酵母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10月龄)和体重[(317.00±19.25) kg]相近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架子公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0.1%的活性干酵母(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75)。3)试验组瘤胃微生物蛋白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氨态氮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97)。4)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5),血清葡萄糖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79)。5)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2)。由此可见,架子牛阶段饲粮中添加0.1%的活性干酵母可以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促使瘤胃发酵向丙酸型转变,进而改善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择450只健康无病体质量和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5个日粮处理组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期28 d,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增加(P=0.019),空肠脂肪酶活性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减少(P=0.008);56 d时,十二指肠胰蛋白酶(P=0.059)和空肠糜蛋白酶(P=0.009)呈极显著二次曲线上升;蛋种鸡干物质(DM)(P=0.032)、粗蛋白(CP)(P=0.001)、钙(Ca)(P0.001)和磷(P)(P=0.027)的表观代谢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而空肠脂肪酶活性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21)和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减少(P=0.001),回肠脂肪酶活性呈显著的二次曲线(P=0.007)减少;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减少(P=0.050);淀粉酶没有显著的剂量效应,但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综合试验结果可知,在蛋种鸡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可降低脂肪酶活性和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提高蛋白酶活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Hu Pro蛋白酶在不同蛋白水平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将375尾平均体重为(11.90±1.32)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5组:高蛋白组(对照组)、中蛋白组(Ⅰ组)、中蛋白+蛋白酶组(Ⅱ组)、低蛋白组(Ⅲ组)、低蛋白+蛋白酶组(Ⅳ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5尾鱼,饲养65 d后测定生长、饲料系数、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消化酶酶活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中蛋白组中添加Hu Pro蛋白酶,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31%蛋白的对照组提高了0.48%、0.44%、8.71%和5.39%,饲料系数降低了0.68%,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成本下降了4.99%,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蛋白组中添加Hu Pro蛋白酶,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较31%蛋白的对照组降低了18.18%、10.04%、7.47%,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饲料成本较对照组提高了8.66%、25.34%、6.59%,除增重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在31%蛋白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的蛋白水平添加Hu Pro蛋白酶,不会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对饲料的利用造成影响,但降低4%的蛋白水平添加Hu Pro蛋白酶会影响到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对饲料的利用。消化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蛋白水平饲料中添加Hu Pro蛋白酶(Ⅱ组、Ⅳ组),与未添加Hu Pro蛋白酶组(Ⅰ组、Ⅲ组)相比,吉富罗非鱼肝、胃、肠的蛋白酶活性与胃、肠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有所提高,而肝淀粉酶和肝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0.3、0.6、0.9g/L FCGM(干物质基础),每个处理3个重复。记录体外发酵12、24、36和48h产气量,测定体外发酵12、24和48h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纤维素酶活性、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并测定体外发酵24h发酵液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添加不同水平FCGM组的体外产气量(除12h外)、慢速产气部分、潜在产气部分和有效产气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FCGM处理组的发酵液pH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3)添加0.6和0.9g/L FCGM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牛链球菌、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低。综上所述,TMR中添加FCGM可提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增加发酵液内纤维素酶活性、VFA、NH3-N及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瘤胃内某些纤维降解菌、蛋白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对丰度,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其中以添加0.9g/L FCGM为宜。  相似文献   

16.
钙蛋白酶系统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蛋白酶(Calpain)系统包括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和钙蛋白酶激活蛋白(CalpainActivator)。研究表明,钙蛋白酶系统通过参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从而影响肌肉生长及肉的嫩化。胞内Calpain活性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钙需要量、自溶裂解、磷脂的作用、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和激活蛋白等,然而对于体内钙蛋白酶的活性如何调控的争议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椰子油(CCO)对瘤胃发酵、菌群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各组CCO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0%(对照组)、1%、3%、5%、7%和9%,体外发酵48 h。结果表明:5%、7%和9%添加组pH高于其余各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低于其余各组(P<0.05);与对照组、1%和3%添加组相比,7%和9%添加组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酸/丙酸降低(P<0.05),丙酸摩尔百分比增加(P<0.05);添加CCO降低了甲烷产量和原虫数量(P<0.05);7%和9%添加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5%、7%和9%添加组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和1%添加组(P<0.05),细菌总数、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嗜淀粉瘤胃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低于其余各组(P<0.05)。综上可知,TVFA浓度、微生物数量及酶活力随CCO的添加量增加而降低;CCO的最大添加量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的3%。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奶牛日粮添加不同种类红藻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采用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瘤胃液与缓冲液混合物(1:2,15mL)在6个处理中孵育72h,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和5个处理组(添加5%的不同种类红藻提取物)。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红藻提取物组提高了发酵6、9、12和72h的pH(P 0.05),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体外发酵3和6h气体产量(P 0.05)。红藻提取物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体外发酵12和24h甲烷排放量(P 0.05),红藻提取物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h氨氮排放量(P 0.05)。红藻提取物组改善了12和24h瘤胃发酵乙酸产量(P 0.05)。瘤胃体外发酵12h后红藻提取物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丙酸产量(P 0.05),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乙酸和丙酸比值(P 0.05)。与对照组相比,红藻提取物组显著降低了6h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速度(P 0.05)。结论 :红藻提取物是一种可行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产气量,降低乙酸和丙酸比值,减少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缩合单宁对肉牛过瘤胃蛋白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在苜蓿草粉中分别添加0%、1%、3%、5%的缩合单宁,应用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测定紫花苜蓿中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及过瘤胃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缩合单宁含量增加苜蓿草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逐渐下降,在3 h,A、B、C组降解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5.74%、25.10%、47.22%(P 0.05);在24 h,B、C组降解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1.59%、31.31%(P 0.05),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A、B、C组的a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1.40%、32.82%、49.05%(P 0.05);b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6.52%、14.46%、19.96%(P 0.05);A组的c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B、C组的c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8.57%、71.43%(P 0.05)。A、B、C组的有效降解率(ED)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8.34%、21.51%、31.07%(P 0.05)。A组苜蓿草过瘤胃蛋白小肠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B组、C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13.12%、21.03%(P 0.05)。结果显示,缩合单宁能够降低苜蓿草蛋白质在瘤胃内的消化率,提高其在小肠内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烘干提取物(冷水提取物,CAE;沸水提取物,BAE;30%乙醇提取物,TEE;70%乙醇提取物,SEE)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将5 mg蒲公英提取物添加置200 mg培养基中,分别记录培养2、4、6、8、10、12、16和24 h后气体产量(GP)。培养24 h后,测定p H值、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原虫数量。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的气体产生量和显著增加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BAE组显著增加(P=0.04)了丙酸的摩尔比,倾向于降低(P=0.07)乙酸丙酸之比。与对照组相比,4个提取物组均提高(P0.001)了原虫的数量。添加蒲公英提取物能够影响体外的瘤胃发酵和促进瘤胃原虫的生长,特别是B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