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对照分析了光照与避光、有氧与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常温与高温/冷藏/冷冻等不同条件对DHA微胶囊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有氧条件、高温等贮藏条件均促进DHA微胶囊的氧化;其中影响DHA微胶囊稳定性的关键因索是隔绝氧气与否.将DHA微胶囊用锡箔袋真空包装,室温下放置8周,POV值仅由初始值1.7meq/kg增加到3.01 meq/kg,DHA保留率降为94.0%,DHA微胶囊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空气以及抗氧化剂储藏条件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POV值)影响,通过测定POV值来提高牡丹籽油的贮藏。[方法]利用过氧化值测定试剂来检测牡丹籽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POV值,并添加不同的抗氧化剂来抑制牡丹籽油氧化。[结果]牡丹籽油在4℃储藏条件下相对于25和45℃的POV值增长较慢,表明在低温时牡丹籽油易于储藏。在密封储藏条件下,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会变慢,牡丹籽油保存的时间更长。在25℃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对牡丹籽油的POV值分别在见光与避光条件下进行试验,8 d之后,牡丹籽油见光条件下的自由基开始快速生长,加速了氧化过程,因此应采取避光措施来储藏及运输牡丹籽油。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选取8种抗氧化剂进行试验,最适宜牡丹籽油贮藏的添加剂是合成抗氧化剂BHA,还有TBHQ,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是竹叶黄酮、V_C。[结论]牡丹籽油要在低温、密封、避光条件下进行储存。且在选择添加剂时,竹叶黄酮作为一种低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考虑作为牡丹籽油的一种新型植物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鳞为原料,提取纯化得到红松种鳞多酚,通过测定多酚在不同加工条件下保存率的变化,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强度、氧化剂、还原剂、糖和金属离子对红松种鳞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种鳞多酚在pH=3、4℃低温下稳定性较好,其保存率为93.06%;光照对多酚稳定性影响显著,紫外光照射下多酚保存率为69.79%;糖类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多酚稳定性,蔗糖对多酚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总体好于葡萄糖和果糖,50%蔗糖能使多酚保存率增加4.54%;氧化剂、还原剂对红松多酚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氧化剂的影响明显大于还原剂;Cu~(2+)、Fe~(3+)等多种金属离子对多酚稳定性有影响,其中Fe~(3+)的破坏作用最显著。试验表明,为保证红松种鳞多酚的稳定,应低温避光及酸性条件下保存,糖类的适当添加有利于多酚的保藏,贮藏及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氧化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的加入。  相似文献   

4.
以鲜活黄海胆Glyptocidaris crenulari为原料,采用工厂化加工工艺流程生产鲜黄海胆,研究其在4℃(普通冷藏)、4℃(冰水)和-1℃(超冷)贮藏条件下的细菌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TBARS)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海胆在-1℃条件下可贮藏24 d,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和pH值分别为4.6 lg(cfu/g)、285 mg/kg、12.3 mg/kg和6.58;在4℃(冰水)条件下可贮藏16 d,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和pH值分别为4.7 lg(cfu/g)、280 mg/kg、17.1 mg/kg和6.82;在4℃条件下可贮藏6 d,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和pH值分别为4.7 lg(cfu/g)、275 mg/kg、17.4 mg/kg和6.74。可见,-1℃下贮藏可以明显延长鲜黄海胆的保质期,同时有效抑制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氧化值和挥发性盐基氮也可以作为鲜黄海胆鲜度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加速贮藏释放对鹿血活性多肽缓释微丸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比对光照、氧气、温度、湿度对鹿血活性多肽缓释微丸和多肽干粉稳定性影响的方法,得出鹿血多肽微丸在低温或常温、低湿、无氧、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云木香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光照、pH和贮藏时间对云木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木香种子用冷水浸泡预处理可缩短发芽时间和提高发芽整齐度,最适萌发温度在20~25℃之间;种子萌发对光的敏感性不强,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种子对pH值的适应范围很宽,pH值在5~13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7.
以白穗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 h光照条件下,弱光照(500 lx)、中等强度光照(2 500 lx)和强光照(5 000 lx)3个梯度条件下萌发率分别是84.0%、86.7%和86.7%;在15 h光照/9 h黑暗的周期性光照条件,弱光和强光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5.9%和85.2%,中等强度光照下萌发率最高为89.1%。避光条件下白穗花种子萌发率以25℃发芽率最佳,为94.7%,因而避光对白穗花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种子的萌发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9.
以台湾泥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itrogen,TVB-N)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台湾泥鳅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4、12℃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泥鳅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贮藏温度为4、12℃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高于-3℃时的速率;感官分数值均呈降低趋势。综合结果分析,-3℃贮藏条件下台湾泥鳅的食用期为15 d,4℃贮藏条件下为6 d,12℃贮藏条件下为2 d,所以低温贮藏明显能延长台湾泥鳅的食用期。  相似文献   

10.
草莓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产生褪色现象,花青素含量逐渐减少。为研究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探索合适的加工与贮运条件,在花青素含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设置4种反应条件,探讨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草莓花青素在自然光下照射8 h,吸光度值下降25%,温度高于60℃后,吸光度值下降67%。当pH>7时,吸光度值下降85%,添加Na+、Mg2+后的色素提取液反应2 h后所测吸光度值分别保持在0.070和0.050左右,而添加Fe3+后测得的吸光度值下降87%。实验结果表明,草莓在贮运过程中应避光、低温、保持酸性条件,且避免与铁制品接触。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复合保鲜涂膜剂对鸡蛋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研究了蒲公英、白芨2种中草药浓缩液与壳聚糖复合对鸡蛋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在室温20~32℃,相对湿度65%~80%的夏季自然条件下贮藏35 d,对鸡蛋的失质量率、气室高度、蛋黄指数、浓蛋白含量、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蒲公英浓缩液+壳聚糖和白芨浓缩液+壳聚糖在蛋的失质量率、蛋黄指数、浓蛋白含量、pH值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差异;合格蛋率在28 d前达100%,且每个鸡蛋的涂膜成本只有0.01元左右;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能够使鸡蛋保鲜期延长14 d。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胡杨种子活力下降变化规律,采用室温未密封、室温密封、4℃密封三种方式贮藏胡杨种子,测定种子劣变过程中的活力变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发芽率、活力指数逐渐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趋势是前期快、后期慢,活力下降速度为:室温未密封(室温密封(4℃密封。三种贮藏方式中,以4℃密封贮藏方式效果最好,种子活力最高(P〈0.01),而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大小不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 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 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 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效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方法]采用传统腌制的方法制作封鳊鱼,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测定鳊鱼脂肪在储存过程中羰基值(CO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确定其添加效果。同时,利用ASLT法对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在4℃下延长了30 d,在10℃下延长了30 d,在25℃下延长了30~45 d。利用ASLT法预测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在储存温度22℃和湿度50%条件下的货架期为82~104 d。[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包装方式大米储藏过程中食用品质(质构品质、糊化特性)以及挥发性成分,判断大米品质的变化,为小包装(规格为10 cm×18 cm)大米保鲜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99号’为材料,将大米采用编织袋包装、自然密闭缺氧包装及抽真空包装3种方式,分别置于15℃、25℃和30℃(60%湿度)的环境下储藏180 d。每月对其食用品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蒸煮米饭弹性、回复性逐渐下降,硬度、黏着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种包装方式下大米消减值随储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崩解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大米热糊稳定性变差,容易老化。新鲜大米中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1种,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等。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编织袋包装的大米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20%以上,自然密闭缺氧包装次之,抽真空包装醛类物质最少。2-戊基呋喃是亚油酸氧化产物,新鲜大米中2-戊基呋喃含量仅为0.30%,随着储藏时间延长,编织袋包装的大米2-戊基呋喃含量急剧上升。醛类及2-戊基呋喃含量受包装方式影响较大,3种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保鲜效果的排序为:抽真空自然密闭缺氧编织袋,然而当储藏温度过高时,即使采用抽真空包装,大米储藏品质也发生了劣变。3种包装方式下2-戊基-呋喃每个时期均被检测出,编织袋、自然密闭缺氧、抽真空3种包装方式己醛含量分别为1.82%、1.55%、1.16%,壬醛含量分别为4.7%、3.94%、2.77%,2-戊基-呋喃含量分别为2.27%、1.85%、1.43%,由此可以推断编织袋包装的大米产生较明显的油脂氧化的异味,陈化最为严重,自然密闭缺氧次之,抽真空能有效延缓大米品质陈化的速率。【结论】大米储藏过程中的硬度、弹性、黏着性、回复性以及糊化特性均不及新鲜大米。抽真空包装有益于大米储藏,可有效延缓大米劣变。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3种包装方式中醛类含量皆有增长,以编织袋包装的醛类含量增长最为明显。大米挥发性成分中的醛类物质中,己醛、壬醛和2-戊基-呋喃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米的储藏品质。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贮藏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在贮藏期内物理性状、吸湿性和自由基清除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低,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对·OH自由基清除率越高,半损失时间也越长,应在低温下储存且不应超过20℃;相同温度下无光照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比光照的半损失时间更长,采取措施减少光照有利于延长精粉的贮藏时间,应尽量避光保存;不同湿度下吸湿速率存在差异,相对湿度越高,吸湿性变化越快;不同湿度下的理论包装时间较充足,在相对湿度达到92.31%条件下包装时间长0.34 h,因此防止吸湿回潮是精粉产品贮藏的一个重要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漂烫液喷雾干燥精粉在低温、低湿及避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培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用于无菌苗培养的种子的不同消毒方法,及种子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适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用苗的油菜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和培养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油莱无菌苗培养的最佳条件为:选用新收的油菜种子,4℃冰箱中保存,70%酒精表面消毒0.5~1 min后,用0.1%HgCl2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无菌水浸泡种子4~5 h,接种至pH值为5.8的MS培养基,25℃暗培养1~2 d,转至16 h/d光照下生长4~5 d即可作为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用无菌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延长蓝孔雀蛋的保鲜时间,增加其货架期.【方法】选用山梨酸、羧甲基壳聚糖、蔗糖酯、溶菌酶、Nisin、茶多酚、蜂胶、魔芋葡苷聚糖为涂膜基质,对蓝孔雀蛋进行单因素涂膜试验,相对湿度为35%的室温下测定哈夫单位、失重率、蛋黄系数、蛋白pH值的变化情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保鲜剂进行优选和复合保鲜应用试验.【结果】采用蜂胶(3.0%)、茶多酚(0.7%)、山梨酸(1.1%)和溶菌酶(0.04%)分别涂膜处理的蓝孔雀蛋,保鲜效果最佳;采用3.0%蜂胶+0.6%茶多酚+1.0%山梨酸+0.05%溶菌酶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较对照组对蓝孔雀蛋的品质影响显著(P0.01),失质量率为6.47%,蛋黄系数为0.31,蛋白pH值为8.28,哈夫单位为34.9.【结论】常温下贮存90d后,蓝孔雀蛋出现散黄现象.而复合保鲜处理的蓝孔雀蛋贮存120 d时,仍未出现散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黄芩苷-姜辣素-海藻酸钠-蔗糖酯复合保鲜膜最佳配方,以新鲜鸡蛋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芩苷、姜辣素、海藻酸钠、蔗糖酯复合保鲜防腐剂配方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鸡蛋防腐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保鲜防腐剂配方为黄芩苷浓度1.90%、姜辣素浓度2.70%、海藻酸钠浓度1.45%、蔗糖酯浓度2.00%。在此条件下,37℃下保藏25天后,鸡蛋哈夫单位为69,蛋黄指数为0.38,失重率为4.8%,表明该复合保鲜膜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所研制的复合生物保鲜膜具有绿色、天然、优质等特点,能够作为鸡蛋贮藏和保鲜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黎宗强  曾素先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423-1426
【目的】探讨食蟹猴精液低温保存液的最佳配方,为食蟹猴精液冷冻保存和品质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测定生理温度(37℃)、常温(15~25℃)和低温(0~5℃)3种状态下,食蟹猴精子在不同保存液中的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结果】生理温度(37℃)和常温(15~25℃)下,食蟹猴精子在TALP液中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2.94±5.57和58.59±40.91 h,存活指数分别为4.88±1.97和24.48±17.94;而低温(0~5℃)下,食蟹猴精子在TRIS液添加20%蛋黄的保存液中存活时间及存活指数分别为596.00±83.35 h和283.05±49.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结论】TRIS液添加20%蛋黄是食蟹猴精液低温(0~5℃)保存液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