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0年至1991年,垫江县从广东引进沙_2×伦_(109)桑育品种苗栽桑,两年间全县累计栽桑面积达10万亩。到1993年,一些同行纷纷建议:沙_2×伦_(109*)品种枝细条短、叶小叶薄、产叶量低、叶质差、养蚕成绩不好,必须迅速改造。于是当年在全县进行改造试点,1994年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2.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全省开展桑树杂交一代(以下简称杂交桑)的协作试验,先后提出“北_1×伦_(540)”、“北_1×伦_(109)”、“沙_2×伦_(109)”、“塘_(10)×伦_(109)”和“中桑_(5801)×伦_(109)”等较好的杂交桑,这些杂交桑的共同点:产量超过普通荆桑,接近或稍高于伦_(40),叶质较好,并且具有繁殖容易,适应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选育出北-×伦_(540)、圹_(10)×伦_(109)、沙=×伦_(109)等一批优良杂交组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省工,成本低,繁殖快,适合我省速成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技术要求,受到广大蚕区蚕农的欢迎,对我省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七五”期间,我们又选育出69×851新杂交组合。其在叶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均比现行推广的圹_(10)×伦_(109)有所提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育成经过 1986年从150多个材料中评选出杂交性  相似文献   

4.
1种苗来源 1999年春淮阴区从广东引进沙2×伦109杂交桑种30kg,在吴城、渔沟两镇播种,当年产苗1200多万株;2000年春又从四川引进沙2×伦109杂交桑苗800余万株.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现有投产桑3500余万株,年产茧徘徊在2.3万担左右,主要是桑树基础建设差,为了加快蚕桑生产发展,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桑。我县于l987年4月上旬从广东省引进杂交桑种“沙2×伦109”650公斤,主要推行肥  相似文献   

6.
《蚕桑茶叶通讯》1990年第2期、第3期刊登了彭蔚文、徐红玳、杜明衍等同志阐述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沙_2×伦109)的性状、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推广体会的文章。我参考他们的意见,结合个人的体会,从生产的角度出发,谈谈广东杂交桑塘10×伦109比湖桑类具有的“五个优势”。从而我认为它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杂交桑种。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引进广东的塘10×伦109和沙二×伦109等二倍体杂交桑种,主要用于早春育苗,夏季移栽、秋末成园的栽桑技术途径。由于杂交桑叶肉较薄,鲜叶萎凋快,产叶量不及四川现行无性系桑品种,故生产上大多作为砧木品种使用,少数作为草本化密植栽培品种应用。近年来,广东和广西还选  相似文献   

8.
<正> 杂交桑品种产叶量及叶质接近一般良桑,苗木繁育比较简便,故近几年在各地得以迅速推广。镇江蚕业所培育的丰驰,广东省顺德县农科所培育的沙二×伦109。先后引入我省。1989年初,宝鸡县首次购进沙二×伦109杂交桑籽7.5公斤,育苗19亩,当年出圃桑苗26.4万株。育苗及苗期生长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省七十年代以来开始杂交桑利用的试验示范和逐步推广,最先由北-×伦540,北-×伦109等组合,随后又选出塘10×伦109和沙2×伦109两组合取而代之。为了配合杂交桑的推广,也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建立采种子园,从事杂交桑的种子生产,但如何提高种子生产的经验报导不多。苏挺锋(1984)曾报导其沙2×伦109种子园(部份二年生桑,部份三年生桑)亩产种子41.8公斤(当时是最高产的),并认为只要进一步改善管理技术,要突破理论产量亩产50.50公斤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曾先后选育出沙2×伦109、塘10×塘7、苗61×伦109等较优的桑树杂交组合,其中沙2×伦109,经过农村多点多年鉴定示范及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显著,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蚕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春蚕、1991年夏蚕、1992年春蚕进行了杂交桑("沙_2×伦教_(109)"占多数,"塘_(10)×伦教_(109)"小部分)、湖桑(桐乡青、荷叶白等品种混栽园)育蚕成绩对比试验;与此同时,对1992年春蚕茧进行了缫丝成绩对比试验.现将3年来的试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地点和方法1.调查地点江西省遂川县的瑶下乡、五斗江乡(井冈山南麓,属杭州市蚕桑基地县).  相似文献   

12.
现在推广的杂交桑,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等单位,从广东荆桑中选用优良品种桑作亲本,经过杂交而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杂交组合主要有塘10×伦109、沙2×伦109、北1×伦540等杂交桑种。广东杂交桑与嫁接湖桑相比,具有发芽  相似文献   

13.
对8个抗青枯病桑树杂交组合经三年品比结果,其抗病性均极显著高于推广品种沙2×伦109,但均不同程度低干抗青品种抗青10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以化州菌株致病力强于顺德菌株。在未发病或轻微发病情况下参试组合的产桑量均低于对照,但当发病严重时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种沙2×伦109。桑叶养蚕结果与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根据抗性、产桑量和叶质等方面评选出以顺农3号、顺农2号、桑抗1号和283×抗10等4个组合较优,建议可在青枯病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1.桑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桑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桑品种桑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桑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病,抗青10号桑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病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桑、冬根刈春打顶桑,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桑,夏刈桑和冬根刈桑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桑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桑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四川到广东、广西购买“沙_2×伦109”F_1代杂交桑种的有:重庆、涪陵、万县、达县、南充等80多个地(市)、县,其调种数量,仅1987~1988年约占全省两年实际桑种用量的11.9%。每公斤杂交桑种价格由30元直线上升达120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大面积推广杂交良种桑沙2×109均是采用杂交种子育苗移栽的有性繁殖办法.1985年冬、1986年夏容县部分农民利用沙2×109杂交良种桑枝条不经予措处理直接大田扦插繁殖桑园二十多亩,成活率达75%以上:并且做到当年插枝、当年养蚕、当年收益.实践证明利用插枝办法繁殖沙2×109是一条加快桑园发展的好办法.现把我们实地抽样调查结果提供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_6×C_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钟贞凤 《广西蚕业》1994,31(1):16-18
杂交(实生桑)良种桑。沙2×伦109”是南宁地区蚕区当前主要推广品种.1979年起从广东省引进试种至今已有10多年了,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992年.全地区12个县市均已普及,已种植3440.7公顷(51658亩)。比1989年增加6.48倍,1992年秋蚕开始,由于蚕茧降价,挖去了一部份,但仍有2866.6公顷。  相似文献   

19.
<正>1992年我校引进试栽塘10×伦109杂交桑2000余株,栽于普7区,面积1亩多,目的在于了解杂交桑在本地栽培的适应性。通过三年调查观察,尤其对抗寒性与抗旱性进行了调查,现将所得体会简报如下: 一、塘10×伦109抗寒性弱。1993、1994年本地因受晚霜为害,约有50—70%的桑树受害,枝条上的桑芽冻死,后有部分副芽萌发,这样“早生桑变成了晚生桑”。1994年初冬暖和,冬芽萌发后又受低温影响,冻害严重,1995年春期,100%桑树枝条不萌芽而枯死,春叶几无收获。  相似文献   

20.
经过小区试验,夏芳×秋白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在结茧率、万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等成绩方面略优于苏字号.夏芳×秋白与黄鹤×朝霞的试验成绩,经方差分析,其结茧率、克蚁产茧量、万头蚕收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其显著,全茧量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中试成绩显示:无论是1994年秋还是1997年秋,夏芳×秋白的单产成绩大大优于(苏_3·秋_3)×(苏_1·苏_12),两年单产分别增产57.6%和46.1%.通过对中试控制点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单产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间的差异大大超过了极显著水平.干茧的缫丝成绩是:夏芳×秋白的光折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少8.05公斤,出丝率高3.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