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介绍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包括培育前准备工作、幼体排放及培育、病害防治和起捕4个方面内容,以为三疣梭子蟹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螯虾肽膏的加工工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克氏原螯虾营养成分与利用现状,总结了螯虾肽膏的工艺流程和螯虾肽膏的指标,并分析了螯虾肽膏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国内克氏原螯虾土池育苗及工厂化繁育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践阐述了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应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设施建设方案、水质控制、水草设置、专用饲料、时间配置、种虾驯养和亲虾选配、强化培育和集中抱卵、冬前孵化和幼虾培育、虾苗捕获等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例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典型案例的分析,从养殖模式的确定、池塘标准化改造、隐蔽物的设置、放养优质健康蟹苗、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勤开增氧机、适时起捕雄蟹、加强病害防治等方面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为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克氏原螯虾网箱育苗技术,包括水域条件选择、池塘准备、网箱设置、水草移植、亲虾放养、饲料投喂及日常管理方法等,以期解决目前生产上克氏原螯虾苗种供不应求问题,为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20-320,323
虾蟹混养可以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三疣梭子蟹的育苗生产操作中,在饵料、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关键的环节实验研究,提高单位水体产量。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原理,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日常管理、适时捕捞等方面介绍了三疣梭子蟹与虾、贝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以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C-型凝集素CTL5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C-型凝集素CTL5基因(PtCTL5)的cDNA全长。结果表明:PtCTL5基因全长为1026 bp,包含7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了24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6 000,为半乳糖结合型凝集素;Blast分析显示,PtCTL5氨基酸序列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 CTL的一致性最高,为41.84%;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tCTL5与已发表的三疣梭子蟹的另4种C-型凝集素亲缘关系较远;胚胎及幼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定量分析表明,PtCTL5在溞状幼体Ⅲ期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的心跳期表达量最低;组织表达分析显示,PtCTL5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胰腺中次之;人工注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后,PtCTL5在血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均于72 h时达到峰值;而注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PtCTL5在血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分别于72、12 h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C-型凝集素在三疣梭子蟹先天免疫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三疣梭子蟹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梭子蟹生长迅速,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膏似凝脂,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是中国主要养殖品种,是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Portuns tirtuberculatus Miers)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游泳蟹科,梭子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水深10~30 m的沙泥或沙质海底.三疣梭子蟹是我国近海名贵海产品之一,个体硕大,最大个体可达1000g,一般可达400 g,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海水污染等原因,三疣梭子蟹资源量锐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国家增殖放流的数量增加,对苗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文章针对海捕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实践,探讨苗种高产的关键技术.几年来,累计培育Ⅱ期仔蟹1 278 kg.平均出苗0.44 kg/m3,最高出苗0.78 kg/m3.抱卵蟹最高出苗10.2 kg/只.  相似文献   

12.
盐酸土霉素对人工致病克氏原螯虾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口服患病克氏原螯虾(Procamgbarus clarkii)组织、注射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oyticus)的方法,人工感染健康克氏原螯虾致病后,定时投喂盐酸土霉素药物饵料,观察了药物饵料对人工致病克氏原螯虾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投喂含有盐酸土霉素的药物饵料对人工注射V.mimicus和V.parahaemoloyticus致病的克氏原螯虾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口服患病克氏原螯虾组织致病的克氏原螯虾的治疗效果比较差.但是,与口服患病克氏原螯虾组织致病后未用药物饵料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投喂药物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疾病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推测克氏原螫虾暴发性疾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致病病毒引起,而致病菌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存在,可能导致混合感染而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的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切实可行,可以很好地解决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难、苗种规格不整齐的问题。介绍了克氏原螯虾的室内人工育苗技术,主要包括:亲虾选择、亲虾配组与暂养、亲本强化培育及管理、抱卵亲虾的挑选及人工孵化和幼苗培育等。  相似文献   

14.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投喂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组为对照组,分别投喂水丝蚓、摇蚊幼虫、菱形螺60 d后,检测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底栖饵料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底栖饵料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实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实验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投喂底栖饵料可以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消化能力,从而促进生长,并能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投喂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组为对照组,分别投喂水丝蚓、摇蚊幼虫、菱形螺60 d后,检测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底栖饵料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底栖饵料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实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实验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投喂底栖饵料可以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消化能力,从而促进生长,并能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温室大棚规模化繁育技术,包括繁育设施的建造、工厂化人工诱导繁殖,规模化网箱育苗技术等,为克氏原螯虾育苗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倩  丰浪  刘智俊  成永旭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147-149,前插2
通过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卵巢发育期间投喂添加半纯化鱼油配制的含不同比例DHA/EPA(0.39、1.24、2.19、2.89)的饲料,并以投喂新鲜缢蛏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饲料组喂养的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组织学差异。结果表明,饲料中DHA/EPA能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指数(HIS)和肝胰腺细胞的组成,随着DHA/EPA的升高,HSI先升高后下降,同时肝胰腺中R细胞所占比例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B细胞所占比例随DHA/EPA升高而升高,在Diet4组达到最大值。当DHA/EPA比例为2左右(Diet3组)时,卵巢发育最好,肝胰腺指数最大,最有利于营养物质储存。  相似文献   

19.
在饲料中拌喂高稳VC应激宝(A组)、免疫多糖(B组)、EM菌(C组)、高稳VC应激宝+EM菌(D组)、免疫多糖+EM菌(E组)、高效生物离子钙(F组),不喷涂任何功能性添加剂的颗粒饲料组作为对照组(G组),研究6种功能性添加剂组合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F组克氏原螯虾特定生长率最高(0.918%/d),G组次之,C组最低(0.552%/d);D组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最高(84.4%),A组次之,E组最低;G组克氏原螯虾抱卵率最高(81.6%),C组次之,F组最低.由此可见,在高温和克氏原螯虾繁殖季节,适量拌喂离子钙可以有效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拌喂VC和EM菌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用于繁殖的克氏原螯虾不需要喂养任何功能性添加剂,就可以取得不错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疣梭子蟹是日本较成熟的增殖对象之一,其人工育苗已进入企业化生产阶段,放流增殖效果极为显著,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