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精子形态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柞蚕蛹睾丸中的精细胞、柞蚕雄蛾睾丸中的精(子)细胞、柞蚕雄蛾贮精囊内精子(柬)、柞蚕雌蛾交配囊内精子(束)等进行了形态学及解剖学初步观察研究,为利用精子为载体进行动物转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柞蚕卵、幼虫、蛹、蛾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柞蚕蛹粉、蚕蛹皮、蚕蛹复合氨基酸和柞蚕雄蛾粉、雄蛾油、雄蛾酒的药用功能,以及蚕蛹皮中的几丁质和壳聚糖在医学材料方面的用途,并对柞蚕资源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论柞蚕原生态放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柞蚕原生态放养的论题,并给以定义。阐述了对柞蚕丝、柞蚕蛹、柞蚕蛾、柞蚕幼虫和柞蚕卵的用途及市场需求,论证了柞蚕原生态放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柞蚕原生态放养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生态上合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柞蚕(Antheraea pernyi)与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人工授精技术,并应用于柞蚕与栗蚕的种间杂交试验,为利用远缘杂交改良柞蚕的经济性状提供试验技术。从种内交配40~60 min的柞蚕雌蛾交配囊中采集精子细胞用于对柞蚕处女蛾的人工授精,其受精蛾率为61.5%,受精卵率为70.5%,孵化卵率为60.8%。栗蚕精子可在种内交配40~75 min的雌蛾交配囊中采集。利用单蛾精液授精和单蛾与多蛾精液互补授精的方法,分别获得了栗蚕♀×柞蚕♂的越冬卵和蚁蚕及柞蚕♀×栗蚕♂的活胚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初步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进行柞蚕与栗蚕的远缘杂交。  相似文献   

5.
阐述柞蚕微粒子病在柞蚕的蚕、蛹、蛾、卵四个完全变态中的发病特征,并提出了通过三级繁育体制和制种时镜检阻断蚕种带毒(胚种传染)及1~2龄迟眠蚕显微镜补正检查,及时淘汰病、弱蚕,以降低经口传染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药典称雄蚕蛾为“神虫”,柞蚕雄蛾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其药用性和可食性已被传统医学和民间所证实,但对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柞蚕雄蛾油是从柞蚕雄蛾体内提取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雄蚕蛾的保健机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对柞蚕雄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柞蚕雄蛾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76%以上,其中必需脂肪酸占45.5%,在动物性食品中,其必需脂肪酸含量占首位,且亚麻酸是其含量最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为我们开发利用柞蚕雄蛾确定了新的方向。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材料为产…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柞蚕雄蛾的食用安全性,对柞蚕雄蛾粉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柞蚕雄蛾中汞、铬、铅、镉、砷的含量低于谷物、蔬菜、肉、蛋食品的相关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乙醇浓度、原料粒度、提取水浴温度、提取时间等4个单因素对柞蚕雄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4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柞蚕雄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使用乙醇含量为95%的食用酒精在水浴温度为55℃,原料粒度为110目的条件下提取150min,柞蚕雄蛾油提取得率可达16.9%。  相似文献   

9.
王庆忠 《北方蚕业》2006,27(2):38-39
在柞蚕制种过程中,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在生产上常常容易出现雌蛾提前大批出蛾而无雄蛾交配,对此一般种场只能将先出的雌蛾淘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产卵量,浪费了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我所2005年春季主要对柞蚕雌蛾在冷藏中温度、时间、产卵量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柞蚕雌蛾完全可以在7℃的温度中保存72h,并且在产卵上比正常雌蛾交配产卵要高,卵质要好。  相似文献   

10.
柞蚕蛹、幼虫、蛾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柞蚕蛹、幼虫、蛾产品速冻工艺的改进,较好的保持了柞蚕蛹、幼虫、蛾特有的品质质量,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中易出现的变形、变黑、变味等问题,使柞蚕产品达到常年不间断供应;同时,还介绍了柞蚕食品的感官等级、理化、微生物等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