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韦塔桉种源多性状综合评价及育种值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6个韦塔桉种源生长性状、形质性状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68.65%~93.45%,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2.20%~82.63%,呈中等至强度遗传;除干形与保存率外,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均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17831种源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达0.08970m^3,比生长最劣的种源增加85.87%,17834种源形质指标最优,成活率与保存率最高。经综合评价,17834、17831和17835为较好种源。估算了6个种源的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2.
细叶桉种源-家系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细叶桉14个种源的100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源间和家系间的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差异极显,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除分枝性状外,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相关极显。7年生生长最好的13659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是最差种源13308的1.27,1.32和2.14倍,7年生最优家系是No.17号家系,其单株材积达0.06134 m^3,是最差家系No.33号的3.6倍,虽家系群体均值的1.74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22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干形和分枝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7.31%,6.39%,18.01%,13.77%,8.22%和5.36%。  相似文献   

3.
尾叶桉家系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选自国内2个优良种源群体不同林分的44个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抗风能力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的差异极显著,家系性遗传力大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遗传相关及显著。  相似文献   

4.
韦塔桉与大花序桉在粤中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韦塔桉6个种源和大花序桉4个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韦塔桉种源各年度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大花序桉除早期树高生长外,其他性状的年度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并无明显差异,干形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性状差异不显著。韦塔桉种源17835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5.01m、15.03cm和0.1133m3,是平均值的115.82%、116.78%和153.94%。大花序桉种源9901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0.88m、12.95cm和0.0617m3,是平均值的106.35%、106.15%和117.97%。韦塔桉与同地区尾叶桉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在本地区作为重要的速生桉属树种育种资源;大花序桉作为珍贵实木用材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桉属树种与种源、家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个桉属树种,其中8个种泊来自原产地,7个家系和7个杂种后代来自国内次生资源进行混合比较,5年生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种源、家系呈极显著差异;尾叶桉及其两个种源、尾巨桉杂交种细叶桉的13544种源适合本试验区戒严和格短轮伐期经营,可获得适应性和生长指标平均值超过平均水平35%的选择效应。其中最优为14534号尾叶桉种源,5年生单株材积0.050.61m^3/株(89.03m^3/hm^2)。种子采  相似文献   

6.
史密斯桉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年在富民县建立的史密斯桉家系试验包括了史密斯桉的7个种源、88家系,3.4年生时的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各主要生长性状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蓄积量最高的家系是18681种源的22号家系(26.9801m^3/hm^2),其蓄积量约是最差种源18676的6号家系(5.0025m^3/hm^2)的5倍多。同时也对家系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系各性状遗传力较高,家系蓄积量的遗传力为:0.8684,单株遗传力为:0.9863。初步评选出了适合在滇中地区生长的20个史密斯桉优良家系,蓄积量实际增益为32.69%-65.66%。  相似文献   

7.
对尾叶桉36个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相互间表型及遗传相关紧密,但与形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而形质性状相互间表型相关紧密。3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11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604m^3,是最差子代No.12号的2.68倍,是群体均值的1.52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并估算了家系子代各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8.
对巨桉与柳桉、邓恩桉22个组合杂种子代测定林适应性和生长性状、耐寒性状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表明,杂种桉子代成活率、保存率和耐寒指数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耐寒指数和树高受中等偏强遗传力控制,胸径、单株材积受中等偏弱遗传力控制;变异系数材积胸径树高。以7年生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4年生耐寒指数为选择指标,初选3个优良组合及10个优良单株杂种桉,优良组合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巨桉增长9. 76%~20. 41%,耐寒指数比对照柳桉高0. 31;优良单株耐寒指数均为5,平均单株材积0. 34947 m3,比对照平均值增长110. 31%。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家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5个尾叶桉家系5年来的试验结果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除活枝下高外,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冠幅、干形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家系各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并且遗传比较稳定;单株材积、干形是家系选择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10.
尾叶桉家系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尾叶桉三年的家系试验研究,发展尾叶桉不同家系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生长差异,来源于优良种源的家系其生长多数表现较好,把材积和胸径作为选择的主要性状,以接近大于性状总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标准进行家系选择,初步筛选出9210和9211两个家系为较优家系,选择率为8.0%;三年生幼林各家系年度生长量表现出极密切的相关,为家系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柳窿桉、巨尾桉在连江长龙林场山地的造林试验,2年生(实际20个月树龄)柳窿桉树高、胸径分别达6.8 m、7.2cm,巨尾桉树高、胸径分别达7.2 m、8.1 cm,表明柳窿桉、巨尾桉在海拔500~600 m土壤贫瘠的沿海山地也能快速生长,有一定适应性,但柳窿桉抗寒抗霜冻能力较差,引种时要慎重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13.
尾巨桉家系外植体诱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预处理方法、消毒试剂、选材、培养基及季节等方面,研究尾巨桉家系外植体诱导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用饱和洗衣粉水泡洗外植体5分钟后再用毛刷清洗其表面污物的预处理方法效果最佳,其污染率较低,为38%,而萌芽率较高,达62%;消毒试剂使用酒精加氯化汞消毒1次效果最好,污染与灼伤较少,且出芽率高,达68%;取材部位以伐倒后的萌芽诱导效果最好,有效出芽率高达32%;诱导培养基的激素浓度以1.2nag·L^-1BA,0.6nag·L^-1NAA搭配较好,增殖倍数适宜,有2~3个芽,且长势较好;外植体诱导全年均可进行,春季萌芽率高但污染率也高,冬季污染率低,但萌芽率低,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14.
按经营纤维用材为主,合理利用桉叶,主伐后实行萌芽更新的经营模式营造蓝桉、直干桉工业原料林,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净现值为5059元/hm2,内部收益率为356%,费用效益比为159。经营3个轮伐周期,其净现值为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的23倍,内部收益率比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提高42%,费用效益比提高208%。经济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是建立短期轮伐工业原料林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生长在云南弥勒的直杆桉树叶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灰分,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直杆桉叶粉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作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尾巨桉萌芽林定株高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尾巨桉4种萌芽高度(0.5 m、1.0m、1.5 m和2.0 m)进行定株除萌,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均显著;以萌芽高度为1.5~2.0 m时定株除萌林木生长较好,8个月生2m定株除萌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达5.30m、4.12 cm。考虑生产成本,定株除萌高度以1.5 m为佳。  相似文献   

17.
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的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桉木干燥工艺是可行的;从初含水率30.4%干燥到终含水率9;;3%,干燥周期为15d;终含水率的均匀性好,从而为人工材桉木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龚峥 《桉树科技》2010,(2):18-22
通过诱导桉树抗寒速生优良无性系GY66植株生根的系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系列培养基进行程序培养诱导组培苗生根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的诱根培养方法,根诱导率可从30%~40%提高至90%左右。研究的初步结论认为:难生根桉树品系的植株在萌发不定根的过程中,极性反应是决定根器官能否发生的重要原因,经过调节极性表现的系列培养可以提高植株极性反应的水平,调整生理反应的同步性,由此达到提高生根率的目的。预计这种程序培养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难生根桉树品系的组织培养快繁育苗。  相似文献   

19.
在收集编制尾叶桉(E.urophylla)立木二元材积表数据的同时,收取(集)尾叶桉(E.urophylla)立木胶合材出材量数据,在707株样木中取胸径7.0—20.5厘米的556株样木的胶合板材出材数据资料编制尾叶桉(E.urophylla)立木胶合板材出材量表,经作检验精度可靠,相关程度达极紧密程度,回归效果达极显著水平。故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邓恩桉种子园营建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恩桉是一种优良速生、较耐寒的纸浆材、实木用材树种。但是,它不仅无性繁殖比较困难,而且在我国很多地区不能开花结实,广西、湖南等地13年生的种子园仍不能生产种子,目前全国造林用的邓恩桉种子都完全依赖进口,增加了造林成本,限制了它在我国的发展。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参试邓恩桉种源15个,107个家系。根据该试验11个月生时的高生长量,初选出优良家系30个(其中排在前10位的是52、29、35、87、94、104、86、90、76、101),平均树高2.17m;优良种源5个,它们是17915、17909、17911、18758、18264,平均树高2.39m。此试验将为营建邓恩桉实生种子园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