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唐山市丰润区高丽铺村王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5头,自繁自养仔猪268头。其中有一窝仔猪突然发病,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窝仔猪23头,35日龄开始发病。20日龄注射猪瘟弱毒苗,30日龄断奶,最初有2头仔猪食欲减退,体温上升到39.5℃以上,精神略沉郁,其中1头仔猪眼睑水肿,于是按仔猪水肿病注射治疗,无效死亡1头,后其余仔猪陆续发病。带2头病猪和1头死猪来丰润县畜牧局化验室检验。二、临床症状2头病猪均精神沉郁,1头猪体温39.8℃,1头40.5℃,2头猪耳朵、背部、腹部皮肤发红,畜主诉其余仔猪体温均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有的腹泻,有的眼圈发青,还有3头仔猪有咳嗽气喘症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9月,宝坻区某养殖户饲养的15头断奶仔猪发病。症状表现为仔猪精神沉郁,减料,皮肤泛红,有的仔猪皮肤出现疱疹。破溃后结痂,仔猪互相摩擦,痂皮易脱落。痂皮脱落后,皮肤现出红色的创面。  相似文献   

3.
<正>新引进仔猪由于受各种应激因素如运输、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的影响,容易造成精神和生理上的压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生仔猪腹泻、水肿病等疾病,造成仔猪发育不良、增重缓慢、死亡率增加。1引入仔猪过程预防应激首先,要了解所购猪场的生产状况,是否存在疫情或处于  相似文献   

4.
<正> 仔猪下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和仔猪自痢,前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后者发生于2~4周龄仔猪。该病发病率高,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或形成僵猪,危害十分严重。 1 症状识别: 仔猪黄痢症状为:仔猪精神沉郁,拒食母乳,伴有水样性下痢,最急性的一般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邵,食欲减退,排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便,采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常腹泻,4d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猪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活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  相似文献   

6.
<正>断奶仔猪腹泻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断奶仔猪腹泻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形成僵猪;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1临床症状实施早期断奶引起仔猪采食量减少,排黄绿色或淡灰色稀粪,腹泻时尾部肌肉震颤,病猪脱水,精神萎顿,病死猪尸体发绀,小肠臌气,水肿和充血,直肠检查体温正常;急性症状时出现仔猪抽搐、头后  相似文献   

7.
<正>1选择合适的断奶仔猪饲养早期断奶仔猪的农户,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求日后养成的小猪或大猪畅销;其次是选购合格的仔猪,其主要指标是4周龄断奶、个体重达6~8 kg、每头日采食量达200 g以上,不合格的早期断奶仔猪极易拉稀消瘦;其三是选购外形好、精神好、健康活泼、声音清脆、粪便正常和有检疫及免疫标识的个体。  相似文献   

8.
<正> 5月21日,河北省藁城市增村镇大滋邑养殖厂有8头断奶仔猪(40~50日龄)出现死亡,按蓝耳病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来我站就诊。1 问诊仔猪产前是否注射 K88疫苗?答:没有。仔猪产后是否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答:没有。断乳后精神状况和采食量如何?答:采用朴克博士乳猪饲料,精神状况正常,采食量减少。2 观察活猪情况活猪还有34头,仔猪精神萎靡,活动缓慢,反应迟纯,虽采食,但量少且只吃稀食,40%仔猪瘦弱,脊背露骨,大便、小便基本正常,个别体温偏高。3 观察死亡猪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1发病症状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邵,食欲减退,排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便,采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常腹泻,4d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猪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活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  相似文献   

10.
在规模猪场,母猪产后多见发烧、少乳(无乳)、厌食(不食)、便秘、精神沉郁、昏睡。有的乳腺红、肿、热、胀、痛、乳汁异样;有的尿频尿急、尿液血色;也有的恶露不尽,自阴道不断排出脓性红褐色恶臭液体;拒绝仔猪吃乳,造成仔猪消瘦衰竭、常被母猪踩压,死亡率升高;存活的仔猪有的生长缓慢,成为僵猪。如不将仔猪寄养或人工喂养,整窝仔猪都可能死亡。(一)引起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白城市猪场内的100头仔猪已经有3只出现死亡,死亡仔猪的眼睑和面部出现严重水肿。并且有4只仔猪出现轻微的水肿症状,为避免对猪场造成巨大损失,对已经死亡的仔猪进行剖检检查,并对出现症状的进行体检。2临床症状4只仔猪出现水肿症状。眼睑、面部下方出现轻微水肿,体温在39~40℃。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其中1只仔猪出现肌肉震颤,站立不稳,并且出现轻微的腹泻。解剖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黄芪多糖铁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对贫血症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对3日龄仔猪灌服适宜剂量的黄芪多糖铁溶液,并测定其日增重、存活率、仔猪痢疾发病率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组仔猪发育生长正常,未见其精神和行为异常;黄芪多糖铁可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及存活率(P〈0.05),降低仔猪痢疾的发病率,其血红蛋白含量始终维持在临界水平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遵化市某猪场共饲养母猪16头,其中产的2窝仔猪已达割骟日龄。12月中旬,对两窝共27头仔猪进行割骟,割骟后当日仔猪出现精神沉郁、不食、走路摇晃、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当日死亡4头,第2天连续出现同样症状的病猪,死亡3头。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且消化道发育不全,很容易发病和死亡,必须重视仔猪疾病的防治。1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以断奶后5~15d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此外,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1.1症状突然发病,没有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慢的,则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头颈部、眼睑、和肛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4月28日,吉林省榆树市某乡饲养户王某饲养的80头体重40kg仔猪发病,开始发现轻微拉稀,少食,精神较差。有少数猪只出现皮肤发红,喘、咳嗽症状。有6头仔猪耳朵及腹部发紫,体  相似文献   

16.
仔猪生长发育很快,这是猪育成中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期内,它对饲养管理的要求要比后备猪或成年猪高一些。由于它对外界风土气候剧烈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差一些,特别是冬春两季刚刚生下的仔猪,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而锻炼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与抵抗力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就会造成仔猪的某些内科疾病。常见的仔猪内科疾病有仔猪下痢、仔猪贫血、仔猪维生素甲缺乏症、仔猪佝偻病及仔猪白肌病。本着防重于治的精神,对上述几种疾病简介于下:仔猪下痢仔猪下痢是仔猪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母猪怀孕后期营养不良、产后乳  相似文献   

17.
<正> 仔猪白痢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在仔猪的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圈舍阴暗潮湿以及天气骤变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仔猪抵抗能力降低,致使本菌大量繁殖,引起仔猪发病,造成死亡。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基本正常,精神尚好,主要症状为下痢,粪呈糊状或水样,为乳白色淡黄色或灰白色,常混有粘液或脂肪样物质及气泡,有腥臭,稀粪沾污后肢和肛门周围。随着病程延长,病猪精神萎顿,逐渐消瘦,如并发肺炎,呼吸迫促。一般4—5天死亡。耐过而恢复者,则生长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长×大二元杂交仔猪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仔猪出现便秘时间、精神状况、腹泻死亡率等方面来比较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在哺乳仔猪生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腹泻方面,刺五加醇提取物低剂量组明显优于高剂量组;刺五加水提取物组优于醇提物组,并且在仔猪的存活率上占有明显优势。此外,还对刺五加及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哺乳及断奶前后仔猪[1]。2013年9月,贵州省某养猪场饲养的新生仔猪发生以头面部鳞片状结痂及四肢出现烂斑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该猪场30多头新生仔猪全部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面部、腹部及四肢等处出现黑色丘疹,有的出现水泡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过于肥胖的仔猪当中,目前测得的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为30%,该病具有防治难、治疗效果差等特征,是当前对仔猪危害较大的疾病。仔猪水肿病治疗主要建立在精确诊断上,需要深入研究该病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仔猪水肿病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病,且没有明显的临床征兆,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确定。(1)没有明显的体温变化,表现精神抑郁,食欲降低,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呼吸较浅等症状,发病前还会有轻微的腹泻及便秘等症状。(2)仔猪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