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与改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整精米率、垩白和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及米饭感官品质等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状况的阐述,认为:(1)如果要求杂效稻的整精米率提高,双亲都必须有较高的整精米率;对其遗传改良可以通过粒形与垩白可遗传变异的选择来进行。(2)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应该采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尽可能小的亲本;亲本改良尤其要注意不育系自身品质性状的改良。(3)杂交稻米质一般介于双亲之间;通过粒形因子和胚乳性状的选择,可以育成米粒清澈透亮又可为人们所喜爱的食味品质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2.
对1990-1995年广西水稻区试品种的米质进行比较,并结合产量分析,结果杂交稻组合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常规稻品种,感光型组合的稻米品质优于感温型组合。质量性状较好的组合有博优桂,博优175,博优501,汕优18,特优18,建立进一步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3.
水稻DUS测试新品种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US测试的基础上,对23个水稻申请品种及其近似品种的8个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连续2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稻米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常规稻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杂交稻;DUS测试性状差异较小的4对材料均有3个以上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8个稻米品质性状均符合UPOV对性状的要求,可作为水稻DUS测试指南中的补充测试性状用于DUS测试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早稻食用品质较差,为今后选育优质杂交早稻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对各杂交早稻组合及其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的各米质性状存在极其明显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组合各米质性状除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质含量外,其余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均大于50%;除糙米率和精米率外,其余米质性状受父本的影响大于母本;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遗传率三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水平的俩俩正相关;杂交早稻米质性状间的选择相对效率较高的有米粒长对长/宽,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粒率对垩白度,糙米率对精米率,其它米质性状之间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16个早稻品种(组合),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组合)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早稻品种(组合)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相似文献   

6.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7.
2005年广西杂交稻区域试验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5年广西杂交水稻组合区试和筛选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组合类型、数量、来源及区试入选率不断提高和多样化,产量水平、稻米品质都有所提高,初次出现米质符合国标一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的早稻早熟组合且通过省级审定;在抗病性方面,大部分组合对白叶枯病抗性较强,而对稻瘟病抗性相对较弱,最后从育种角度提出广西杂交稻选育创新的思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差异除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外均较大,各杂交早稻组合米粒长、长/宽和蛋白质含量的SCA差异较小,垩白粒率和胶稠度的SCA差异较大,其余米质性状的SCA差异居中.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SCA效应值与其竞争优势之间均呈两两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杂交稻亲本各米质性状配合力分析结果,认为株1S与T98A为目前较好的优质不育系,早恢1号和早500为较好的优质恢复系.  相似文献   

9.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5个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则表现为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性,有助于同时改良杂交稻组合的这些性状  相似文献   

10.
山区中稻超级杂交水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2011—2013年在三江县对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较高,均达到7 685 kg/hm2以上,以中浙优10号产量最高,达8 550 kg/hm2,综合考虑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稻米品质等,以湘两优2号、中浙优10号、Y两优9号、Y两优302号、Y两优6号较理想,可作为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1.
早籼稻饲料营养价值的品种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8个不同早籼稻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的稻谷与糙米的各种饲料营养成分及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早籼稻谷与糙米的各种营养成分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以早籼稻品种稻谷与糙米的粗蛋白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最大,18个早籼稻品种糙米 灰分、粗纤维与钙的平均呈比其稻谷的平均含量分别低2.45%,7.75%与0.009%;而18个早籼和妥品种糙米的干物质、总能、粗蛋白、粗脂肪与磷的平均含量比其稻谷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洞庭湖区的气候条件和不同品种生长规律,从合理利用温光资源和趋利避害着眼,提出双季稻品种布局方案,早稻以中,迟熟品种并重(或中熟略多于迟熟);晚稻以杂交水稻为主,搭配晚梗,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早稻高产、优质的栽培与育种策略,促进早稻生产及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四湖地区的一些现有早稻品种的穗部性状和碾米品质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推广的早稻品种在较以往的品种每穗总粒数和碾米品质有所提高的同时,结实率也明显降低,不利于早稻的“优质、高产”双目标的同步实现;优质品种的穗部性状较易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但其碾米品质较好,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前提下,具有取得产量和优质“双高”的潜力;大穗品种的穗部性状和碾米品质均较差,表明早稻品种的优质育种不能一味追求大穗化。  相似文献   

14.
以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具有明显差异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早、晚季不同温光栽培条件下,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稻米品质的优劣不呈显著性相关,但与垩白米率,垩白度,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即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其米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我省栽培的66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粳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一般优于籼稻,籼稻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粳稻,尤以早籼为高,平均达13%,但多数品种的外观品质较差,直链淀粉含量偏高。为数不少的中籼品种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已有明显改进。籼杂稻米多属中质类型,其整精米率偏低的观象较为普遍。今后本省稻米改良的重点应以籼稻为主。  相似文献   

16.
软米是云南种植历史悠久的一类优质特色稻种,研究其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对阐明优质食味米机制、改良稻米食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为研究材料,以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软米育成品种及其他育成品种为对照材料,测定不同环境下种植收获的稻谷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RVA特征值等稻米淀粉品质指标,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淀粉品质特性与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性为: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居中;糊化温度最高,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基本介于高直链淀粉品种与糯米品种之间。同时,云南软米品种(指云南软米地方品种和软米育成品种总称)与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和其他育成品种之间的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云南软米品种,尤其是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受环境影响最大,10个性状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余9个性状均表现显著差异(P<0.05)。也发现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淀粉品质特征与其来源地有关系,来自南部边缘水、陆稻区与滇南单、双季籼稻区材料的淀粉品质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描述云南软米品种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征时,除了将直链淀粉含量作为基本描述性指标外,还需结合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3个RVA谱特征值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也需注意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的表现对环境敏感,选育广适应性软米品种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1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表明:籼稻或粳稻加工品质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高的品种,其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也高。籼稻的垩白率主要受粒长和长宽比的影响,粳稻则主经受长宽比的影响,但无论是籼稻或粳稻,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的偏相关均不显著。品质改良的重点是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其关键是选择垩白性状较好。配合力较高的亲本。通过双交,复交,回交等方式增加优良亲本的比重,提高对垩白性状的选择压力等,稻米适口性的改良,应从早代开始,对所选材料进行感官品尝,并进行适口性的跟踪调查。结合其他品质性状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灌浆初期分别叶面喷施同等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溶液(硒浓度50 mg/L)和清水(CK),成熟后5点取样对每小区水稻的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及精米硒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生物有机硒对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8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1.09%~5.52%)和每穗实粒数(2.64%~6.54%)、9个品种的千粒重(0.73%~3.61%)和所有品种的结实率(0.96%~4.81%)。生物有机硒处理对水稻的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润珠香占的垩白度和天两优616的垩白粒率分别较CK降低46.67%和21.88%,虾稻1号的整精米率较CK提高8.78%,香润2号的胶稠度较CK提高10.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生物有机硒对稻米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的影响较小。生物有机硒处理能提高10个水稻品种的精米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394.44%和453.19%,且有机硒占比均达95.00%以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稻品种精米中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结论】硒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及稻米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品种差异性。综合分析,虾稻1号和丰两优香1号在产量、品质等性状上的表现较佳且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优质富硒稻米品种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20个早籼品种(系)分期播期研究了产量与品质的相关。结果如下:早籼正季栽培时产量与糙米厚度和容重显著相关,与精米垩白指数和直链淀粉含量呈一定程度的相关,与其他品质性状相关不密切。大多数早籼品种(系)作连作晚稻栽培时产量下降,品质提高,而早籼品种8004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品质提高,产量并不下降,表现高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对50个籼稻(粘)品种进行了食味与其它米质性状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a.在籼稻总体中,碱消值与食味成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呈显著负相关,碱消值,直链淀粉以及蛋白质含量对食味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又以直鲢淀粉含量的负效应最大;b.在早籼类品种中,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显著降低食味水平的品质性状,且二者对食味的影响效应独立,程度相近;c.晚籼类品种以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对食味影响显著;d.优质类和中质类品种中,蛋白质含量是显著影响食味的共同要素,其作用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但作用方向相反,另外,本文还对食味的影响因素,以及蛋白质和食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