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青海省草地灾害类型与防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石凡涛 《草业科学》2003,20(4):23-27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灾害类型及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草地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干旱、风害、雪灾、鼠虫草害、沙化、水土流失等六类,灾害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过垦和超载过牧是引起草地环境灾害的最主要人为因素;针对草地灾害类型和灾害成因,提出了树立防灾意识、制订草地利用规划、坚持以草定育、加强草地灾害预测预报和加强草原执法力度等相应的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草地灾害给柴达木盆地农牧业生产与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剖析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探讨了草地灾害的成因,进而提出恢复与重建的途径,用以指导植被恢复重建,为柴达术盆地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草地环境灾害与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凡涛 《青海草业》2002,11(3):20-23,27
青海省有草地面积 3644.94× 1 0 4hm2 ,草地畜牧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青海省草地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防止草地灾害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草地灾害类型及致灾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是一种可作为饲用的草本植物占据优势的植物群落,中国草地面积有60亿亩,其中西部的草地占87%,目前,西部草地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草地灾害的长期存在并日趋势严重。本文通过对西部草地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防止草地灾害发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草地是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在石漠化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全面论述了喀斯特的分布,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草地建设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指出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存在草畜配套不合理、草地使用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缺乏草地配水等主要问题,并提出耐旱耐瘠草种选择、草地配水措施、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化、低成本建植人工草地、灾害预报与控制等研究,是喀斯特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来草地灾害给农牧业生产与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系统地剖析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探讨草地灾害的成因,进而提出恢复与重建的对策,用以指导西部生态环境的重建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护天然草地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草原资源大国,我国草地畜牧业仍属弱势产业,主要原因是草地严重退化、草地灾害频繁、草地超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以生态环境为本,以草为本,资源永续利用和以建设求发展的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8.
由于青藏高原草地所处环境条件的属性,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极其脆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牧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在我国牧区抗灾救灾和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有所应用。针对海南州牧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家庭牧场生产现状,对海南州畜牧生产和草地资源进行评估,分析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海南州进行牧区灾害风险管理的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贵州岩溶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江口县,畜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是以往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导致草畜不配套、抗灾害能力差、草地严重退化等现象。本文针对贵州岩溶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以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青藏高原草地环境条件的属性,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牧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在我国有待探讨,政府如何进行牧区风险管理规划,如何为农牧区设计和实施综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方案,目前尚没有现成的经验.针对青海牧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家庭牧场生产现状,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和泽库县进行牧区灾害风险管理项目活动,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通过专家培训、村民大会、小组访谈、走访示范户等途径获得有关项目区草地和牲畜现状、畜牧生产方式、牧民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大量基础数据,对项目区畜牧生产和草地资源进行评估,对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深入分析,并介绍了青南牧区灾害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1.
周寿荣 《草地学报》2004,12(2):150-157
介绍了国际草地会议的历史及其对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会议起源,历届会议概况和历史情节,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草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国际天然牧地会议与国际草地会议的关系,国际草地会议对世界草地学术组织、草地农业发展和草地学家成长的影响,国际草地会议和国际天然牧地会议对我国草地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估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草地土壤碳储量的估算方法,从碳的输入、输出和碳素的转化方面阐述了草地土壤碳素转化与积累的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结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为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拉热 《青海草业》2014,(2):31-32
以天峻县阳康艾日盖塘地区退化草地恢复为例,分别选用轻、中、重度-极度三种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地,采用补播、更新播种两种方式进行恢复治理,实施面积为40hm2。通过三年观察恢复效果较好,为本地区大面积治理退化、沙化草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兴海县以畜牧业为主。境内气候恶劣,超载放牧,牲畜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产能力降低,植被覆盖差,荒漠化严重,草地生态保护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杨予海 《青海草业》2005,14(1):57-60
草原旅游是发挥草原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性活动.本文从法律角度列举了与草原旅游有关的4种相对人,即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草原承包使用者、承包经营者、草原旅游者,和在草原上开展旅游必须遵循的草原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法律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引导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草原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任继周 《草地学报》2008,16(6):545-546
草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与牧业均起源于草地,人类的文明活动、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草地。草坪业是草业科学的重要分支,草坪的面积基本与人口数量、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草坪业内涵丰富,是全民的巨大财富,应为全社会所共同享有、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为中华文明中三大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创造了战略机遇。草原是草原文化的摇篮,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提升草原文化功能,向社会主义草原文化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8.
赵国君 《青海草业》2013,22(2):26-28
海北州是青海省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全州有天然草地232.82×104hm2。经过2011年完善草原承包工作,目前将全州230.45×104hm2可利用草地全部承包到户或联户。  相似文献   

19.
在对哈萨克斯坦草地饲料研究所及国立农业大学交流访问、实地参观调研和查阅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哈萨克斯坦草地资源特点、草地畜牧业发展动态及草地退化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草地研究现状和方向。哈萨克斯坦草地放牧利用方式及发展历程与中国新疆非常相似,了解哈萨克斯坦草地资源和研究状况,对我国西部草业开发有重要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草原立法的发展协调是加快我国草原法制建设的根本保障,而渐进有序地开展草原法制建设是我国对依法治国的承诺,缺乏蕴涵法制精神和法律意识的法律土壤是完善草原生态法治化的障碍。无论是基于对我国草原生态发展不协调的前景忧虑,还是出于对草原生态法律环境的客观评判,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草原生态协调发展背后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