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艾美耳球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艾美耳球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杨林,陈利,王芳(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家禽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长发育的疾病。家鸡艾美耳球虫现知共有9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基于2种艾美耳球虫各自的ITS-1基因筛选2对特异性引物,对制备的阳性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约450bp和150bp处出现目的条带。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MgCl2浓度、DNA模板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59℃、MgCl2浓度为2.5mmol/L、DNA模板量为2μL时,双重PCR扩增结果最佳。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对环形泰勒虫、羊巴贝斯虫、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的扩增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成功建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双重PCR检测方法,为临床中鸡球虫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通过给幼兔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其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幼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3个试验组家兔分别经口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5个/只、1×105个/只、0.5×105个/只。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第8天,3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分别为2.19×107、2×107、1×107和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8.9%、58.0%、73.3%和100%。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寄生于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引物对不同种球虫的DNA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存在明显差异,证明RAPD技术可用于同宿主艾美耳球虫虫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布氏艾美耳球虫某些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艾美耳球虫某些生物学特性测定赵其平,黄兵,吴薛忠,陈兆国,史天卫(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布氏文美耳球虫(E.brunetti)是9种鸡球虫中致病性较强的一个种,其感染后死亡率中等,但对鸡增重影响较明显,该种球虫主要寄生于鸡...  相似文献   

6.
为检测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选用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盐霉素和拉沙洛西等8种抗球虫药进行鸡体试验,通过抗球虫活性百分比(percent of optimum anticoccidial aetivity,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eduction of lesion scores,RLS)、相对卵囊产量(relative oocyst production,ROP)和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ACI)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8种药物敏感;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盐霉素轻度敏感,对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和拉沙洛西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对球虫早熟株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感染鸡的艾美耳属球虫中,国外已报道在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和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或病毒RNA。但是作为危害最严重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否有病毒感染,国内外迄今尚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发现病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核酸分析、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和电镜形态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核酸酶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总核酸电泳图谱上观察到的大小分别为1.4、2.4和3.6kb的3条病毒带均不能被DNA酶(100mg/L)降解,但可被RNA酶(1.0mg/L)降解,表明这些核酸为RNA。另外,这些核酸不能被高盐浓度(0.3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但可被低盐浓度(0.015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并且采用α-32P标记的UTP掺入法测得该病毒样核酸具有RNA依赖RNA聚合酶(RDRP)活性,表明这些核酸为双链RNA(dsRNA)。利用蔗糖梯度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电镜负染观察到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38nm。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鸡艾美耳球虫(Eimeria)不同种以及来自不同地区同种不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其分类地位,对实验室保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e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形艾美耳球虫(Eaaervulina)等4种15株鸡球虫孢子化卵囊的18SrD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从GenBank下载的鸡球虫18SrDNA序列一起,使用软件DNAstar 5.0 MegAlign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4种艾美耳球虫种间同源性在94.6%~99.4%之间,7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株间同源性在99.0%-99.9%之间,5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株间同源性在96.9%~99.8%之间。用该4种鸡球虫的18SrDNA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另外4种鸡球虫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这8种鸡艾美耳球虫形成2个分支,即堆形艾美耳球虫(EASH)、巨型艾美耳球虫(EMSH)、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构成1个分支,柔嫩艾美耳球虫(ENSH)、毒害艾美耳球虫(ETAS)构成另1分支。巨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各株的系统发育树均根据地域关系产生2个分支。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不同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种间和种内的鉴定结果与普通生物学结果一致。本研究提示18SrDNA基因可用于鸡球虫不同种/株的分类鉴定,为艾美耳球虫分子遗传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一种商品化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对E.necatrix和E.tenella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基于试验鸡血便记分、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攻虫组抗E.necatrix和E.tenella的ACI分别为157.3和135.6,均低于160,表明该球虫疫苗抗两种球虫的效果均为低效.然而,免疫攻虫组鸡血便数量、血便记分、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等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综合指标显示,该疫苗对E.necatrix和E.tenell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单纯采用疫苗并不能够达到防控鸡球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巨型艾美耳球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 Tyzzer,1929)是鸡的9种球虫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卵囊最大,且免疫原性最强。自1929年Tyzzer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回顾了自发现巨型艾美耳球虫以来,人们对其所进行的形态学、致病性、免疫原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该种球虫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单一虫种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了6种鸡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用分离的单卵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6株鸡艾美耳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PCR结果表明单卵囊分离株确为该6种纯株.本研究表明毛细吸管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使接种难度降低,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甘肃省兔艾美耳球虫的感染状况、虫种分布和风险因素,本研究从甘肃省平凉、酒泉、武威地区采集5个不同品种兔的592份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中的基因组DNA,基于艾美耳球虫核糖体第1内转录间隔区(ITS1)设计引物,采用特异性PCR扩增兔艾美耳球虫基因片段。结果发现,兔艾美耳球虫的总感染率为50%(296/592);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7种不同的兔艾美耳球虫,分别是大型艾美耳球虫(24.5%,145/592)、肠艾美耳球虫(4.1%,24/592)、中型艾美耳球虫(11.5%,68/592)、穿孔艾美耳球虫(19.8%,117/592)、维氏艾美耳球虫(24.5%,145/592)、小型艾美耳球虫(4.9%,29/592)和盲肠艾美耳球虫(0.84%,5/592);以大型艾美耳球虫、维氏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同时发现所调查的兔中有多重感染的情况,最多包括四重感染。统计学分析显示,地区因素(P<0.05)、品种因素(P<0.05)和年龄因素(P<0.05)是影响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的风险因素,提示应该针对这3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甘肃省部分地区养殖场兔的艾美耳球虫感染率、虫种分布和感染率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甘肃省地区养殖兔的艾美耳球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柔嫩艾美耳球虫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柔嫩艾美耳球虫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卵囊形状、以及卵囊产量的影响因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日龄与粪便卵囊产量进行科学的分析,旨在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自山东的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卵囊做毒性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攻虫剂量兔斯氏艾美耳球虫对不同月龄兔的毒害作用。同时,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抗体的最适反应条件和在毒理学实验中的应用,并对攻虫后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做详细的比较。对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研究发现成年兔感染兔斯氏艾美耳球虫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幼兔感染时则较为严重;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宿主吞食的卵囊数增加,随之疾病的严重性也增加;从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情况来看,Ⅰ,Ⅱ,Ⅲ,Ⅳ,Ⅴ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空白对照Ⅵ组,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抗体水平也明显增高。本试验结果为兔斯氏艾美耳球虫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免疫反应与卵囊排出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由几种艾美耳球虫引起,是一种经济上非常重要的家禽寄生虫病,每年可导致全球养鸡业约两亿美元的损失。兔疫预防是防止球虫感染的一种手段,它依赖于对自然感染期间保护性免疫力发展机制。巨型艾美耳球虫是鸡体内致病性球虫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球虫之一,该种球虫无性生殖阶段的抗原比有性阶段抗原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虽然含种特异性兔疫诱导物的巨型艾美耳球虫抗原已得到鉴定,但球虫种内仍存在抗原差异,因此由巨型艾美耳球虫一个株诱发产生的免疫力对于同种球虫另一不同株系的攻击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抗球虫免疫包括体液兔疫和…  相似文献   

16.
扫描电镜对兔大型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的研究史晓春,林昆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大型艾美耳球虫(E.masna)是一种普遍寄生于兔肠道的球虫,能阻碍生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种自1925年Perarol报道以来,对其致病性的报道不一[1,2]。应用扫描...  相似文献   

17.
鸡球虫病是以危害雏鸡为主的一种急性流行性疾病,死亡率高。其病原体主要是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现已发现的艾美耳属球虫(Eimeria)有9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布氏艾美耳球虫(E.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随着感染剂量的提高,其死亡率上升,平均增重下降、平均病变记分提高,半数致死量(LD50)为3.248 7×104个/只。为洛阳地区防控其柔嫩艾美耳球虫所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杀球灵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杀球灵(Diclazuril)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杀灭作用、作用峰期及停药后作用持续时间。以1ppm的推荐剂量混于饲料,分别于感染前2天、感染当天、感染后1天开始饲喂,对经口一次人工感染8×10~4/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试验鸡不出现血便、盲肠组织学检查及粘膜刮取物镜检均不见合子及卵囊,感染后2天给药则其抗球虫作用显著降低。故可认为杀球灵作用峰期是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阶段。停药后其抗球虫作用很快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20.
四种兔艾美耳球虫卵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4种兔艾美耳球虫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感染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兔。感染后4d~20d,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天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多,为365.76×106个,中型艾美耳球虫为317.26×106个、黄艾美耳球虫为304.36×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少,为200.12×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6.5天有卵囊排出,第10.5天达到高峰(66.50×106个/只),占总量的33.23%;肠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3天达到高峰(138.40×106个/只),占总量的37.83%;黄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1天达到高峰(102.80×106个/只),占总量的33.78%;中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4.5天有卵囊排出,第6.5天达到高峰(167.8×106个/只),占总量的5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