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殖吸虫病主要是由并殖科卫氏并殖吸虫寄生在犬、猫、人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肺脏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并殖吸虫病主要是由并殖科卫氏并殖吸虫寄生在犬、猫、人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肺脏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调查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 ,捕捉、收集各地溪蟹 ,分离各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猫、狗或鼠、兔 ,检获成虫鉴定虫种。结果发现福建省共有 7种虫种 ,即 :林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福建并殖吸虫、闽清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 ,分布于全省 42个县 ,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为广泛分布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4.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科(Paragonimiade),并殖属(Paragonimus)的卫氏并殖吸虫(Porogomus Westermanii)寄生在人和肉食兽的肺脏中所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卫氏并殖吸虫在我国的分布相当广泛,呈地方散发,很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在流行地区,人也有感染。兽医界对肺吸虫研究不多,特别是对猫、狗等肺吸虫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我们对我县汤旺河河段猫狗肺吸虫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蛋鸭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吸虫引起产蛋鸭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季节性较明显,以春季、夏季地方性流行为主,笔者对一群种蛋鸭发生前殖吸虫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检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危害严重的蛔虫、广州管圆线虫、异尖线虫、弓形虫、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等几种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检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鸡前殖吸虫病的诊治殷凤彬李忠米瑞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齐市1610001病原体鸡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吸虫,寄生在家鸡、鸭、鹅及其它鸟类的直肠、输卵管、法氏囊和泄殖腔而引起的一种家禽寄生虫病。病原体为透明前殖吸虫、卵圆前殖吸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方法按常规方法从阳性溪蟹中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并定量感染家犬,从感染后d4开始采血分离血清,用多抗dot-ELISA法检测犬血中循环抗原(CAg),观察从d4到d133之间感染犬血中循环抗原(CAg)及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2个月的犬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CAg)的动态变化。用ELISA法检测从感染2w至19w不同间隔时间内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Ab)的动态变化。结果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家犬,有2只犬在感染d6时有循环抗原出现,d10 6只感染犬都能检测到循环抗原,检出稀释度在1∶8~1∶128之间,到感染后14d时,稀释度最高可达到1∶256,并一直维持到34d,56d以后逐渐下降,到84d下降至零。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用吡喹酮治疗3d后,其循环抗原有短暂出现上升的趋势,但在6d后逐渐下降并消失。感染犬在4周时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抗体最高滴度维持时间为4周~12周,并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结论犬在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后的10~56d内,用多抗dot-ELISA法可在其血清中检测到循环抗原(CAg),得出在这段时间检测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但感染犬在用吡喹酮药物治疗后有短暂的循环抗原出现,一周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螺传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增强公众对螺传寄生虫病的预防意识,文章对华支睾吸虫病、姜片虫病、并殖吸虫病、血吸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螺传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办法进行综述,以期对常见螺传寄生虫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福州动物园一只云豹(Neofelis nebulosa)感染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致死。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 该云豹为雄性。发病表现精神委靡、倦怠无力,食欲废绝。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呼吸困难、急促,口、鼻有灰黄色泡沫样液体流出。病初伴有消化道症状,表现腹痛、腹泻,粪便呈黄色稀黏液便。体温保持在38.5~39.8℃。根据临床症状采取抗感染、平喘、强心、补液等治疗措施。治疗无效,发病后5日死亡。  相似文献   

11.
前殖吸虫病又称蛋蛭病,是由于前殖吸虫寄生于鸡的直肠、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输卵管炎、产蛋机能紊乱为特征,是影响产蛋数量和质量较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殖吸虫为兽主、畜次、人再次的人畜共患互染的寄生虫病,迄今世界上报告的虫种超过40种,而以我国最多,近30种。作者为今后并殖吸虫的调查研究与分类识别提供根据,特以成虫的三种形态(椭圆形、长梭形、钝梭形)与体棘(单生、混生、群生)为基本根据重新编制了我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正>前殖吸虫病又称蛋蛭病,是由于前殖吸虫寄生于鸡的直肠、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输卵管炎、产蛋机能紊乱为特征,是影响产蛋数量和质量较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前殖吸虫病是影响放牧蛋鸡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的常见寄生虫病。该文报道罗源县某养殖户散养蛋鸡发生一起以输卵管炎、产蛋率下降、产薄壳蛋、软壳蛋和破壳蛋为特征的前殖吸虫病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鸡的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吸虫寄生于鸡的肠道、腔上囊和输卵管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扁平比较透明,长约5mm,宽约2mm,前端较狭窄,后端宽圆,外观呈梨形。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586只福建华溪蟹进行检查,发现该蟹体内有两种非殖吸虫囊蚴混合感染。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45.05%,主要分布在蟹的心脏,卫氏并殖吸虫囊蛐捡出率为82.59%,主要分布在蟹的肌肉。用7只犬作三平正井殖吸虫感染试验,并于感染后3、15、25、42、66日对犬作剖检观察。本文详细描述了三平正并殖吸虫形态特点,该虫在大体的检出情况,试验犬得病后病理变化及胸肺X线检查等项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7.
鸭前殖吸虫病是危害鸭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鸭、鸡等禽类的输卵管和幼禽腔上囊,有时寄生于直肠和蛋内,常呈地方性流行.若不及早治疗,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给广大养鸭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鸭前殖吸虫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形态学的分类地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于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我国五省(广东、福建、云南、河北、四川)斯氏并殖吸虫各群体之间的种内差异以及四川并殖吸虫独立性问题。并比较宫崎、泡囊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在形态学方面的种间差异。应用光镜方法分别观察五省斯氏并殖吸虫成虫染色标本的主要形态特征并对表型观察指标(成虫长宽比例、睾丸长度与休长比例、口腹吸盘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从形态学方面观察结果来看,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其中四川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不大。泡囊并残吸虫在形态学方面与斯氏并殖吸虫各地域株也较为相似。日本的宫崎并殖吸虫在形态学方面与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可能均属斯氏并殖吸虫同一虫种,由于受地理因素影响,种内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载域株。四川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可能系同种异名。其二泡囊并殖吸虫与日本的宫崎并殖吸虫很可能也是斯氏并殖吸虫的同种异名。为进一步明确五省斯氏并殖吸虫群体及泡囊并殖吸虫与日本的宫崎并殖吸虫的分类地位尚需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汪明 《动物保健》2006,(9):22-25
三、主要寄生虫危害与公共卫生意义 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病、血吸虫病、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疟疾、利什曼原虫病.旋毛虫病、蛔虫病、锥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肺孢子虫病.住肉孢子虫病、钩虫病、马来丝虫病、类圆线虫病.贾第虫病、阿米巴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相似文献   

20.
从汕头市某动物园一头病死云豹(Neofelisnubulosa)的肺脏中检出大量肺吸虫成虫。根据病理学解剖、寄生特点和虫体形态学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虫体为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westerman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