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丁鱥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2.
匙吻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匙吻鲟在内塘培育8—9年后可达到性成熟。在水温16—20℃时,用HCG、LRH—A催产,产卵率100%,受精率达到88.30%,孵化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3.
欧洲丁(鱼岁)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丁(鱼岁)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4.
欧洲丁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5.
提高淡水白鲳孵化率和出苗率的措施一、亲鱼的选择:根据淡水白鲳的繁殖特性,3龄鱼性腺成熟,自然状态下,在外界环境综合刺激下才产卵,如降雨、水温突变升高等;人工繁殖必须经催情才产卵,一般在5-10月,水温22℃时就可催产,最适水温28-30℃;亲鱼个体健...  相似文献   

6.
1998年5月28日至6月5日,温室催产2批鲶共160组。第1批60组,产卵率90%,获卵55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0%,获苗50万尾。第2批100组,产卵率98%,获卵120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6%,获苗115万尾。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水温对鲶产卵孵化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泥鳅人工繁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北地区,4月上旬当水温达到16℃以上时,即可进行泥鳅人工繁殖。试验期催产雌鳅289尾.获产213尾,在水温19—28℃条件下,效应时间为8.5—17h,平均催产率为73.7%,产卵数60.47万粒,平均受精率76.1%,得苗27.21万尾,孵化率为58.6%。文章还就进一步提高泥鳅人工繁殖的“三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季节。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也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握好催产亲鱼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1 挑选好成熟亲鱼 催产条鱼的成熟质量,决定着催产的效果。选择亲鱼时,一般根据其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用该鱼作母本,建鲤作父本,进行了两批次的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亲鱼500尾,雄亲鱼40尾,在水温18.2℃时,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第二批次催产雌亲鱼900尾,雄亲鱼90尾,在水温21.5℃时,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两批次共获得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1000余万尾。结果表明,亲鱼的成熟度和催产水温对催产率均有一定影响,催产水温在20~2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萍乡肉红鲫生物学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出了一整套人工繁殖技术:即亲鱼培育、亲鱼雌雄鉴别、亲鱼选择、人工鱼巢、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17℃以上(清明前后)即能自行产卵。该鱼对市售的渔用催产激素没有明显的选择,都能使其发情产卵,LRH—A的注射标准为10μg/kg,HCG为1000IU/kg。产粘性端黄卵。催产率为96%,受精率为85%,鱼苗孵化率为87%。在水温18—20℃时孵化时间为96h。萍乡肉红鲫苗种培育技术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其培育方法同其它鲫鱼苗种培育方法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黄颡鱼在池塘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亲鱼、人工繁殖.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中旬~7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0~30℃,最佳产卵水温为23~28℃,催产效应时间水温20~30℃为40~52小时.流水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孵化必须在室内光照500~800Lx条件下进行,孵化出膜时间水温20~30℃为47~70小时.人工繁殖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1.粘卵板式孵化岩原鲤产卵季节在每年的3-4月,水温18~26℃,14~16℃时也可以产卵,但产卵率、孵化率都较低。前些年岩原鲤苗种行情好,生产单位为了抢占市场,一般3月初水温不到14℃便开始起塘捕鱼,采用锅炉或电加热方式,为亲鱼暂养池(催产池)和孵化池升温。放流站2009年正式运行之初,岩原鲤成熟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花[鱼骨]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经过实验摸清了花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花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等;比较了不同催产药物对花的催产效果,2008年催产率达100%,受精率95.3%,孵化率95%,获鱼苗14.12万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斑鳜的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摸清了斑鳜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斑鳜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在人工繁殖方面摸清了斑鳜催产药物及催产效果。2013年6月21课题组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共安水产良种场共催产亲鱼70组,孵化鱼苗27万尾,培育夏花21万尾,水花到夏花成活率77.8%。催产率92.9%、授精率93.8%和孵化率82.6%。  相似文献   

15.
浅谈草鲢亲鱼的培育与催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至六月份,池塘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加强亲鱼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只有亲鱼成熟得好,产卵率、孵化率才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对草鲢亲鱼的培育和催产要抓住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欧洲鳇鱼种在生态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全人工繁殖试验.2012年11月从中挑选亲本4组,在16.3℃的水温条件下,模拟自然产卵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地欧酮(DOM)和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诱导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4尾雌鱼中有3尾催产成功,获得受精卵67.6万粒,孵出优质仔鱼38.3万尾,其催产率、孵化率、受精率、亲鱼成活率分别为75%、70%、81%、100%.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漠斑牙鲆人工催产的可行性,以便在预期时间集中获得苗种,分别于2006年在大连和2007年在江苏进行了人工催产和自然产卵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亲鱼自然产卵受精率和孵化率远远高于人工催产,但人工催产可以准确掌握生产时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受精卵和初孵仔鱼;4龄亲鱼人工催产产卵量、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高于3龄亲鱼.人工催产受精率孵化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家鱼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普及发展的同时,生产中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人工催产中“三大率”(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尤以鲢鱼突出。笔者最近在长沙市郊的.两个渔场调查,其中一渔场八三年度催产鲢鱼40组,全产24组,产卵率为60%,受精率70%,孵化率55%;催产药物的剂量,也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据刘筠教授统计,在七十年代以前,  相似文献   

19.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乌苏里拟鲿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2011年5月和6月从吉林省鸭绿江地区采购两批亲鱼运回安徽进行了繁育试验。注射人工催产激素促熟催产,人工授精,水泥池流水孵化,土池施肥培水并用粉料培育鱼苗。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鱼260尾、雄鱼56尾,水温22.0~22.5℃,产卵率为35%,平均受精率55%;孵化水温19.5~23.0℃,因感染水霉,仅获得300多尾鱼苗。第二批次催产雌鱼275尾、雄鱼60尾,水温24.0~25.5℃,产卵率50%,平均受精率65%;孵化水温24.5~28.3℃,由于孵化期间使用亚甲基蓝防治水霉,孵化率达到75%。两个批次共繁殖鱼苗19万尾,培育出全长4.5~5.5cm的鱼种6万尾,培育成活率31.58%。  相似文献   

20.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8):25-25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在北方地区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卵率和孵化率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也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握好亲鱼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1挑选好成熟亲鱼催产亲鱼的成熟与否,决定了催产效果的好坏。选择亲鱼时,一般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来鉴别成熟度,成熟好的雌亲鱼腹部膨大,前后腹部圆整、丰满、柔软而富有弱性。草鱼、白鲢、生殖孔突出、微红。未成熟的雌亲鱼,前腹较圆但后腹部瘦削,不够松软,无弹性,生殖孔不突出或微突出。过熟的雌亲鱼腹部过分膨大,弹性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